僖公下

僖公二十七年(公元前六三三年)

经 二十有七年春,杞子来朝。

传 二十七年春,杞桓公来朝1,用夷礼,故曰子2。公卑杞,杞不共也3。

今注

1 桓公来朝:杞桓松来到鲁国朝见。

2 用夷礼,故曰子:他虽然是夏的后人,但与东夷杂居,故变成东夷化,所以《春秋》上就以杞子称呼他。

3 公卑杞,杞不共也:共同恭。鲁国君轻视杞国,就是因为杞国不恭敬鲁国的缘故。

今译

二十七年春,杞桓公来到鲁国朝见,因为他用东夷的礼节,《春秋》上所以称他杞子,鲁僖公轻视杞君,因为他对鲁国不恭敬。

经 夏六月庚寅,齐侯昭卒。

传 夏,齐孝公1卒,有齐怨,不废丧纪,礼也2。

今注

1 齐孝公:即齐桓公的儿子公子昭。

2 有齐怨,不废丧纪,礼也:在鲁僖公二十六年,齐国再伐鲁国,即使这样对于吊赠物品的数量也不废除,这是很合于礼的。

今译

夏天,齐孝公死了,虽然与齐国有怨恨,但是对于吊丧全不废除,这是合于礼的。

经 秋,八月乙未,葬齐孝公1。

今注

1 此经无传。

今译

秋天,八月乙未这天给齐孝公行葬礼。

经 乙巳,公子遂帅师入杞。

传 秋,入杞,责无礼1也。

今注

1 责无礼:责他对鲁国不恭敬的失礼。按:“责无礼,本或作责礼也。”《释文》亦作责礼,按淳化本以下,皆作责无礼,今从淳化本。

今译

秋天,鲁国军队攻入杞国,这是责备他没有礼貌。

经 冬,楚人、陈侯、蔡侯、郑伯、许男围宋。

传 楚子将围宋。使子文治兵于暌1。终朝而毕2,不戮一人。子玉复治兵于 3。终日而毕,鞭七人,贯三人耳4。国老皆贺子文5,子文饮之酒。 贾6尚幼,后至不贺。子文问之。对曰:“不知所贺7。子之传政于子玉,曰以靖国也8。靖诸内而败诸外,所获几何9?子玉之败,子之举也10,举以败国,将何贺焉11?子玉刚而无礼,不可以治民12。过三百乘,其不能以入矣13。苟入而贺,何后之有14?”冬,楚子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15。先轸16曰:“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17。”狐偃曰:“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18,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19。”于是乎蒐于被庐20,作三军21,谋元帅22。赵衰曰:“郤穀23可。臣亟闻其言矣24?说礼乐而敦诗书25。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26;德义,利之本也27。《夏书》28曰:‘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29。’君其试之。”乃使郤穀将中军,郤溱30佐之。使狐偃将上军,让于狐毛而佐之31。命赵衰为卿32,让于栾枝33、先轸,使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荀林父34御戎,魏犫为右。晋侯始入而教其民35。二年,欲用之36。子犯曰:“民未知义,未安其居37。”于是乎出定襄王38,入务利民,民怀生矣39,将用之。子犯曰:“民未知信,未宣其用40。”于是乎伐原以示之信41,民易资者,不求丰焉,明征其辞42。公曰:“可矣乎?”子犯曰:“民未知礼,未生其共43。”于是乎大蒐以示之礼44,作执秩以正其官45。民听不惑而后用之46。出穀戍,释宋围47。一战而霸,文之教也48。

今注

1 使子文治兵于暌:暌为楚邑,其地应在湖北江陵县郢都附近。这时候子文已经不做令尹了,所以叫子文治兵习号令。

2 终朝而毕:一早晨就训练完了。

3 子玉复治兵于 :子玉当时为令尹,就在 的地方治兵习号令, 在暌左近。

4 鞭七人,贯三人耳:拿鞭子打了七个人,用箭穿了三个人的耳朵。

5 国老皆贺子文:国老指楚国的卿大夫及致仕的人。这些人全都给子文道喜。

6 贾:即是伯嬴,为孙叔敖的父亲。

7 不知所贺:不知为什么来庆贺。

8 曰以靖国也:说为的是能安定国家。

9 靖诸内而败诸外,所获几何:在国内安定而在国外失败,那所获的好处又有多少。

10 子玉之败,子之举也:子玉的失败是由于你的推荐。

11 举以败国,将何贺焉:推举他出来使国家失败,又何必来道贺。

12 子玉刚而无礼,不可以治民:子玉这个人刚强而没有礼貌,不能够用来治理人民。

13 过三百乘,其不能以入矣:如果带领的军队超过了三百辆车,就不能够使全部的军队返回国家。据《司马法》说:“三百乘为二万二千五百人。”

14 苟入而贺,何后之有:假设能够全军回到国家,然后再贺,那又有什么晚呢?

15 公孙固如晋告急:公孙固是宋庄公的孙子。如晋告急是往晋国求援。

16 先轸:即晋国下军佐原轸。

17 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报答宋国送马的施舍,救宋国的患难,得到了威风,定了霸主的地位,就在这一举了。

18 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楚方才得到曹国的拥护,而新近与卫国有婚姻的约盟。

19 则齐、宋免矣:自从僖公二十六年,楚国使申公叔侯戍守穀的地方,以压迫齐国,那齐国、宋国就可以免被灾殃。

20 蒐于被庐:蒐是春天打猎的礼节。晋国常常以春蒐的礼节改革政令。被庐为晋地,应在晋都东南境。

21 作三军:闵公元年,晋献公始作二军,现在又恢复大国的礼节三军。

22 谋元帅:元帅就是中军的帅,总管三军的政令。

23 郤穀:晋大夫郤芮的儿子。

24 臣亟闻其言矣:我常听见他说过的话。

25 说礼乐而敦诗书:说等于悦。喜欢礼和乐而嗜好诗和书。

26 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诗和书是藏义的府库;礼和乐是德行的规则。

27 德义,利之本也:德和义是胜利的根本。

28 《夏书》:即《虞夏书》中的话。

29 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通过言辞以观其志向,拿立功以考验他,用车及官服以报答他的功,这是《尚书·虞夏书》中的话。

30 郤溱:是晋国中军佐,郤溱是郤谷的族人。

31 让于狐毛而佐之:狐毛是狐偃的哥哥。此句谓狐偃将上军将让给狐毛,而他自己为上军佐。

32 命赵衰为卿:命赵衰做卿,也就是三军将佐之一。

33 栾枝:是樊宾的孙子,亦称栾贞子。

34 荀林父:即中行桓子。

35 晋侯始入而教其民:晋文公方才回到国里就教令他的人民,这是僖公二十四年的事。

36 二年,欲用之:经过两年,就要用他打仗。

37 民未知义,未安其居:百姓尚未能知道义礼,还未能够安于生活。

38 于是乎出定襄王:于是就派遣他的军队,安定周襄王,这是僖公二十五年的事。

39 入务利民,民怀生矣:回到国里就想使人民得到福利,于是人民就获得了生机。

40 民未知信,未宣其用:人民尚没有知道信用,没能宣布信用的用处。

41 伐原以示之信:讨伐原的地方,以表现晋国的信用。伐原在僖公二十五年。

42 民易资者,不求丰焉,明征其辞:人民做生意的,不求更多的钱财,明白地重视他所定的契约。

43 民未知礼,未生其共:人民尚不知道礼节,还不能产生恭敬之心。

44 大蒐以示之礼:大蒐是把年长的同年少的排列秩序,分明军队的贵同贱。

45 作执秩以正其官:定了执秩专为主持爵秩的官。

46 民听不惑而后用之:人民听上面的话,就没有疑惑,然后用他们作战。

47 出穀戍,释宋围:迫使楚国从穀地撤兵,解救宋国之围。

48 一战而霸,文之教也:这是指第二年在城濮的那个胜仗,晋文公就成了霸主,这说明晋文公对人民的教化成功。

今译

楚王将围宋都城,使子文在暌这地方治理军队。一早晨就训练完了,不杀戮一个人。子玉又在 这地方治理军队,一天方才训练完毕,他鞭打了七个人,贯穿了三个人的耳朵。楚国的老人全都恭贺子文,子文将酒供给他们喝了。 贾尚很年轻,到得很晚也不贺喜。子文问他,回答说:“不知道所贺的在哪里。你想把政权传给子玉目的是使国家安定。在内里安定,而在外边失败,所得的能有多少?子玉的失败是由于你的推举,推举他来使国家失败,这又何必贺呢?子玉这个人是刚而无礼,他不可以管理人民。过了三百辆车,他就没办法带回来了。假设等他回来,我再贺喜那有什么晚呢?”冬天,楚王同诸侯围了宋国都城。宋国公孙固到晋国去告急。先轸就说:“报各种恩德,救助灾患,取威严而定霸业,全在这里了。”狐偃说:“楚刚刚得了曹国的拥护,而同卫国定婚姻,若先伐曹、卫两国,楚国必定去救援,则齐、宋可以免了。”于是就在被庐举行大蒐,改作三军,推举中军元帅。赵衰说:“郤穀可以。我常听见他说的话,他喜欢礼乐,而又好阅诗书。诗书是义的府藏,礼乐是德行的法则,德义是胜利的本源。《夏书》说:‘听他的言语,再拿功劳来试验他,然后拿车服来奖励他,你何不试试呢!’”就使郤穀将中军,郤溱辅佐他。派狐偃将上军,他让给他哥哥狐毛而自己辅佐他。派赵衰做卿,他就让给栾枝和先轸。叫栾枝将下军,先轸为他的辅佐。荀林父赶车,魏犫做戎右。晋文公刚回到晋国就教令他的人民。二年以后就想用他的人民作战。狐偃说:“人民尚没有知道义礼,不能安定于生活。”于是就出去安定周襄王,回到晋国就想办法使他的人民得到福利,人民就获得了生机。又想用他们作战,狐偃说:“民没有知道信用,没有宣示他的信用。”于是就伐原这地方以表示信用,人民做生意的并不求着多得钱,以言辞为规定。晋文公说:“可以了吗?”狐偃说:“人民尚没有知道礼节,未生恭顺之心。”于是就大蒐来表示礼节,作执秩以表示他的官职,然后人民就不疑惑,才用人民来作战。迫使楚国从穀地撤兵,解救宋都城的围困。一战就成了霸主,这是晋文公的教化成功。

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六三二年)

经 二十有八年春,晋侯侵曹。晋侯伐卫。

传 二十八年春,晋侯将伐曹,假道于卫,卫人弗许,还自南河济1,侵曹,伐卫2。正月戊申,取五鹿3。二月,晋郤穀卒,原轸将中军,胥臣佐下军,上德也4。晋侯齐侯盟于敛盂5,卫侯请盟,晋人弗许。卫侯欲与楚,国人不欲,故出其君以说于晋6,卫侯出居于襄牛7。

今注

1 还自南河济:按《水经注》:“河水又迳东燕城故城,河水于是有棘津之名,又谓之石济,故南津也。《春秋》僖公二十八年还自南河济即此。”江永说:“棘津在今河南汲县南七里,为有名之津济处。”阮刻本误作“河南”,今据《四部丛刊》本改正。

2 侵曹,伐卫:《春秋》记侵曹、伐卫为两事,杜注以为“曹卫两次来告。”

3 五鹿:卫地,在今河北省濮阳县南三十里。

4 原轸将中军,胥臣佐下军,上德也:原轸以下军佐越级将中军,所以说是尊重德行。胥臣即司空季子,遂接原轸下军佐任。

5 敛盂:卫地,《纪要》:“今河北濮阳县东南有敛盂聚。”

6 以说于晋:以便对晋人解说。

7 襄牛:卫地,江永说:“以卫人出君,不应出诸国境,襄牛即卫之襄邱,今山东濮县东南,濮水所经也。”

今译

二十八年春天,晋文公将伐曹国,从卫国借道,卫人不肯,他回去从南河渡过黄河,侵略曹国,讨伐卫国。正月戊申占据了五鹿。二月,晋国的中军元帅郤穀死了。原轸就升为中军元帅,胥臣就为下军的佐,这是以德行为上。晋文公与齐侯在敛盂这地方盟誓,卫侯要请加入盟誓,晋人不答应。卫侯想着跟楚国联合,他的国里人全不愿意。所以就把卫侯驱逐出去,以便对晋人解说,卫侯就住到襄牛这地方。

经 公子买戍卫,不卒戍刺之。

传 公子买戍卫1,楚人救卫不克,公惧于晋,杀子丛以说焉2。谓楚人曰:“不卒戍也3。”

今注

1 公子买戍卫:公子买,鲁大夫,字子丛,奉鲁僖公命令,率军队往戍守卫国。

2 公惧于晋,杀子丛以说焉:鲁僖公畏惧晋国的力量,所以将公子买杀掉以解说。意在表明戍卫出自公子买,而非僖公所命令。

3 谓楚人曰:“不卒戍也。”:鲁国告诉楚国人说:他不能完成戍守的责任。

今译

鲁国的公子买到卫国戍守,楚国人派兵救卫国,没有成功,鲁僖公怕了晋国,就杀公子买向晋人解说,又对楚国人解说:“他没能完成他的戍守责任。”

经 楚人救卫1。

今注

1 此经无传。

今译

楚国人救卫国。

经 三月丙午,晋侯入曹,执曹伯畀宋人1。

今注

1 此经无传。

今译

三月丙午,晋侯进入曹国,逮着曹伯给了宋人。

经 夏四月己巳,晋侯、齐师、宋师、秦师及楚人战于城濮,楚师败绩。

传 晋侯围曹,门焉多死1。曹人尸诸城上2。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谋3。称:“舍于墓4。”师迁焉5,曹人凶惧6。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7。因其凶也而攻之8。三月丙午,入曹。数之以其不用僖负羁9。而乘轩者10三百人也,且曰献状11。令无入僖负羁之宫12。而免其族13。报施也14。魏犫、颠颉怒曰:“劳之不图15,报于何有16?”爇17僖负羁氏。魏犫伤于胸18,公欲杀之而爱其材19。使问,且视之,病,将杀之20。魏犫束胸21见使者22曰:“以君之灵,不有宁也23。”距跃三百24,曲踊三百25。乃舍之26。杀颠颉以徇于师27,立舟之侨28以为戎右。宋人使门尹般29如晋师告急30。公曰:“宋人告急,舍之则绝31,告楚不许32,我欲战矣。齐秦未可33,若之何?”先轸曰:“使宋舍我,而赂齐秦34,借之告楚35。我执曹君,而分曹卫之田以赐宋人。楚爱曹卫必不许也。喜赂怒顽能无战乎36?”公说37,执曹伯,分曹卫之田以畀宋人38。楚子入居于申39使申叔去穀40,使子玉去宋,曰:“无从晋师41。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42。险阻艰难备尝之矣43,民之情伪尽知之矣44!天假之年,而除其害45。天之所置,其可废乎?《军志》曰:‘允当则归46。’又曰:‘知难而退47!’又曰:‘有德不可敌48!’此三志者,晋之谓矣!”子玉使伯棼请战49,曰:“非敢必有功也,愿以间执谗慝之口50!”王怒,少与之师,唯西广、东宫51与若敖之六卒52实从之。子玉使宛春53告于晋师曰:“请复卫侯而封曹,臣亦释宋之围。”子犯曰:“子玉无礼哉!君取一,臣取二54,不可失矣55!”先轸曰:“子与之,定人之谓礼56,楚一言而定三国57,我一言而亡之58。我则无礼,何以战乎59!不许楚言,是弃宋也。救而弃之,谓诸侯何60?楚有三施,我有三怨61,怨仇已多,将何以战62?不如私许复曹卫以携之63,执宛春以怒楚,既战而后图之64。”公说,乃拘宛春于卫,且私许复曹卫。曹、卫告绝于楚65。子玉怒,从晋师,晋师退。军吏曰:“以君辟臣,辱也。且楚师老矣66,何故退?”子犯曰:“师直为壮,曲为老67,岂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68,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69。背惠食言,以亢其仇70,我曲楚直,其众素饱,不可谓老71!我退而楚还,我将何求?若其不还,君退臣犯,曲在彼矣72!”退三舍,楚众欲止,子玉不可。夏四月戊辰,晋侯、宋公、齐国归父、崔夭73,秦小子憖74次于城濮75。楚师背酅而舍76,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诵曰:“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77。”公疑焉。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78!”公曰:“若楚惠何?”栾贞子曰:“汉阳诸姬,楚实尽之79。思小惠而忘大耻,不如战也80!”晋侯梦与楚子搏81,楚子伏己而盬其脑82,是以惧。子犯曰:“吉,我得天83,楚伏其罪,吾且柔之矣84!”子玉使鬬勃请战85曰:“请与君之士戏,君冯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86。”晋侯使栾枝对曰:“寡君闻命矣!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为大夫退,其敢当君乎?既不获命矣,敢烦大夫谓二三子87,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将见88。”晋车七百乘,韅、靷、鞅、靽89。晋侯登有莘之虚90以观师,曰:“少长有礼,其可用也!”遂伐其木以益其兵。己巳,晋师陈于莘北91,胥臣以下军之佐当陈、蔡,子玉以若敖之六卒将中军曰:“今日必无晋矣!”子西将左,子上将右92。胥臣蒙马以虎皮93,先犯陈、蔡,陈、蔡奔,楚右师溃。狐毛设二旆而退之94,栾枝使舆曳柴而伪遁95,楚师驰之。原轸、郤溱以中军公族横击之96,狐毛、狐偃以上军夹攻子西,楚左师溃,楚师败绩。子玉收其卒而止,故不败。晋师三日馆谷97,及癸酉而还。甲午至于衡雍98,作王宫于践土99。乡役之三月100 ,郑伯如楚致其师。为楚师既败而惧,使子人九行成于晋101,晋栾枝入盟郑伯。五月丙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丁未,献楚俘102于王,驷介百乘,徒兵千103。郑伯傅王,用平礼也104。己酉,王享醴,命晋侯宥。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105,赐之大辂之服,戎辂之服106,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107,秬鬯一卣108,虎贲三百人109。曰:“王谓叔父,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110。”晋侯三辞从命,曰:“重耳敢再拜稽首,奉扬天子之丕显休命111 。”受策以出,出入三觐112。

今注

1 门焉多死:晋国军队攻曹国的城门,守门的将士多死伤。

2 曹人尸诸城上:曹国人把死人的尸首就陈列在曹都城的城墙上,以使城下的晋军害怕。

3 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谋:晋侯很以这件事为忧患,舆人是指着众人。听舆人之谋是说听从众人的计谋。

4 称:“舍于墓”:宣称使军队住在曹人的墓室中,暗示将要发掘曹人坟墓。

5 师迁焉:晋国的军队就迁入曹人的墓地住。

6 曹人凶惧:曹都城里的人甚为恐慌。

7 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曹人将晋国人的尸首全都敛入棺材中而搬到城外。

8 因其凶也而攻之:因为曹人很害怕,晋国军队就利用这个机会加紧攻城。

9 数之以其不用僖负羁:责骂他,因为他不用僖负羁。

10 而乘轩者:轩是大夫所坐的车。此谓做大夫官位的人。

11 献状:是把这些大夫所有的功状全交上来。

12 令无入僖负羁之宫:命令他们不要进入僖负羁的家中去。

13 而免其族:而免除了他的族中人的责任。

14 报施也:是报答上一回僖负羁送他盘餐时,中间藏有玉璧的惠施

15 劳之不图:大家从亡的劳苦,为什么不图报。

16 报于何有:那么又有什么可以报答的呢?

17 爇:音同若,烧的意思。

18 伤于胸:胸部受伤。

19 公欲杀之而爱其材:晋文公想要杀他,而又爱惜他的才能。

20 病,将杀之:如果他受伤很重,就把他杀掉。

21 束胸:是用布把胸部的伤痕包起来。

22 见使者:见晋文公派来的使者。

23 以君之灵,不有宁也:因为君的神灵,不敢自己安宁。

24 距跃三百:向远处跳了三百次。

25 曲踊三百:向高处跳了三百次。

26 乃舍之:就赦免他,不杀。

27 杀颠颉以徇于师:把颠颉的头在军队中示众。

28 舟之侨:是从前虢国的臣,他在闵公二年逃到晋国。

29 门尹般:是宋大夫。

30 如晋师告急:往晋国军营中求援。

31 宋人告急,舍之则绝:宋人来求援,如果不管他,那么就是晋国要跟他绝交。

32 告楚不许:如果告诉楚国使他退兵,他也不会答应。

33 齐秦未可:齐国同秦国尚未肯打仗。

34 使宋舍我,而赂齐秦:使宋国不要再求我,而用贿赂来求救齐国同秦国。

35 借之告楚:之是指着齐国同秦国。经由这两国向楚国请求。

36 喜赂怒顽能无战乎:使齐国同秦国喜欢宋国的贿赂而恼怒楚国的冥顽,能够不发生战事吗?

37 公说:晋文公欢喜了。

38 以畀宋人:将田地送给宋国人。

39 入居于申:申在方城以内,申是姜姓国,在今河南省南阳县北二十里。申被楚国所灭以后,就列入在方城以内,所以说入居于申。

40 使申叔去穀:在僖公二十六年,楚子使申叔戍穀城,现在叫他离开穀城。

41 无从晋师:不要追赶晋国的军队。

42 而果得晋国:果然得到晋国的君位。

43 险阻艰难,备尝之矣:各种险阻困难的事全都尝到过。

44 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各国人民的真性情及假做作,全都能够知道了。

45 天假之年,而除其害:献公之子九人,现在唯文公存在,所以说上天使他长寿,而除掉晋惠公同晋怀公与吕甥、郤芮的侵害。

46 《军志》曰:“允当则归。”:《军志》上说:“要能够满意,就回来。”

47 知难而退:知道有困难的地方就告退。

48 有德不可敌:遇到有德行的人就不可以抵挡他。

49 使伯棼请战:伯棼是鬬伯比的孙子鬬越椒。派遣伯棼到楚王那里去,请求与晋国作战。

50 非敢必有功也,愿以间执谗慝之口:我不敢说必定会成功,但是用战事可以堵塞说我坏话的人口。

51 唯西广、东宫:楚国有左右广,只给他一半只有西广。东宫是指太子宫的军队。

52 与若敖之六卒:若敖是子玉的祖父。六卒是子玉同宗的兵六百人。

53 宛春:楚大夫。

54 子玉无礼哉,君取一,臣取二:子玉很无礼貌,晋国君只得到解除宋都包围的功劳,而子玉反得到复卫侯、封曹君的二种功劳。

55 不可失矣:那么这个机会不可以错过。

56 子与之,定人之谓礼:你称许过,安定人的国家,这是一种礼。

57 楚一言而定三国:楚国一句话,就能够安定卫、曹及宋三国。

58 我一言而亡之:我一句话就把三国全亡掉了。

59 我则无礼,何以战乎:我就不合于礼,怎么样能够打仗。

60 救而弃之,谓诸侯何:救他而将他抛弃,诸侯将如何评论晋国。

61 楚有三施,我有三怨:楚国对卫、曹、宋三种施舍,而我有三种怨恨。

62 怨仇已多,将何以战:怨恨同仇人已经很多,将怎么样打仗?

63 不如私许复曹卫以携之:我们不如暗中答应使曹卫恢复国家,以使他们对楚国离心。

64 执宛春以怒楚,既战而后图之:将楚国的使臣宛春逮捕起来,使楚国人发怒,等到定了胜负以后,再商量解决办法。

65 曹、卫告绝于楚:曹国同卫国就派人到楚国绝交。

66 以君辟臣,辱也。且楚师老矣:晋文公是君,楚子玉是臣,用君来躲避臣,这是一种耻辱,并且楚国军队已经很疲劳。

67 师直为壮,曲为老:军队如果有理等于强壮,没有理便是衰老。

68 微楚之惠不及此:要没有楚国的恩惠就不能到今天这种程度。

69 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一舍为三十里。退九十里来躲避他,这是报答他的恩惠。

70 背惠食言,以亢其仇:背了楚国的恩惠,而自反悔在楚国当时说的话,来抵抗他的仇人楚国。

71 我曲楚直,其众素饱,不可谓老:我们没有理,而楚国有理,而他的军队素来很壮饱,不可以说他是衰老。

72 若其不还,君退臣犯,曲在彼矣:若他不退军队,君退了而臣来侵犯,就是臣没有理。

73 国归父、崔夭:皆是齐大夫。

74 小子憖:秦穆公的儿子。憖音同印。

75 次于城濮:驻军队在城濮。城濮:卫地,濮水所经,在今山东省濮县东南六十里的临濮集。

76 楚师背酅而舍:楚国军队背后靠着丘陵而驻扎。酅音西,指丘陵险阻者。

77 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原田每每是指高处的田地,草长得很茂盛。比喻晋国军队如同高处的田地,草那般茂盛,舍其旧的恩惠而能谋新的战功。

78 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如果晋国战事不能打胜,外临着黄河,而内里有太行山,这也不会有什么害处。

79 汉阳诸姬,楚实尽之:水北叫阳。汉水北边各姬姓国,皆为楚国所灭。

80 思小惠而忘大耻,不如战也:想小的恩惠,而忘了这种大的耻辱,不如打一仗。

81 晋侯梦与楚子搏:楚子是楚成王。晋文公梦见与楚成王打架。

82 楚子伏己而盬其脑:盬音古,吸脑子里的血。晋侯梦见楚子伏在自己的身上,而吸他脑子里的血。

83 吉,我得天:因为在梦中晋文公头仰着,所以说是看着天,就是得到天佑。

84 楚伏其罪,吾且柔之矣:楚成王趴着就等于他承认自己的罪过,我们已经将他柔服了。

85 子玉使鬬勃请战:鬬勃,楚大夫,即子上,子玉派他往晋军请求开战。

86 君冯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冯音义同凭,轼是车前的横木。你可以倚伏车轼来观看,我也可以看两军的作战。

87 谓二三子:二三子是指的多数,请他转告楚国其余将领。

88 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将见:戒备你们的作战车辆,恭敬做你们君的事务,明天清早请见面。

89 韅、靷、鞅、靽:在马背叫韅,音显;在马胸叫作靷,音引;在马腹叫作鞅,音怏;在马后叫作靽,音半。这四种说法是指晋国军备的齐整。

90 晋侯登有莘之虚:杜预注:“有莘故国名。”《续山东考古录》:“莘国故城在曹县北十八里,今莘仲集。孟子、伊尹耕于有莘之野,春秋城濮之战,晋侯登有莘之墟,又晋师陈于莘北均在此。”

91 晋师陈于莘北:晋国军队在有莘之墟北方排列成阵势。

92 子西将左,子上将右:子西即鬬宜申,子上即鬬勃。

93 胥臣蒙马以虎皮:晋下军佐将马上蒙盖着老虎皮以使楚军队畏惧。

94 狐毛设二旆而退之:晋上军将立着的两个大旗向后退着走,表示晋上军的败退。

95 栾枝使舆曳柴而伪遁:栾枝领下军而处在上军的位置,使车后边带着薪枝假作逃遁,令楚人看见尘土飞扬。

96 原轸、郤溱以中军公族横击之:原轸、郤溱率领晋中军即晋侯自己的军队横着攻击楚军的左师。

97 三日馆谷:晋军在这里吃楚军存余的食粮三天。

98 衡雍:郑地,《汇纂》:“今河南原武县西北五里有衡雍城。”

99 作王宫于践土:践土,郑地,在今河南省广武县东北。

100 乡役之三月:这次战役前的三月。

101 使子人九行成于晋:子人九,郑大夫,以子人为氏,名九。使他往晋国请求和平。

102 献楚俘:贡献楚国的俘囚。

103 驷介百乘,徒兵千:带甲的马四百匹,步兵一千人。

104 郑伯傅王,用平礼也:傅等于相,郑伯相王行礼,这是用周平王享晋文侯的礼节。

105 策命晋侯为侯伯:用策来命晋文公为诸侯之长。

106 赐之大辂之服,戎辂之服:赏给他金的车同战争的戎车,各带有合礼当穿的衣服。

107 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彤弓彤矢是赤色的弓箭,玈弓玈矢是黑色的弓箭。

108 秬鬯一卣:秬音巨,是黑黍;鬯音唱,古时祭祀所用之香酒。秬鬯是用黑黍制成的香酒,盛在卣中。卣音有,古时盛酒器。

109 虎贲三百人:虎贲是周王的卫队。

110 以绥四国,纠逖王慝:以安定各国,使诸侯见恶于周王的,避而远去。

111 奉扬天子之丕显休命:敬奉并宣扬周王伟大明达的命令。

112 出入三觐:从来到去共朝见周王三次。

今译

晋侯围住曹国,攻它的都城门,晋人死的很多,曹人把晋国的死尸在城上陈列给他们看。晋侯恐怕动摇军心,非常忧愁,征求众人的计谋。说:“宣称驻军曹人墓地。”晋兵便迁到曹人的墓地上去,曹人害怕得很,把所得的尸体都棺殓送出城去,想免除被发冢的祸患。晋军队却因为曹人的恐惧乘势再攻他的城门。三月丙午这一天,攻进曹国,责备曹君为何不用僖负羁。那些乘坐大夫车子的,倒有三百人呢,而且说:“献上他们的功状来。”又下令:“不可进入僖负羁的家中,不要伤害他的族人。”这是报答他盘飧的施与。魏犫、颠颉生气地说:“我们跟从逃亡的功劳没有图报,他有什么值得报施呢?”便把僖负羁家中放火焚烧,魏犫胸部受了伤,文公想把他杀死,却爱惜他的才干,差人去问侯魏犫,而且看他的病状,等复命后,要是伤得厉害再杀他。魏犫用布束缚了胸部的伤口,来见使者说:“因为君的威灵,不敢有病,自图安逸呢!”便远跳三百次,高跳三百次。文公因此便赦了他不杀,单杀了颠颉,传示军中,立了舟之侨做戎右,代替魏犫。宋国差门尹般到晋军中来告诉急难,文公说:“宋人前来告急,如果不理睬,便和我断绝关系,如果请楚国解了宋围,楚国又不许。我想和楚国交战了,齐、秦二国倒不肯助我,怎么办呢?”先轸说:“使宋人舍了我,私下去贿求齐、秦,经由齐、秦,请楚国放过宋国。我一方面令人拘执了曹君,却分曹、卫的田地,赐给宋人。楚人爱惜曹、卫,一定不允许齐、秦的请求的,齐、秦喜欢宋国私贿,恼怒楚国的顽钝,能够不同他作战么?”文公心中快乐,便拘执了曹伯,分曹、卫的田地,给予宋人。楚子见晋军这般行动,便进去住在申城,使申叔收回守穀的军队,差子玉撤回围宋的军队,而且对他们说:“不要和晋军争战,晋侯出亡在外已经十九年了,却果真得到了晋国,各种的险阻艰难都已尝了,所以心志很坚定;各国人民的真性情与假做作,都统统知道了,所以见识很明确。加以天赐给他长寿,又除去惠怀吕郤的祸害,他是天所安置的,难道可以废除么?兵书上说:‘基本满意便回去,不要过分。’又说:‘知道难于取胜,便当退回。’又说:‘有德的人是不可以抵抗的。’这三句话,好像是对晋国而说的。”子玉差伯棼到楚王面请去请兵出战,说:“不敢自以为必定可以有功劳,但愿一战堵塞了说坏话人的嘴。”成王怒他不肯离开宋国,反来请兵要和晋军作战,便故意少给他军队,只有西广东宫和若敖氏同宗的兵六百人跟从于他。子玉使宛春告诉晋军说:“请你复了卫侯、封了曹伯,臣也解掉宋围就回去。”子犯说:“子玉真真没礼,晋君只得一件好处,臣却取两件好处,万不可再失去这个机会了。”先轸说:“你称许过,安定他人的国家,叫作有礼,楚国一句话却安定了三个国家,我一句话却把三个国家都亡掉了,我便没礼,怎样作战呢?况且不允许楚国的话,分明是弃掉宋国。既来救宋,又弃掉它,叫那些诸侯怎么评价我们晋国呢?楚国有三种恩惠,我却有三种怨恨,怨仇既已众多,怎能作战呢?不如私下允许恢复曹、卫,教他们自去断绝与楚国的关系,再拘执了宛春激怒楚国,等到胜负既决,再定计谋。”晋文公听了很愉快,就在卫国拘执宛春,又私下允许恢复曹、卫,使曹、卫到楚国去通告绝交。子玉大怒,便追着晋师要作战,晋师退却,军吏说:“以君避着臣,未免耻辱,而且楚兵连年在外,疲敝已极,为什么退师避他呢?”子犯说:“用兵要理直才算强壮,理曲了便算衰老,难道在乎长久出征于外的吗?不是楚王的恩惠,我的君也不能到这地步,退了三舍避他,就是所以报答楚王的恩惠;如果违背楚国的恩惠又自食避楚的言语,来抵挡楚人的怨仇,那么我的理曲,楚国的理直。楚国军队素来强壮,不可说他衰老。我退了,楚国若便收兵,我还想什么?如果他不收兵回去,这是君退避,臣犯了逆,曲在他们了。”就退避三舍九十里,楚军都要停止追击,只有子玉不肯。夏天四月戊辰那天,晋侯、宋公、齐大夫国归父、崔夭、秦穆公的小儿子憖,都驻军在城濮,楚军背靠丘陵扎营,晋侯忧愁难攻,听众人说:“晋军好像原田上的草很是茂盛,可以谋立新功,不要记念旧恩了!”文公听了这话心疑众人说自己舍旧谋新,子犯说:“下决心作战吧!战胜了必定可得诸侯的心,如果战不胜,我们晋国外临着黄河,而内里有太行山,也没有大害的。”文公说:“对于楚国的恩惠如何报答呢?”栾贞子说:“汉水以北的姬姓各国,都被楚国灭掉了,这是最大的羞耻呢!想着楚国赠送的小惠却忘掉灭亡诸姬的大羞耻!不如和他一战吧!”那天晋侯正梦见和楚子空手相打,楚子伏在他上面用口吸他的脑浆,因此心中害怕。子犯说:“这倒是吉兆,我向上,得了天的帮助;楚向下,伏着他的罪,而且我已经柔服他了。”子玉差鬬勃来请战说:“请和君的兵士戏耍一回,君只靠在车前横木上看吧!让我得臣也可以同看。”晋侯差栾枝回答说:“寡君闻知贵国要下出战的命令了,从前楚君所赠送的恩惠,心中不敢忘记,所以退让在此,是为了你大夫退避,哪里敢挡你的君呢?既然得不到停止的命令,敢请大夫转致你们的人说:‘戒备你们的车马,敬奉你们君事,等明天天亮的时候,见面就是了。’”晋国有兵车七百乘,马的前后上下都套起皮带,军威非常整备,晋侯走上从前有莘国的高地,察看晋师的强弱,说:“少的在前,长的在后,很有军纪,可以使用的。”便下令砍了许多树木,增添攻战的器具。己巳这一天,晋兵在有萃之墟北边排列阵势,胥臣用下军助手的名义去抵敌陈、蔡。楚军将领子玉把宗党的兵六百人,作为亲兵自卫,带领了中军说:“今天必定要灭掉晋师了!”子西领了左军。子上领了右军。胥臣用老虎皮蒙在马身上,先去犯陈、蔡,陈、蔡人奔逃,楚国的右师便溃败。狐毛竖立了两面大旗,假装大将退却的样子,栾枝又使人把柴系在车后,使尘埃飞扬起来,诈作众人奔走的情形,楚师以为晋军已败退,便追赶他们。原轸、郤溱便领了中军和公族的兵从横面邀击他,狐毛、狐偃拿上军夹攻子西,楚国的左师也就溃退。楚军便大败,子玉却收住他的中军停留不战,所以不败。晋军大胜以后,休息三天,吃楚军遗留的粮食,到癸酉方才回来。甲午那天,到了衡雍,替周王造一所宫在践土那里。当战事发生以前的三月,郑伯曾到楚国去引诱他出兵,现在因为楚兵既败,心中恐惧,便差子人九到晋国去求和。晋栾枝便进郑国去和郑伯订盟。五月丙午那天,晋侯和郑伯盟于衡雍。丁未,献楚国的俘囚给周天王,有带甲的马四百匹、步兵一千名。郑伯赞相了周王,是用周平王享晋文侯的礼节呢!己酉那天,天王用醴酒享晋侯,又劝晋侯多用些酒。王吩咐卿士尹氏、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用策书命令晋侯做侯伯,赐他祭祀时用的一套礼服和金色大车。有兵事时用的一套戎衣和兵车,又有红弓一件,红箭一百枝,黑弓十件,黑箭一千枝,使他得专有征伐的威权。又有黑黍酿成的香酒一瓶,虎贲的卫队三百个,并且说:“王说叔父要恭敬服从王的命令,要安抚四方的诸侯,凡对见恶于周王的诸侯要纠正他,使他们远离。”晋侯三次推辞不敢当,方才依了命令说:“重耳敢再拜叩头,奉扬天子伟大明达的命令呢!”受了策书出来,从来到去觐见过三次。

侗案在1954年《中国战史论集》中曾发表《城濮之战》一文,颇为学界所称赏,文略如下:

在城濮之战以前楚成王力谋向北方发展。在南方的陈(今河南淮阳县)及蔡(今河南上蔡县)久已归入他的势力范围;河南中部的郑(今河南新郑县)也与楚人有勾结;山东的鲁国(今山东曲阜县)因为常受齐国的侵扰,故也求援于楚国。楚曾派兵会同鲁国去讨伐齐国的穀城(今山东东阿县)遂将他的势力伸入山东。在今山东定陶的曹国,也早与楚国结好;在黄河以北的卫国(今河北滑县)也与楚国通婚姻。这时楚虽尚未能囊括中原,但中原各国多已服从;不服从楚国的只有宋国(今河南商邱县)。若没有城濮之战,楚国必将渐渐并吞诸国。周室的覆亡,中国的统一,不必等到秦始皇时方才实现,而且统一中国的将是楚而不是秦。刘项虽然能够颠覆秦国,但汉及以后各代,所有制度皆承秦而来,秦楚制度不同,若楚统一中国,后世政治的面貌必与由秦所统一者不同。而楚之不能统一中国,城濮之战实为其重要因素,也就是说,这一战役关系于我国后来的历史,亦极重大。故本节的述说不厌其详明。因为不服从楚国的只有宋,在鲁僖公二十七年(公元前六三三年),楚人遂围宋都,宋国请援于晋,晋国的战略,不直接救宋,反先伐曹、卫。次年攻入曹都。晋人以为如此,楚人必移师救曹卫,则宋围可解。但是楚国的元帅子玉,仍旧围宋不却。到了三月,宋又派遣使者求救于晋。这时,齐国和秦国虽然都站在晋国的一方,反对楚国,但是并未决意作战。故晋文公不得不用外交手段,“使宋舍我,而赂齐、秦,借之告楚。我执曹君,而分曹、卫之田以赐宋人。楚人爱曹、卫,必不许也。喜赂怒顽,能无战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齐秦得宋贿赂以后,要求楚国停战;但晋国并不愿楚国应允停战,所以,另一方面,故意拘执曹君,又将曹、卫之田分与宋人,以激怒楚国,使楚国不允许停战。齐、秦既喜得宋的贿赂,又怒楚的冥顽,自然愿意作战,楚帅子玉,果然坠入晋的计策中。但子玉也是一个能手,提出反和平条件,假如晋侯使曹、卫复国,他便不再围宋,晋人对这一条件是应允与拒绝两难,于是使用第二次外交策略。晋一面暗中与曹、卫交涉,答应他们复国;另一面将楚国使者拘禁,以再激怒子玉。曹、卫因为与晋地势相近,也就与楚国断绝,子玉果然大怒,战事遂不可阻止。夏四月,晋楚二军会于城濮(旧说在山东濮县南临濮集,但其地望似嫌过北,另一说在河南陈留县境,似较合理)。楚以元帅子玉将中军,子西将左军,子上将右军,右军且杂有陈、蔡二国的军队。晋以原轸、郤溱将中军,狐毛、狐偃将上军,胥臣佐下军,各对楚军为阵。栾枝则以下军将的地位率领下军的一部,列于上军阵后。晋国军队的组织,每军各有一将一佐,各率有一部分军队。当时晋楚二方会战前的阵容略如下图:

既会战,晋下军佐胥臣“蒙马以虎皮”,先攻击楚右军所属的陈、蔡,陈、蔡溃乱,楚右军遂败。晋上军设二帅旗退行,下军栾枝更用车曳柴,使尘土飞扬,因此楚人疑惑晋上军已经败退,遂往前追逐。晋上军乃用旋转行军式突击楚左军侧翼,晋中军则攻击其另一侧翼,以收夹击之效,而栾枝的下军则攻击楚左军的正面,于是楚左军陷入三面包围中。楚帅子玉观上下二军皆败,独力难支,遂收兵而退。会战中的形势图如下:

城濮战役楚的失败,有几种原因,第一:楚成王本意就不愿作战,所以他“使子玉去宋,曰:‘无从晋师。’”;等到子玉不从,请成王增加军队时,王又“少与之师”,可见楚王与将兵的元帅,其战略根本不同。在将要会战的时候,因为晋军稍退,楚国的众军官亦想就此不战而罢,但子玉坚持不可,可见前方将领的意志,亦不见得一致。在晋国方面,则上下一致主战,故楚国的战斗意志可说低于晋国。第二:晋国用种种的策略以激怒子玉,其详情已见前述,而子玉不能忍耐,策略不免有些紊乱。第三:楚若出倾国之兵,亦未必失败,可惜楚王不肯多遣预备队,以致前方兵力不足。观晋文公在战前之畏惧战败,及子玉在败后之尚能保全中军,完整退却,楚国若不犯以上几点错误则胜负实未可知。古人说“师克在和”,可于此役见之。

经 楚杀其大夫得臣。

传 初,楚子玉自为琼弁玉缨1,未之服也2。先战,梦河神3谓己曰:“畀余,余赐女孟诸之麋4。”弗致也5,大心与子西使荣黄谏6,弗听。荣季曰:“死而利国,犹或为之7,况琼玉乎?是粪土也8。而可以济师,将何爱焉9?”弗听,出告二子曰:“非神败令尹,令尹其不勤民,实自败也10。”既败,王使谓之曰:“大夫若入,其若申、息之老何11?”子西、孙伯曰:“得臣将死12。二臣止之曰:‘君其将以为戮13。’”及连穀而死14。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15。曰:“莫余毒也已16。 吕臣17实为令尹18。奉己而已,不在民矣19。”

今注

1 自为琼弁玉缨:弁是拿鹿皮做的帽子,琼弁是镶上玉,而又拿玉做的帽缨子。自为是自己做的。

2 未之服也:他没有穿用过。

3 先战,梦河神:在城濮战争以前,梦见黄河的神。

4 畀余,余赐女孟诸之麋:你要给了我这顶帽子,我就把宋国孟诸泽的麋鹿送给你。

5 弗致也:他没有送给河神。

6 大心与子西使荣黄谏:大心是子玉的儿子,子西是子玉的同族。荣黄即荣季。派荣黄去谏诤子玉。

7 死而利国,犹或为之:如果对国家有利的话,死也可以做。

8 况琼玉乎,是粪土也:何况是玉石,这等于粪土。

9 而可以济师,将何爱焉:就可以帮助军队打仗成功,这有什么可惜的?

10 非神败令尹,令尹其不勤民,实自败也:不是河神使令尹打败仗,令尹不关爱人民,实在是自己打败仗。

11 大夫若入,其若申、息之老何:大夫你要回到楚国,那么怎么对得起申同息二邑的父老呢?因为这二邑的子弟,有很多战死在城濮。

12 得臣将死:得臣将要自杀。

13 君其将以为戮:楚王将拿他公开地诛戮。

14 及连穀而死:到了连穀的地方就死了。连穀在今河南方城县以东。

15 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晋文公听见以后,就自然地露出笑容。

16 莫余毒也已:没有人再能害我了。

17 吕臣:楚大夫。

18 实为令尹:将要做令尹。

19 奉己而已,不在民矣:只是为的保守自己,目的不在人民的利益。

今译

最初的时候,楚国子玉自己做了玉石的帽子同玉石的帽缨子,而他没有戴过。在打仗以前,梦见黄河的神对他说:“把这顶帽子给了我,我将把孟诸的麋鹿赏给你。”而他不给。子玉的儿子大心和子西,派荣黄去进谏,子玉不听。荣黄就说:“死对国家有利,仍旧可以做,何况是玉石呢?这等于是粪土。假使可以帮助军队成功,又何必爱惜它呢?”子玉仍旧不听。荣黄出去告诉那二人说:“这不是神使令尹失败,令尹不关爱人民,这是自己败亡的。”既然打败以后,楚成王派人告诉说:“大夫若回来,怎么样能对得起申和息两个地方的人民?”大心和子西告诉王说:“子玉将死了,我们两个人阻止他不死,他说:‘你要将他杀了。’”到了连穀,子玉就自杀了。晋文公听说了以后,高兴得见于颜色。说:“没人再能害我了。 吕臣以后做令尹,就是为自己,不是为的人民。”

经 卫侯出奔楚。

经 五月癸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卫子、莒子盟于践土。

传 卫侯闻楚师败,惧,出奔楚,遂适1陈,使元咺2奉叔武3以受盟。癸亥,王子虎盟诸侯于王庭4,要言5曰:“皆奖王室,无相害也6。有渝此盟,明神殛之7。俾队其师,无克祚国8。及其玄孙,无有老幼9。”君子谓是盟也信10,谓晋于是役也,能以德攻11。

今注

1 适:往。

2 元咺:咺音选,卫大夫。

3 叔武:是卫侯的弟弟,暂时摄理卫国的政事,也就参加盟会,所以在《春秋》上写为卫子。

4 王庭:践土宫中所修的庭院。

5 要言:即是盟誓所说。

6 皆奖王室,无相害也:全都奖助周王室,不要互相侵害。

7 有渝此盟,明神殛之:如果要是违背这个盟誓,明神来诛杀他。

8 俾队其师,无克祚国:队音义同坠。就把他的军队毁坏了,不能再享受国家。

9 及其玄孙,无有老幼:一直到他孙子的孙子,不论年老的和年轻的。

10 君子谓是盟也信:君子说这个盟会很合于信义。

11 谓晋于是役也,能以德攻:说晋国在这次战役中,能以德先教化民众,然后再用他们去打仗。

今译

卫侯听见楚军打了败仗,害了怕,就逃往楚国,先到了陈国。就派元咺陪侍他弟弟叔武来受盟誓。癸亥,王子虎在王庭对诸侯盟誓,誓言上说:“全要奖助王室,不要互相侵害。假设违背了这个盟誓,明神就来杀害他,把他军队也毁掉,没有方法享有国家,一直到他的孙子的孙子,不管年轻或年老。”君子说这盟誓很可靠,说晋国在这战事里中,能够以德先教化民众,然后,再用他们去打仗。

经 陈侯如会1。

今注

1 陈侯如会:陈本来与楚国联合,因楚战败而畏惧,所以转向晋国,来不及盟会,所以只称为如会。此经无传。

今译

陈侯到会去。

经 公朝于王所1。

今注

1 王所:指着在践土所修的王宫。此经无传。

今译

鲁僖公到王住的地方去朝见。

经 六月,卫侯郑自楚复归于卫,卫元咺出奔晋。

传 或诉元咺于卫侯1曰:“立叔武矣2!”其子角3从公,公使杀之。咺不废命,奉夷叔以入守4。六月,晋人复卫侯5,甯武子与卫人盟于宛濮6,曰:“天祸卫国,君臣不协7,以及此忧也。今天诱其衷,使皆降心以相从也8。不有居者,谁守社稷9?不有行者,谁扞牧圉10?不协之故,用昭乞盟于尔大神,以诱天衷11。自今日以往,既盟之后,行者无保其力,居者无惧其罪12;有渝此盟,以相及也13。明神先君,是纠是殛14。”国人闻此盟也,而后不贰,卫侯先期入15,甯子先,长牂守门16,以为使也,与之乘而入17。公子歂犬、华仲18前驱,叔武将沐19,闻君至,喜。捉发走出20,前驱射而杀之21,公知其无罪也,枕其股而哭之22。歂犬走出,公使杀之23,元咺出奔晋24。

今注

1 或诉元咺于卫侯:有人在卫侯面前说元咺的坏话。

2 立叔武矣:叔武是卫侯的弟弟,说他擅立叔武为君。

3 角:是元咺的儿子元角。

4 咺不废命,奉夷叔以入守:夷叔即是叔武的谥号。元咺不放弃他的职务,就侍奉夷叔去守卫国都城。

5 晋人复卫侯:晋国人把卫侯复职。

6 宛濮:卫地,在今河北省长垣县西南二十里。有宛亭,近濮水。

7 天祸卫国,君臣不协:上天使卫国祸乱,君同臣全都不相和睦。这是指卫侯当初欲联合楚国,而卫国贵族不愿意。

8 今天诱其衷,使皆降心以相从也:现在天引诱他的衷心,使他们互相改变思想,也互相服从。

9 不有居者,谁守社稷:要没有居住在国内的人,谁能看守社稷,也就是保卫国家。

10 不有行者,谁扞牧圉:要没有奔走在外的人,谁能够放牧牛马。

11 不协之故,用昭乞盟于尔大神,以诱天衷:由于不和谐的缘故,所以在你们各大神面前盟誓,用以引诱天心。

12 行者无保其力,居者无惧其罪:奔走在外边的必须尽力而为,居住在国内的不要畏惧犯罪。

13 有渝此盟,以相及也:如果要违背这个盟誓,就会受到惩罚。

14 明神先君,是纠是殛:大神同祖先就纠正他们,并且将他们杀死。

15 国人闻此盟也,而后不贰,卫侯先期入:贵族们听见这个盟誓以后全都没有二心,卫侯在约定的时间之前就进入卫国都城。据杜预注,说他是不相信叔武。

16 长牂守门:长牂是卫大夫,他看守着城门。

17 以为使也,与之乘而入:以为他是卫侯派的使臣,跟他车辆一同进去。

18 公子歂犬、华仲:歂音船。歂犬和华仲全是卫大夫。

19 叔武将沐:叔武将要洗头。

20 捉发走出:没洗完澡,握着头发就走出。

21 前驱射而杀之:前驱拿着箭射杀他。

22 枕其股而哭之:把头枕在他的腿上而哭他。

23 歂犬走出,公使杀之:因为歂犬射杀了叔武,就逃走,卫侯就叫人杀了他。

24 元咺出奔晋:元咺就逃到晋国,因为想述说杀叔武的缘故。

今译

有人说元咺的坏话,对卫侯说:“立了叔武。”元咺的儿子角跟着卫侯,卫侯把他杀了。元咺也不放弃职守,侍奉着叔武,到卫国都城来守卫。六月,晋人使卫侯回国,甯武子同卫人在宛濮盟誓,说:“天将祸灾给卫国,君臣不和,以达到这种忧愁。现在天使他们和谐,使他们全能相随从。没有在里边的人,谁能看守国家?没有在外边的人,谁能够帮着喂养牛马?因为不和谐的缘故,所以对于你们大神们乞求盟誓,以得到天意。从今天以后,既然盟誓了,在外边的人要为国家尽他的力量,而在里边的人不要怕有罪。违背了这个盟誓,就会受到惩罚,明神同先君全都来杀掉他。”贵族们听到这个盟誓,然后没有二心,卫侯提前进入国都,甯武子领先,卫大夫长牂看着城门,以为他是使臣,跟他坐着车一起进来。公子歂犬同华仲在前边走,叔武将要洗头,听见君来了很高兴,握着头发就走出来,前驱用箭把他射杀,卫侯知道他没罪,把头枕到他的腿上来哭他。歂犬逃走,公派人杀他,元咺就逃到晋国去。

经 陈侯款1卒。

今注

1 陈侯款:陈侯与鲁僖公曾四次同盟。此经无传。

今译

陈侯款死了。

经 秋,杞伯姬来1。

今注

1 杞伯姬来:杞伯姬是庄公的女儿。来是到鲁国归宁。此经无传。

今译

秋天,杞伯姬到鲁国归宁。

经 公子遂如齐1。

今注

1 如齐:到齐国聘问。此经无传。

今译

鲁国公子遂到齐国去聘问。

传 城濮之战,晋中军风于泽1,亡大旆之左旃2。祁瞒奸命3,司马杀之以徇于诸侯,使茅茷代之4。师还,壬午济河,舟之侨先归,士会摄右5。秋七月丙申,振旅恺以入于晋6。献俘,授馘,饮至,大赏,征会,讨贰7。杀舟之侨以徇于国,民于是大服。君子谓文公其能刑矣,三罪而民服8。《诗》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9。”不失赏刑之谓也10。

今注

1 风于泽:中军牛马在湖泽里因风走失。

2 亡大旆之左旃:旆音沛,为旗帜的通称。旃音詹,是大旆上面用绸子所做的装饰品。

3 祁瞒奸命:祁瞒是掌军马及旗章的官吏。奸命是他管这两件事,而不能实行得甚好。

4 使茅茷代之:茅茷是晋大夫,他替祁瞒的职位。

5 士会摄右:士会是士 的孙子,他代理舟之侨的职位。

6 振旅恺以入于晋:恺是胜利的乐章。奏着胜利的军乐以进入晋国的都城。

7 献俘,授馘,饮至,大赏,征会,讨贰:馘音国。在宗庙中献楚国的俘虏,并割下死人的耳朵。在庙中喝酒,大赏有战功的人,征召诸侯预备在温会盟,讨伐对晋国有二心的人。

8 三罪而民服:三罪指颠颉、祁瞒、舟之侨三人认罪。民服是说人民全都服从。

9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对中国加以恩惠,以安定四方。这是《诗·大雅·生民之什·民劳》篇。

10 不失赏刑之谓也:这是指赏刑适当而言。

今译

城濮打仗的时候,晋国的中军牛马因为风在湖泽里失散,又丢掉大旆的左旃。祁瞒管这二件事,而没有做好,司马就把他杀了,徇示给诸侯看,叫茅筏替代他。军队回来,壬午过黄河,舟之侨先回去,士会替他做车右。秋天七月丙申,凯旋的军队进入晋国都城,献楚国俘虏在庙里,割下了耳朵也同献,大喝酒,大赏赐,征集诸侯,讨有二心的。杀了舟之侨在国中宣布,人民于是大服从。君子说文公能够使三人服罪,而人民全都服从。《诗经·大雅》说:“对中国加以恩惠,以安定四方。”这是指赏刑适当而言。

经 冬,公会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陈子、莒子、邾人、秦人于温。

传 冬,会于温,讨不服也1。

今注

1 讨不服:是讨伐卫国同许国的不服从晋国。经中邾人,在石经、岳本则将邾人作邾子,与《穀梁》同。

今译

冬天在温的地方会盟,为的是讨伐不服从的国家。

传 卫侯与元咺讼1,甯武子为辅,鍼庄子为坐2,士荣为大士3。卫侯不胜4,杀士荣,刖5鍼庄子,谓甯俞忠而免之,执卫侯归之于京师6,置诸深室7,宁子职纳橐 焉8。元咺归于卫,立公子瑕9。

今注

1 讼:是打官司。

2 甯武子为辅,鍼庄子为坐:甯武子即甯俞,做打官司辅助的人,因为春秋时代以为君不可与臣打官司。所以使鍼庄子为被告。

3 士荣为大士:士荣做治狱的官。

4 卫侯不胜:卫侯没有打胜。

5 刖:刖音月,断足,古肉刑名。

6 执卫侯归之于京师:把卫侯逮起来送到周的都城。

7 置诸深室:深室就是囚犯住的地方。置诸是搁到。

8 甯子职纳橐 焉:甯俞就专管他的衣服,同饮食。

9 立公子瑕:立公子瑕为君。公子瑕即是公子适。

今译

卫侯跟元咺打官司,甯俞做辅,鍼庄子做被告,士荣做治狱的官,卫侯没能打胜,把士荣杀了,把鍼庄子的脚剁断,说宁俞忠实,免他罪,把卫侯送到京师去,搁到深的囚室里,宁俞管他的吃食。元咺回到卫国,立了公子瑕为君。

经 天王狩于河阳,壬申,公朝于王所。

传 是会也,晋侯召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1。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训。”故书曰:“天王狩于河阳2。”言非其地也,且明德也3。壬申,公朝于王所。

今注

1 且使王狩:且叫周王打猎。

2 河阳:晋地,在今河南省孟县西三十里。

3 言非其地也,且明德也:意思说这地方狩猎不对,但是由于表明晋文公的功德。

今译

这次开会,晋文公召王去,叫诸侯来见他,并且使王打猎。仲尼说:“用臣来召见君,不可以作训。”所以《春秋》上写着说:“天王狩于河阳。”意思说在这地方打猎不对,且表示晋国的功德。壬申,鲁僖公在王的地方朝见。

经晋人执卫侯归之于京师,卫元咺自晋复归于卫。

今注

此经的传见“秋,杞伯姬来”。

经 诸侯遂围许,曹伯襄复归于曹,遂会诸侯围许。

传 丁丑,诸侯围许,晋侯有疾,曹伯之竖侯獳货筮史1,使曰:“以曹为解2,齐桓公为会而封异姓3,今君为会而灭同姓,曹叔振铎,文之昭也4,先君唐叔,武之穆也。且合诸侯而灭兄弟,非礼也。与卫偕命,而不与偕复,非信也5;同罪异罚,非刑也6。礼以行义,信以守礼,刑以正邪7,舍此三者,君将若之何8?”公说,复曹伯,遂会诸侯于许9。

今注

1 曹伯之竖侯獳货筮史:曹伯的佣人名叫侯獳,用钱买通晋国占卦的史官。

2 以曹为解:用曹国为解说。

3 齐桓公为会而封异姓:齐桓公开会就封邢国同卫国,他们全是与齐国不同姓。

4 曹叔振铎,文之昭也:曹国的始封君,是周文王的儿子。

5 与卫偕命,而不与偕复,非信也:城濮之战中,晋国曾经私下许诺在战后恢复曹、卫的国君,而不与卫国一样恢复曹国君位,这是不讲诚信。

6 同罪异罚,非刑也:曹与卫同样的罪,而卫国君已经复国,这罚的不同,是不合于刑罚的。

7 礼以行义,信以守礼,刑以正邪:礼是用以实行义气,诚信是用以守礼节,刑罚是用以正邪辟。

8 舍此三者,君将若之何:舍掉礼、信、刑三种办法,你将怎么办?

9 遂会诸侯于许:遂使曹伯加入在许的盟会。

今译

丁丑,诸侯围了许国都城,晋侯有了病,曹伯的佣人侯獳给占卜的史官贿赂,叫他说:“以灭曹为解说,齐桓公开会而封了异姓为邢同卫,现在你开会而灭了同姓,因为曹叔振铎是文王的儿子而是昭级的,晋国的先君唐叔是武王的儿子,属于穆级。并且会合诸侯而灭了同姓这是不合于礼的。与卫国同被答应恢复,而不跟他一同恢复,这是不诚信,同样的罪状,不同的刑罚,这不是合于刑罚的。礼是用以行义,信是用以守礼,刑是用以正邪,舍掉这三件,你将怎么办呢?”晋文公很高兴,就恢复曹伯地位,使曹伯加入在许的盟会。

传 晋侯作三行以御狄1,荀林父将中行,屠击将右行,先蔑将左行2。

今注

1 晋侯作三行以御狄:行音杭。晋文公另加中、右、左三行以抵抗狄人,因为避免天子六军的称呼,所以在三军外另加三行。

2 屠击,先蔑:皆晋大夫。

今译

晋文公在三军以外另加中、右、左三行以抵抗狄人。荀林父将领中行,屠击将领右行,先蔑将领左行。

僖公二十九年(公元前六三一年)

经 二十有九年春,介葛卢来。

传 二十九年春,(介)葛卢来朝1,舍于昌衍之上2,公在会3馈之刍米4,礼也。

今注

1 介葛卢来朝:阮本《校勘记》说:“石经、宋本、淳熙本、岳本、纂图本、监本、毛本、春后有介字,是也。”又按《史通·言语》篇也说“如介葛之闻牛”,足证唐写本亦作“介葛卢”,今照加。介是东夷国,葛卢是其国的君名,《汇纂》:“今山东胶县西南七十里有黔陬城,即古介国也。”

2 舍于昌衍之上:鲁地,《一统志》:“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南八十里之昌平城,即昌衍也。”在今山东省曲阜县东南五十里曲山之西,接邹县界。

3 公在会:僖公在翟泉开会,不在鲁国。

4 馈之刍米:以草及食粮送给介葛卢。

今译

二十九年春天,介葛卢来鲁国朝见。使他住在昌衍的上面,鲁僖公在开会,给他喂马的草及食粮,这是合乎礼的。

经 公至自围许1。

今注

1 自去年围许都城,至是始撤军队。此经无传。

今译

鲁僖公从围许国回来。

经 夏六月,会王人、晋人、宋人、齐人、陈人、蔡人、秦人盟于翟泉。

传 夏,公会王子虎、晋狐偃、宋公孙固、齐国归父、陈辕涛涂、秦小子憖1盟于翟泉2,寻践土之盟3,且谋伐郑也4。卿不书,罪之也。在礼,卿不会公侯,会伯子男可也5。

今注

1 秦小子憖:秦穆公子,因为他迟到,所以列在蔡人之后。

2 盟于翟泉:翟泉又作狄泉,《汇纂》:“在今河南洛阳县东北二十五里,故洛阳城中。”

3 寻践土之盟:这是重申践土的前盟。

4 且谋伐郑也:这是为计谋讨伐郑国。

5 会伯子男可也:以卿的地位只能会公侯以下的诸侯。

今译

夏天,鲁僖公会周卿士王子虎、晋国狐偃、宋国公孙固、齐国国归父、陈国辕涛涂、秦国小子憖在翟泉开会,是为重申践土的盟誓,并且计谋讨伐郑国。卿不写在《春秋》上,因为他们不合理。按照礼节,卿不能会公侯,他们只能会伯子男。

经 秋,大雨雹。

传 秋,大雨雹,为灾也1。

今注

1 大雨雹,为灾也:天降下雹子,因为成灾所以写在竹简上。

今译

秋天,天降大雨,下雹子,在鲁国成灾。

经 冬,介葛卢来。

传 冬,介葛卢来。以未见公,故复来朝1,礼之加燕好2。介葛卢闻牛鸣曰:“是生三牺皆用之矣,其音云3。”问之而信4。

今注

1 以未见公,故复来朝:上次他来鲁国时,鲁僖公正往翟泉开会,他不得见,故再来朝。

2 礼之加燕好:燕是宴享,好是货财,特别对于宴享及货财皆加增。

3 是生三牺皆用之矣,其音云:它生过三匹小牛,皆被用作祭品,它的声音如此。

4 问之而信:问过旁人果然如此。

今译

冬天,介葛卢来,因为上次没看见鲁僖公,所以又来朝,对他以礼相待,加以燕好。介葛卢听见牛叫说:“生了三个小牛,皆用作祭祀,它的声音如此。”问了旁人,果然如此。

僖公三十年(公元前六三〇年)

经 三十年春王正月1。

今注

1 此亦必具四时的例子。

今译

三十年春天,周王的正月。

经 夏狄侵齐。

传 三十年春,晋人侵郑,以观其可攻与否。狄闻晋之有郑虞也1,夏狄侵齐2。

今注

1 狄闻晋之有郑虞也:狄国听说晋国有了郑国的忧虑。

2 狄侵齐:齐晋是联合国,现晋国亦有事,无法救齐。

今译

三十年春,晋国人侵略郑国,以观看他可以不可以打。狄国听说晋国有郑国的忧虑,夏天,狄国就侵略齐国。

经 秋,卫杀其大夫元咺及公子瑕。卫侯郑归于卫。

传 晋侯使医衍酖卫侯1,甯俞货医使薄其酖2,不死。公为之请,纳玉于王与晋侯,皆十瑴3,王许之,秋,乃释卫侯。卫侯使赂周歂、冶廑4曰:‘苟能纳我,吾使尔为卿5。’周、冶杀元咺及子适、子仪6。公入祀先君;周、冶既服,将命7,周歂先入,及门8,遇疾而死9,冶廑辞卿10。

今注

1 晋候使医衍酖卫候:衍,医生的名字,晋文公使医生名衍的,用药酒毒杀卫侯。

2 甯俞货医使薄其酖:甯俞贿赂医衍将毒药减轻。

3 皆十瑴:玉一双为瑴,鲁僖公献给晋侯及周王每人各十对玉。

4 周歂、冶廑:周歂及冶廑皆是卫大夫。

5 苟能纳我,吾使尔为卿:若能纳我返国为君,我必使你们为卿。

6 子仪:他是子适的母弟。

7 周、冶既服,将命:周歂、冶廑既已穿着卿的礼服,并将入祖庙受命。

8 及门:到祖庙门时。

9 遇疾而死:恰好遇见病死了。

10 冶廑辞卿:冶廑因畏惧就辞去卿位。

今译

晋文公叫医生名衍的用药酒毒杀卫侯。甯俞买通医生,使用的毒药很少,所以卫侯能够不死。鲁僖公为他申请回国,送王跟晋文公玉各十双,周王就答应了,秋天就放卫侯出来。卫侯派人跟周歂、廑冶说:“若能送我回国为君,我必定使你们做卿。”他们二人就杀了元咺同子适、子仪。卫侯去祭卫国的先君,周歂、冶廑即穿了卿服,将到庙去受命,周歂先进去,到了庙门恰好有病就死了。冶廑害怕,赶紧辞去卿的位置。

经 晋人秦人围郑。

传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1,且贰于楚也2。晋军函陵3,秦军氾南4。佚之狐5言于郑伯曰:“国危矣6!若使烛之武7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8;今老矣,无能为也已9!”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10!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11!”许之,夜缒而出12。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1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1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15!焉用亡郑以倍邻16?邻之厚,君之薄也1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18,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19,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20,许君焦瑕21,朝济而夕设版焉22,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2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2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25?阙秦以利晋26,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27,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28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29;失其所与,不知30;以乱易整,不武31;吾其还也!”亦去之。初,郑公子兰32出奔晋,从晋侯伐郑,请无与围郑33,许之,使待命于东34。郑石甲父、侯宣多35逆以为大子,以求成于晋36,晋人许之。

今注

1 以其无礼于晋:晋公子重耳过郑,郑文公亦不礼焉,见僖公二十三年《左传》。

2 且贰于楚也:“郑伯如楚致其师”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3 晋军函陵:《河南通志》说:“在今河南新郑县北十三里,山形如函,故名函陵。”

4 秦军氾南:《一统志》说:“在河南中牟县南三十里,一称东氾,所以别于南氾也。”

5 佚之狐:郑大夫。

6 国危矣:国家已甚危险了。

7 烛之武:郑大夫。

8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强壮的时候尚且不如旁人。

9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现在老了,更不能有所作为啦!

10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现在事情急而求你,这真是我的错误!

11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但是郑国若被灭亡,你亦有甚多的不利。

12 夜缒而出:乘着夜晚由城上缒着出去。

13 郑既知亡矣:郑国弱小既然自知必亡。

14 敢以烦执事:那就敢有劳秦国的执事人员。

15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经过旁的国家以达到远的地方,你亦知道这种困难。

16 焉用亡郑以倍邻:焉就是安,何必使郑国灭亡以增加它的邻国的封疆。

17 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富厚就是你的薄浅。邻国指晋而言。

18 以为东道主:郑国可以为秦国往东方去的主人。

19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是指使臣,意说使臣路过,郑国可以供给各种缺乏的事物。

20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晋君指晋惠公夷吾。

21 许君焦瑕:《地理志》说:“陕县有故焦城。”在今河南省陕县南二里。至于瑕,顾炎武日知录》说:“晋有二瑕,其一《左传·成公六年》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之地,在今山西临晋县境。其一文公十三年,晋侯使詹嘉处瑕,以守桃林之塞。《汉书·地理志》:‘故曰胡,武帝建元元年更名湖。’古瑕胡二字通用,是瑕转为胡,又改为湖,而瑕邑即桃林之塞也。郦道元以郇瑕之瑕为詹嘉之邑,误矣。”《春秋大事表》以“陕县西南三十里有曲沃城,即晋之瑕邑”。

22 朝济而夕设版焉:晋惠公早晨由秦回晋渡过黄河,晚上就设版筑以拒秦国。

23 夫晋何厌之有:晋国什么时候能满足呢?

24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既然东边的封疆已达到郑国,当然更想扩充他的西方边境。

25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假如不取秦国土地,那将怎么办呢?

26 阙秦以利晋:使秦国国土受损而使晋国有利。

27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杞子、逢孙、杨孙三人皆是秦大夫。逢音旁。使他们三人以军队看守郑国。

28 微夫人之力:夫人是指秦穆公,意在说那个人。

29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用他人的力量成功而损害他,这是不合于仁义的。第一句是指着晋文公的返回晋国,是受到秦穆公的帮助。

30 失其所与,不知:失掉与他合作的人,是不聪明的。知音义同智。

31 以乱易整,不武:用战乱换去整齐,不合于武猛。

32 郑公子兰:即郑穆公。

33 请无与围郑:请求不要参加围郑都。

34 使待命于东:使他在晋国东境等候命令。

35 郑石甲父、侯宣多:石甲父及侯宣皆郑大夫。

36 以求成于晋:用此以求达成与晋国和平。

今译

九月甲午那天,晋侯秦伯一同率兵围攻郑国,因为郑国对晋文公无礼而且有了二心,和楚国通好的缘故。晋兵驻扎在函陵,秦兵驻扎在氾南。郑大夫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危险了,若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兵肯定会退回去的。”郑伯听从他的话,便去求烛之武,烛之武推辞说:“臣年壮的时候,还不及他人,如今老了,越加没用了。”郑伯说:“我不能早些用你,现在事情急了才来请求你,这都是寡人的过失,不过郑国灭亡以后,于你也有不利的呢!”烛之武只得应许了,夜间把身子用绳悬到城外。烛之武见秦伯说:“秦晋两军围住郑国,郑国已经早知道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以后,有益于君,自然要烦劳你们执事的官员。不过要路过他国,到边远地方去,君也该知道难保的罢。为什么要灭亡了郑国,增加那邻国的土地呢?邻国的土地多了,你的土地就显得少了。如果留下郑国,使它做个东道主,将来贵国有使臣往来,也可以供给种种缺少的东西,在你也并没有什么不利啊!而且你曾经受到晋君夷吾的赏赐,晋君允许把焦瑕二邑给你,哪知他早晨渡过黄河,晚上就筑城守住,这也是你所知道的。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若是东边灭了郑国,推广他的封疆,便又要扩充他西面的疆土了。如果不削弱你秦国,叫他到什么地方去取呢?弱了秦国,强壮晋国,请君自己思量罢!”秦伯听了这话,非常高兴,便和郑人订盟,反而使大夫杞子、逢孙、扬孙替郑国守城。自己领了兵回去。子犯请追击秦兵,晋文公说:“不可以的,没有穆公的帮助,我不能到这地步。依靠秦国得了国,如今反要损害他,这便叫作不仁;失掉共事的人,这便叫作不智;用一场混战代替原计划的阵容严整的协同作战,这是不符合用兵之道的。我们也回去吧!”于是晋国也带着兵回去了。最初的时候,郑穆公逃到晋国,跟着晋侯讨伐郑国,请求不要参加围郑国都城,晋侯答应了他,使他在晋国东境等候命令。郑大夫石甲父、侯宣多,迎接他以做太子,用这来达成与晋国的和平,晋人允许了。

经 介人侵萧1。

今注

1 此经无传。

今译

介人侵了萧国。

经 冬天王使宰周公来聘。

传 王使周公阅1来聘,飨有昌歜,白黑形盐2。辞曰:“国君文足昭也,武可畏也3,则有备物之飨4,以象其德;荐五味,羞嘉谷,盐虎形5,以献其功,吾何以堪之!”

今注

1 周公阅:亦称宰周公,是周王室的三公而兼宰的名阅的人。

2 飨有昌歜,白黑形盐:昌歜是用昌蒲做的菜泥;黑是用黍熬成的黑黍糕,白是用稻做成的白米糕,和虎形盐块。歜音触。

3 国君文足昭也,武可畏也:国君文治足显扬四方,武功可以使人畏惧。

4 则有备物之飨:备物是指文武兼有。

5 荐五味,羞嘉谷,盐虎形,以献其功:甘、咸、苦、辛、酸为五味,吃黍、稻两种嘉谷,并有虎形状的盐,以彰显他的功劳。

今译

周王派了周卿士周公阅来鲁国聘问,宴享中有昌蒲做的藻泥,白米糕黑米糕和虎形盐块。他辞让说:“国君凡是文可以昭明者,武可以被人畏惧,就有备物之食,以表示他的德行,吃五味调和之食,另外吃美好的粮食,享用虎形的盐,以彰显他的功劳,我怎么当得起呢?”

经 公子遂如京师,遂如晋。

传 东门襄仲1将聘于周,遂初聘于晋2。

今注

1 东门襄仲:即公子遂。

2 遂初聘于晋:乘这机会,就往聘晋国,这是春秋时鲁始聘晋国。

今译

公子遂将聘问周国,这是遂第一次聘问晋国。

僖公三十一年(公元前六二九年)

经 三十有一年春,取济西田。

经 公子遂如晋。

传 三十一年春,取济西田1,分曹地也。使臧文仲往,宿于重馆2。重馆人告曰:“晋新得诸侯,必亲其共3。不速行将无及也4!”从之,分曹地自洮5以南,东傅于济6,尽曹地也。襄仲7如晋,拜曹田也。

今注

1 取济西田:获取济水以西的田地。

2 宿于重馆:在重馆住宿,《一统志》说:“在今山东省鱼台县西北十一里。”按:地当属鲁。

3 晋新得诸侯,必亲其共:按:共音义皆同恭。晋国新近得获诸侯,必亲近对他最恭顺的。

4 不速行,将无及也:不赶快前往,就甚难得到分曹国的田地。

5 洮:洮水名。

6 东傅于济:东边直达到济水。

7 襄仲:东门襄仲即公子遂。

今译

三十一年春天,鲁国取济水以西的田地,这是分曹国的土地。叫臧文仲去,住到重馆这地方。重馆人告诉他说:“晋国新近得到各诸侯的拥护,必亲迎对他最恭敬的,不快去,将分不到曹国的土地。”臧文仲就听他的话。分到曹的地方,自洮水以南,东边连到济水,这全是曹地。公子遂到晋国去,拜谢分到曹国的田地。

经 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牲,犹三望。

传 夏四月,四卜郊1,不从,乃免牲2,非礼也。犹三望3,亦非礼也。礼不卜常祀4,而卜其牲日5。牛卜日曰牲6,牲成而卜郊,上怠慢也7。望郊之细也8,不郊亦无望可也9。

今注

1 四卜郊:四次占卜郊祭天的日子。

2 不从,乃免牲:占卜不听从,就舍除牛牲。按先卜得吉日,始定祭所用牛为牲。

3 犹三望:对于分野之星及国中山川皆于郊祀时远望去祭祀它们。

4 礼不卜常祀:按时须举行祭祀者按礼不须占卜。

5 而卜其牲日:只占卜用牛的日子吉或否。

6 牛卜日曰牲:占卜用日以后的牛就叫作牲。

7 牲成而卜郊,上怠慢也:在已经定名为牲以后,方才占卜郊天,这是在上的怠慢。

8 望郊之细也:望祭星辰与山川,是郊祭的细节。

9 不郊亦无望可也:不行郊祭亦不必行望祭礼。

今译

夏天四月,四次占卜郊祭的日子,占卜全不听从,就免去了郊祭的牲口,这是不合于礼的。而且三次望祭山川,也不是合礼的。常祭祀者按礼就不占卜,只占卜用牛的日子,牛占卜的日子以后就叫作牲。有牲以后而再占卜郊天,这是在上的怠慢。望祭山川是郊天的细节,不郊天也可以不望祭了。

传 秋,晋蒐于清原1,作五军以御狄2,赵衰为卿3。

今注

1 清原:《一统志》:“在(山西省)稷山县东南,与闻喜县壤地相接”。

2 作五军以御狄:以前晋在三军以外,另作三行。今作五军是在三军以外,更作上下新军。

3 赵衰为卿:僖公二十七年说“命赵衰为卿,让于栾枝先轸”,现在又命他为新军帅。

今译

秋天,晋国在清原大蒐,作五个军队以防备狄人,赵衰做卿。

经 秋七月1。

今注

1 此亦必具四时的例子。后不再注。

今译

秋天七月。

经 冬,杞伯姬来求妇1。

今注

1 杞伯姬来求妇:杞伯姬为她的儿子来求鲁女为妇。此经无传。

今译

冬天,杞伯姬到鲁国为她的儿子来求夫人。

经 狄围卫。十有二月,卫迁于帝丘。

传 冬,狄围卫,卫迁于帝丘1,卜曰:“三百年。”2卫成公梦康叔3曰:“相夺予享4!”公命祀相。甯武子不可,曰:“鬼神非其族类,不歆其祀5,杞、鄫何事6?相之不享,于此久矣!非卫之罪也!不可以闲成王、周公之命祀7!请改祀命。”

今注

1 帝丘:《寰宇记》说:“卫自文公徙楚丘,凡三十余年,其子成公迁都于此。”今河北濮阳县西南三十里,有颛顼城。

2 卜曰:“三百年”:占卜说可在这里建都三百年。

3 康叔:周文王子,卫国的始封君。

4 相夺予享:相是夏后启之孙,他夺了我的祭享。

5 鬼神非其族类,不歆其祀:鬼神要不是他同族同类的人,不享受祭祀。

6 杞、鄫何事:杞国同鄫国全是夏的后人,他们有祭祀的义务,为什么他们不祭祀呢?

7 不可以闲成王、周公之命祀:不可以违反周成王与周公所命令的应该的祭祀。

今译

狄国围了卫国,卫国迁到帝丘去,占卜说:“可以建都三百年。”卫成公梦见康叔说:“相夺了我的享祀。”公就命人祭祀相,甯俞认为不可以。说:“鬼神不是同族的不能够受他的祭祀,杞国同鄫国都是相的后人,他们有祭祀相的义务,为什么不祭祀呢?相不受祭祀已经很久了,这不是卫国的罪状;不可以违反成王与周公所命令的祭祀。请修改祭祀相的命令。”

传 郑洩驾1恶公子瑕2,郑伯亦恶之,故公子瑕出奔楚。

今注

1 洩驾:郑大夫。

2 公子瑕:郑文公的儿子。

今译

郑大夫洩驾痛恨公子瑕,郑伯也恨他,所以公子瑕逃到楚国去。

僖公三十二年(公元前六二八年)

经 三十有二年春王正月。

传 三十有二年春,楚鬬章1请平于晋2,晋阳处父报之3,晋楚始通4。

今注

1 鬬章:楚大夫。

2 请平于晋:请求与晋国和平相处。

3 晋阳处父报之:阳处父,晋大夫,到楚国去聘问。

4 晋楚始通:晋与楚开始相往来。

今译

三十二年春,楚大夫鬬章请求与晋国和平,晋大夫阳处父来聘问他。楚晋开始交往。

经 夏四月,己丑,郑伯捷1卒。

今注

1 郑伯捷:就是郑文公。

今译

夏天四月己丑,郑文公死了。

经 卫人侵狄。

经 卫人及狄盟。

传 夏,狄有乱,卫人侵狄,狄请平焉1。秋,卫人及狄盟2。

今注

1 狄请平焉:狄人请求和平。

2 卫人及狄盟:卫人同狄国人结盟。

今译

夏天,狄有乱事,卫人侵狄,狄人就请求和平。秋天,卫人同狄人盟会。

经 冬十有二月,己卯,晋侯重耳卒。

传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1,出绛,柩有声如牛2,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3,击之必大捷焉4!”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5,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6,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7!师劳力竭,远主备之8,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9,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10。召孟明、西乞、白乙11,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13,尔墓之木拱矣14!”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15。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16!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17!”秦师遂东。

今注

1 将殡于曲沃:古人在死以后将棺陈列在他祖庙中名为殡。

2 柩有声如牛:他的棺材里边出来的声音如同牛叫一般。

3 将有西师过轶我:将来有西方的军队经过我们这里。

4 击之必大捷焉:我们要去攻打他,必定可以打大胜仗。

5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郑国的人使我掌管北门的锁钥。

6 穆公访诸蹇叔:秦穆公访问秦大夫蹇叔。

7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劳动军队去远处偷袭,这不是我所知道的。

8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军队很劳苦,而力量也已用完。远方的主人已有防备。

9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勤劳而没有结果,军队里必发生反叛的心。

10 公辞焉:秦穆公不接受他的劝告。

11 孟明、西乞、白乙:孟明是百里孟明视,西乞是西乞术,白乙是白乙丙,皆是秦国的将帅。

12 孟子:是蹇叔对孟明的称呼。

13 尔何知?中寿:你懂得什么?据古人的解释,上寿一百二十岁,中寿一百,下寿八十。

14 尔墓之木拱矣:你的坟上的树已经合抱。意思说你已经很老了。

15 晋人御师必于殽:晋国的军队抵抗秦国的军队必在殽这个地方。《河南府志》:“殽有东西二山,东殽在洛宁县北二十里,二陵在焉。西殽在陕县东南七十里。两殽相去三十五里,古道穿二殽之间,魏武帝西讨巴汉,恶其险而更开北道,至今便之。”

16 夏后皋之墓也:夏后皋是夏桀的祖父。

17 余收尔骨焉:我将在两个坟之间,去收你的尸骨。

今译

冬天,晋文公死了,庚辰这一天,将要出殡到曲沃去,刚巧走出绛都的时候,灵柩中发出一种声音,好像牛鸣一般。卜偃使大夫再拜,而且说:“这是君王吩咐将有战事,要有西方的军队侵犯我国,我们如果去攻击他,定能大胜!”杞子从郑国差人告诉秦穆公说:“郑国人差我掌管他北门的锁钥,如果你们暗中发兵到来,就可以取得郑国。”穆公就这事访问蹇叔。蹇叔说:“劳动了兵众,去袭攻远地方的国,我没有听说过呢!兵士劳苦了,其力必定耗尽,郑国的人已在防备我了。这事恐怕是不可做的呢!且出兵的举动,郑国定能知道的,倘使秦兵劳苦了,却没有所得,定要生背离的心。何况走这千里的远路,还有哪个不知道呢!”穆公不听他的话,便叫孟明、西乞、白乙,使他们出兵,走出东门的外面。蹇叔哭送说:“孟子,我只看见你们军队出去,却看不见你们再进来了!”穆公差人对他说:“你知道什么,你只享得中寿,你坟上的树木,已有两手合抱那么大了。”蹇叔的儿子也在军队中,蹇叔哭送他说:“晋人定在殽地,抵敌我兵,殽地有南北两个陵,南陵便是夏后皋的坟墓,北陵便是周文王避风雨的地方,你必定死在那里,我到那里收你的尸骨罢!”秦兵就此向东出发。

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六二七年)

经 三十有三年春王二月,秦人入滑。

传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1左右免胄而下2,超乘者三百乘3。王孙满4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5。轻则寡谋,无礼则脱6,入险而脱,又不能谋7,能无败乎?”及滑8,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9,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10,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11。敢犒从者12。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13,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14。”且使遽告于郑15。郑穆公使视客馆16,则束载厉兵秣马矣17。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18。为吾子之将行也19,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20,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21,若何22?”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23!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24。”灭滑而还。

今注

1 秦师过周北门:秦国的军队经过周的北门外边。江永以为即昭公二十四年之乾祭门,在今洛阳县西北。

2 左右免冑而下:军队全都摘下铁帽子下车。

3 超乘者三百乘:跳着上车的一共有三百辆车。

4 王孙满:是周王孙,名字叫满。

5 秦师轻而无礼,必败:秦国的军队轻狂而不合礼节,必定会战败。

6 轻则寡谋,无礼则脱:轻狂就没有计谋,不合礼节,就容易疏忽。

7 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进入险的地方,而竟有轻视的意思,又不能够计谋。

8 及滑:滑是姬姓国,在今河南省偃师县南二十里。

9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郑国的商人弦高将到周国去做生意。

10 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古代将献于人的物件,必定先献轻者,而后献重者。所以这次弦高先用熟皮革贡献,然后再用十二头牛送给秦国军帅。

11 将步师出于敝邑:你们领着军队经过我的国家。

12 敢犒从者:我要犒劳你们的左右。

13 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我这不富厚的地方,可以供给你们的停留。

14 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你们要居留,就可以供给你们一天所用的食粮。你们要走,也可以作为一夜的保卫。

15 且使遽告于郑:并且赶紧派人乘车报告于郑国。

16 郑穆公使视客馆:郑穆公派人看秦国所派的杞子等三个大夫所住的客舍。

17 则束载厉兵枺马矣:看见他们已经预备车辆,整理军队喂马饱食,大概是预备迎接秦国的军队。

18 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你们在此住了很久,恐怕你们的米粮同肉食,皆已经吃完了。

19 为吾子之将行也:为此你们要走了。

20 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水经注》说:“圃田泽西限长城,东极官渡,北佩渠水,东西四十许里,南北二十许里,中有沙冈上下二十四浦。”据洪亮吉说:“具囿就是具圃,在现今陕西省陇县西边。”

21 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你们去拿那里有的鹿,使我们能够空闲些。

22 若何:怎么样。

23 郑有备矣,不可冀也:郑国已有了防备,不能有什么希望。

24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我们要打它不容易战胜,包围他们后来军队难续援助,我只好回秦国去罢!

今译

三十三年春天,秦兵路过周朝王城的北门,军人全都去了头盔,跳下车来,又跳跃上车的,共有三百乘。这时候王孙满年纪还小,看见秦兵这样,对周王说:“秦兵轻狂无礼,定要打败仗的。因为轻狂了,便少谋略,没有礼法了,便一定疏忽,进了险地却很疏忽,又没有谋略,能够不给人打败吗?”秦兵到了滑国,郑国有个商人叫弦高的,正要到周朝去做买卖,路上碰到秦兵,用熟牛皮四张先献去,随后又用牛十二头犒赏秦国的兵士,而且说:“寡君闻知你们领了兵要来到敝邑,所以我来犒劳你们,敝邑很不富厚,但可以供给你们停留。如果住宿着,便替你们预备一天粮米、薪菜;如果行动了,便替你们预备一夜的保卫。”一面又派人迅速报告郑伯。郑穆公闻知这事,差人去打探杞子等三大夫的馆舍,他们早已装束完备,磨快兵器,喂饱马匹,等侯秦师了。穆公便差皇武子辞谢秦大夫说:“你们大夫长久留在敝邑,恐怕是粮食牲畜已经吃完了,为此你们快要离去,我郑国的有原圃和你秦国的有具圃是一样的。你们不妨自己去取些麋鹿,也让敝邑略得空闲些,不知大夫等以为怎样?”杞子听了这话,知道密谋已经走漏,便逃奔到齐国去,逢孙、杨孙逃奔到卫国去,孟明说:“郑国已经有了防备,无所希望了,攻它不能胜,围住它,兵少也没有用,我们不如回去吧!”灭了滑就回来了。

经 齐侯使国归父来聘。

传 齐国庄子1来聘,自郊劳至于赠贿2,礼成而加之以敏3,臧文仲言于公曰:“国子为政,齐犹有礼,君其朝焉4!臣闻之,服于有礼,社稷之卫也5。”

今注

1 国庄子:即国归父。

2 自郊劳至于赠贿:郊劳是来的时候迎接的礼,赠贿是送他走的礼。

3 礼成而加之以敏:这各种礼成以后更加上了敏捷。

4 国子为政,齐犹有礼,君其朝焉:国庄子国归父掌政权时齐国犹能行礼,你必须要往齐国朝见。

5 服于有礼,社稷之卫也:服从有礼的国家,这等于对本国的保卫。

今译

齐国的国庄子到鲁国聘问,自从郊劳到赠贿,礼节成了以后,而加上以敏捷,臧文仲对鲁僖公说:“国庄子掌政权,齐国还有很多礼,你应该到齐国朝见。我听见说过服从有礼的国家,这是对社稷的保卫。”

经 夏四月辛巳,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殽。

经 癸巳,葬晋文公。

传 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1,天奉我也2。奉不可失,敌不可纵3,纵敌患生,违天不祥4,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5?”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6,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7。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8?”遂发命,遽兴姜戎9,子墨衰绖10,梁弘御戎,莱驹为右11,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殽,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12。文嬴13请三帅14,曰:“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15。”公许之16。先轸朝,问秦囚17。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18,堕军实而长寇仇19,亡无日矣。”不顾而唾20。公使阳处父追之21,及诸河,则在舟中矣。释左骖22,以公命赠孟明23。孟明稽首24曰:“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25,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26。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27。”秦伯素服郊次28,乡师而哭29,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30,曰:“孤之过也。大夫何罪31?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32。”

今注

1 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秦国违背了蹇叔的忠谏,反因贪心想夺得郑国而劳苦秦国的人民。

2 天奉我也:这是天给我们机会。

3 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给我们的机会不可失掉,对于敌人不可放纵。

4 纵敌患生,违天不祥:放纵敌人祸患就会发生,违背天意,这是不祥瑞的。

5 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没有报答秦国的施惠而反讨伐秦国的军队,不是违背了死去文公的心意?

6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国不哀痛我们晋文公的丧事,反而讨伐我们同姓的国家郑国。

7 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一天放纵敌人这等于数世的患难。

8 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这是对于后代子孙的谋算,怎么能够说我们违背文公心意。

9 遽兴姜戎:遽然就起用姜戎的军队。按:姜戎在晋国的南部。

10 子墨衰绖:子是指晋襄公,将他的丧服染成黑的颜色。

11 梁弘御戎,莱驹为右:梁弘同莱驹,皆是晋国大夫。

12 晋于是始墨:晋国从此开始规定黑色为丧服。

13 文嬴:秦穆公的女儿,晋文公的夫人。

14 请三帅:请把孟明等三帅遣送到秦国,让秦国处理。

15 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他们实在使我们两代君主不欢,秦国的国君若得到他们会把他们吃掉,还不满足,你何必杀他们,使他们回到秦国去被杀,用以满足秦君的志向,怎么样?

16 公许之:晋襄公就准许了。

17 先轸朝,问秦囚:先轸上朝,问到秦国的囚犯。

18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晋国的军队用了很大的力量,方能把他们拘执在野外,而文嬴一句话,就居然能把他们放纵到晋国以外。

19 堕军实而长寇仇:毁坏了晋国的军力,并且增长了寇仇的力量。

20 不顾而唾:他就不回看襄公,而唾口水于地上。

21 公使阳处父追之:阳处父是晋大夫,派他追回秦国的三将领。

22 释左骖:阳处父把他所坐的车左辕的副马解下。

23 以公命赠孟明:他拿晋襄公的命令送给孟明。

24 稽首:叩头。

25 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你的恩惠,不把我这个囚徒来杀害。按:古人杀人以后,必把被杀的血涂到鼓上,所谓衅鼓。

26 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使我们到秦国被杀,我们秦国的君若把我治罪,我虽然死了,死且值得。

27 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要是从你的恩惠,而免除将我们杀掉,那么三年以后必定要报答你的赏赐。

28 秦伯素服郊次:秦穆公穿着素的衣服在城外等候。

29 乡师而哭:迎着归来的三个人,哭泣不止。

30 不替孟明:不撤销孟明的职务。

31 大夫何罪:你们三位大夫有什么罪呢?意思说过在秦穆公自己。

32 吾不以一眚掩大德:一眚等于是小的过错,等于一个人有了小病一样,不能掩盖打仗的大功。按:眚是眼睛小病。

今译

晋国大夫原轸说:“秦穆公违反了蹇叔的忠谏,反而因贪心想夺得郑国而勤劳他的人民,这是天给我胜秦的机会,天赐的机会不可错过,敌人也是不可放纵的,放纵敌人是要生祸患的,违背天道是不吉祥的,必须要去攻打秦兵才好。”栾枝说:“没有报答秦君的恩情,却去攻伐他的军队,难道因为文公已死,便忘掉秦国的恩情吗?”先轸说:“秦国不哀痛我国有丧事,却来伐我同姓的郑国,秦国实在无礼,还管什么恩情呢!我听说,一天放纵了敌人,倒要有好几代的祸患呢!如今我们要给子孙打算,怎么可以说违背文公的心愿呢?”便发出号令,立即征发姜戎的军队。襄公把缞衣染作黑色,再加上麻衣,梁弘替他赶了兵车,莱驹做了车右。夏天四月辛巳那天,打败秦兵在二殽的中间,捉住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回来。便穿了黑色丧服葬晋文公,晋国从此便定黑色做丧服。襄公的母亲文嬴替秦国讨回三帅,说:“都是他们引起我们二君的仇怨,秦君恨这三人,如果得到他们,哪怕吃了他们的肉,心中还没有满足呢,为什么要烦劳你讨伐他们呢!赶紧让他们回去就刑戮于秦国,也可畅快秦君的心愿,不知你以为怎样。”襄公就应许她。后来先轸上朝,问起秦国的囚徒到哪里去了,襄公说:“夫人来请求我,已经放回他们了。”先轸怒道:“武夫尽力在疆场拘获敌人,妇人猝然一说,便把他们放到国外,这枉费晋国的军力,却增添仇人的力量,晋国的灭亡没有日子了。”便不顾襄公在前,咳起痰来唾在地上。襄公就差阳处父去追赶三帅,到了黄河边上,三帅却已经在船中了。阳处父便解下左边的骖马,假托是襄公的命令,拿马送给孟明,想等他回转来谢,把他捉住。孟明知道是诈,便在船中叩头辞谢说:“蒙你君的恩惠,不把我们杀了涂在他的鼓上,却使我们回去就刑戮于秦国,如果寡君治我败亡的罪,把我正法了,那么我身虽死,也是死得值得。如果我们蒙受晋君的恩惠免去死罪,那么三年之后还要来拜答君赐呢!”将到秦国,穆公着了素服,在郊外等候,向着兵众哭着说:“我违反了蹇叔的忠谏,使你们受困辱于晋国,这都是我的罪过。”于是,不撤销孟明的职务,并且说:“这都是我的差错,大夫等有什么罪?并且我终究不肯为了一小的过失,就抹杀他们的大德行的。”

经 狄侵齐。

传 狄侵齐,因晋丧也1。

今注

1 因晋丧也:因为晋文公死了,有丧事,所以不能保护齐国。

今译

狄国侵略齐国,因为晋国的丧事。

经 公伐邾取訾娄。

经 秋,公子遂帅师伐邾。

传 公伐邾取訾娄1,以报升陉之役2。邾人不设备3,秋,襄仲复伐邾4。

今注

1 訾娄:邾邑,《汇纂》说:“在今山东济宁县境。”

2 以报升陉之役:升陉之役在僖公二十二年。

3 邾人不设备:邾国没有防备。

4 秋,襄仲复伐邾:秋天,公子遂又伐邾国。

今译

鲁僖公伐邾,取得訾娄这地方,以报复升陉战役的仇恨。邾人并不因此设防。秋天,公子遂又出兵伐邾国。

经 晋人败狄于箕。

传 狄伐晋,及箕1。八月戊子,晋侯败狄于箕,郤缺2获白狄子3。先轸曰:“匹夫逞志于君4而无讨,敢不自讨乎5。”免冑入狄师,死焉6。狄人归其元7,面如生。初,臼季使过冀8,见冀缺耨9。其妻馌之10,敬,相待如宾。与之归11,言诸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请用之12,臣闻之,出门如宾13,承事如祭14,仁之则也。”公曰:“其父有罪15,可乎?”对曰:“舜之罪也,殛鲧。其举也,兴禹16。管敬仲,桓之贼也,实相以济17。《康诰》18曰:‘父不慈,子不祗19,兄不友,弟不共,不相及也20。’《诗》曰:‘采葑采菲,无以下体21。’君取节焉可也22。”文公以为下军大夫。反自箕,襄公以三命命先且居将中军23,以再命命先茅之县赏胥臣24,曰:“举郤缺,子之功也。”以一命命郤缺为卿25,复与之冀26,亦未有军行27。

今注

1 及箕:江永说:“白狄居河西,度河而伐晋,箕地当近河。成公十三年传云:‘秦入我河县,焚我箕郜。’是近河而有箕。今山西隰州蒲县东北有箕城,晋败白狄于箕,当在此。若太谷之箕,去白狄远,当别是一地。”江永之说极是。

2 郤缺:郤芮的儿子。

3 白狄子:白狄国君,子爵。

4 匹夫逞志于君:就是从前对晋襄公不顾而唾的事。

5 敢不自讨乎:君并没有讨我的罪,现在还能自己不讨自己吗?

6 免冑入狄师,死焉:摘去铁帽子,就冲锋作战,死在狄人的军队里。

7 狄人归其元:狄人把他的头归还晋国。

8 臼季使过冀:冀是晋国的城邑,《纪要》:“今山西河津县东十五里有如宾乡,即其地。”

9 见冀缺耨:看见冀缺正在野外除草。

10 其妻馌之:他的妻子给他送饭去。

11 与之归:臼季就同冀缺回到晋国。

12 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请用之:恭敬是德行的聚会,能够恭敬必定有德行,德行是用来治理人民的,请你务必录用他。

13 出门如宾:出门就等于见到大的宾客。

14 承事如祭:就一件事情等于祭祀。

15 其父有罪:郤缺的父亲郤芮想杀晋文公。见僖公二十四年。

16 舜之罪也,殛鲧。其举也,兴禹:舜定罪的时候就杀了鲧,后来举贤荐能的时候就使禹兴起。

17 管敬仲,桓之贼也,实相以济:管仲曾经反对齐桓公,后来他做齐桓公的宰相而成功。

18 《康诰》:是《尚书·周书》篇名。

19 父不慈,子不祗:父不慈惠,儿子不恭敬。

20 兄不友,弟不共,不相及也:兄长不友爱,弟弟不恭敬,这是互不相连的。

21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这是《诗·邶风·谷风》篇句,因为葑同菲的菜全是上边好下边坏的菜,所以说不要管他下边。

22 君取节焉可也:你知道取他好的一段就可以了。

23 襄公以三命命先且居将中军:因为先轸是死在狄人手里,所以就命令先轸的儿子先且居继续做中军将领。

24 以再命命先茅之县赏胥臣:以再次命令把先茅这一县赏给胥臣。《一统志》说:“故茅亭即茅邑,在今山西平陆县西南。”

25 命郤缺为卿:叫郤缺为卿。

26 复与之冀:又把他父亲故邑还给他。

27 亦未有军行:虽然到卿的位置,但在军队里没有职务。

今译

白狄攻伐晋国,到了箕城。八月戊子这天,晋襄公在箕打败狄人,郤缺擒获白狄的君。先轸说:“一个普通的人放肆于君主面前,却没有哪个罚他,怎敢不自己责罚呢?”便去了头盔,杀进狄兵中去,战死在那里,后来狄人送还他的头颅,他的脸孔还和活人一般。最初,臼季出使他国,走过晋国的冀邑,看见冀缺在田中锄草,他的妻子给他送饭食,夫妻相敬如宾。臼季便和他一同回归晋国来,荐给文公说:“恭敬是德行的汇聚,能够恭敬的人,一定有德行;有德行的人,方可用以治民呢!君请任用他。臣听说:出门好像看见大宾,干事好像祭祀神明,这就是仁慈的标准。”文公说:“他的父亲有罪,可以用的吗?”臼季回答说:“从前舜治罪的时候曾经杀了鲧,后来推举贤能时,却又起用了禹;管敬仲是桓公的仇敌,桓公靠他帮助才成功霸业。《书经·康诰》篇上说:‘父不能慈爱,子不能孝顺,兄不能友爱,弟不能恭敬,都各有情况,是互不相连的。’《诗经·谷风》上说:‘采葑采菲的,不可因根部的不好,便丢掉它的叶。’君只要取他一节就可以了。”文公便使郤缺做下军大夫。晋军从箕城回来,襄公用三次命令吩咐先且居代他父亲带领中军,用两次命令吩咐把先茅的食邑赏给胥臣,说:“推举郤缺是你的功劳,所以赏你的。”用一次命令吩咐郤缺做卿,还给他冀的食邑,但在军队里没有职务。

经 冬十月,公如齐。十有二月,公至自齐。乙巳,公薨于小寝。

传 冬,公如齐朝1且吊有狄师也2,反薨于小寝3即安也45。

今注

1 冬,公如齐朝:僖公往齐国去朝见。

2 且吊有狄师也:并且慰问狄国军队的侵犯。

3 反薨于小寝:回来就死在他夫人的床上。

4 即安也:就便安息。

今译

冬天,鲁僖公到齐国朝见,并且吊慰狄国军队的侵犯,回来就死在夫人的寝宫里,可见他是就便安息的。

经 陨霜不杀草1,李梅实2。

今注

1 陨霜不杀草:下霜而未把草摧毁掉。

2 李梅实:李同梅全长实,因为这时间是周的十一月,等于夏的九月。

今译

下霜而未把草摧毁掉,李树同梅树全都结果。

经 晋人、陈人、郑人伐许。

传 晋、陈、郑伐许,讨其贰于楚1也,楚令尹子上侵陈、蔡,陈、蔡成2,遂伐郑,将纳公子瑕3。门于桔柣之门4,瑕覆于周氏之汪5,外仆髡屯禽之以献6。文夫人敛而葬之郐城之下7。

今注

1 讨其贰于楚:讨伐许国有联合楚国之心。

2 陈、蔡成:陈同蔡全都讲和了。

3 将纳公子瑕:公子瑕是郑文公的儿子,在僖公三十一年奔楚国。

4 门于桔柣之门:桔柣之门是郑国的城门。

5 瑕覆于周氏之汪:公子瑕的车翻在周氏之汪这地方。周氏之汪是水池的名字。

6 外仆髡屯禽之以献:郑国的仆人将公子瑕杀死献给郑文公。

7 郐城之下:服虔云:“郐城故郐国之墟。”《一统志》:“在今河南密县东北五十里,接新郑县界。”

今译

晋国、陈国、郑国讨伐许国,这是讨伐许国有联合楚国的二心。楚国令尹子上侵略陈国同蔡国,陈国同蔡国与楚国和平。楚国就接着伐郑国。将送公子瑕回国即君位。在桔柣之门攻城,瑕在周氏之汪翻了车,仆人髡屯把他杀了,献给郑文公。郑文公夫人把他收殓,葬在郐城的下面。

传 晋阳处父侵蔡,楚子上救之,与晋师夹泜1而军。阳子患之,使谓子上曰:“吾闻之,文不犯顺,武不违敌2。子若欲战,则吾退舍,子济而陈3,迟速唯命,不然纾我4,老师费财,亦无益也5!”乃驾以待6。子上欲涉,大孙伯7曰:“不可,晋人无信,半涉而薄我,悔败何及8,不如纾之9。”乃退舍10,阳子宣言曰:“楚师遁矣11。”遂归,楚师亦归,太子商臣谮子上曰:“受晋赂而辟之,楚之耻也,罪莫大焉12。”王杀子上13。

今注

1 夹汦:《一统志》:“原出今河南鲁山县南之尧山,经宝丰、叶县至舞阳县北之霍堰入汝水。”夹泜是晋楚两军各在泜水的一边列阵。

2 文不犯顺,武不违敌:照文来说就不侵犯顺理的一方,照武来说,不回避敌人。

3 子若欲战,则吾退舍,子济而陈:你要想打仗,我就可以退让,让你渡过河,摆成阵式。

4 迟速唯命,不然纾我:你要渡得早晚,可随你的便,你要不渡河,就使我缓和。

5 老师费财,亦无益也:把军队驻得很久,花费财力,这也没有什么用处。

6 乃驾以待:他就驾好车辆等待着。

7 大孙伯:就是子玉的儿子,名成大心。

8 晋人无信,半涉而薄我,悔败何及:晋国人是没有信用的,我们渡河的一半而他们就打我们,那时候被打败了,后悔也无用了。

9 不如纾之:不如缓慢地让他们。

10 乃退舍:一舍是三十里,楚国军队退后使晋国的军队渡河。

11 楚师遁矣:楚国军队逃走了。

12 受晋赂而辟之,楚之耻也,罪莫大焉:子上受晋国的贿赂而躲避他们,这是楚国的耻辱,他的罪没有比这再大的。

13 王杀子上:楚成王就把子上杀了。

今译

晋国的阳处父侵略蔡国,楚国的令尹子上来救蔡国,跟晋国的军队在泜水的两边陈列阵式。阳处父以为忧患,就派人对子上说:“我听人说过,有文德的人不伤害正义和公理,有武德的人不躲避自己的对手。你要想作战,我就退后三十里,你过了水来陈列阵式,时间早晚全听你的命令。要不如此,就使我们缓口气,使军队久守,费财用,这没有什么用处。”他就把车预备好等着。子上想渡过河。成大心就说:“不可以,晋人是没有信用的,我们假若半渡过河去,而他打我们,失败了后悔来不及,不如让他们缓口气。”于是楚人就退了三十里,阳处父就宣布说:“楚国军队逃走了。”晋国人就回国,楚国军队也回楚国,太子商臣说子上的坏话:“接受晋国的贿赂,而躲避它的军队,这是楚国的耻辱,这种罪没有再大的。”楚成王就杀掉子上。

传 葬僖公缓1,作主,非礼也2,凡君薨,卒哭而祔3,祔而作主,特祀于主4,烝尝禘于庙5。

今注

1 葬僖公缓:在文公元年写着四月葬僖公,所以这是很缓慢的。

2 作主,非礼也:文公二年才作主,这也是不合礼节的。

3 凡君薨,卒哭而祔:凡是君死了以后,等到哭完了,就把他祔在祖先的庙中。

4 祔而作主,特祀于主:祔在祖庙中就作了神主,特别的祭祀就在神主的前边。

5 烝尝禘于庙:冬天祭祀就叫作烝,秋天祭祀就叫尝。等到君死以后,三年就大禘,烝、尝、禘三种礼节,在祖庙中举行。

今译

明年四月,方才给僖公下葬,又作神主牌位,这全不是合于礼的。凡是君死了以后,哭完了就祔在庙中,然后做神主牌位,特别祭祀这个神主牌位,三年后大禘,烝、尝、禘三种祭祀就在太庙中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