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1。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2。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3。”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今注

1 复,有遵循故道的意义。所谓“故道”,乃指日常所应当履行的正道而言。礼,就是人们应当履行的正道;人们有时因为情感的冲动而离开正道,就是违礼。一个人能够常常控制自己的情感,避免做出违礼的事情,就是克己复礼(孟子说作“强恕而行”)。(《左传·昭公十二年》:“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依《左传》,则“克己复礼为仁”的话,是根据古志的。)

2 《礼记·哀公问》:“百姓归之名,谓之君子之子。”《正义》:“言己若能敬身,则百姓归己善名,谓己为君子所生之子。”“归仁”的“归”,和礼记这个“归”字一样。(《广雅·释诂·三》:归,遗也。)

3 仁是孔门中最高的德行;颜渊是孔门中天资最高的学生。颜渊问仁,孔子教他“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视、听、言、动,是每个人日常所有的事;勿犯非礼,又是常人都懂得的戒条。一个天资最高的弟子向孔子请教最高的德行,孔子却只给他四句最浅近的话:这不是一件足以令人惊奇的事情吗?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悟到,圣人的教人养心修德,只在日常行为上用力。凡不合正当道理的事情,即所谓“非礼”;对于一切非礼,都必须谨严遵守“勿视、勿听、勿言、勿动”的戒条。同时,把好的、合理的行为往复践履,养成习惯;不让它有丝毫苟且、丝毫错误。这就是“克己复礼”的真正功夫!孟子讲到“浩然之气”说:“是集义所生者。”荀子在《劝学》篇中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集义”和“积善”,可以说是孔子“克己复礼”的另外一种讲法。他们用的“集”字和“积”字,字异而意同,都是要使人知道一个人的“德操”是在日常的行为上由自己一点一点修成的。《季氏》篇:“不学礼,无以立。”《尧曰》篇:“不知礼,无以立也。”这可见孔子的重礼;但所重的不在礼的仪文。《左隐十一年传》引君子的话:“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照这个说法,一切修己济世的道理,都包括在礼的里面。《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吉也闻诸先大夫子产曰,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又:“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这些都是郑游吉对晋赵鞅说的话。但孔子以后,儒者谈到德行、政事等,多喜欢用“义”和“理”。“理”字似始用于战国时代。战国时代学者用“理”字,可能和“礼”字有语音上的关系(理礼双声)。《礼记·仲尼燕居》:礼也者,理也。又《乐记》: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又《礼器》:义理,礼之文也。又《丧服四制》:理者,义也。《墨子·非儒》:不义不处;非礼不行。《孟子·告子上》:“心之所同然者何谓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荀子·不苟》:诚心行义则理。《大略》:善学者尽其理。《修身》:君子,其行道理也勇。(《韩非子》里“道理”联言的尤多。)《管子·心术上》:“义者,谓各处其宜也;礼者,因人之情,缘义之理,而为之节文者也。故礼者谓有理也;理也者,明分以谕义之意也。故礼出乎义,义出乎理,理因乎宜者也。”(管子书虽不出于管子,但大部分当出于战国时代。)孟子以后,学者渐重视心的作用,把实实在在思索事物所得的知识叫作理。理的堆积和明辨,乃是学术的进步。

今译

颜渊向孔子请教为仁的道理。孔子说:“为仁就是控制自己、循礼而行。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个地步,天下的人就立刻称他为仁人了。仁只是由自己做出来的;并不是别人随便给的!”颜渊说:“请问为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礼的不看;不合礼的不听;不合礼的不说;不合礼的不做。”颜渊说:“回虽然不聪敏,一定力行老师这话!”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3。”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4!”

今注

1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晋〕臼季曰:“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臼季对晋文公说这话时,可能在鲁僖公二十八年,在孔子出世前八十年。这和“克己复礼为仁”一样,都是仁的古训。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恕”;孔子以恕为一切道德的基本。上章的“克己”,就是实行这个恕道的一种方法。(《管子·小问》篇引语曰:“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管子书所引用的古语,即在战国时才写在简篇中,亦必是久已流行的。)

3 邦,指诸侯的国;家,指卿大夫的家。这两句是说,到处与人和平相处。

4 这和上章颜渊的话,异口同声。这种情形,可能由编《论语》的人加以修饰整理而成。(注意这个“事”字!“事”是“力行”的意思。《集注》:“内外无怨,亦以其效言之;使以自考也。”)

今译

仲弓向孔子请教为仁的道理。孔子说:“出了大门,对人要十分恭谦;用到民力的时候,要十分谨敬。凡是自己不喜欢别人对我们做的事情,我们也不要做到别人的身上。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不要招人怨恨。”仲弓说:“雍虽然不聪敏,但一定力行老师这话!”

司马牛问仁1。子曰:“仁者,其言也讱2。”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3!”

今注

1 《仲尼弟子列传》:“司马耕,字子牛。牛,多言而躁。”

2 讱,是言语迟钝的意思。(《说文》:讱,顿也。)

3 “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孔子以为,一个仁人必须言行一致;如果做不到的事,就不能随便说。所以一个人说话迟钝,亦是修德的一种方法。(《弟子传》“多言而躁”一语,可能是后人因《论语》这章的记载而附会的!)

今译

司马牛向孔子请教为仁的道理。孔子说:“仁人说话迟钝。”司马牛说:“一个人说话迟钝,就算是仁人吗?”孔子说:“一个人要做好一件事是很难的;所以话不能说得太快。”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1,夫何忧何惧2!”

今注

1 《尔雅·释诂》:“疚,病。”“内省不疚”,自己省察自己,行为上没有什么不好。

2 夫,音符。

今译

司马牛向孔子请教怎样做个君子。孔子说:“一个君子,不忧虑,不恐惧。”司马牛说:“不忧虑、不恐惧,就算是君子了吗?”孔子说:“一个人如反身自省而没有什么不好的行为,那还有什么可忧可惧的呢!”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1!”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2。’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今注

1 亡,音无。《左传·哀公十四年》记宋桓魋作乱以及他的兄弟司马牛为避乱而死在鲁郭门外的事;司马牛和子夏的谈话,自当在桓魋乱前。

2 “死生”“富贵”两句,乃引以解司马牛的“忧”的;下面几句,则对司马牛的话而讲。

今译

司马牛忧虑,说:“别人都有兄弟;我独没有!”子夏说:“我听说:‘一个人的死生是有命的;富贵也完全取决于天的安排。’一个君子对事谨敬而不出过错,对人恭谦有礼,天下人都可以成为兄弟。一个君子为什么要愁没有兄弟呢!”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1,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2!”

今注

1 郑曰:“谮人之言,如水之浸润,渐以成之。”《集注》:“肤受,谓肌肤所受,利害切身也。”《说文》:“诉,告也。”或体作愬。又:“谮,愬也。谗,谮也。”按:这里的“诉”“谮”都有“谗”的意思。

2 “可谓远也已矣”的“远”字,只是“明得远”的意思。孔子说了“可谓明也已矣”以后,又想到:这样,非特可称为“明”,并且可称为“明得远”;所以再补一句。

今译

子张问怎样才可称为明。孔子说:“渐渐而入的谗言,利害切身的谤语,对你都不生作用,那你就可算得明了!实在,渐渐而入的谗言,利害切身的谤语,对你都不生作用,那你非特可称为‘明’,亦可以称为‘明得远’了。”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1;民,信之矣2。”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3,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4!”

今注

1 兵,本是指兵器而言;至于用兵器的人也叫兵,则是引申的意义。这章里的“兵”,似乎包括一切军备而言。

2 “民,信之矣”的“矣”字,当是衍文。孔子举出为政三要事:足食;足兵;民,信之(“信之”是“使民信任政府”的意思。“信之”下似乎不须更有“矣”字了。现在经文这个“矣”字,恐怕是后人加的。因为传世的《论语》中都有这个“矣”字,所以我们在经文上保留它,而在译文里则不译出。)

3 去,起吕切。《释文》:“一读而去于斯为绝句。”

4 “立”字似亦有安定的意义。(《晋语》:“晋饥。公问于箕郑曰,救饥何以?对曰,信。”)

今译

子贡问国家政治的事情。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实;人民信任政府。”子贡说:“在不得已要减省的时候,这三件事情中哪一件可以先去?”孔子说:“去了军备。”子贡又说:“在不得已要减省的时候,这两件事情中哪一件可以先去?”孔子说:“去了粮食。自古以来,人都有一死;只要人民信任政府,即使粮食偶然不足,人民或还可以为国家效命;但若人民对政府没有信心,则人民对国家必不能有贞固的志操!”

棘子成曰1:“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2!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也3!”

今注

1 郑曰:“旧说云,棘子成,卫大夫。”刘疏:当时称大夫为“夫子”。

2 郑曰:“过言一出,驷马追之不及。”(《诗清人笺》:“驷,四马也。”)

3 《诗·韩奕传》:“鞹,革也。”(《说文》:兽皮治去其毛曰革。)鞟同鞹。按:子贡以为文和质是一样重要的。君子之所以别于野人,就是因为君子有文而野人没有。这好像虎豹的皮所以贵于犬羊的皮,只因为有炳蔚的文。若治皮去毛,文不可见,则虎豹的革和犬羊的革便没有区别了。(《经文》记子贡的话,似嫌太简!)章末“也”字依皇本、正平本。

今译

棘子成说:“一个君子只要有质就可以了;何必要文呢!”子贡说:“可惜棘大夫讲君子要这样讲!话一出口,四匹马也追不回来!文和质是一样重要的。〔如果没有文的不同,君子、野人便不容易区别。〕虎豹的革,看起来不是和犬羊的革一样吗!”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1,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2!”曰:“二3,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4!”

今注

1 《尔雅》:“谷不熟为饥。”

2 郑曰:“盍,何不也。周法十一而税谓之彻。彻,通也,为天下之通法。”

3 孔曰:“二,谓什二而税。”按:哀公因有若提出彻,所以说“十分取二我还不够”。

4 《后汉书·杨震传》引文,“孰”作“谁”。《荀子·富国》篇:“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今译

哀公问有若道:“年成不好,国家财用不够:该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何不行彻法!”哀公说:“十分取二,我还不够;怎么还可以行彻法呢!”有若说道:“百姓如足,君上怎么会不足!百姓如不足,君上怎么会足!”

子张问崇德、辨惑1。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2!”诚不以富,亦只以异3。

今注

1 辨是辨别的意思。崇德、辨惑,应当都是当时孔门中流行的成语。(下文又有“樊迟问崇德、修慝、辨惑”的记载;修慝自然亦是一句成语。)

2 恶,乌路切。“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这两句是说普通人的常情。(所谓“生”“死”,不过表示“善意”“恶意”的极端;不可拘泥于字面。)“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说一个人既爱人而不用正道,往往至于“爱之适以害之”;如父母溺爱子女,即是一例。父母溺爱子女,事事纵容:这是“欲其生”的缘故。但这种溺爱,常使子女身体不好或品行不端,至于不可救治:这和“欲其死”有什么分别?父母对子女,当然只“欲其生”而不会“欲其死”的;但因爱的方法不对,便好像同时有两种相反的心理,即所谓“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有了这种情形,自然要称作“惑”了。不过,这只是常见的一个例子。凡做一件事情,虽有好目的,但方法不对,结果往往和目的相反。这样做事情,都可以叫作“惑”。一个人要“辨惑”,就是要明白自己的目的且知道使用适用于目的的方法。

3 “诚不以富,亦只以异”:这两句诗,见《小雅·我行其野》篇。这两句诗在“是惑也”下,可以说是毫无意义的。《集注》:“程子曰,此错简;当在第十六篇‘齐景公有马千驷’之上。”我们的译文里不译这两句诗。

今译

子张请教增进德行、辨明疑惑的方法。孔子说:“一切行为,以忠信为主;知道有什么好的道理或事情就马上去学或去做:这就是增进德行的方法。凡人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就希望他活得很好;厌恶一个人的时候,就希望他死。如果有人喜欢一个人,而对这个人所施的行为却是有害于这个人的健康或品行的,这可以说‘既欲其生,又欲其死’。这就是‘惑’了!”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1。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2!”

今注

1 鲁昭公二十五年,昭公奔齐;孔子亦因鲁乱而适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当在这时。

2 信,义同“诚”。信如,有如果、设使的意义。诸,“之乎”的合音。释文本“吾”下有“焉”字;《孔子世家》“吾”下有“岂”字。(不能吃饭,即“不能活”的意思。)

今译

齐景公向孔子问政治的道理。孔子回答说:“君,尽君道;臣,尽臣道;父,尽父道;子,尽子道。”景公说:“这话好得很!如果君不尽君道,臣不尽臣道,父不尽父道,子不尽子道,就算有饭,我还能吃它吗!”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1,其由也与2!”子路无宿诺3。

今注

1 片言,是单辞,是一面的话。折,是断的意思。凡断一讼案,须要听取被告和原告两方的话才可以作决定。皇疏本引孙绰云,子路心高言信,未尝文过以自卫;听讼者便宜以子路单辞为正。

2 与,音余。

3 这五个字本应自为一章。(《释文》:或分此为别章。)但这句话虽不是原属这章的,而意义和这章有点相关,所以编《论语》的人把它记在这章后。(《集注》:“宿,留也。急于践言,不留其诺也。记者因夫子之言而记此,以见子路之所以取信于人者,由其养之有素也。”)孔子对子路的不说谎,似是很笃信的。

今译

孔子说:“根据一面的话以判断讼案,似只有仲由的话才可以!”子路答应别人的事,一定马上做到。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今译

孔子说:“审判讼案,我也和别人一样。我以为最好是,我们能够使人世间永远没有讼事!”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1。”

今注

1 无倦,似指平日的勤政;忠,似指行事时的尽心。之,指政事。

今译

子张问政治的道理。孔子说:“居官不可懈怠;行事必须忠诚。”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1!”

今注

1 《雍也》篇有一章和这章文句相同。但“博学”上多“君子”二字。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1,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今注

1 美,善。(《谷梁·隐元年传》:“春秋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今译

孔子说:“一个君子帮助别人做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小人正相反。”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1。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今注

1 从这章可见春秋时已有用“声训”讲道理的风气了。但“政者正也”,可以说是古来政治最好的格言。《礼记·哀公问》篇:“公曰,敢问何谓为政?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参《子路》篇“其身正不令而行”章。)

今译

季康子向孔子请教政治的道理。孔子回答说:“政,就是‘正’。你自己先依着正道而行,还有谁敢不依照着正道而行呢!”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1,虽赏之不窃。”

今注

1 不欲,是心里没有贪婪的意思。《说苑·贵德》篇:“上之变下,犹风之靡草也。民之窃盗,正由上之多欲;故夫子以‘不欲’勖康子也。”

今译

季康子以盗贼为忧,向孔子请教。孔子回答:“如果你自己没有贪欲,就是悬赏叫人去偷也没有人去偷。”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1!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今注

1 焉,于虔切。

今译

季康子向孔子请教政治的道理,说:“如果诛杀坏人以成就好人,你看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做政治何必用杀呢!你喜欢好事,大家就会做好事的。在上位的人就好像是风;老百姓就好像是草。草,如果风来吹它,一定顺风而倒。”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1。夫达也者2,质直而好义3;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4。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5。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今注

1 闻,即现在所谓“虚名”。达,意同通;有处人处己都可通行的道理。刘疏:“所谓忠信笃敬、蛮貊可行,即达义也。”亦可讲得通。

2 夫,音符;下同。

3 好,呼报切。

4 下,遐嫁切。“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这是说,能够仔细了解别人而凡事都让人。(虑有都凡的意思。)

5 行,下孟切。色取仁,外表好像是“志于仁”的;“行违”,行为和外表相反。

今译

子张问道:“士,要怎样才可叫作达?”孔子说:“你所谓‘达’是什么意思?”子张回答说:“无论他在什么地方都一定会显名。”孔子说:“那是闻;不是达。那达呢,立身正直而好义;对人能够察言而观色,总想事事让人。这样,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行得通。那闻呢,外表好像是依着仁的,而实际的行为则正和外表相反,且不觉得虚伪可耻。这样,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一定有虚名。”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1,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2!攻其恶无攻人之恶3,非修慝与!一朝之愤,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今注

1 孔曰:“慝,恶也;修,治也。〔修慝〕化恶为善。”(《周礼·夏官·环人》注:“慝,阴奸也。”《左传·僖公十五年》的“隐慝”,杜解为隐恶。)

2 皇疏本引范宁云:“物莫不避劳而处逸;今以劳事为先,得事为后,所以崇德也。”与,音余;下同。

3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的“其”,意同“己”。(《卫灵公》篇:“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远怨和修慝,意义相近。)

今译

樊迟跟孔子游观雩坛;说:“请问:怎样增进德行?怎样化解怨恶?怎样辨明惑乱?”孔子说:“你问得很好!做事则争先;受禄则居后:这不就是增进德行的方法吗!责自己而不责别人:这不就是化解怨恶的作为吗!因为一时的愤怒,忘了自身而连累了亲长:这不是惑是什么!”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1。子曰:“知人2。”樊迟未达3。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4;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5,不仁者远矣6!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7,不仁者远矣!”

今注

1 知,音智;下问知同。

2 知,平声。《大戴礼·王言》篇:“孔子曰,仁者莫大于爱人;知者莫大于知贤。”

3 从下文来看,樊迟所未达的不在“仁为爱人”这一点,而在“知为知人”这一点;因为孔子的答话和樊迟对子夏说的话纯粹是就“知”讲的。

4 乡,许亮切,是借为“向”字的。《说文》:“向,不久也。”(亦借用向。)见,贤遍切。

5 选,息恋切。陶,音遥。皋陶,尧舜时代著名的法官。

6 《左传·宣公十六年》:“晋国之盗逃奔于秦。羊舌职曰,吾闻之:禹称善人,不善人远。此之谓也。”子夏答樊迟的话,颇似羊舌职所引的话,而不是“使枉者直”的意思。当然,“枉者直”和“不仁者远”,意义是相似的。

7 伊尹,相汤王天下的人。

今译

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人。”问知。孔子说:“知人。”樊迟不懂。孔子说:“把正直的人举荐出来安置在邪曲的人上面,就会使邪曲的人变得正直。”樊迟退出;去见子夏,说道:“刚才我见了老师并且向他问知;老师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句话有意义得很!舜有天下的时候,在众人里面选出了皋陶,那坏人就远去了;汤有天下的时候,在众人里面选出了伊尹,那坏人就远去了。”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1。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今注

1 《释文》:“告,古毒反。”忠告:对朋友的行为,尽心相告。道音导。善道:对朋友进忠告的话尽量和婉。(皇本、正平本道作导。)

今译

子贡问交友的道理。孔子说:“朋友有不对的地方,要尽心劝告他,但须说得十分和婉;如果他不听,也就算了。不要自取耻辱。”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1;以友辅仁。”

今注

1 文,仪文;意同“礼貌”。(《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子犯曰,吾不如衰之文也。)仪文,差不多是人人都能有的。用仪文可以交益友;有了益友可以帮助我们为仁。仁,乃是最可贵的德行。这个最可贵的德行,竟可用很寻常的仪文换得,这样便宜的事,我们还能不做吗!曾子把一个人容易有的“文”和最可贵的“仁”连起来讲,自然含有很深切劝勉的意义。

今译

曾子说:“君子用仪文来交友;用朋友来助成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