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1)。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2)。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3)。朴散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无割(4)。

【题解】

老子用柔弱、退守的原则来保身处世,并要求理想中的“圣人”,也以之治国安民。

注释:

(1)王、傅、范及诸今本悉如此。惟“恒”字依马王堆本,他本皆作“常”。马王堆本甲本作“知其雄,守其雌,为天鸡。为天下鸡,恒德不鸡。恒德不鸡,复归于婴儿”。前两“鸡”字,显系“谿”字之讹;后两“鸡”字,显系“离”字之讹。乙本同,“复”下“归于婴儿”四字损掩。“谿”字,景福作“溪”,景龙、龙兴碑作“蹊”,敦煌本作“奚”。刘师培说:“《淮南子·道应训》引作‘以为天下谿’,则古本似有‘以’字。”龙兴碑及《道德真经注疏》,无下“为天下谿”句。景龙“德”作“得”,下二“德”字同。

(2)王、傅、范及诸今本悉如此,惟“恒”字依马王堆本,他本皆作“常”。马王堆本乙本作“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谷)。为天下浴(谷),恒德乃是。恒德乃是,复归于朴。”甲本“恒德”二字以下俱损掩。景龙、龙兴碑及唐李荣《老子道德经注》,无下“为天下式”句。朱谦之:“忒,敦煌本作。按假借为‘忒’。

《礼记·月令》‘毋有差’。即毋有差忒也。章炳麟《新方言》曰:‘《月令》注:“不贷,不得过差也。贷本作忒。”今人谓过曰忒,如过长曰忒长,过短曰忒短,亦通言泰,一音之转。’”

(3)王、傅、范及诸今本如此,惟“恒”字依马王堆本,他本皆作“常”。马王堆本甲本作“知其白,守其,为天下式,恒德不贷(忒),复归于无极”。乙本同,惟“白”字及下“恒”字损掩。张松如说:“帛书此段七句,与前段七句显然错简倒置。

此中似有衍文,龙兴碑及林希逸《道德真经经义》,无下‘为天下谷’句。”朴,《吕氏春秋·论人》篇:“故知知一,复归于朴。”高诱注:“朴,本也。”《淮南子·精神训》:“契大浑之朴。”高诱注:“朴,犹质也。”任继愈说:“朴,素材。老人有时用朴表示道。”

(4)范及诸今本如此。马王堆本乙本无“之”字,“故”字作“夫”。甲本同,惟“散”后四字损掩。傅无“故”字。景龙、龙兴碑,“故”作“是以”。王弼“无割”作“不割”。严可均说:“‘朴散’,各本‘散’下有‘则’字。‘用为官长’,各本‘用’下有‘之则’字。”朱谦之说:“‘朴’,本或作‘璞’《玉篇》引《老子》曰:‘璞散则为器。’《文选·演连珠》注引《尸子》曰:‘郑人谓玉未理者为璞。’”故大制无割,严可均说:“各本作‘故大制不割’。”罗振玉说:“敦煌本‘制’作‘剬’。”“无”,今王本作“不”,与御注、景福二本同。《释文》出“无割”二字,知王本作“无”,今据改。

景龙、敦煌本均作“是以大制无割”。易顺鼎说:“‘不割’当作‘无割’。王注云:‘以天下之心为心,故无割也。’足证王本作‘无’,《道应训》正作‘大制无割’。此作‘不’者,后人因下篇有‘方而不割’之语改之。”

此章经后人窜改之处颇多。易顺鼎首发其覆,指出从“守其黑”至“知其荣”凡二十三字,为后人所加,应删去。马叙伦《校诂》从之,并从“谿”、“谷”与“荣”、“辱”诸字的训诂,证成其说。高亨《正诂》更列举六例,加以阐述。张松如《校读》把后人窜改的过程,划分三步,加以说明。都很确切。兹将此章重新写定如下: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无割。

【今译】

虽然知道什么是刚强,却安守于柔弱,甘愿处于天下卑低之处。

处于天下卑低之处,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单纯的婴儿状态。

虽然知道什么是光亮,却安守于暗昧,甘愿做天下的栻木。做天下的栻木,永恒的德性才不会偏离,回复到不可穷极的真理———“道”的境界。虽然知道什么是荣耀,却安守于屈辱,甘愿处于天下的下流。处于天下的下流,永恒的德性才会得到充实,回复到质朴———物类的本性。物类的本性被破碎之后,就割裂成各种具体的器具,圣人利用这种破碎的本性,便建立了官署和官长。可见治理天下的理想原则,是不破坏“道”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