雅 

《郑氏谱》曰:小雅、大雅者,周室居西都丰、镐之时诗也。始祖后稷,由神气而生,有播种之功于民。公刘至于大王、王季,历及千载,越异代,而别世载其功业,为天下所归。文王受命,武王遂定天下。盛德之隆,大雅之初,起自《文王》,至于《文王有声》,据盛隆而推原天命,上述祖考之美。小雅自《鹿鸣》至于《鱼丽》,先其文所以治内,后其武所以治外。此二雅逆顺之次,要于极贤圣之情,著天道之助,如此而已矣。又大雅《生民》及《卷阿》,小雅《南有嘉鱼》下及《菁菁者莪》,周公、成王之时诗也。《传》曰孔氏曰:未知此传在何书。“文王基之,武王凿之,周公内之”,谓其道同,终始相成,比而合之,故大雅十八篇、小雅十六篇为正经。其用于乐,国君以小雅,天子以大雅,然而飨宾或上取,燕或下就。何者?天子飨元侯,歌《肆夏》,合《文王》。诸侯歌《文王》,合《鹿鸣》。诸侯于邻国之君,与天子于诸侯同。天子、诸侯燕群臣及聘问之宾,皆歌《鹿鸣》,合乡乐。此其著略,大校见在书籍。礼乐崩坏,不可得详。大雅《民劳》、小雅《六月》之后,皆谓变雅,美恶各以其时,亦显善惩过,正之次也。问者曰:《常棣》闵管、蔡之失道,何故列于文王之诗?曰:闵之闵之者,闵其失兄弟相承顺之道,至于被诛。若在成王、周公之诗,则是彰其罪,非闵之,故为隐。推而上之,因文王有亲兄弟之义。又问曰:小雅之臣何以独无刺厉王?曰:有焉。《十月之交》、《雨无正》、《小旻》、《小宛》之诗是也。汉兴之初,师移其第耳。乱甚焉。既移,又改其目,义顺上下,刺幽王亦过矣。朱氏曰:正小雅,燕飨之乐也;正大雅,会朝之乐,受釐陈戒之辞也。及其变也,事未必同,而各以其声附之。 

周道郁夷 

《地理志》“右扶风郁夷县”注:《诗》“周道郁夷”,颜氏曰《四牡》诗。“周道倭迟”,《韩诗》作“郁夷”,言使臣乘马于此道。 

管蔡 

《郡国志》:河南中牟有管城,管叔邑;河内山阳有蔡城,蔡叔邑。山阳故城在怀州修武县西北。《括地志》:郑州管城县,今州外城即管国城,叔鲜所封。豫州今蔡州上蔡县在州北七十里,古蔡国,外城,叔度所都城也。有蔡冈,在县东十里,因名。宋忠云:胡徙居新蔡。《舆地志》:平侯徙新蔡。 

昆夷 混夷 串夷 周穆王伐畎戎 

孙毓曰:按《书传》文王七年五伐,有伐密须、犬夷、黎、邘、崇。《汉·匈奴传》:周西伯昌伐畎夷。注:畎夷,即畎戎也,又曰昆夷,或作混,又作绲,并音工本反。亦曰犬戎。陇以西有畎戎。《山海经》云: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 《说文》:赤戎木犬种,故字从犬。《史记》:自陇以西有绲戎。《绵》“混夷駾矣”。音昆。《说文》引《诗》“犬夷呬矣”。《皇矣》“串夷载路”。郑氏曰:即混夷,西戎国名。《孟子》:文王事昆夷。《书大传》注引《诗》“畎夷喙矣”。 

玁狁 

《史记·匈奴传》: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颜氏曰:皆匈奴别号。 晋灼曰:尧时曰荤粥,周曰猃狁,秦曰匈奴。《孟子》:大王事獯鬻。曹氏曰:西北二虏相倚角为寇,故征玁狁则西戎作,伐西戎则玁狁平。《汉·匈奴传》:武王伐纣而营雒邑,复居于酆镐,放逐戎夷泾、洛之北,以时入贡,名曰荒服。懿王时戎、狄交侵,暴虐中国,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往城于方 朔方 

毛氏曰:方朔,方近玁狁之国也。朱氏曰:今灵、夏等州之地。曹氏曰:即《六月》所谓“侵镐及方”。《郡县志》:夏州朔方县什贲故城在县治北,即汉朔方县之故城也。《诗》所谓“王命南仲,城彼朔方”是也。汉武帝元朔二年,收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使苏建筑朔方。什贲之号,盖蕃语也。程氏曰:城朔方而玁狁之难除,御戎狄之道,守备为本,不以攻战为先也。《史记·匈奴传》:戎、狄逐周襄王,暴虐中国,故诗人歌之曰:“出舆彭彭,城彼朔方。”《汉书》:宣王兴师征伐,诗人美大其功曰:“出车彭彭,城彼朔方。” 

西戎 

朱氏曰:昆夷也。《后汉·西羌传》:武乙暴虐,犬戎寇边,周古公逾梁山而避于岐下。及子季历,遂伐西落鬼戎。太丁之时,季历复伐燕京之戎,戎人大败周师。后二年,周人克余无之戎,于是太丁命季历为牧师。自是之后,更伐始呼、翳徒之戎,皆克之。《竹书纪年》。及文王为西伯,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遂攘戎、狄而戍之,莫不宾服。乃率西戎,征殷之叛国以事纣。 

南有嘉鱼 

毛氏曰:江、汉之间,鱼所产也。左太冲《蜀都赋》:嘉鱼出于丙穴。陆氏曰:丙穴,在汉中沔阳县北,穴口向丙,故曰丙。 《类要》:丙水出丙穴,在兴州顺政县,今沔州。 《文选注》:丙,地名,有鱼穴二所,常以三月取之。 丙者,向阳穴也。《舆地记》:穴口广五六尺,泉源垂注。有嘉鱼,常以三月自穴下透入水。 大景山在兴州南七十里,与小景山相连,本作丙,以避讳改。相传北有丙穴,产嘉鱼。 

四海 

尔雅》: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疏》曰:夷类有九:畎夷、千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又玄菟、乐浪、高骊、满饰、凫更、索家、东屠、倭人、天鄙。蛮类有八:天竺、咳首、僬侥、跂踵、穿胸、儋耳、狗轵、旁脊。戎类有六:侥夷、戎夫、老白、耆羌、鼻息、天刚。狄类有五:月支、秽貃、匈奴、单于、白屋。 

焦获 

毛氏曰:周地接于玁狁者。《尔雅·十薮》:周有焦护。孙炎云:周,岐周也。郭璞注:今扶风池阳县瓠中是也。《寰宇记》:焦获薮在京兆府泾阳县北外十数里,亦名瓠口。 《沟洫志》:韩水工郑国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抵瓠口为渠。 班彪《北征赋》:夕宿瓠口之玄宫。注以为焦获。朱氏曰:焦,未详所在。获,郭璞以为瓠中,今在耀州三原县。孔氏曰:泽薮在瓠中,而薮外接于玁狁。 

镐方 

郑氏曰:镐也、方也,皆北方地名。孔氏曰:汉刘向《疏》云吉甫之归,周厚赐之,其诗曰“来归自镐”,千里之镐,犹以为远。镐去京师千里。颜师古注:镐,非丰镐之镐。王肃以为镐京,王基驳之。朱氏曰:刘向以为千里之镐,则非镐京之镐矣。未详所在。方,疑即朔方也。 

泾阳 

郑氏曰:泾水之北。孔氏曰:水北曰阳。《通典》:今泾原州地,并泾水之阳。《郡县志》:原州平凉县,本汉泾阳县地,今县西四十里泾阳故城是也。泾水源出百泉县西南泾谷。《地理志》:笄头山。《淮南》:一名薄落山,故泾水亦曰薄落水。 平凉县今属渭州。孔氏曰:泾去京师为近。 

大原 

《禹贡》:既修大原。颜师古曰:即今晋阳。黄氏曰:晋大原、大卤、大夏、夏虚、晋阳,凡六名。朱氏曰:大原亦曰大卤,今在太原府。《谷梁传》:中国曰大原,夷狄曰大卤。《左传》注:大卤,大原晋阳县。汉太原郡治晋阳。《后汉·西羌传》:穆王迁戎于大原。夷王命虢公率六师伐大原之戎,至于俞泉。宣王遣兵伐大原戎,不克。《周语》:宣王料民于大原。孔氏曰:杜预云西河介休县南有地名千亩,则王师与姜戎在晋地而战也。毛氏曰:至于大原,言逐出之而已。《史记》:戎狄逐周襄王,暴虐中国,故诗人歌之曰“薄伐猃狁,至于大原”。《九域志》:古京陵在汾州,周宣王北伐猃狁时立。《郡县志》:在平遥县东七里,汉京陵县,又曰大原,台骀之所居。《帝王世纪》:帝尧徙晋阳,即今大原也。《地理志》:赵西有大原,秦庄襄四年初置太原郡。汉二十一县。唐开元十一年改并州为大原府。高齐移晋阳县于汾水东。隋开皇十年于州城中古晋阳置太原县,在州东二里百六十步。太平兴国四年省,入榆次。薛氏《禹贡解》曰:太原在榆次县。《左传》: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而远于王室,王灵不及,拜戎不暇。《中行》:穆子败狄于太原。注:晋阳县。 

中乡 

郑氏曰:美地名。 

蛮荆 

毛氏曰:荆州之蛮也。《郑语》史伯曰:当成周者,南有荆蛮。注:芈姓之蛮,鬻熊之后也。叔熊逃难于濮而蛮。濮,蛮邑。蛮芈,蛮矣。谓叔熊。《晋语》叔向曰:昔成王盟诸侯于岐阳,楚为荆蛮,注:荆州之蛮。置茅蕝,设望表,与鲜牟东夷国守燎,故不与盟。《吴语》:有蛮荆之虞。《后汉·南蛮传》:槃瓠后滋蔓,今长沙武陵蛮是也。周世党众弥盛,宣王中兴,乃命方叔南伐蛮方,诗人谓“蛮荆来威”。《楚世家》:熊霜元年,周宣王初立。曹氏曰:宣王北伐之事大矣,然止见于《六月》之诗,其所任者吉甫一人而已。至于南征,在《小雅》见于《采芑》者,则命方叔;在《大雅》见于《江汉》者,则命召虎;见于《常武》者,则命大师皇父。而各言其成功,则荆蛮、淮夷之作难非一时,其所任非一人。 

东都 

朱氏曰:东都,洛邑也。周公相成王,营洛邑为东都,以朝诸侯。周衰,久废其礼。至宣王,复会诸侯。《左传》:成王合诸侯,城成周,以为东都。《通鉴外纪》:成王使召公先相宅,周公至洛师复卜申视,营筑,谓之王城,是为东都。制郊畿方六百里,因西土为方千里,分为四县,县有四郡,郡有鄙,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均。《书传》云:五年营成洛邑。晁氏曰:昔夏后初都阳城,南逾洛阳百里而远;成汤迁亳殷,东逾洛阳五十里而近,皆舍洛阳而不都。周兴,武王既定鼎郏鄏。厥后召公相宅洛邑,周公营成周,其意盛矣,而成王卒不果迁。逮夫宣王中兴,自济之洛,狩于圃田,及于敖山,因以朝诸侯,《车攻》之诗作焉,岂不欲成周召之志欤?且宣王尝狩于岐,而《石鼓》之诗亦伟矣。夫子乃舍而弗录,得非岐之狩为常,而东都之狩非常乎?惜夫!宣王卒亦不果迁也。至平王是迁,而周衰矣。王氏曰:成王欲宅洛者,以天事言,则日东景朝多阳,日西景夕多阴,日南景短多暑,日北景长多寒,洛天地之中,风雨之所会,阴阳之所和也。以人事言,则四方朝聘贡赋,道里均焉。非特如此而已,惩三监之难,毖殷顽民,迁以自近。洛距姝邦为近,则易使之迁;作王都焉,则易以镇服也。虽然,镐京宗庙社稷、官府宫室具在,不可迁也,故于洛时会诸侯而已。何以知其如此?以《诗》考之。宣王时会诸侯于东都,而《车攻》谓之复古。“驾言徂东”,毛氏曰:东,洛邑也。 

文武竟土 

曹氏曰:岐周之地,迫近西北二边,镐方、焦获之地,尝为其所据。 

甫草 

《韩诗》作“圃草”。郑氏曰:甫田之草也。 郑有甫田。音补,谓圃田,郑薮也。《吕氏春秋》:九薮,梁之圃田。《尔雅·十薮》:郑有圃田。《穆天子传》:天子里甫田之路,东至于房。《左传》:郑有原圃。《郡国志》:河南中牟县,有圃田泽。《郡县志》:圃田泽一名原圃,在郑州中牟县今属开封府。西北七里。其泽东西五十里,南北二十六里,《水经注》:东西四十余里。西限长城,东极官渡,上承管城县界《水经注》:北佩渠水。曹家陂,又溢而北流,为二十四陂。在管城县东三里。《水经注》云:渠水自河与济乱流,东迳荥泽北,东南分济,历中牟县之圃田泽北,与阳武分水。泽多麻黄草,《述征记》曰:践县境便睹斯卉,穷则知逾界。《诗》所谓“东有圃草”也。皇武子曰: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泽在中牟县西。《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年,入河水于甫田,又为大沟,而引甫水。朱氏曰:甫草,甫田也,后为郑地。宣王之时,未有郑国,圃田属东都畿内,故往西也。陈氏曰:九州川浸泽薮,名在职方,不属诸侯之版,而《诗》不以圃田系郑,《春秋》不以沙麓系晋,略可睹矣。周季诸侯,始擅不朌之利,齐斡山海,而桃林之塞郇、瑕之地,晋实私之,甚者至周岁贡百二十金于魏,以易温囿。《韩诗》:东有圃草。《补传》曰:甫田,易野也。易野以车为主,故用以选车,“田车既好”是也。 

敖 

《郡县志》:敖山,在郑州荥泽县西十五里,春秋时晋师在敖、鄗之间。二山名,在荥阳县西北。《宋武北征记》曰:秦时筑仓于山上,汉高祖亦因敖仓傍山筑甬道,下汴水。践土台,故王宫,在县西北十五里,临汴水,南带三皇山,秦所置。仲丁迁于嚣,此也。《诗》“薄狩于敖”,皆此地。《括地志》:荥阳故城在郑州荥泽县西南十七里,殷时敖地,周时名北制,在敖山之阳。《水经》:济水东迳敖山北。《注》云:《诗》“薄狩于敖”。山上有城,殷仲丁所迁,秦置仓于其中,亦曰敖仓城。郑氏曰:敖,郑地,今近荥阳。吕氏曰:晋师救郑,在敖、鄗之间,设七覆于敖前,则敖山之下,平旷可以屯兵,翳荟可以设伏。“东有甫草”,即此地。《郡国志》:河南荥阳有敖亭,周宣王狩于敖。《补传》曰:敖,险野也。险野以人为主,故用以选徒。 

漆沮 

《禹贡·雍州》:漆沮既从。蔡氏曰:漆水,《寰宇记》自耀州同官县东北界来,经华原县,合沮水。沮水,《地志》出北地郡直路县东,今坊州宜君县西北境也。《寰宇记》沮水自坊州升平县北子午岭出,俗号子午水,下合榆谷、慈马等川,遂为沮水,至耀州华原县合漆水,至同州朝邑县东南入渭,二水相敌,故并言之。既从者,从于渭也。朱氏曰:漆沮在西都畿内,泾渭之北,所谓洛水,今流入鄜坊,至同州入河。段氏曰:《书》所谓漆沮,在沣水之东,为渭之下流。吉日漆沮,乃会于东都,继田猎之后,则宜为下流之漆沮。盖远历鄜坊,北之东都为地近。李氏曰:《禹贡》东过漆沮,即此漆沮是也。《孔氏传》:在泾水之东,一名洛水,与自土沮漆者别也。此《职方氏》所谓雍州其浸渭洛,非河南之洛也。《水经注》:洛水,阚骃以为漆沮之水。《史记正义》:《括地志》云洛水源出庆州洛源县,此非古公所度漆沮也。 

南山 

“幽幽南山”,刘氏曰:镐京之阳,终南之山。严氏曰:周都丰镐面对终南,故《天保》祝君,《斯干》考室,《节南山》刺师尹,皆指此山。 

沔水 

《晋语》:公子赋《河水》。注:河当作“沔”,字相似误也。严氏曰:杜诗云“众流归海意,万国奉君心”,与此诗意同。 

褒 

舆地广记》:兴元府褒城县,故褒国,汉置褒中县。《括地志》:褒国故城在县东二百步。《国都城记》:褒国姒姓,夏同姓所封。 《水经注》:石门在汉中之西,褒中之北。褒水又东南历褒口,即褒谷之南口也。北口曰斜。褒水又南迳褒县故城东,褒中县也,本褒国。又南流入于汉南郑县,故褒之附庸。周显王之世,蜀有褒汉之地。至六国,楚人兼之。怀王衰弱,秦略取焉。 《晋语》:周幽王伐有褒。 《郑语》:褒人褒姁。 《鲁诗》:阎妻扇方处。 班倢伃赋:哀褒阎之为邮。 

百川沸腾 

《周语》:幽王三年,西周三川皆震。注:西周镐京也,邠、岐之所近。三川,泾渭洛。洛即漆沮。震,动也。地震,故三川亦动。伯阳父曰: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 

向 

孔氏曰:《左传》桓王与郑十二邑,向在其中。杜预云河内轵县西有地名向上,则向在东都之畿内也。轵县,唐省,入孟州济源。《水经注》云:向,城北向冈。《左传》襄十一年,诸侯伐郑师于向。朱氏曰:都大邑。《周礼》畿内大都方百里,小都方五十里,皆天子公卿所封也。向在东都畿内,今孟州河阳县是也。《九域志》:同州有向城。《诗》“作都于向”谓此。 

苏公 

郑氏曰:苏,畿内国。孔氏曰:《左传》昔周克商,使诸侯抚封,苏忿生以温为司寇,则苏国在温。杜预曰:今河内温县,是东都畿内也。春秋时苏称子,此云公者,盖子爵而为三公。《书》“司寇苏公”。《郑语》:己姓,昆吾之后。僖十年,温子奔卫。《传》云苏子,注:国于温,故曰温子。《世本》:苏成公作篪。《寰宇记》:故温城在孟州温县西三十里。《地理志》:河内郡,温县故国,己姓,苏忿生所封。 

暴公 

郑氏曰:暴,畿内国。《春秋》:文八年,公子遂会雒戎,盟于暴。朱氏曰:战国及汉时有人姓暴。《世本》:暴辛公作埙。 谯周《古史考》云:古有埙、篪,尚矣。 《风俗通》:暴辛公,周诸侯也。杜氏注:郑地。 

有北 

毛氏曰:北方寒凉不毛之地。《庄子》:穷发之北。 

杨园 亩丘 

毛氏曰:杨园,园名;亩丘,丘名。朱氏曰:下地也。《尔雅·释丘》云:如亩。李巡曰:谓丘有垄界,如田亩。 朱氏曰:高地。孔氏曰:于时王都之侧盖有此园、丘,诗人见之为详。 

东国 谭见前 

孔氏曰:谭国在京师之东。陈氏曰: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皆东迁之史也。古者诸侯无私史,有邦国之志,则小史掌之,而藏周室。鲁人所谓周人御书,晋人所谓辛有之二子董之,晋于是有董史者也。是故《费誓》系于《周书》,汉、汝、江、沱至于谭,大夫下国之诗,皆编入于《南》、《雅》。朱氏曰:小东、大东,东方小大之国也。自周视之,则诸侯之国皆在东方。《文中子》龚氏注:周之侯国,各得献诗于王,若《大东》、《渐渐之石》之类是也。 

氿泉 

毛氏曰:侧出曰氿泉。音轨。 《释名》:流狭而长如车轨。 

江汉南国之纪 

郑氏曰:江、汉,南国之大水。曹氏曰:江、汉受百川之水而注之海,使无泛滥之患,所以纪理南国。此《诗》指江、汉而言尽瘁,以《渐渐之石》之诗考之,幽王时荆舒尝叛,命将徂征,则从征役之事者多矣。《禹贡》:江、汉朝宗于海。黄氏曰:江、汉至荆州合流,去海犹远,而已有朝宗之势。俗强于此示训。 孔氏曰:幽王之时,楚已强矣。 《郑语》:史伯谓桓公曰:南有荆蛮,不可以入。 

艽野 

毛氏曰:远荒之地。苏氏曰:艽,地名。 

淮水 三洲 

《禹贡》: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朱氏曰:淮水出信阳军桐柏山,至楚州涟水军入海。《地理志》:南阳郡平氏县今唐州桐柏县。桐柏大复山在东南,《水经》:胎簪山。淮水所出,东南至淮陵今招信县。入海。孔氏曰:郑于《中候·握河纪》注云:昭王之时,《鼓钟》之诗所为作者,依三家为说也。水中可居曰洲。朱氏曰:三洲,淮上也。苏氏曰:始言汤汤,水盛也;中言湝湝,水流也;终言三洲,水落而洲见也。言幽王之久于淮上也。吕氏曰:《三洲》,作诗者赋其所见也。 

信南山 

董氏曰:南山,终南山也。雍州之山,终南则禹固治之矣。《括地志》:终南山,一名南山。刘氏曰:终南在镐京之南。 

瞻彼洛矣 

毛氏曰:洛,宗周浸溉水也。《职方氏》:雍州,其浸渭洛。易氏曰:按《汉志》,左冯翊怀德县,即强梁原之洛水。《说文》:洛水出左冯翊归德北夷中,东南入渭。怀德即京兆之富平县,今属耀州,即冯翊之地。北条荆山在县西,正洛水之源也。孔安国注:《禹贡》漆沮亦曰洛水,出冯翊北。又一洛水出庆州洛源县,有白于山在县北三十里,洛水所出,因以名县。东流至鄜州洛交县,又东南流至京兆府云阳东,又经同州澄城西北,去富平之怀德亦近。非《禹贡》“导洛自熊耳”之洛。《淮南·坠形训》:洛出猎山,在北地西北夷中。洛东南流入渭,诗云“瞻彼洛矣”是也。 《括地志》:洛水,一名漆沮,水源出庆州洛源县白于山东,南流鄜、丹、同三州,至华阴北,南流入渭。王氏曰:洛,东都之所在也。吕氏曰:《毛传》以洛为宗周之浸水。洛水虽出于京兆上洛西山,然其流尚微。此诗所谓洛,盖指东都也。朱氏曰:洛水在东都,会诸侯之处。言天子至洛水之上,御戎服而起六师。蔡氏曰:洛水,《地志》云出弘农郡上洛县冢领山,《水经》谓之欢举山,今商州洛南县。至巩县入河。今河南巩县。 《左传》:雒汭在巩县南。 《水经注》:《山海经》洛水成皋西入河,谓之洛汭。 张仪曰:什谷之口。《史记音义》:巩县有鄩谷水。 

镐京 

今京兆长安县昆明池北镐陂。《郡县志》:周武王宫,即镐京也,在京兆府长安县西北十八里。自汉武帝穿昆明池于此,镐京遗趾沦陷焉。《括地志》:滈水源出长安县西北滈池。《水经注》云滈水承滈池,北流入渭。孟康曰:长安西南有镐池。 《古史考》:武王迁镐,长安丰亭镐池也。 《荀子》:武王以鄗,与镐同。 《秦纪》:镐池君。《水经》:渭水东北与鄗水合。《注》:水上承镐池于昆明池北,武王所都。汉穿昆明池于是地,今无可究。 “赫赫宗周”,毛氏曰:镐京也。 “周宗既灭”,郑氏曰:周宗,镐京也。 

槛泉 

《尔雅》:槛泉正出。涌出也。《说文》作“滥”。 

蛮髦 

毛氏曰:蛮,南蛮也;髦,夷髦也。郑氏曰:髦,西夷别名。武王伐纣,其等有八国从焉。《牧誓》:及庸、蜀、羌、茅、微、卢、彭、濮人。茅、髦,音义同。孔氏曰:茅在巴蜀。《括地志》:姚府以南,古茅国之地,有茅州。《唐·地理志》:诸蛮州有茅州。 

谢 召伯 

《郡国志》:南阳郡宛县,本申伯国。棘阳县东北百里有谢城。朱氏曰:谢,邑名,申伯所封国也,今在邓州信阳军。《郑语》:桓公曰:谢西之九州何如?史伯曰:惟谢、郏之间,是易取也。注:谢,申伯之国,今在南阳。谢西有九州,一千五百家曰州。郏南谢北,虢、郐在焉。《舆地广记》:棘阳,故谢国,汉为棘阳县,属南阳,其后省,故城在今唐州湖阳县西北。《水经注》:泚水又西南流,谢水注之,水出谢城北。建武十三年,封樊重少子丹为谢阳侯,即其国也。《崧高》:于邑于谢,南国是式。毛氏曰:谢,周之南国也。召伯,《周语》注:召公,召康公之后,穆公虎也。 

滮池 北流 

郑氏曰:丰镐之间水北流。毛氏曰:滮,流貌。《水经注》:鄗水又北流,西北注,与滮池合,水出鄗池西,而北流入于鄗,世传以为水名。《寰宇记》:渭水西自京兆鄠县流入长安,汉建元三年造便桥跨渭,斯滮池之别名。西北合渭水。《说文》作“淲沱”。《九域志》:京兆府冰池。按《十道志》名彪池,亦名圣女泉。 

荆舒 

郑氏曰:荆,谓楚也;舒,舒鸠、舒鄝、舒庸之属。《春秋》:庄十年书荆,僖元年始书楚。孔氏曰:殷武荆楚并言之,楚之称荆久矣。 《公羊传》:荆者,州名也。 《谷梁传》谓之荆狄之也,圣人立,必后至,天子弱,必先叛,故曰“荆狄”之也。 《地理志》:成王封熊绎于荆蛮,为楚子,居丹阳。 《左传》:熊绎辟在荆山。 《括地志》:归州巴东县东南四里归故城,熊绎之始国也。 《舆地志》:秭归县东有丹阳城。《春秋》:有舒、在今庐州舒城县。舒鸠、今无为军巢县。舒蓼、在安丰县。舒庸,东夷国。谓之群舒,皆偃姓。皋陶后。 《世本》:舒、鲍,偃姓国。 孔氏曰:又有龙舒。《地理志》:庐江郡舒县,故舒国。龙舒县,群舒之邑。龙舒故城在无为军庐江县西。《唐世系表》:舒又曰群舒,舒蓼、舒庸、舒鸠,一国而有五名。 朱氏曰:荆楚本号舒,近楚。 

西戎见前 东夷 

《左传》:椒举曰周幽为大室之盟,戎狄叛之。《后汉·西羌传》:幽王命伯士伐六济之戎,军败,戎围犬丘。见《竹书纪年》。《书序》:成王既伐东夷。孔氏注:海东诸夷驹丽、扶余、馯貊之属。武王克商,皆通道焉。孔氏《疏》:汉有高驹丽、扶余,馯即韩也,北方曰貉。又云:东北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