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雍也,可使南面1。”
今注
1 面,意同向。“南面”,是南向的意思。《说苑·修文》篇:“南面者,天子也。”包曰:“可使南面者,言任诸侯治。”《集注》:“南面者,人君听治之位;言仲弓宽洪简重、有人君之度也。”按:“南面”自兼天子、诸侯言。朱子释为“有人君之度”,较通。(中国古代的人君,位都向南。)
今译
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实在可以居君长的位子。”
仲弓问子桑伯子1。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2!”子曰:“雍之言,然。”
今注
1 王曰:“伯子,《书》《传》无见焉。”我们没有法子查明子桑伯子这个人。郑玄因秦公孙枝字子桑而以子桑伯子为秦大夫;宋胡寅以《庄子·大宗师》篇的子桑户为子桑伯子:这都可以说是很勉强的附会。(按:《庄子·山木》篇有子桑雽。《诸子平议》:“疑即子桑户。”)
2 大音泰。简,简易;简略。
今译
仲弓问到子桑伯子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他很简略。”仲弓说:“守己敬肃而以简略临民,那当然可以!守己不能敬肃而行事亦简略,那就太简了。”孔子说:“你这话说得很对。”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1?”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2。不幸短命死矣3!今也则未闻好学者也4。”
今注
1 好,呼报切。下同。
2 迁有迁延的意思;贰有重复的意思。(《易·系辞下》:“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
3 颜子死时年约四十一岁。
4 现行《论语》版本“则”下有“亡”字。《群经平议》:“此与《先进》篇语有详略;因涉彼文而误衍‘亡’字。既云‘亡’,又云‘未闻好学’:于辞复矣!释文云:‘本或无亡字。’当据以订正。”(《集注》:“迁,移也。怒于甲者不移于乙。”按:《集注》说亦可通。但解“不迁”为“发而便止”更可证明“好学”。)
今译
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谁最好学?”孔子说道:“有个叫颜回的最为好学:他若发怒,便会立刻化解;他犯了过,决不会再犯。可惜短命死了!现在就没再见过像他这样好学的人。”
子华使于齐1;冉子为其母请粟2。子曰:“与之釜3!”请益。曰:“与之庾4。”冉子与之粟五秉5。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6。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今注
1 子华,公西赤的字。(公西赤见上篇“孟武伯问”章。)
2 为,于伪切。“其母”,指子华的母亲。
3 釜,六斗四升。
4 戴震补注:“二斗四升曰庾。‘与之庾’,谓于釜外更益二斗四升。”
5 秉,十六斛;五秉,八十斛。
6 衣,于既切。(衣训着衣,去声;衣服的衣,平声,注中不音。)
今译
子华出使齐国;冉有替子华母亲向孔子要谷子。孔子说:“给他一釜吧!”冉有请孔子添加一些。孔子说:“再给他一庾!”冉有自己给了他五秉。孔子说:“公西赤往齐国去的时候,坐着肥马拉的车,穿了轻暖的裘。我听说:一个君子人,周济人的急难而不增添人的富有。”
原思为之宰1。与之粟九百2,辞。子曰:“毋3!以与尔邻里乡党乎4!”
今注
1 《仲尼弟子列传》:“原宪,字子思。”包曰:“孔子为鲁司寇,以原宪为家邑宰。”
2 之,指原思。“九百”,孔注说为“九百斗”。(有以“九百”为“九百斛”的。)
3 毋,音无,禁止的语词。
4 邻里乡党,指乡里的穷人。(上章有“君子周急”的话。)
今译
原思做孔子的家臣。孔子给他谷子九百,原思推辞。孔子说:“不要推辞吧!不是可以分给你邻里乡党中的穷人吗!”
子谓仲弓曰1:“犁牛之子骍且角2;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3!”
今注
1 这章乃是孔子和仲弓谈论政治上用人的道理。“犁牛之子”,乃是指一切平民人家的子弟,并不专指仲弓讲。
2 犁,郎奚切。牛,指耕牛。(《论语骈枝》:“祭义曰:‘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养兽之官;牺牷祭牲必于是取之。’民间耕牛,非所以待祭祀;故欲勿用。然有时公牛不足则耕牛之犊亦在所取。周礼羊人职云:‘若牧人无牲,则受布于司马使其贾买牲而共之。’遂人所谓野牲、曲礼所谓索牛是也。”)汉代儒者,以犁牛为杂文的牛;自汉至宋,由“杂文”一义而演变成“仲弓父贱而行恶”的传说:这未免太冤枉古人了!骍,赤色;牺用赤色,是周代的礼制。角,是牛角长得端正:这亦是牺牛所要有的体态。
3 这里的“其”字,和我们现在用的“岂”字相像。“舍”音捨。(舍训息或释,上声;训屋,去声。)诸,是“之乎”二字的合声。孔子的时代,职位世袭的制度仍盛行。孔子是反对这种制度的。他以为政治的好坏在乎人,所以为政应以举贤才为主。他对仲弓说的话,以“犁牛”比平民;以“骍且角”比贤:平民而贤,便可居高位。世禄制度,似是孔子所深恶的!这章的意思是:出自平民的贤才,虽然因世俗尚存有世禄的观念而不被重视,但实是政治上所需要的。这章虽像孔子对仲弓的闲谈,实可见孔子对政治的一个重要思想。
今译
孔子对仲弓说:“耕牛所生的小牛,长得全身纯赤,而且头角也长得很端正:这样的牛,人们虽然会有顾忌而不想用来作祭品,难道山川的神会因它是耕牛所生而放弃它吗!”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1;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2!”
今注
1 《集注》:“三月,言其久。”按:孔子赞美颜回,择身所行而能依乎仁,经过长时间而心志不移。(《中庸》:“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得善而服膺弗失,即心不违仁的情况。)
2 《集解》:“余人暂有至仁时;唯回移时而不变。”
今译
孔子说:“颜回能够长时间依仁而行,心志不移;别的人就只能偶然达到仁的境界罢了。”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1?”子曰:“由也果2;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3;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4;于从政乎何有!”
今注
1 与,音余。下同。
2 包曰:“果,谓果敢决断。”
3 达,通达事理。
4 艺,本是树艺的意思;引申有艺业、艺文、技艺的意思。这里当指“熟识事务”讲。(《说文》只有“埶”字:训“种也”,引诗“我埶黍稷”。现在经典里,“种”的意思多用“艺”“蓺”二形;这二形都是《说文》所没有的。但古书中艺文、艺能、树艺、六艺多作艺;即《说文》所引的“我埶黍稷”,现在《毛诗》亦用艺用蓺而不用埶。《礼运》:“在埶者去。”注:“埶,埶位也。”《释文》:“埶音世;本亦作势。”《考工记·弓人》:“射远者用埶。”郑司农注:“埶,谓形埶。”埶位、形埶的“埶”,我们现在作“势”。徐铉本《说文》新附有“势”字;注云:“盛力权也;经典通用埶。”朱骏声以埶有势义乃穜义的引申。)
今译
季康子问道:“仲由,可不可以让他从政?”孔子说:“仲由有果断,从政对他有什么不可以呢!”季康子又问:“端木赐怎样?”孔子说:“端木赐性通达,从政对他有什么不可以呢!”季康子又问:“冉求怎么样?”孔子道:“冉求多才艺,从政对他来说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1。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2。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3。”
今注
1 《仲尼弟子列传》:“闵损,字子骞;少孔子十五岁。”(闵子骞以德行称。)费,是鲁季氏的私邑。(《左传·僖公元年》:“公赐季友汶阳之田及费。”)
2 为,于伪切。
3 汶,水名。(汉《地理志》有二汶。闵子骞所说的,当是源出泰山郡莱芜原山而入济的那条汶水。《考工记》:貉踰汶则死。注:汶水在鲁北。)
今译
季氏叫闵子骞做费邑的宰。闵子骞说:“请好好替我推辞了!如有人再来找我,那我就要渡过汶水到齐国去了。”
伯牛有疾1。子问之;自牖执其手2,曰:“亡之3!命矣夫4!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今注
1 《仲尼弟子列传》:“冉耕,字伯牛;孔子以为有德行。伯牛有恶疾。”(《淮南子·精神训》:子夏失明;冉伯牛为厉。按:厉,借用为癞。古称癞为恶疾。)
2 包曰:“牛有恶疾、不欲见人,故孔子从牖执其手也。”
3 亡,音无。吴英《经句说》读“亡”为“无”,说:“春秋传公子曰‘无之’,谓无其事也;此‘无之’,谓无其理也。有斯疾必有致斯疾者;而斯人无之也。”按:吴说可通。
4 夫,音符。(“夫”为语助都音“符”;“夫”训丈夫则音“肤”,但注中不音。)
今译
伯牛有病。孔子去看他;从窗口握着他的手,说:“哪有这个道理!这是命吧!这样的人会得这种病!这样的人会得这种病!”
子曰:“贤哉回也1!一箪食2;一瓢饮3;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4。贤哉回也!”
今注
1 《贾子道术》:“行道者谓之贤。”这里的“贤”字,似含有这个意思。
2 箪,竹器,可用以盛饭。食,意同饭。
3 瓢,意同瓠,可用以盛水。
4 乐,音洛。
今译
孔子说:“颜回真贤!一碗饭;一杯水;住在一条很狭窄的巷子里。这种生活,在别人必将忧愁得难以忍受了;颜回还是自得其乐。颜回真贤!”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1;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2!”
今注
1 说,音悦。
2 女,音汝。画,有“画地自限”的意思。(孔曰:“画,止也。”刘疏:“说文,画,界也。引申之,凡有所界限而不能前进者,亦曰画;故此注训止。《法言·学行篇》:是故恶夫画也。”《礼记·中庸》:半途而废。注:废,犹罢止也。按:“中道”“半途”,都指在工作中。)
今译
冉求说:“不是不喜欢老师的道理,只是能力不够。”孔子说:“能力不够的人,应是在做事的时候力尽而停止的;你现在乃是自己停止不做。”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1!无为小人儒2!”
今注
1 女,音汝。
2 《说文》:“儒,术士也。”术士,意为有道术的士。《周礼·太宰》:儒以道得民。注:儒,有六艺以教民者。《说文》的“术士”,亦只能讲作以道艺为教的人。至于孔子心里“君子”“小人”的分别,他自己没有说明。但我们当然可以用《论语》中“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等话,来解释这章的意义。在孔子时,儒有君子小人的分别,可见“儒”这个名词,在孔子以前就有了。(《周礼》这部书,我们自然难以说孔子以前便有;不过从《论语》这章,我们可以知道,“儒”这个名词不是由孔子所创,似亦不是孔子时才有的。)
今译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一个‘君子儒’!不要做一个‘小人儒’!”
子游为武城宰1。子曰:“女得人焉尔乎2?”曰:“有澹台灭明者3,行不由径4;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今注
1 武城,鲁国的城邑。
2 女,音汝。“尔”字,唐石经、盱郡重刻廖氏本、正平本都作“耳”;张栻《论语解》,吕祖谦《论语说》,赵顺孙《四书纂疏》,吴刻集注本及《太平御览》一百七十四、二百六十六引都作“尔”。“焉尔”,意同“于此”;“此”,指武城。(本阮元《校勘记》。)
3 澹,徒甘切。《史记·仲尼弟子传》:“澹台灭明,武城人,字子羽;少孔子三十九岁。”
4 径,小路。(《祭义》:道而不径。《老子》:大道甚夷,而民好径。)不走小路,是不违正道的意思。
今译
子游做武城的邑宰。孔子说:“你在这里发现人才没有?”子游说:“有个叫澹台灭明的,做人循规蹈矩;如果不是为了公事,他从不到我这里来。”
子曰:“孟之反不伐1:奔而殿2;将入门,策其马3,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今注
1 孔曰:“鲁大夫孟之侧也。”刘疏:古人名多用“之”为语助。(《左传·哀公十一年》:“师及齐师战于郊。右师奔;齐人从之。孟之侧后入,以为殿;抽矢策其马,曰,马不进也!”)伐,是自夸功劳的意思。
2 殿,都练切。军退时断后的军叫作殿。
3 古时马鞭叫作策;以策击马亦曰策。
今译
孔子说:“孟之反这个人不愿意夸耀自己的功劳。有一次军败逃奔,他在后做殿军;将进入国门的时候,他鞭了他的马,说:‘并不是我胆大留在后面,乃是我的马跑不到前面去。’”
子曰:“不有祝之佞,而有宋朝之美1,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今注
1 不有,意为“没有”。祝(《集韵》:,唐何切。),卫大夫;佞,口才。宋朝,宋公子朝;以美貌著名。“而”有相反和相承两种含义,我们用相承义。
今译
孔子说:“没有祝的口才和宋朝那样的美:这种人在现在这个世界上,恐怕难以免于患难!”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者1?何莫由斯道也2!”
今注
1 这个“者”字,依皇本、正平本;他本无。
2 在孔子意中,道理对我们的做人,正和门户对我们的出入一样。(“道”说作“斯道”,当如“文”叫作“斯文”一样。)
今译
孔子说:“谁能出入不经过门户呢?为什么没有人依着正当的道理做人呀!”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1,然后君子。”
今注
1 包曰:彬彬,文质相半之貌。(《说文》:“份,文质备也。《论语》曰:‘文质份份。’彬,古文份。”按:文是文饰、文采、文华;质是质地、实质、质朴。在人,才华为文,德行为质。)
今译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实质胜过文采,那么,他就显得朴实;如果文采胜过实质,那么,他就显得虚饰。一个人只有实质和文采配合适中,才能成为一个君子。”
子曰:“人之生也直1;罔之生也2,幸而免!”
今注
1 直,意为正直。
2 《尔雅·释言》:“罔,无也。”之,指正直。(《韩诗外传·七》:“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不为安肆志,不为危激行。”)
今译
孔子说:“一个人的生存,全靠正直。如果没有正直而生存,这可以说是侥幸的。”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
今注
1 好,呼报切;乐,音洛。包曰:“学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笃;好之者,又不如乐之者深也。”包氏是以“之”字指“学问”讲的。《集注》引尹氏说,以“之”指“道”言。“道”,可以包括在学问里面;译文用包义。
今译
孔子说:“对于一种学问,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悦乐的人。”
子曰:“中人(以上)1,可以语上也2;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今注
1 现在传世的《论语》版本,在上句“人”字下都有“以上”二字。这两个字,当不是原始经文所有的。不知在什么时代,有个不通文理的人加上这二字以和下句“中人以下”相对称。孔子似把人的资质分为上、中、下三等。把大多数的人作为中等;则上等和下等的人(所谓“上知”和“下愚”)便很少很少了。中等的人如果教育得好,可以移向上等;至于在中等以下的人(就是下等人),是不能移到上等的。因为照孔子的意思,“上知”和“下愚”,都是不可移(不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的。(《阳货》篇:“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2 这里的“语”,鱼据切,有诱导的意思。“语上”,就是教导中等的人进入上等。(语,本意为谈论、讲说;引申而有启示、诱导的意思。)
今译
孔子说:“中等资质的人,可以受教导而进入上等;至于资质在中等以下的人,是不能受教导而进入上等的。”
樊迟问知1。子曰:“务民之义2;敬鬼神而远之3: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4。”
今注
1 知,音智;下同。
2 义,指“应当做的事情”讲;富和教都包括在里面。
3 孔子似乎是不信鬼神的。他对鬼神的“敬”,完全是因为习俗上“神道设教”的关系。“远”,于愿切,是不亲近的意思。
4 这句经文颇可疑。如果保留“仁者”二字,则“可谓仁矣”四字便成为多余的;若经文有“可谓仁矣”四字,则“仁者”二字是多余的。如果“仁者”和“可谓仁矣”都是原来的经文,则“先难而后获”五字似应重复一次,使文理得以连贯通顺。“先难而后获”句译文,大致用皇疏所引的范宁义。
今译
樊迟问,怎样才叫“知”。孔子说:“专心做好对民众教养上所应做的事情;对于鬼神,照例尊敬,而不要信赖:这样,便可以叫作‘知’了。”樊迟问,怎样才叫“仁”。孔子说:“一个人于艰难的事情,则抢先去做;于获功享乐的事情,则退在人后:这样,便可以叫作‘仁’了。”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1。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2。”
今注
1 知,音智。《集注》:“乐;上二字并五教反;下一字音洛。”(《广韵》三十六效:乐,五教切,好也。十九铎:乐,卢各切,喜乐。)“知者乐水”:当是因为知者识解通达、心思灵活,和水相像,所以欣赏水。“仁者乐山”:当是因为仁者道德崇高、品节坚定,和山相像,所以欣赏山。
2 “知者动;仁者静”,这两句是说明“乐水”“乐山”的原因或影响的。“知者乐;仁者寿”:似综括从知、仁所得的效验而言。这虽是闲谈的话,但孔子似亦有指示一种修养方法的意思。动静乐寿,不过说个大概。仁者自然可以常乐;知者亦可以得长寿!(皇疏:“乐水乐山,为智仁之性;动静为智仁之用;寿乐为智仁之功。”)
今译
孔子说:“知者欣赏水;仁者欣赏山。知者好动;仁者好静。知者能够乐观;仁者常得高寿。”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1。”
今注
1 道,就是“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道”,“天下有道”的意思。(齐和鲁,是周代初年所封的国。齐地在现在山东的北部;鲁地在现在山东的南部和江苏的北部。)
今译
孔子说:“齐国的政治改变一下,就可以赶上鲁国的政治;鲁国的政治改变一下,就可以达到天下太平的境界。”
子曰:“觚不觚1:觚哉!觚哉2!”
今注
1 觚,音孤。马曰:“觚,礼器。一升曰爵,三升曰觚。”
2 《集解》:“觚哉觚哉,言非觚也。以喻为政不得其道则不成。”(按:这章义难晓。)译文阙。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1?”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2,可欺也,不可罔也3。”
今注
1 《集注》:“刘聘君曰:‘有仁之仁当作人。’今从之。从,谓随之于井而救之也。”《群经平议》:“宰我盖谓:仁者勇于为仁;设也于井中而有仁焉,其亦从之否乎?”按:俞说似较合经意。
2 包曰:“逝,往也。言君子可使往视之耳;不肯自投从之。”
3 马曰:“可欺者,可使往也;不可罔者,不可得诬罔令自投下也。”(《孟子·万章上》:“……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孟子所用的“欺、罔”二字,意当同孔子所用的“欺、罔”二字。)
今译
宰我问道:“一个好仁的人,万一有人告诉他‘井里有仁’,他会不会下井求仁?”孔子说:“怎么会这样呢!一个君子人,人家可以用合理的事情欺骗他,却不能用毫无理由的事情惑乱他。”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1;约之以礼2;亦可以弗畔矣夫3!”
今注
1 文,即“则以学文”和“文、行、忠、信”的文。凡用文字箸于竹帛而流传人间的,大都可以学而得益。
2 在孔子的时代,文籍固然不是很多,但如泛览而没有主旨,则亦不能得到什么益处。在孔子意中,礼应是求学的主旨,所以他以为一个人读书固须博,但应以礼为心志所专务。不管得到什么知识,若与礼没有关系,便不必注意。“约”,本有约束的意思。“约之以礼”意为用“礼”作纲维,使所得的知识有所系。(儒家所谓“礼”,实在包括现代伦理学、法律学、政治学等所讨论的各种道理;至于揖让应对、玉帛酬酢,乃是礼的末节。)
3 夫,音符。郑曰:“弗畔,不违道。”修德必由学问。为学能时时以正大的道理为主旨,则诵读虽多,是非有准,能得益而不为邪说所惑。一个人到了这个地步,便会终身不违离道德了!(按:这章亦可证孔子相信道德源于知识。他虽主张“约之以礼”,但亦不反对“博学于文”。)
今译
孔子说:“能从书本上广求知识,而以世间最正大的道理为纲维,行为便不会有过失了!”
子见南子1;子路不说2。夫子矢之曰3:“予所否者4,天厌之5!天厌之!”
今注
1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反乎卫,主蘧伯玉家。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见之。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按:《吕氏春秋·贵因》篇曾有“孔子道弥子瑕见厘夫人”一语。厘夫人即南子。汉世述这事的更多。魏晋以后,儒者才对这事产生怀疑。
2 说,音悦。
3 郑注:“矢,誓也。”我们以为,孔子因要行治道而见南子,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子路虽野,孔子亦可晓以做人的大道理,似不必对世俗鄙陋的意见发誓。《论语》这章所记,疑出于附会的传说。
4 否,同“不”。“所不……者”,是古人誓词的格式。(臧琳《经义杂记》:“子云‘予所不者’,此记者约略之辞。‘所不’下当日更有誓词。”)
5 “天厌之”当亦是古代誓词的成语。(阙疑,不译。)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1,其至矣乎2!民鲜久矣3!”
今注
1 庸,可训“常”、训“用”。(郑玄释中庸为“记中和之为用”,或“用中为常道”,文理上似都有点牵强。程子“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的说法,以两字并列而以“庸”训“常”,文理上似较顺;但不知是否合于孔子的意思。)
2 至,意同极。
3 鲜,仙善切。《集解》:“民鲜能行此道久矣,非适今也。”《礼记·中庸》:“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按:《论语》“民鲜”下应补一“能”字。
今译
孔子说:“中庸这种德行,是最高的吧!很久以来,人们很少能做到。”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1,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3。”
今注
1 施,始智切。“能济众”下,皇本、正平本都有“者”字。
2 夫,音符。
3 郑注:“方,犹道也。”
今译
子贡说:“如果有人广施恩惠于人民,而且能够利益大众,你看怎么样?可以称得仁吗?”孔子说:“那何止仁!实在应称为圣!做到这个地步,恐怕尧舜也以为难。一个仁人,自己要立,便让别人也立;自己要达,便让别人也达。能从己身去了解别人,那就可以说是行仁的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