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1)。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贞臣(2)。

【题解】

本章承上章“故信不足,焉有不信”而来,在病态社会的反常现象中,提出所谓仁义、智慧、孝慈、贞臣等等。从相反相成的规律中,看出它们之间对立和统一的关系来,透露了老子的一些有价值的辩证法思想。

注释:

(1)河上本及开元、敦煌诸唐本悉如此。诸王本“智慧”,作“慧智”,景龙“仁义”作“人义”。马王堆本甲本作“故大道废,案有仁义。知怏出,有大伪”。乙本“案”作“安”,“大伪”二字损掩。甲乙本均以“故”字冠首,似紧接上章而言,这说明《老子》一书,原不分章。八十一章,皆为后人所臆定。傅本与广明本两“有”字上,均有“焉”字,范本“焉”字属上。

(2)傅本如此,马王堆本甲本作“六亲不和,案有畜兹。邦家闾乳,案有贞臣”。

乙本作“六亲不和,安有孝兹。国家闾乳,安有贞臣”。广明本两“有”字上均有“焉”字。范本“焉”字属上。“贞臣”今王本、河上本及景龙、开元、敦煌诸本皆作“忠臣”。范应元说:“‘贞’字,严遵、王弼同古本。世本多作‘忠’,盖避讳也。”六亲,焦竑《老子翼》引王辅嗣云:“父子、兄弟、夫妇也。”

【今译】

大“道”被废弃了,才会提倡所谓仁义。智慧出现了,才有严重的诈伪。父子、兄弟、夫妇之间不和,才会提倡所谓孝慈。国家政治昏乱,才有所谓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