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灵公问陈于孔子1。孔子对曰:“俎豆之事2,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3。
今注
1 陈,军陈。依《说文》,陈本地名,直珍切;敶本训列,直刃切,引申训军陈。经典中地名、敶列、军敶都用敶字。今陈字有平去二声,地名、姓氏、陈列、陈说、陈旧等义平声,军陈则去声。《颜氏家训·书证》篇:“太公六韬,有天陈、地陈、人陈、云鸟之陈。《论语》曰:‘卫灵公问陈于孔子。’行陈之义,取于陈列耳。此于六书为假借也。《苍雅》及近世字书,皆无别字;惟王羲之小学章、独阜傍作车。纵复俗行,不宜追改六韬、《论语》《左传》也。”
2 孔曰:“俎豆,礼器也。”
3 《左传·哀公十一年》:“孔文子之将攻大叔也,访于仲尼。仲尼曰:‘胡簋之事,则尝学之矣;甲兵之事,未之闻也。’退,命驾而行;曰:‘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文子遽止之,曰:‘圉岂敢度其私;访卫国之乱也。’将止;鲁人以币召之,乃归。”按:卫灵公问陈和孔文子访于仲尼,事颇相似,当由一事而传闻不同。崔述疑《左传》“为得其实”,似是。《孔子世家》于“明日”和“遂行”间加上蜚雁故事,自不足信。
今译
卫灵公问孔子战阵的事。孔子回答:“礼仪的事情,我曾学过;战阵的事情,我没有学过。”第二天便离开了卫国。
在陈1,绝粮;从者病2,莫能兴。子路愠,见曰3:“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今注
1 孔子由卫到陈,在鲁定公十五年;由陈返卫,则在鲁哀公六年。《孟子》曰:“君子之厄于陈蔡之间,无上下之交也。”《庄子》《荀子》亦都有孔子厄于陈蔡的话。可见孔子在陈时极为困穷,所以到战国时尚为人所提及。
2 从,才用切。
3 见,贤遍切。
今译
孔子在陈国时,断了粮食。跟从的弟子也都饿得起不来了。子路有点生气,见了孔子说:“一个君子也会穷吗?”孔子说:“君子固然有穷困的时候;小人如果穷,那就什么都做得出来了!”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1?”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2。”
今注
1 女,音汝。与,音余;下同。多学,就是多闻、多见。
2 《里仁》篇和这章的“一以贯之”,许多学者都看作一事,这是不对的。《里仁》篇的“吾道,一以贯之”,是孔子说他所讲的道理是有一个主旨的;这个“一”,就是“忠恕”。这章的“予一以贯之”,是孔子讲他平日做学问的方法。这个“一”,是他求知识时心中所最注意的事情;乃因时而变更的。比如,我现在要学“为仁”,则凡关于“为仁”的道理,我都要学而默记于心;闻见虽然多,但在这个时期里,我所最注意的只是这一种道理,而要慎思明辨的亦只是这一种道理,所以精神不为博杂的闻见所惑乱。这一种道理纯熟了,要学别种道理,亦是这个样子。这似是做学问一种很有用的方法。孔子回答“非也”,并不是“非”多学,而只是“非”在求某一种学问时不能专心一志于这种学问。若一个人在求学时能专心一志,则“多闻多见而识之”,自然都是最有益的事情。
今译
孔子说:“赐呀!你以为我只是多闻多见而且把所闻见的都默记在心里吗?”子贡回答说:“我是这样想的!难道不是吗?”孔子说:“我做学问,并不是只靠多闻多见而记住;我求学问时,把心里所以为最重要的事情作纲领以统摄我的闻见。”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1!”
今注
1 鲜,仙善切。孔子这话,注解的人多以为为“愠见”而发;我以为,孔子似只向子路感叹能够修德的人不容易见到。
今译
孔子说:“由呀,懂得修德的人很少了!”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1!夫何为哉2?恭己、正南面而已矣3!”
今注
1 治,直利切。与音余。
2 夫,音符。
3 “恭己、正南面”,似即“为政以德”的意思。《集解》:“言任官得其人,故无为而治也。”按:任官得人,即《荀子·王制》篇的“人主以官人为能”;后来讲政治的学者,亦都重视这个道理。《泰伯》篇有“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的记载。对于一位“无为而治”的圣君,这是一句极有价值的史文。(能用人,才能无为而治!)
今译
孔子说:“不做什么而能平治天下的,只有舜吧!他做了什么呢?只是恭敬地向着南面罢了!”
子张问行1。子曰:“言忠信;行笃敬2。虽蛮貊之邦行矣3!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4;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5。夫然后行6。”子张书诸绅。
今注
1 问行,问怎样行得通。
2 行,下孟切;下“行不”同。
3 蛮,南方的夷人;貊,北方的夷人。(貊,《说文》作貉。)
4 皇本、正平本“参”下有“然”字。阮氏《校勘记》:“案释文云,参,所金反。包注云,参然在目前。是古读如森,不读如骖。”
5 衡,车前横木。
6 夫,音符。《集注》:“其者,指忠信、笃敬而言。参,言与我相参也。衡,轭也。言其于忠信笃敬念念不忘,随其所在、常若有见,虽欲顷刻离之而不可得,然后一言一行,自然不离于忠信笃敬,而蛮貊可行也。”(按:朱解“参”字与“包”异,然亦可通。)
今译
子张问怎样才能处处行得通。孔子说:“一个人说话能够忠实诚信;行为能够笃厚谨敬:即在蛮夷的地方,也可以行得通。一个人说话不忠实诚信;行为不笃厚谨敬:即在自己的家乡,恐怕也行不通!我们站立的时候,就好像看见忠信笃敬都排列在我们前面;我们坐在车中的时候,就好像看见这些东西都倚着车前的横木:这样,便可以行得通了!”子张把这段话写在衣带上。
子曰:“直哉史鱼1!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2。”
今注
1 郑注:“史鱼,卫大夫,名。君有道无道,行常如矢,直不曲也。”(《诗·大东》:“其直如矢。”)
2 卷,陆眷免反;朱不音。(《广韵》卷舒字上声,音卷;书卷字去声,音眷。)《集注》:“卷,收也。怀,藏也。”《泰伯》篇:“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今译
孔子说:“史鱼真是直!国家政治清明,他和矢一样直;国家政治混乱,他亦和矢一样直!蘧伯玉真是个君子!国家政治清明,他就出来做事;国家政治昏乱,他就可以躲起来!”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言1,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2,不失人,亦不失言。”
今注
1 “不与”下,唐石经、皇本、正平本、廖本没有“之”字;《集注》本有。
2 知,音智。
今译
孔子说:“可以和他说话而不和他说,是错过了好人;不可以和他说话而和他说,乃是白费言语。一个聪明的人,既不错过好人,也不白费言语。”
子曰:“志士1、仁人,无求生以害仁2;有杀身以成仁。”
今注
1 志士,“志于道”的士。
2 唐石经“仁”作“人”。阮元《校勘记》:“皇疏云:‘无求生以害仁者:既志善行仁,恒欲救物,故不自求我之生以害于仁恩之理也。’则字当作‘仁’。”
今译
孔子说:“一位志士,一位仁人,不可因求生而损害了仁;但可捐弃生命以成仁!”
子贡问为仁1。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今注
1 刘疏:“为,犹行也。”
2 这是比喻为仁须先有为仁的利器。为仁的利器,就是“大夫之贤者”和“士之仁者”。(参《颜渊》篇:“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今译
子贡向孔子问“为仁”的方法。孔子说:“工匠要做好他的工作,必须先把他的工具弄好。我们在一个国家里,就应该侍奉贤能的官吏;应该与有仁德的士人交朋友。”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1;乘殷之辂2;服周之冕3;乐则《韶》舞4。放郑声5;远佞人6,郑声淫,佞人殆。”
今注
1 中国旧历,以冬至所在的月为建子的月;次一月为建丑的月;再次一月为建寅的月。夏以建寅的月为正月;则建子的月为十一月;建丑的月为十二月。殷以丑为正,则子为十二月、寅为二月;周以子为正,则丑为二月、寅为三月。这是古代的三正。孔子所以取夏时,《集解》以为“据见万物之生以为四时之始,取其易知”。
2 《释文》:“辂音路;本亦作路。”马曰:“殷车曰大辂。《左传》曰,大辂越席,昭其俭也。”刘疏:《左传》者,桓二年文。
3 包曰:“冕,礼冠。周之礼,文而备。取其垂旒蔽明、黈纩塞耳,不任视听。”(“垂旒蔽明”四字依刘疏说补。)
4 《韶》舞:旧解都以《韶》舞为舜乐;以“舞”字作“乐”字讲。俞樾《群经平议》:“舞,当读为武;古人舞武通用。‘乐则《韶》舞’者,则之言法也;言乐当取法《韶》《武》也。夏时、殷辂、周冕,皆以时代先后为次。若《韶》舞专指舜乐,则当首及之;惟《韶》《武》非一代之乐,故列于后。且时言夏、辂言殷、冕言周,而《韶》舞不言虞,则非止舜乐明矣。”刘疏:“俞说是。《孔子世家》言‘孔子弦歌诗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韶》《武》并言,皆孔子所取也。”
5 《乐记》:“郑音好滥淫志。”《论语》的郑声,当即郑音;郑音并非指《诗·郑风》言,大概是当时流行于郑地的音乐。
6 远,于万切。(这章似可疑。恐不是真实的记录;即有这件事,亦只是闲谈!)
今译
颜渊问治国的道理。孔子说:“用夏代的历法;坐殷代的车子;服周代的冕服;至于音乐,就用《韶》和《武》。屏斥郑音!远离佞人!郑音靡滥淫志;佞人危险。”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1。”
今注
1 远虑,周密的思虑;近忧,随时可以发生的忧患。“远”“近”二字,不指距离讲。
今译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一切行为没有周密的思虑,那么,他随时可以遇到忧患的来临。”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1!”
今注
1 好,呼报切。《子罕》篇已有“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一语,但没有“已矣乎”三字。
今译
孔子说:“算了吧!我从未见过一个喜爱德行像喜爱美色一样的人!”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1!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2。”
今注
1 与,音余。孔曰:“知贤而不举,是为窃位。”
2 郑注:“柳下惠,鲁大夫展禽也。食邑柳下;谥曰惠。”按:臧文仲知道柳下惠,《左传》和《鲁语》都有记载。“与立”的“与”,意同“以”;以与一声之转。
今译
孔子说:“臧文仲可说是盗窃职位的人吧!他明明知道柳下惠的贤能而不以荐于公家。”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1,则远怨矣2!”
今注
1 《经义述闻》:“躬自厚者,躬自厚责也。因下薄责于人而省责字。”
2 远,于万切。孔曰:“责己厚,责人薄,所以远怨咎。”
今译
孔子说:“一个人很严地责备自己而很宽地责备别人,那就不会有什么人怨恨他了。”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1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今注
1 “如之何”,就是“怎么办”。不曰“如之何、如之何”,就是一个人对一件事不用“这怎么办”这个问题问自己或问别人。(《春秋繁露·执贽》篇:“子曰,人而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莫‘如之何’也矣。”《集注》:“如之何、如之何”者,熟思而审处之辞也。)
今译
孔子说:“一个遇事不以‘怎么办、怎么办’自问或问人的人,我对他也不知道‘怎么办’了!”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1!”
今注
1 好,呼报切。郑曰:“小慧,谓小小之才知;难矣哉,言无所成。”
今译
孔子说:“一群人整天在一起,没有一句正经的话;好卖弄小聪明。这种人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
子曰:“义以为质1,礼以行之;孙以出之2,信以成之。君子哉!”
今注
1 《释文》:“义以为质:一本作君子义以为质。”臧琳以“君子”为衍。
2 孙,音逊。郑曰:“义以为质,谓操行;孙以出之,谓言语。”《集注》:“程子曰,此四句只是一事:以义为本。”按:程说亦有本。《左传·襄公十一年》:“夫乐以安德;义以处之;礼以行之;信以守之;仁以厉之。”
今译
孔子说:“以义制事,以礼行义;以逊出言,言而有信。这算是君子了!”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1。”
今注
1 《宪问》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今译
孔子说:“君子只怕自己没有能力;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1。”
今注
1 《集解》:“疾,犹病也。”(《法言·问神》篇:“君子病没世而无名。”)没身而名不称,则一生没有善行可知!《里仁》篇:“君子去仁,恶乎成名!”《易·系辞下》:“善不积,不足以成名。”
今译
孔子说:“一生不能留下好的名声,是君子所恨的事情。”
子曰:“君子求诸己1;小人求诸人。”
今注
1 求,是责备的意思。《集解》:“君子责己;小人责人。”
今译
孔子说:“君子事事责备自己;小人事事责备别人。”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1;群而不党。”
今注
1 包曰:“矜,矜庄也。”矜,似当依汉石经残碑作矝。
今译
孔子说:“君子立身矜严而不和人争;善与人同而不阿党为私。”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1;不以人废言2。”
今注
1 “有言者不必有德”,所以君子不可以言举人,亦不可以人废言。
2 “狂夫之言,圣人择焉。”(《史记·淮阴侯列传》广武君引“故曰”。)
今译
孔子说:“君子不因为一个人说话好而举荐他;不因为一个人的行为坏而轻视他所说的话。”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1?”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今注
1 一言,就是“一个字”。《里仁》篇:“子曰: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按:曾子的“忠恕”,意义和孔子的“恕”完全相同。《中庸》:“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从“吾道一以贯之”章和这章,我们可以相信孔子所讲的一切道理,在精神上是永远可以为理性的人类所接受的。)
今译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一生照着做的?”孔子说:“该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加于别人身上!”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1?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2!”“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3。”
今注
1 誉,音余。
2 这章的前半段,文意勉强可通;今译略依皇疏。
3 这句话,汉人引用得颇多;但无论连上文为一章或独立为一章,意义都难明白。译文阙。
今译
孔子说:“我对于人,何曾毁誉过谁!如果我称誉过什么人,乃是我事先观察到的。”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1!”
今注
1 亡,音无。夫,音符。包曰:“古之良史,于书字有疑则阙之,以待知者;有马不能调良,则借人乘习之。孔子自谓:及见其人如此;至今无有矣。言此者,以俗多穿凿。”按:不知而阙疑,自己不能而请教能者,这都是很好的行为。但史阙文可为后世法;而“有马者借人乘之”则是闾巷一件琐事,似不值得一讲。且“有马”句究嫌太简;太简便难有定解。《集注》引胡氏曰:“此章义疑,不可强解。”译文姑用包注,以备一说。
今译
孔子说:“我还赶上那个时代,抄书的人,遇到不明白的文字,便阙而不写;有马的人,自己不能调良,便请善御的人代为驯服。现在这种事情都没有了吧!”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1。”
今注
1 这两句话是不相连的。它们所以记在一起,恐怕只是同有“乱”字的缘故。(参《泰伯》篇“好勇疾贫乱也”章。)
今译
孔子说:“花言巧语,可以淆乱是非。不能容忍小事情,便会把大事情弄坏。”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1!”
今注
1 恶,乌路切;好,呼报切。从这章可见孔子对独立思虑和实在观察的重视。
今译
孔子说:“大家厌恶一个人,我们〔不可以跟着厌恶,〕必须〔先〕察看他们厌恶得对不对!大家爱好一个人,我们〔不可以跟着爱好,〕必须〔先〕察看他们爱好得对不对!”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1。”
今注
1 这里的“道”,是指增进人类文明、天下太平的理论和方法而言。“人能弘道”,是说具有智慧和毅力的人能把这些道理行出来;“非道弘人”,是说世间虽有这些道理,但没有好学笃行的人,这些道理亦就没有用了。我们就以现代所谓“文化”来讲。人世间所有宝贵的文化,都是由聪明的人振兴起来的,所以说“人能弘道”。但无论在什么有好文化的地方,如果人们从小便没有受到适当的教育,而且他们自己又不勤学好问,则他们亦终必成为没有文化的人,所以说“非道弘人”。从这个讲法我们可以知道,人类的文明并不是自然遗传而不息的!译文只就文化而讲。
今译
孔子说:“人们能把文化提高起来;文化并不能独自把人们提高。”
子曰:“过而不改1,是谓过矣2!”
今注
1 “而”,义同“如”。
2 《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韩诗外传·三》:“孔子曰:过而改之,是不过也!”(《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过而不改;又之:是谓之过!”)孔子只以“不迁怒、不二过”为颜回好学的证明!
今译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知道有过而不改,那就成为有过的人了!”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1!”
今注
1 《大戴礼·劝学》篇:“孔子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篇亦有这两句话,但“吾”字上没有“孔子曰”三字。)按《为政》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应是学和思并重。而这章所说,似和《为政》篇那章的话相龃龉。在这里,我们希望读者分清“思”的两个作用。“学而不思”的“思”,是把所学得的东西思辨一过,不让所见所闻的东西毫不分辨地堆在心里。这个“思”,实在是“学”的一部分事情。现在这章的“思”,则是“思而不学”的“思”,并不是思虑那所学得的东西,乃是要自己用思想以发现新知。这个“思”,不凭借所闻见的事物,似只能算是空想。空想自然得不到有益的结论。孔子这章的话,只是教人专心于学罢了。
当孔子的时代,中国的人文已相当发达;前贤的行为可以为后生所取资的财富。孔子曾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他所以好古,乃是要学于古人;他所以要学于古人,乃是因为许多极有价值的关于做人的道理,古来圣哲已花了许多岁月思索出来了;我们若能从这些人所已知道的以学,则成就必比我们独自从头去思索所能得到的大得多。孔子生平在求知的过程中,必屡有这样的觉悟,所以他不能隐而不说。他已以自己为“非生而知之者”,自不应把门人当作“生而知之者”。他说“思不如学”,不只是要讲自己的经验,亦且要告诉门人以求知的坦途。凡不是“生而知之”的人,求知的方法,莫善于从多闻多见入手。
但是一个人从耳闻目见所学得的东西,必须再用心思索以分辨它们的是非得失。这样,才算是“学而知之”。不然,便是“学而不思”,仍是“无益”的!(《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虽不像是孔子说的话,但必是孔门后学所记的。博学、审问是学;慎思、明辨是思;笃行是行。学、思、行,分说为三;合说则为一。学可该思和行。《荀子·儒效》篇:“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的话,乃循孔门的习惯的。)若一个人想到一种道理,而能够从和这种道理有关的事物上推求这道理的是非,那就是“思而学之”,便不算思而不学了。“思而学之”,自亦是求知的一条正道!
今译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终夜不睡,而去苦思,却徒劳无功;还不如学得好!”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1。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2。君子忧道不忧贫3!”
今注
1 这里的“道”,意同“士志于道”的“道”。
2 这两句当是讲谋道不谋食或忧道不忧贫的理由的。(郑曰:“馁,饿也。”)
3 这和首句意同;或是记者类记孔子异时所讲的话。
今译
孔子说:“一个君子,只应用心力于道,不必用心于衣食。耕种,有时也未必免于饥饿;学得好,当可以得俸禄!一个君子,只应劳心于道而不必劳心于生活的问题!”
子曰:“知及之1,仁不能守之2;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3,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今注
1 “知”音“智”;下同。这章的“之”字,包注以为指官位:这个说法似比其他说法着实。
2 “仁”,意同“德”。
3 庄,意同“庄重”。
今译
孔子说:“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德行不能守住它;虽然已经得到它,也一定会失去它。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德行也足以守住它;不能庄严地站在职位上,老百姓是不会敬服的。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德行也足以守住它,并能庄严地站在职位上;做事不循着礼,还是不够好。”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1。”
今注
1 这章的“小知”“大受”,意难确知。《集解》《集注》,似都得大意。刘疏引《淮南子·主术训》的话(“是故有大略者,不可责以捷巧;有小智者,不可任以大功。”)以释这章,似合经旨。译文依《集注》。
今译
孔子说:“君子于小事未必可观,而可以任大事;小人不可任大事,而有时却有小小的长处。”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1!”
今注
1 在这章,孔子以仁代表精神生活,以水火代表物质生活。他以为,就人生而言,仁比水火更重要;但是,他曾见有人为水火而死,却没见到有人为仁而死。这彰显出世人轻视精神生活。这亦是孔子叹“知德者鲜”的话;“蹈仁而死”,当即志士仁人所偶有的“杀身成仁”的行为。
今译
孔子说:“仁对于人,比水火重要得多。我见过为水火而死的人;没见过为仁而死的人!”
子曰:“当仁1,不让于师2。”
今注
1 《集注》:“当仁,以仁为己任也。”
2 《集注》:“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孔曰:“当行仁之事不复让于师;言行仁急。”)
今译
孔子说:“在为仁的大道理上,对于师也不必有所逊让。”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1。”
今注
1 《广雅·释诂·一》:“贞,正也。”谅,朱骏声以为假借为勍,意同“固执”。按:朱说可从,惜少例证。旧训谅为信;信自是美德。但信有害于正道时,则君子取贞而弃谅。
今译
孔子说:“君子依正道而行,不必守硁硁的信。”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1。”
今注
1 《周礼·医师》注:“食,禄也。”按:敬事,意为尽心供职。《雍也》篇:“仁者,先难而后获。”(《颜渊》篇:“先事后得,非崇德与!”《礼记·儒行》:“先劳而后禄。”)
今译
孔子说:“服事君上,只须尽心力于职事;不必斤斤计较俸禄的厚薄。”
子曰:“有教无类1。”
今注
1 皇疏:“人有贵贱,同宜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按:皇疏似含两种意义。师的施教,不应因人有贵贱而有可不可。即《集解》引用的马注所谓“言人在见教,无有种类”。这两种意义,都是人类教育上的通理;而马氏训说,似更合圣意!
今译
孔子说:“师的施教,不应以求教的人贵贱、贫富而有可不可的分别!”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1。”
今注
1 为,于伪切。道,指人的志行讲。(善和恶固不同,即善和善有时亦不相同。伯夷清,伊尹任,孔子时:圣德不相同。)
今译
孔子说:“人的志行不相同,便不能互相为谋。”
子曰:“辞,达而已矣1!”
今注
1 《仪礼·聘礼》(记):“辞无常;孙而说。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按:《聘礼》(记)的话,似是演孔子这话的。孔子的话,当为戒浮辞而发。《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言而有文,亦只为达!
今译
孔子说:“言辞,足以表达志意就够了!”
师冕见1。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2?”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3。”
今注
1 见,贤遍切。师,乐人;冕,乐人的名字。(古代奏乐的歌工,必用盲人来做。)
2 与,音余。吴志忠的《集注刻本》于“之”字作逗;之训为“这些”。皇疏本似亦这样讲。
3 相,息亮切。
今译
师冕来见孔子。到了阶前,孔子说:“这是台阶。”到了座席前,孔子说:“这是座席。”都坐定了,孔子告诉他说:“某人在这里;某人在这里。”师冕出去后,子张问道:“老师和师冕讲这些,是合理的吗?”孔子说:“是的,这是我们招待一个眼睛看不见的乐师所应有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