僖公中

僖公十六年(公元前六四四年)

经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

传 十六年春,陨石于宋五1,陨星也2,六鹢退飞过宋都,风也3。周内史叔兴4聘于宋,宋襄公问焉,曰:“是何祥也,吉凶焉在5?”对曰:“今兹鲁多大丧6,明年,齐有乱7,君将得诸侯而不终8。”退而告人曰:“君失问9,是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也10。吉凶由人11,吾不敢逆君故也12。”

今注

1 陨石于宋五:天上落下五块石头在宋国都城。

2 陨星也:这是天上的星星掉下来。

3 六鹢退飞过宋都,风也:六只水鸟向后退着飞,过宋国的都城上,这是因为风力所压迫。鹢音同亦,水鸟名,色白,不畏风。

4 叔兴:内史的名字。

5 是何祥也,吉凶焉在:这是何种的预兆,吉或凶何在?焉等于安。

6 今兹鲁多大丧:今年鲁国多大丧。多大丧指季友与公孙兹之死。

7 齐有乱:齐国有乱。这是指齐桓公死后,五公子争立的事情。

8 君将得诸侯而不终:宋襄公将得到诸侯的拥护,而不能终为霸主。

9 君失问:你问的方法不对。

10 是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也:这是阴同阳的事情,不是与吉或凶有关系的。

11 吉凶由人:吉或凶皆由人支配。

12 吾不敢逆君故也:我因为不敢违背他的意见的缘故。

今译

十六年春天,天上落下五块石头在宋国都城,这是天上的星星掉下来。有六只水鸟向后退着飞,飞过宋国的都城上空,这是因为风力所压迫。周的内史叔兴到宋国聘问,宋襄公问他,说:“这是何种的预兆,吉或凶何在?”回答说:“今年鲁国多大丧,明年,齐国有乱,你将得到诸侯的拥护,而不能终为霸主。”回来就告诉别人说:“宋襄公问的方法不对,这是阴同阳的事情,不是与吉或凶有关系的。吉或凶皆由人支配而成,这是因为我不敢违背宋襄公意见,才这么回答他。”

经 三月壬申,公子季友1卒。

今注

1 公子季友:这是三桓季氏的祖先。此经无传。

今译

三月壬申,公子季友逝世。

经 夏四月丙申,鄫季姬卒1。

今注

1 此经无传。

今译

夏天,四月丙申,嫁到鄫国的季姬逝世。

经 秋七月甲子,公孙兹1卒。

今注

1 公孙兹:是公子叔牙之子。此经无传。

今译

秋天,七月甲子,公孙兹逝世。

传 夏,齐伐厉1,不克,救徐而还2。

今注

1 齐伐厉:在僖公十五年,齐伐厉以救徐。

2 救徐而还:救了徐国就班师。

今译

夏天,齐国讨伐厉国,没有战胜,救了徐国就班师。

传 秋,狄侵晋,取狐厨、受铎1,涉汾2及昆都3,因晋败也。

今注

1 狐厨、受铎:是晋的二邑。狐厨在今山西省襄陵县西北狐谷亭。受铎应当在狐厨附近。

2 涉汾:渡过汾水。汾是今纵贯山西省的汾河。汾水出太原,从平阳南流折而西入黄河。

3 昆都:晋邑,地在汾水之南。在今山西省襄陵县南有昆都聚。

今译

秋天,狄人侵犯晋国,取得狐厨、受铎二城,渡过汾河,到达了昆都城,这是因为晋国被打败的缘故。

传 王以戎难告于齐1,齐征诸侯而戍周2。

今注

1 王以戎难告于齐:周王以戎的侵略告知齐桓公。

2 齐征诸侯而戍周:齐就召集诸侯,派兵戍守周国。

今译

周王以戎的侵略告于齐桓公,齐就召集诸侯,派兵戍守周国。

传 冬十一月,乙卯,郑杀子华1。

今注

1 郑杀子华:管仲在僖公七年曾说:子华想去掉郑国的三良,必定被杀。

今译

冬天,十一月,乙卯,郑国人杀了公子华。

经 冬,十有二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邢侯、曹伯于淮。

传 十二月,会于淮1,谋鄫且东略也2,城鄫3。役人病4,有夜登丘而呼5曰:“齐有乱6。”不果城而还。

今注

1 淮:杜注:“临淮郡左右。”未能实指何地。江永:“晋临淮郡盱眙。”指今安徽省盱眙县,五河县,或江苏淮阴县滨淮之地。

2 谋鄫且东略也:谋救鄫国且向东方发展。

3 城鄫:给鄫国都城修城。

4 役人病:修城的工人生病。

5 有夜登丘而呼:有一群人夜里上到小岗上大喊。

6 齐有乱:齐国有乱。

今译

十二月,诸侯在淮水附近集会,为谋救鄫国且向东方发展,于是给鄫国都城修城,修城的工人生病了,有群人在夜里上到小岗上大喊:“齐国有乱。”结果没有筑城就回来了。

僖公十七年(公元前六四三年)

经 十有七年春,齐人、徐人伐英氏。

传 十七年春,齐人为徐伐英氏1,以报娄林之役也2。

今注

1 齐人为徐伐英氏:英氏是偃姓国,在今安徽省六安县西南,有英氏城。齐人为徐国讨伐英氏。

2 以报娄林之役也:娄林之役在僖公十五年。娄林,徐地,在今安徽省泗县东北。

今译

十七年春天,齐人为徐国讨伐英氏,以报娄林战役的仇。

传 夏,晋大子圉为质于秦,秦归河东而妻之1,惠公之在梁也2,梁伯妻之,梁嬴孕过期3,卜招父4与其子卜之。其子曰:“将生一男一女。”招曰:“然。男为人臣,女为人妾5。”故名男曰圉,女曰妾6,及子圉西质7,妾为宦女焉8。

今注

1 秦归河东而妻之:秦国本已经征税于晋国的河东,此事在僖公十五年。现在秦国将河东归还,而使秦女怀嬴嫁子圉。

2 惠公之在梁也:惠公以前在梁国的时候。

3 梁嬴孕过期:梁国是嬴姓,梁伯的女儿怀子过十月未能产。

4 卜招父:梁国太卜。

5 男为人臣,女为人妾:男的是做人的臣下,女的是为人的妾。

6 故名男曰圉,女曰妾:圉是养马的人;凡不行聘礼就嫁叫作妾。

7 西质:到秦国为人质。

8 妾为宦女焉:妾就做秦国的宦女。宦女等于妾。

今译

夏天,晋太子圉于秦国做人质,秦国将河东归还,而使秦女怀嬴嫁给子圉。惠公以前在梁国的时候,梁伯以女儿嫁他,但梁嬴怀子过了十个月尚未能产,于是卜招父同其子占卜。其子说:“将要生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卜招父则说:“对。男的是做人的臣下,女的是为人的妾。”所以命名男的叫圉,女的叫妾,等到太子圉到秦国为人质,妾就做秦国的宦女。

经 夏,灭项。

传 师灭项1,淮之会,公有诸侯之事2,未归而取项3,齐人以为讨而止公4。

今注

1 师灭项:鲁国的军队灭了项国。项是国名,在今河南省项城县东北六十里,有古项城。

2 公有诸侯之事:诸侯之事是指着会同讲礼的事。公是鲁僖公。

3 未归而取项:他没有回来,鲁国的当政者就取得了项国。

4 齐人以为讨而止公:齐人因为这件事,将鲁君执获。因为是国内的事,所以讳言执获,变而言止。

今译

鲁国的军队灭了项国。此时,鲁僖公正在淮水会见诸侯,有会同讲礼的事,没有回国,鲁国的当政者就取得了项国,齐人因为这件事,将鲁僖公执获。

经 秋,夫人姜氏会齐侯于卞。九月,公至自会。

传 秋,声姜1以公故,会齐侯于卞2。九月,公至3,书曰:“至自会4。”犹有诸侯之事焉5,且讳之也6。

今注

1 声姜:鲁僖公夫人,是齐国的女儿。

2 卞:在今山东省泗水县东五十里。

3 公至:僖公回来。

4 至自会:僖公由会中回来。

5 犹有诸侯之事焉:好像仍旧有会同讲礼的事情。

6 且讳之也:并且避讳说被执,故托会以告庙。

今译

秋天,鲁僖公夫人声姜因为僖公被执获的缘故,会见齐侯于卞城。九月,僖公回国,《春秋》特别记载说:“僖公由会中回来。”好像仍旧有会同讲礼的事情,并且避讳说僖公被执。

经 冬十有二月,乙亥,齐侯小白卒。

传 齐侯之夫人三,王姬、徐嬴、蔡姬1,皆无子。齐侯好内2,多内宠,内嬖如夫人3者六人:长卫姬生武孟4,少卫姬生惠公5,郑姬生孝公6,葛嬴生昭公7,密姬生懿公8,宋华子生公子雍9。公与管仲属10孝公于宋襄公,以为大子。雍巫11有宠于卫共姬12,因寺人貂13以荐羞14于公,亦有宠。公许之立武孟。管仲卒,五公子皆求立15。冬,十月乙亥,齐桓公卒,易牙入,与寺人貂因内宠以杀群吏16,而立公子无亏。孝公奔宋。十二月乙亥,赴17。辛巳夜,殡18。

今注

1 王姬、徐嬴、蔡姬:王姬是周王的女儿;徐嬴是徐国的女儿;蔡姬是蔡国的女儿,即是曾以荡舟使齐桓公发怒的那个人。《春秋》的习惯,女子从姓,所以各以该国的姓分称。

2 好内:喜欢女色。

3 内嬖如夫人:如夫人的礼秩等于夫人。内嬖是内里最宠爱的。

4 长卫姬生武孟:长音同掌。长卫姬即卫共姬,是卫国的女儿。武孟即公子无亏。

5 少卫姬生惠公:少卫姬亦是卫国的女儿。惠公即公子元。

6 郑姬生孝公:郑姬是郑国的女儿。孝公即公子昭。

7 葛嬴生昭公:葛嬴是葛国的女儿,嬴姓,故城在今河南省宁陵县北十五里。昭公即公子潘。

8 密姬生懿公:密姬是密国的女儿。懿公即公子商人。

9 宋华子生公子雍:宋华子是宋华氏的女儿子姓。公子雍未能立为君。

10 属:托付。属音主。

11 雍巫:即易牙,巫是名字,雍是做饭的人。

12 卫共姬:即长卫姬。

13 寺人貂:即竖貂,为有宠于桓公的太监。

14 荐羞:羞与馐通。是贡献好吃的食物。

15 五公子皆求立:五公子即孝公以外的公子无亏、公子元、公子潘、公子商人、公子雍。皆求立是指皆想即位为君。

16 因内宠以杀群吏:用内官的权宠杀各种官吏。

17 赴:以丧事讣告诸侯。

18 殡:是殓。杜注说经过六十七天乃殡。

今译

齐桓公的夫人有三个,即王姬、徐嬴、蔡姬,皆没有生育孩子。桓公喜欢女色,且多内里宠爱的,内里最宠爱的如夫人有六个:长卫姬生公子无亏,少卫姬生公子元,郑姬生公子昭,葛嬴生昭公,密姬生公子商人,宋华子生公子雍。齐桓公同管仲托付公子昭给宋襄公,立他为太子。此时雍巫为长卫姬所宠爱,因为寺人貂的关系贡献好吃的食物,亦为桓公所喜爱,于是为长卫姬请立公子无亏,公答应了。管仲逝世后,公子无亏、公子元、公子潘、公子商人、公子雍等五公子皆想即位为君。冬天,十月乙亥,齐桓公逝世。易牙进入宫内,同寺人貂用内官的权宠杀各种官吏,而拥立公子无亏即位。于是公子昭逃奔到宋国。十一月乙亥,以丧事讣告诸侯。辛巳的夜晚才入殓。

僖公十八年(公元前六四二年)

经 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宋公、曹伯、卫人、邾人伐齐。

传 十八年春,宋襄公以诸侯伐齐。三月,齐人杀无亏1。

今注

1 齐人杀无亏:杜预注说,以取悦于宋国,故齐人杀公子无亏。

今译

十八年春天,宋襄公率领诸侯讨伐齐国。三月,齐人杀公子无亏,以取悦宋国。

传 郑伯始朝于楚1,楚子赐之金2,既而悔之,与之盟曰:“无以铸兵3。”故以铸三钟4。

今注

1 郑伯始朝于楚:因为齐桓公死了,中原没有霸主,所以郑伯头一次到楚国朝见。

2 楚子赐之金:楚成王赏给他铜。春秋时仍称铜为金。

3 无以铸兵:不要用以铸造兵器。

4 故以铸三钟:因此就铸了三个钟。

今译

郑伯头一次到楚国朝见,楚成王赏给他铜,不久就后悔,遂与郑伯盟誓说:“不要用铜来铸造兵器。”因此就铸了三个钟。

经 夏,师救齐1。

今注

1 此经无传。

今译

夏天,鲁国军队救援齐人。

经 五月戊寅,宋师及齐师战于甗,齐师败绩。

传 齐人将立孝公,不胜四公子之徒1,遂与宋人战。夏五月,宋败齐师于甗2,立孝公而还。

今注

1 不胜四公子之徒:齐国人打不过四公子的党羽。四公子指公子元、公子雍、公子潘与公子商人。

2 甗:齐地,在今山东省历城县与长清县之间。甗音同演。

今译

齐人欲立公子昭为君,却又打不过四公子的党羽,孝公逃亡到宋国。于是四公子余党就同宋人作战。夏天,五月,宋人战败齐国军队在甗地,推立公子昭即位后就班师。

经 狄救齐1。

今注

1 专门为帮助四公子的党羽。此经无传。

今译

狄人援救齐国。

经 秋八月,丁亥,葬齐桓公。

传 秋,八月,葬齐桓公1。

今注

1 葬齐桓公:孝公即位以后,方能葬。

今译

秋天,八月,安葬齐桓公。

经 冬,邢人、狄人伐卫。

传 冬,邢人、狄人伐卫,围菟圃1,卫侯以国让父兄子弟及朝众2,曰:“苟能治之,燬请从焉3。”众不可,而后师于訾娄4,狄师还。

今注

1 菟圃:卫地,应与訾娄相近。

2 卫侯以国让父兄子弟及朝众:卫侯以他的国家让位于他的长辈、晚辈及朝廷上的众人。

3 苟能治之,燬请从焉:假设能够治理卫国,我也将听从他的命令。燬是卫侯的名字。

4 訾娄:卫地,在今河南省滑县西南六十里,与河北长垣县接界。

今译

冬天,邢人、狄人讨伐卫国,包围菟圃城,卫侯以他的国家让位于他的长辈、晚辈及朝廷上的众人,说:“假设能够治理卫国,我也将听从他的命令。”众人不准卫侯让位,卫侯后来陈师在訾娄城,狄人军队就退去。

传 梁伯益其国,而不能实也1,命曰新里2,秦取之。

今注

1 梁伯益其国,而不能实也:梁伯增扩他的国土,但是他没有人民来充实它。

2 命曰新里:把新城命名为新里。新里在今陕西省澄城县东北二十里,即梁新城。

今译

梁伯增扩他的土地,但是他没有人民来充实它,于是把新城命名为新里,后为秦国取得。

僖公十九年(公元前六四一年)

传 十有九年春,遂城而居之1。

今注

1 遂城而居之:这是连着十八年传所说的“命曰新里,秦取之”。所以也不讲秦国。

今译

十九年春天,秦国取得新里城后,而移民去居住。

经 十有九年,春王三月,宋人执滕子婴齐。

传宋人执滕宣公1。

今注

1 滕宣公即滕子婴齐。

今译

宋人执获滕宣公。

经 夏六月,宋公、曹人、邾人盟于曹南1。

今注

1 曹南:曹国都城的南边。

今译

夏天,六月,宋公、曹人、邾人在曹国都城的南边会盟。

经 鄫子会盟于邾,己酉,邾人执鄫子用之。

传 夏,宋公使邾文公1,用鄫子于次睢之社2,欲以属东夷3,司马子鱼4曰:“古者六畜不相为用5,小事不用大牲6,而况敢用人乎?祭祀以为人也。民,神之主也7,用人,其谁飨之8?齐桓公存三亡国,以属诸侯9,义士犹曰薄德10,今一会而虐二国之君11,又用诸淫昏之鬼12,将以求霸,不亦难乎13?得死为幸14!”

今注

1 邾文公:邾国君。

2 次睢之社:据张华博物志》说:“琅邪临沂县东界次睢有大丛社,土民谓之食人社,即次睢之社。”在今山东省临沂县境。

3 欲以属东夷:为的可以威慑东方的夷人。东夷是居淮北泗睢以东之夷人。

4 司马子鱼:即公子目夷。

5 古者六畜不相为用:古时候,六种牲畜不自相用于祭祀。这是指着说,祭马神就不用马。

6 小事不用大牲:为小的事情不用大的牺牲来祭祀。

7 民,神之主也:人民是神的主人。

8 用人,其谁飨之:用人来祭祀,谁能够享受。

9 存三亡国,以属诸侯:三王国指着鲁、卫、邢。存三个将亡的国家,以保护诸侯。

10 义士犹曰薄德:有义气的人尚且说他的德行很薄。

11 今一会而虐二国之君:宋襄公三月会诸侯执滕子,同一月又执鄫子。二国之君就指滕子与鄫子。

12 又用诸淫昏之鬼:又用来祭祀不合于礼的鬼神。

13 将以求霸,不亦难乎:将用来求做霸主,这不也是很难的吗?

14 得死为幸:君能得到好死,这是很庆幸的事。

今译

夏天,宋襄公派邾文公去到次睢之社,用鄫子来祭祀,想用来威慑东方的夷人。司马子鱼说:“古时候的祭祀,六种牲畜不自相用于祭祀。小的事情不用大的牺牲来祭祀,何况敢用人来祭祀吗?祭祀是为了人求庇护,人民是神的主宰,用人来祭祀,谁能够享受呢?齐桓公使三个将要灭亡的国家存续下去,借以怀服诸侯。有正义的人还说他的德行很薄,现在一次会盟就虐待两个国家的君主,又把他们用于祭祀不合于礼的鬼神,将借此求做霸主,不也是很难的吗?你能够得好死,就是很幸运的!”

经 卫人伐邢。

传 秋,卫人伐邢,以报菟圃之役1,于是卫大旱,卜有事于山川2,不吉。甯庄子3曰:“昔周饥,克殷而年丰4,今邢方无道,诸侯无伯5,天其或者欲使卫讨邢乎?”从之,师兴而雨6。

今注

1 菟圃之役:在僖公十八年。

2 卜有事于山川:占卜是否要祭祀山川的神。

3 甯庄子:是卫大夫。

4 克殷而年丰:灭了殷国以后,就五谷丰收。

5 邢方无道,诸侯无伯:邢国政治不上轨道,诸侯也没有霸主。

6 师兴而雨:军队动员以后,天就降下雨来。

今译

秋天,卫国人攻伐邢国,为的是报复菟圃之役的仇恨,在这时卫国正好发生大旱灾,占卜是不是要祭祀山川的神,结果是不吉利。卫大夫宁庄子就说:“从前周朝发生饥荒,灭了殷以后,就五谷丰收,现在邢国的政治不上轨道,诸侯也没有霸主,难道是上天将要派卫国去讨伐邢国吗?”卫国君听从宁庄子的话,军队动员以后,天就下雨了。

经 秋,宋人围曹。

传 宋人围曹,讨不服也1。子鱼言于宋公曰:“文王闻崇2德乱而伐之。军三旬而不降3,退修教而复伐之,因垒而降4。《诗》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5。’今君德无乃犹有所阙6,而以伐人,若之何?盍姑内省德乎?无阙而后动7。”

今注

1 讨不服也:因为在曹都城南方盟誓的时候,曹国没有遵守地主的礼节。

2 崇:崇侯虎。

3 军三旬而不降:围了三十天而崇国不投降。

4 退修教而复伐之,因垒而降:退回来再修教化而又讨伐他,方到城垒,他就投降。

5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先立礼法对于妻子,扩充到兄弟,渐及于全国。这是《毛诗·文王》篇。

6 今君德无乃犹有所阙:现在你的德行是否尚有所阙失。

7 无阙而后动:如果德行没有阙失,然后方能动军队。

今译

宋国人包围曹国,讨伐曹国的不讲究。宋公子子鱼就对宋襄公说:“周文王听到崇侯没有德行,而讨伐他。围了三十天,崇侯不投降,退回来再修整教化而又讨伐他,军队才到城底下,崇侯就投降了。《诗经》上说:‘先立礼法对于自己的妻子,再扩充到兄弟,渐及于全国。’现在你的德行还有阙失,而想要讨伐别人,这怎么可以呢?何不姑且反省自己的德行,等到没有阙失,然后再采取行动。”

经 冬,会陈人、蔡人、楚人、郑人,盟于齐。

传 陈穆公请修好于诸侯1,以无忘齐桓之德2。冬,盟于齐3,修桓公之好也。

今注

1 修好于诸侯:与诸侯修好。

2 以无忘齐桓之德:以免忘记齐桓公的德行。

3 盟于齐:在齐国都城盟会,所以齐孝公也加入。

今译

陈穆公请求和诸侯各国和平,以表示不忘记齐桓公的德行。到了冬天,会盟于齐国的都城,表示重申齐桓公时的友好。

经 梁亡。

传 梁亡,不书其主,自取之也1。初,梁伯好土功2,亟城而弗处3,民罢而弗堪4,则曰:“某寇将至。”乃沟公宫5。曰:“秦将袭我6。”民惧而溃7,秦遂取梁。

今注

1 不书其主,自取之也:《春秋》上不写为何人所灭,这是由于梁国自己找的。

2 土功:修建城池的工作。

3 亟城而弗处:很急切地修建城池而又不去居住。

4 民罢而弗堪:人民很辛苦而不能忍受。罢音意皆同疲。

5 乃沟公宫:使人民在公宫的四面挖成沟渠,作为防御。

6 秦将袭我:秦国将暗中侵略我。

7 民惧而溃:人民全害怕就崩溃了。

今译

梁国亡了,没有记载梁国君主的名字,因为梁国的灭亡是自找的。起初,梁伯喜好修建城池,急切地修建城池,又不去居住,人民疲惫而不能忍受,梁伯于是就说:“某一个敌寇将来。”使人民在梁伯的宫室四面挖成沟渠。又说:“秦国将暗中侵略我。”人民害怕,就全体溃散,于是秦国就取得了梁国。

僖公二十年(公元前六四〇年)

经 二十年春,新作南门。

传 二十年春,新作南门1,书不时也2。凡启塞从时3。

今注

1 新作南门:这是鲁都城的南门,本名稷门,僖公使之更加高大,所以改名高门。

2 书不时也:因为这不是土功的时候,所以特别加以记载。

3 凡启塞从时:门户桥梁叫作启,城郭叫作塞,修建启塞都要按着时候。

今译

二十年春天,僖公使鲁都城的南门更加高大,《春秋》记上一笔,因为这不是土功的时候。因为凡是修筑门户桥梁及城郭都要按着时候。

经 夏,郜子1来朝。

今注

1 郜子:郜是姬姓国,在今山东省城武县东南八十里。此经无传。

今译

夏天,郜子来鲁国朝聘。

经 五月乙巳,西宫灾1。

今注

1 西宫灾:西宫是鲁僖公的别宫,灾是火。此经无传。

今译

五月,乙巳那一天,鲁僖公的别宫失火。

经 郑人入滑。

传 滑人1叛郑而服于卫;夏,郑公子士2、洩堵寇3帅师入滑4。

今注

1 滑人:滑,地应在郑卫之间,今河南睢县西北的滑亭。

2 公子士:郑文公子。

3 洩堵寇:郑大夫。

4 帅师入滑:他们两人就领着兵进入滑的都城。

今译

滑人背叛郑国而顺服卫国;夏天,郑文公子士及郑大夫洩堵寇就率领军队进入滑国都城。

经 秋,齐人、狄人盟于邢。

传 秋,齐、狄盟于邢,为邢谋卫难也1,于是卫方病邢2。

今注

1 为邢谋卫难也:这是为邢国计划对付来自卫国的患难。

2 于是卫方病邢:这时卫国方成为邢国的患难。

今注

秋天,齐人和狄人在邢国会盟,这是为邢国计划对付来自卫国的患难,这时候,卫国才真正成为邢国的患难。

经 楚人伐随。

传 随以汉东诸侯1叛楚。冬,楚鬬穀於菟2帅师伐随,取成而还3。君子曰:“随之见伐,不量力也4,量力而动,其过鲜矣5。善败由己,而由人乎哉6!《诗》曰:‘岂不夙夜,谓行多露7。’”

今注

1 汉东诸侯:诸侯分在汉水以东的,据说多半是姬姓。

2 鬬穀於菟:即令尹子文;於音乌,菟音徒。

3 取成而还:取成就是盟誓讲和。讲和后还是班师回来。

4 随之见伐,不量力也:随国的被楚国讨伐,是他自己不知道他的力量有多少。

5 量力而动,其过鲜矣:要研究自己的力量,然后动作,他的过错就会很少。

6 善败由己,而由人乎哉:成功与失败全在乎自己,难道是由旁人吗?

7 岂不夙夜,谓行多露:这是《诗经·召南》篇的诗,意思说,岂不肯早晨或晚上而去,但是怕走路遇见很多露水。

今译

随国借着在汉水以东的姬姓诸侯背叛楚国。到冬天,楚国的令尹子文就率领军队征伐随国,于是楚与随两国盟誓讲和,楚军即班师回来。君子说:“随国被楚国讨伐,是他自己不知道他的力量有多少。凡先研究自己的力量,然后行动,他的过错就会很少。成功与失败全在乎自己,难道是由旁人吗?《诗经》上说:‘难道是不肯早晨或晚上而去,只是怕走路时,遇见很多露水。’”

传 宋襄公欲合诸侯,臧文仲闻之曰:“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1。”

今注

1 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将自己的私心随从众人的好处则可以,希望众人从自己的私欲很少能成功。

今译

宋襄公想要联合诸侯各国,鲁大夫臧文仲听到了这件事就说:“将自己的私心随从众人的好处则可以,希望众人从自己的私欲则很少能成功。”

僖公二十一年(公元前六三九年)

经 二十有一年春,狄侵卫1。

今注

1 狄侵卫:这是为邢的缘故。此经无传。

今译

二十一年春天,狄人侵伐卫国。

经 宋人、齐人、楚人,盟于鹿上。

传 二十一年春,宋人为鹿上1之盟,以求诸侯于楚2,楚人许之。公子目夷曰:“小国争盟,祸也3。宋其亡乎,幸而后败4。”

今注

1 鹿上:鹿上,宋地,在今安徽省太和县西有原鹿城。江永说:“原鹿在宋之西南,于楚差近。”

2 以求诸侯于楚:是跟楚国要求准许诸侯来。

3 小国争盟,祸也:小国指宋国,与大国争做盟主,这是祸害。

4 宋其亡乎,幸而后败:宋岂不要亡国,宋军如果被楚国的军队打败,这还是幸运的。

今译

二十一年春天,宋人在鹿上举行盟誓,并且跟楚国要求准许诸侯各国前来,楚国人答应了。宋公子目夷说:“宋国以一个小国而与大国争做盟主,这是种祸害。宋国岂不要亡国吗?宋军若被楚国的军队打败,这还是幸运的。”

经 夏大旱。

传 夏大旱,公欲焚巫尪1,臧文仲曰:“非旱备也2,修城郭、贬食、省用、务穑、劝分,此其务也3。巫尪何为?天欲杀之,则如勿生;若能为旱,焚之滋甚4!”公从之。是岁也,饥而不害5。

今注

1 公欲焚巫尪:巫尪是女巫,尪音汪。僖公要想烧死女巫。

2 非旱备也:这不是防备旱灾该做的。

3 修城郭、贬食、省用、务穑、劝分,此其务也:修理内城同外城,减少吃食,俭省用途,增产粮食,使粮食有无相济,这就是真正要做的事务。

4 若能为旱,焚之滋甚:她们若能为旱灾,把她们烧死,旱灾一定更加甚。

5 饥而不害:农作物歉收,但是没有伤害到老百姓。

今译

夏天大旱,鲁僖公要想烧死女巫,臧文仲就说:“这并不是防备旱灾该做的,只有修理内城同外城,减少吃食,俭省用途,增产粮食,使粮食有无相济,这才是真正要做的事务。女巫有什么用呢?上天要杀死她,不如不要生她;假使她们能够造成旱灾,把她们烧死,旱灾一定更加厉害。”僖公听从了他的说法。这一年,虽有饥荒,却不伤害人民。

经 秋,宋公、楚子、陈侯、蔡侯、郑伯、许男、曹伯会于盂,执宋公以伐宋。

传 秋,诸侯会宋公于盂1,子鱼曰:“祸其在此乎?君欲已甚2,其何以堪之?”于是楚执宋公以伐宋。冬,会于薄以释之3,子鱼曰:“祸犹未也,未足以惩君4。”

今注

1 盂:宋地,今河南省睢县西北有盂亭。

2 君欲已甚:君的私欲已经很厉害。

3 会于薄以释之:于是又会盟于薄,就放回宋襄公。薄是宋地,在今河南省商丘西北。

4 祸犹未也,未足以惩君:祸害尚没有完全来到,这尚不足以惩戒宋君。

今译

秋天,诸侯在盂地与宋公会盟。子鱼就说:“祸害将要在此地发生吗?君的私欲已经很厉害了,诸侯将不能忍受他的作为。”于是楚国人拘拿宋公去征伐宋国。到了冬天,又会盟于薄地,就放回宋襄公。子鱼说道:“祸害尚没有完全来到,这尚不足以惩戒宋君。”

经 冬,公伐邾1。

今注

1 公伐邾:这是为邾国灭了须句国的缘故。此经无传。

今译

冬天,鲁僖公征伐邾国。

经 楚人使宜申来献捷1。

今注

1 宜申是楚大夫鬬宜申。献捷是楚国战胜宋国的战利品。此经无传。

今译

楚国人派遣大夫宜申到鲁国献上战胜宋国的战利品。

经 十有二月,癸丑,公会诸侯盟于薄,释宋公。

今注

此经的传见“秋,宋公、楚子、陈侯、蔡侯、郑伯、许男、曹伯会于盂,执宋公以伐宋”。

传 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1,实司大皞与有济之祀2,以服事诸夏3。邾人灭须句,须句子来奔,因成风也4。成风为之言于公曰:“崇明祀,保小寡,周礼也5;蛮夷猾夏,周祸也6。若封须句,是崇皞济而修祀纾祸7也。”

今注

1 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任在今山东省任城县。宿在今山东省东平县东二十里。须句在山东省须冒县西北。颛臾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北八十里有颛臾城。

2 实司大皞与有济之祀:他们管理大皞与有济的祭祀。大音泰,皞音浩。

3 以服事诸夏:以服从侍奉诸夏。可见春秋的时候并没有把大皞列入诸夏之中,所以杜预说“与诸夏同服王事”。不是春秋人的思想。

4 因成风也:因为成风的缘故,须句是成风的母家。

5 崇明祀,保小寡,周礼也:因为大皞与有济的祭祀,所以应当推崇他,保护小国寡民,这是周的礼节。

6 蛮夷猾夏,周祸也:猾等于乱。蛮夷是指着邾国。蛮夷来乱夏的制度,这是周代的祸乱。

7 修祀纾祸:修建从前的祭祀而缓和祸乱。

今译

任、宿、须句与颛臾同为风姓的国家。他们是管理大皞与有济的祭祀,用来服从侍奉诸夏。邾国人灭了须句国,须句的子爵来投奔鲁国,因为成风的缘故。成风为了他们对鲁僖公说:“因为大皞与有济的祭祀,所以应当推崇他,保护小国寡民,这是周的礼节。蛮夷(指邾国)来乱夏的制度,这是周代的祸乱。如果加封了须句国,则是推崇大皞与有济,并且修建从前的祭祀而缓和祸乱。”

僖公二十二年(公元前六三八年)

经 二十有二年春,公伐邾取须句。

传 二十二年春,伐邾取须句,反其君焉,礼也1。

今注

1 反其君焉,礼也:将它的国君送归须句的国都,这是合于抚恤寡小的礼的。

今译

二十二年春天,征伐邾国而取得须句国,并且送归它的国君,这是合于抚恤寡小的礼节。

传 三月,郑伯如楚。

今译

三月,郑伯到了楚国。

经 夏,宋公、卫侯、许男、滕子伐郑。

传 夏,宋公伐郑,子鱼曰:“所谓祸在此矣1!”

今注

1 所谓祸在此矣:我所说的祸乱就在这里。

今译

夏天,宋公侵伐郑国,子鱼说:“我所说的祸乱就在这里啊!”

传 初,平王之东迁也1,辛有适伊川2,见被发而祭于野者,3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4?其礼先亡矣5!”秋,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6。

今注

1 平王之东迁也:在平王东迁洛邑的时候。

2 辛有适伊川:辛有是周大夫,往伊水边上去。

3 见被发而祭于野者:看见散着头发而在野地里祭祀的人。

4 不及百年,此其戎乎:不到一百年,这就会变成戎的区域。

5 其礼先亡矣:因为他们是披散着头发祭祀,所以已经没有礼节了。

6 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陆浑在今河南省嵩县东北五十里。伊川,杜注:“伊川,周地,伊水也。”此句谓秦国同晋国联合把陆浑的戎迁到伊水边上。陆浑之戎是允姓,居住在今甘肃省安西县西南的瓜州城。

今译

最初,周平王东迁洛邑的时候,周大夫辛有往伊水边上去,看见散着头发而在野地里祭祀的人,说道,“不到一百年,这里就会变成戎的区域了,因为他们已经没有礼节了。”秋天,秦国同晋国联合把陆浑的戎迁到伊水边上。

传 晋大子圉1为质于秦,将逃归2,谓嬴氏3曰:“与子归乎?”对曰:“子晋大子,而辱于秦,子之欲归,不亦宜乎4?寡君之使婢子5,侍执巾栉6,以固子7也。从子而归,弃君命也8。不敢从,亦不敢言9。”遂逃归10。

今注

1 大子圉:即晋怀公。

2 将逃归:预备逃回晋国。

3 嬴氏:即怀嬴,为秦穆公女。

4 子之欲归,不亦宜乎:你想回晋国,不也是应当的吗?

5 婢子:杜预注:“婢子,妇人之卑称也。”这可以证明在韩之战以前,秦穆公的女儿自称婢子这句话,是不见于《左传》原本的,否则杜预不必在此注。

6 侍执巾栉:栉音至。侍奉你并给你拿手巾同梳子,表示谦虚的意思。

7 以固子:为的使你能安心在秦国。

8 从子而归,弃君命也:同你回晋国,这岂不是废弃君主的命令。

9 不敢从,亦不敢言:我不敢与你一同回晋国,也不敢说你逃走。

10 遂逃归:于是子圉逃回晋国。

今译

晋国太子圉在秦国做人质时,预备逃回晋国,对妻子怀嬴说:“与你一起回去?”回答说:“你是晋国的太子,却在秦国受到屈辱,你想回到晋国,不也是应当的吗?父王派我来侍奉你,为的是使你能安心在秦国。我同你回晋国,这岂不是废弃君王的命令了。我不敢与你一同回晋国,也不敢说你逃走。”于是子圉逃回晋国。

传 富辰1言于王曰:“请召大叔2。《诗》曰:‘协比其邻,昏姻孔云3。’吾兄弟之不协,焉能怨诸侯之不睦4?”王说5,王子带自齐复归于京师,王召之也6。

今注

1 富辰:周大夫。

2 请召大叔:大叔即王子带,在僖公十二年奔齐国。请召,是叫他回周都。

3 协比其邻,昏姻孔云:先同他的邻居和谐,于是近亲的婚姻就完全归附了。这是《诗经·小雅》的一句诗。

4 吾兄弟之不协,焉能怨诸侯之不睦:我们兄弟的不和谐,安能怨望诸侯的不和睦。

5 说:音义同悦。

6 王召之也:这是周王召他回来的。

今译

周大夫富辰对周王说:“请叫王子带回周都。《诗经》说:‘先同他的邻居和谐,于是近亲的婚姻就完全归附了。’我们兄弟间的不和谐,怎能够怨望诸侯的不和睦呢?”周王听了很高兴,于是王子带又回到了周的京都,这是周王召他回来的。

经 秋八月,丁未,及邾人战于升陉。

传 邾人以须句故出师,公卑邾1,不设备而御之2。臧文仲曰:“国无小不可易也3;无备,虽众不可恃也4。《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5。’又曰:‘敬之敬之,天唯显思,命不易哉6!’先王之明德,犹无不难也,无不惧也7。况我小国乎?君其无谓邾小,蜂虿有毒8,而况国乎?”弗听,八月丁未,公及邾师战于升陉9,我师败绩10,邾人获公冑11,县诸鱼门12。

今注

1 公卑邾:鲁僖公看不起邾国。

2 不设备而御之:没有设防备就加以抵抗。

3 国无小不可易也:国不管是否小,也不可轻易地对待。

4 无备,虽众不可恃也:要没有预备,虽军队众多也不可以仗恃。

5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表示恐惧的样子,如同面临深水,如同脚踩在薄的冰上。这是《诗经·小雅》的一句诗。

6 敬之敬之,天唯显思,命不易哉:为国君者应当敬天,天是很明白的,并且承受天命并不容易。这是《诗经·周颂》的诗。

7 先王之明德,犹无不难也,无不惧也:先王有那么多的德行,仍旧无所不畏难,无所不恐惧。

8 蜂虿有毒:蜂虿,是蝎的一种。蜂同蝎子全有毒。

9 升陉:鲁地。在今山东省曲阜县西南二十里。

10 我师败绩:鲁国的军队整个崩溃。

11 邾人获公冑:邾人得到僖公的战盔。

12 县诸鱼门:鱼门是邾国的都城门。县同悬,挂在鱼门上。

今译

邾国人因为须句的缘故而来征讨鲁国,鲁僖公因为看不起邾国,没有防备就加以抵抗。臧文仲说道:“国家不管是否小,也不可轻易地对待。要是没有备战,军队众多也是不可以仗恃的。《诗经》上说:‘时刻有戒惧的心,如同面临深水,如同脚踩在薄的冰上。’又说:‘为国君者应当敬天,天意是很明白的,并且承受天命并不容易。’先王虽有那么多的德行,仍旧什么都畏难,什么都害怕。何况我们要对付的是一个国家呢!君你不要说邾国很小,既然蜂虿全有毒,何况是一个国家呢?”僖公不听,八月丁未,鲁公同邾国军队交战于升陉地,鲁国的军队整个崩溃,邾人得到僖公的战盔,而把它悬挂在邾国的都城门上。

传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1谏曰:“天之弃商久矣2,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3。”弗听。

今注

1 大司马固:杜预注说:“大司马固,庄公之孙,公孙固也。”另一说:固谏是动词,为强力地谏诤,而大司马是公子鱼。从此说。

2 天之弃商久矣:上天不保护商,已经很久了。宋是商朝的后裔。

3 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你想要再兴盛宋国,这种罪过是不可赦免的。

今译

楚国人去讨伐宋国为的援救郑国。宋公将要迎战。大司马公子鱼强力地谏诤道:“上天不保护商,已经很久了。你若想要再兴旺宋国,这种罪过是不可赦免的。”宋公不听从。

经 冬十有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

传 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1。宋人既成列2,楚人未既济3。司马4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5,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6,宋师败绩,公伤股7,门官歼焉8。国人皆咎公9。公曰:“君子不重伤10,不禽二毛11。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12。寡人虽亡国之余13,不鼓不成列14。”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15,隘而不列,天赞我也16。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17。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耇18,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19。伤未及死,如何勿重20?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21。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22。利而用之,阻隘可也23。声盛致志,鼓儳可也24。”

今注

1 泓:水名,在今河南省柘城县北三十里,是涡水的支流。

2 宋人既成列:宋人已经排成行列。

3 楚人未既济:楚人尚未能完全渡过泓水。

4 司马:即公子目夷,子鱼也。

5 既济,而未成列:已经渡过泓水,但是没有排好队伍。

6 既陈而后击之:等到楚人已经排好阵势,然后宋人就来攻打。

7 公伤股:宋襄公的腿受伤。

8 门官歼焉:歼音尖,谓杀尽。门官是守门的官吏。

9 国人皆咎公:春秋时代所称的国人皆指贵族,《左传》中能找出不少的例子。贵族们全都归罪于宋襄公。

10 君子不重伤:君子也指贵族。不重伤是对已经受伤的敌人,不再使他受伤。

11 不禽二毛:二毛指头发有黑白两种颜色的人,即指年长之人。不禽是不擒获。

12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古人的打仗,不因为关塞险阻以求胜。

13 寡人虽亡国之余:宋是商的后人,所以自称为亡国之余。

14 不鼓不成列:鼓是进攻的行动。所以这里是说,不进攻不成列的敌人。

15 君未知战,勍敌之人:勍音擎,勇武貌。你不知道打仗,在强敌的面前。

16 隘而不列,天赞我也:在险隘的地方楚国没有方法陈列阵势,这是天帮我们的忙。

17 犹有惧焉:这样子还怕不能够战胜。

18 胡耇:是高寿的人。《周书·谥法解》,弥年寿考曰胡。《尔雅》:耇寿也。

19 明耻教战,求杀敌也:明耻辱教导人民作战,目的在求杀死敌人。

20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受伤尚没有死亡,为什么不可以再杀害他?

21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要喜欢老人,则不如服从他。

22 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三军必因战有利而动,金同鼓是用声响鼓舞士气。

23 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军队有利而动,那么就是碰到地形有阻隘时也可以获胜。

24 声盛致志,鼓儳可也:金鼓的声音使士气旺盛,就是碰着恶劣地形,不能做成阵势,也仍可获胜。

今译

冬天十一月初一的这天,宋公和楚国人交战于泓地。宋人已经排成行列,而楚人尚未能完全渡过泓水。司马公子鱼说:“他们军队众多而我军寡少,在他们还未能全渡过泓水时,请击溃他们。”宋公说:“这不可以。”在楚军已经渡过泓水,但是还未排好队伍时,公子鱼又劝告宋公先战。宋公说:“还是不可以。”等到楚人已经排好阵势,然后宋人就来攻打,宋国军队打了败仗,宋襄公的腿受了伤,守门的官吏也全都被杀尽。贵族们都归罪于宋襄公。宋公说:“贵族对已经受伤的敌人,不再使他受伤。不擒获头发有黑白两种颜色的老人。古时打仗的人,不凭借关塞险阻以求胜。我宋国虽是亡国之后,但还是不进攻不成列的敌人。”子鱼说:“你不知道作战,在强敌的面前,在险隘的地方,楚军没有方法陈列阵势,这是上天帮我们的忙。敌人受阻而我军就进攻,这不也是可以吗?这样子还怕不能战胜,况且现今所有的劲敌,皆是我们的敌人。虽然是老人家,擒获到就杀了,何必顾到他头发是否花白呢?明耻辱教导人民作战,目的在求杀死敌人。受伤尚没有死亡,为什么不可以再杀害他?如不忍杀害他,那就干脆不要伤他。要爱怜他是头发花白的老年人,倒不如去服从他。三军必因战有利而动,金同鼓是用声响来鼓舞士气。能善利用军队,就是碰到地形有阻隘时也可以获胜。金鼓的声音使士气旺盛,就是碰着恶劣地形,不能做成阵势,也仍可以获胜。”

传 丙子晨,郑文夫人芈氏、姜氏1劳楚子于柯泽2,楚子使师缙3示之俘馘4。君子曰:“非礼也。妇人送迎不出门,见兄弟不逾阈5,戎事不迩女器6。”丁丑,楚子入飨于郑7,九献8,庭实旅百9,加笾豆六品10。飨毕夜出,文芈送于军,取郑二姬11以归。叔詹曰:“楚王其不没乎12!为礼卒于无别13,无别不可谓礼14,将何以没15?”诸侯是以知其不遂霸也16。

今注

1 芈氏、姜氏:芈氏是楚国的女儿,姜氏是齐国的女儿。

2 柯泽:郑地,在今河南省新郑县东南。

3 师缙:楚国的乐师。

4 示之俘馘:馘音国。杀敌献左耳曰馘。给她们看俘虏同敌人的左耳。

5 妇人送迎不出门,见兄弟不逾阈:阈音域,门限也。女人送宾客皆不出大门,见自己的兄弟也不能超越屋子的门限。

6 戎事不迩女器:意思是说俘虏或者死敌的左耳,皆不是能近妇人的物品。

7 入飨于郑:到郑国都城去受飨宴。

8 九献:献酒九次。

9 庭实旅百:院中所陈列的物品有好几百件。

10 加笾豆六品:再加笾豆礼品六件。

11 郑二姬:文芈的女儿。

12 楚王其不没乎:不没是不能寿终;楚王恐怕要不能寿终。

13 为礼卒于无别:行礼到末了却弄成男女无分别。

14 无别不可谓礼:男女没有分别就不可以说行礼。

15 将何以没:他怎么能够寿终。

16 诸侯是以知其不遂霸也:所以诸侯也就明白,他不能够成为霸主。

今译

丙子早晨,郑文公的夫人芈氏、姜氏劳问楚王在柯泽地,楚子派师拿给她们看俘虏同敌人死后割下的左耳。君子说:“这不合于礼节。女人送迎宾客皆不出大门,见自己的兄弟也不能超越屋子的门限,而俘虏或者死敌的左耳,皆是不能近妇人的物品。”丁丑,楚子到郑国都城去受飨宴,献酒九次,院中所陈的物品有好几百件,再加笾豆礼品六件。飨宴完后,文芈夫人(楚国之妹)夜送于军,楚王带回文芈的二个女儿。叔詹说:“楚王恐怕要不能寿终。因为行礼到末了却弄成男女无分别。男女没有分别,就不可以说行礼,他怎么能够寿终呢?”所以诸侯也就明白他不能够成为霸主。

僖公二十三年(公元前六三七年)

经 二十有三年春,齐侯伐宋,围缗。

传 二十三年春,齐侯伐宋,围缗1,以讨其不与盟于齐也2。

今注

1 缗:宋地,在今山东省金乡县东北二十三里。

2 以讨其不与盟于齐也:因为僖公十九年,诸侯皆盟于齐国,以免忘了齐桓公的德行,而宋独不往会,而僖公二十一年,宋人又召齐共盟于鹿上,所以现在加以讨伐。

今译

二十三年春天,齐侯讨伐宋国,并且包围缗邑,是为了讨伐他不参加诸侯与齐国的盟会。

经 夏五月,庚寅,宋公兹父卒。

传 夏五月,宋襄公卒1,伤于泓故也2。

今注

1 宋襄公卒:宋襄公曾与鲁国三次同盟,所以《春秋》上写他的名字。

2 伤于泓故也:这就是公子鱼所说的得死为幸。

今译

夏天五月,宋襄公死,因他在泓水之战中受了腿伤,这就是公子鱼所说的得死为幸。

经 秋,楚人伐陈。

传 秋,楚成得臣1帅师伐陈,讨其贰于宋也2,遂取焦、夷3城顿4而还。子文以为之功5,使为令尹6。叔伯7曰:“子若国何8?”对曰:“吾以靖国也9!夫有大功而无贵仕10,其人能靖者与有几11?”

今注

1 成得臣:就是楚大夫子玉。

2 讨其贰于宋也:这是讨伐陈国背着楚国与宋国勾结。

3 焦、夷:焦是陈邑,在今安徽省亳县。夷亦是陈邑,杜注一名城父,故城在今安徽省亳县东南七里。

4 城顿:顿是姬姓国,在今河南省商水县东南。在那里修顿国的城。

5 以为之功:以为这是他的功劳。

6 使为令尹:叫子玉接着子文做令尹。

7 叔伯:楚大夫薳吕臣。

8 子若国何:你如何对国家交代。

9 吾以靖国也:我是为安定国家。

10 夫有大功而无贵仕:要是这个人有大的功劳而没有贵显的位子。

11 其人能靖者与有几:这种人能安定国家的能有几个呢?

今译

秋天,楚大夫子玉率领军队征伐陈国,因陈国背着楚而与宋国勾结,于是攻下焦、夷,并修了顿国的城墙才班师回国。子文以为这是他的功劳,叫子玉接着子文做令尹。楚大夫薳吕臣说:“你如何对国家交代?”回答说:“我是为安定国家!若这个人有大的功劳,而没有贵显的位子,这种人能安定国家的又有几个呢?”

传 九月,晋惠公卒。怀公立命无从亡人1,期期而不至2,无赦。狐突3之子毛及偃4,从重耳在秦5,弗召。冬,怀公执狐突曰:“子来则免6。”对曰:“子之能仕,父教之忠,古之制也。策名委质,贰乃辟也7。今臣之子,名在重耳有年数矣8,若又召之,教之贰也9。父教之贰,何以事君10?刑之不滥,君之明也,臣之愿也11。淫刑以逞,谁则无罪12?臣闻命矣!”乃杀之。卜偃称疾不出13,曰:“《周书》有之,乃大明服14。己则不明,而杀人以逞,不亦难乎?民不见德而唯戮是闻15,其何后之有16?”

今注

1 怀公立命无从亡人:王念孙说:“怀公下脱立字……《太平御览·人事部》五十九,治道部二,两引此文,皆作‘怀公立命无从亡人’,则宋初本尚有未脱立字者。”此谓不许随从公子重耳,亡人指重耳。

2 期期而不至:第一个“期”是动词,为约定时期。第二个“期”是名词,为过了时期。而不至是到时不来到。

3 狐突:是晋公子重耳的外祖父。

4 毛及偃:狐毛及狐偃皆是重耳的舅父。

5 从重耳在秦:他们随从着重耳在秦国。

6 子来则免:你的儿子要来了就可以赦免你。

7 策名委质,贰乃辟也:策名是把名字写在竹简上。委质是贡献贽见的礼物。贰乃辟也是指改变心意,这是犯罪的。

8 名在重耳有年数矣:他的名字写在重耳那里已经有若干年了。

9 教之贰也:这是教给他改变心意。

10 父教之贰,何以事君:父亲教儿子背叛,那怎么能够侍奉君上。

11 刑之不滥,君之明也,臣之愿也:刑法的不滥加施行,这是君上的贤明,也是做臣子的愿望。

12 淫刑以逞,谁则无罪:滥施刑罚,以快君心,那么谁还没有罪呢?

13 称疾不出:借口生疾以免除上朝。

14 《周书》有之,乃大明服:《周书》是《尚书·康诰》篇的文辞。乃大明服是说君能贤明,人民自然服从。

15 唯戮是闻:人民只听见杀戮。

16 其何后之有:这怎么样能有后代?

今译

九月,晋惠公死。怀公命晋人不许随从公子重耳,若过了约定时期,还不回来的,则不可赦免。狐突的儿子毛及偃都跟随重耳在秦国,狐突未召他们回国。冬天,怀公捉拿狐突说:“你的儿子要来了就可以赦免你。”回答说:“若儿子到了能做官的年龄,做父亲的教导他应忠心于职守,这是古时的礼制。要把名字写在竹简上,并贡献贽见的礼物,若背叛君上,这是犯罪的。现在我的二个儿子,追随重耳已有数年了,若把他们召回来,这是教给他们背叛君上。做父亲的人教儿子背叛君上,那又怎么能够侍奉君上?刑法的不滥加施行,这是君上的贤明,也是做臣子的愿望。滥施刑法,以快君心,那么谁能免于罪呢?臣子愿听君上的命令。”于是狐突被杀。卜偃借口生病,以避免上朝,说道:“《周书》有句话,是说君能贤明,人民自然服从。自己既不够贤明,而又任意杀戮以逼人民服从,这不是很难的吗?人民不见德行,只听见杀戮,这又怎么样能够有后代呢?”

经 冬,十有一月,杞子卒。

传 十一月,杞成公1卒。书曰“子”杞夷也2。不书名,未同盟也3,凡诸侯同盟,死则赴以名4,礼也。赴以名则亦书之,不然则否,辟不敏也5。

今注

1 杞成公:成公名王臣,为杞国君。

2 书曰“子”杞夷也:《春秋》上写着杞子,因为杞国用夷人的礼节。

3 不书名,未同盟也:不写他的名字,因为鲁国没有同他同盟。

4 死则赴以名:要是他死的时候,就以他的名字来讣告。

5 不然则否,辟不敏也:要没有同盟,而又不以他的名字来讣告,就不写在《春秋》上,这是为了避免不审慎。

今译

十一月,杞成公死。《春秋》上写着杞子,因为杞国用夷人的礼节。不写他的名字,因为鲁国没有同他同盟,凡是诸侯加入了同盟,他死的时候,就以他的名字来讣告,这是种礼。用他的名字来讣告,《春秋》上也就写上名字,要没有同盟,而又不以他的名字来讣告,就不写在《春秋》上,这是为了避免不审慎。

传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1,晋人伐诸2蒲城。蒲城人欲战3,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4。有人而校,罪莫大焉5。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6、颠颉7、魏武子8、司空季子9。狄人伐 咎如10,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11。公子取季隗,生伯鯈12、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13。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14,请待子。”处狄十二年而行15。过卫,卫文公不礼16焉。出于五鹿17,乞食于野人18,野人与之块19,公子怒,欲鞭之。子犯20曰:“天赐也21。”稽首受而载之22。及齐,齐桓公妻之23,有马二十乘24。公子安之25,从者以为不可26。将行,谋于桑下27。蚕妾在其上28,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29,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30。”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31。”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32。醒,以戈逐子犯。及曹,曹共公33闻其骈胁34,欲观其裸35,浴,薄而观之36。僖负羁37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38,若以相,夫子39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40。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41焉。”乃馈盘飧,寘璧焉42。公子受飧,反璧43。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及郑,郑文公44亦不礼焉。叔詹45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46,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47,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48,一也。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49,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50,三也。晋、郑同侪51,其过子弟52,固将礼焉53,况天之所启乎54?”弗听。及楚,楚子飨之55,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穀56?”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57,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58,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59?”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60,若不获命61,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62。”子玉请杀之。楚子曰:“晋公子广而俭63,文而有礼64。其从者肃而宽65,忠而能力66。晋侯无亲,外内恶之67。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将由晋公子乎68?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69。”乃送诸秦。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70。奉匜沃盥,既而挥之71。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72。”公子惧。降服而囚73。他日,公享之74。子犯曰:“吾不如衰之文也75,请使衰从。”公子赋《河水》76,公赋《六月》77,赵衰曰:“重耳拜赐78。”公子降拜稽首79,公降一级而辞焉80。衰曰:“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81,重耳敢不拜82?”

今注

1 重耳之及于难也:重耳遭受到骊姬的患难。

2 伐诸:伐他,他指公子重耳。

3 欲战:想着抵抗。

4 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保有君父的命令而受他的养禄,然后才能聚人得众。

5 有人而校,罪莫大焉:有很多的人众,而与君父校胜负,罪过很大。

6 赵衰:衰音崔。为赵夙的弟弟。

7 颠颉:晋文公的大夫。

8 魏武子:即魏犨,毕万的儿子。

9 司空季子:即胥臣。

10 咎如:是赤狄的别种,隗姓, 音墙,咎音糕。

11 纳诸公子:嫁给公子重耳。

12 伯鯈:鯈音酬。

13 生盾:盾即赵宣子,后为晋国的忠臣。

14 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我今年已经二十五岁,再过二十五年而再嫁人,那将进入棺木。

15 处狄十二年而行:晋文公以僖公五年出奔狄,到僖公十六年方才离开狄国,所以说他居住在狄国共十二年。

16 卫文公不礼:卫文公不以礼款待他。

17 五鹿:卫地,在今河北省濮阳县南三十里。

18 乞食于野人:同野人要吃食。野人就是农夫。《论语》中孔子曰:“先近于礼乐,野人也。”与此同义。

19 与之块:给他一个土块。

20 子犯:就是狐偃。

21 天赐也:得一块土,这是代表得国家的祥瑞,所以说它是天所赏赐的。

22 稽首受而载之:稽首就是首至地,等于汉朝以后的磕头。

23 齐桓公妻之:齐桓公将女儿嫁给他。

24 有马二十乘:每四匹马为一乘,二十乘共八十匹。

25 公子安之:公子不想回到晋国,就安居在齐国。

26 从者以为不可:侍从的人以为这不可以。

27 谋于桑下:在桑树底下讨论。

28 蚕妾在其上:养蚕的女子在桑树上。

29 子有四方之志:你有到四方去的志愿。所谓四方是东、西、南、北。

30 无之:没有这回事。

31 行也。怀与安,实败名:走吧。怀念同安居,这全是毁名誉的事。

32 醉而遣之:将他灌醉后送他上车离开齐国。

33 曹共公:名让。

34 骈胁:骈就是合,胁就是肋骨,骈胁是说肋骨合并的意思。

35 欲观其裸:想看见他赤身的样子。

36 薄而观之:接近去看他。

37 僖负羁:是曹大夫。

38 相国:做国家的宰相。

39 夫子:春秋的时候贵族相互称皆曰子,可是在贵族不在面前的时候就称他为夫子。

40 必得志于诸侯:必定在诸侯之中得志。

41 盍蚤自贰:你何不早点自己跟他接近。

42 乃馈盘飧,寘璧焉:就送了他一盘食品,暗中在里头安置一块玉。

43 反璧:公子退还那块玉,表示明白他的意思。

44 郑文公:名捷。

45 叔詹:郑大夫。

46 天其或者将建诸:天意或者将立他为晋国君。

47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男女同姓结婚,生下的后人不会很繁昌。

48 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晋公子的母亲是大戎狐姬,而他一直能活到现在。

49 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公子重耳,他逃奔在外,而上天并不安定晋国,这是将要启用他为晋国的君。

50 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他有三个从者皆能超过旁人而追随他。

51 晋、郑同侪:晋国与郑国同等级。

52 其过子弟:所经过的子弟。

53 固将礼焉:全都将以礼貌对他。

54 况天之所启乎:何况是上天所启用的人?

55 楚子飨之:楚子宴享他。

56 则何以报不穀:将怎么样来报答我?不穀,乃是古时候王者自称,因楚自称王也。

57 子女玉帛则君有之:子女指人民,玉帛是指宝玉同钱币。

58 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凡是能够送到晋国的,那全是你所余剩的。

59 何以报我:你如何报答我呢?

60 其辟君三舍:那我必定躲避你九十里。三十里为一舍。

61 若不获命:晋军若三次后退,而楚人仍旧进攻。

62 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櫜音高,为敛藏兵器之具,如弓衣、甲衣等。鞬音坚,为马上盛弓矢之器。鞭是马鞭,弭是弓套。此句谓左手拿着马鞭与弓套,右手拿着甲衣与盛弓矢的器具,与你相追逐。

63 晋公子广而俭:晋公子志向很宽广而生活很节俭。

64 文而有礼:温文而有礼貌。

65 其从者肃而宽:他的从人全都敬肃而宽大。

66 忠而能力:对于晋公子有忠心而能够效力。

67 晋侯无亲,外内恶之:晋惠公没有亲人,外人同晋国人全都恨恶他。

68 其后衰者也,其将由晋公子乎:姬姓是后来才衰落的,他的兴起将由于晋公子吗?

69 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天意将使他兴起,谁又能废除他?违背了天意必定得大的罪过。

70 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秦穆公嫁给他五个女儿,怀嬴在其中。

71 奉匜沃盥,既而挥之:匜音移,沃盥器,奉音义皆同捧。他捧着洗面同洗手的器具,后来他却拿水洒溅在重耳身上。

72 秦、晋匹也,何以卑我:秦同晋是两个对等的国家,你怎么能看不起我。

73 降服而囚:去了上身的衣服而自己以囚犯自待。

74 公享之:秦穆公享宴公子重耳。

75 吾不如衰之文也:我不如赵衰的文雅。

76 《河水》:佚诗。

77 《六月》:是《小雅·六月》篇。

78 重耳拜赐:重耳赶紧下台阶拜受秦穆公的恩赐。

79 公子降拜稽首:公子由台上到台下去行稽首礼。

80 公降一级而辞焉:秦穆公下一个台阶来辞谢。

81 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君是指秦穆公。你称道如何辅佐天子来命令重耳。

82 重耳敢不拜:重耳不敢不拜首道谢。

今译

晋公子重耳遭受到骊姬谗害的那次患难时,晋献公差人去蒲城伐他。蒲城人想要抵抗,重耳不肯,说:“保有君父的命令,而受他的养禄,然后才能聚人得众。有很多的人众,而与君父校胜负,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罪恶了,我还是逃罢。”便逃到狄国去,跟从他的人有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后来狄人攻打 咎如,虏了他的两个女儿,名叫叔隗、季隗,狄人便送给公子,公子只娶了季隗,生两个儿子伯鯈、叔刘。把叔隗给了赵衰做妻子,生了赵盾。公子快要到齐国去了,对季隗说:“等我二十五年,如果我不来,你再出嫁。”季隗回答道:“我已经二十五岁了,再过这些年出嫁,怕便要入棺木了,终身等你就是了。”重耳留在狄国,过了十二年,方才离去。经过卫国,卫文公不用礼待他。走到五鹿,向乡野人讨食吃,乡野人却给他一块土,公子发怒,要想鞭打他。子犯说:“得一块土这是得国的祥瑞,恐怕是天赐的呢!”便叩头谢了,受着土块,载在车上。到了齐国,齐桓公将女儿嫁给他,有马八十匹。公子不想回到晋国,就安居齐国,侍从的人全以为这不可以,将要往他国去,相聚在桑树底下讨论。恰好有个养蚕的女子在桑树上听到他们的计谋,便去告诉姜氏,姜氏怕她泄露,把她杀了,却对公子说道:“你有经营四方的志愿,听得你计谋的人,我已经把她杀了。”公子道:“我没有这回事!”姜氏道:“你走吧!怀念同安居,这全是毁名誉的事。”公子却不肯他去,姜氏和子犯商量后,把重耳灌醉,送他上车离开齐国。公子酒醒后,恼怒他们的作弄,拿了戈追赶子犯。到了曹国,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肋骨是成片生的,想看他赤身的样子,等到重耳洗浴时,共公便逼近去看他。曹大夫僖负羁的妻子对她丈夫说:“我看晋公子的随从,都可以做国家的宰相。如果重耳用他们辅佐,定能回到晋国。回到晋国以后,必定能做诸侯的霸主。做霸主以后,如果追责前日无礼的各国,曹国必定是第一个。你何不早点自己接纳他?”僖负羁便送重耳一盘食品,暗中在底下放了一块玉。公子接受了食物,却把玉还给他。到了宋国,宋襄公送他八十匹马。到了郑国,郑文公也不以礼貌待他。郑大夫叔詹谏说:“臣听说天意要启用他,别人便不能及他。晋公子有三件事,天意或者将立他为晋国的国君,您应该以礼待他。凡男女同姓结合的,他的子孙一定不繁盛。晋公子的母亲是大戎狐姬,而他却能活到现在,这是第一种天意。他遭受骊姬之难,逃奔在外,而上天并不安定晋国,这将是启用他为晋国的国君。这是第二种天意。他有狐偃、赵衰、贾佗三个从者,皆才具超过他人,而始终跟随重耳,这是第三种天意。晋、郑本是同等的国家,就是晋国的子弟经过,郑国也应该以礼对他,何况是上天将启用的人呢?”郑文公不听他的话。重耳到了楚国,楚成王设宴飨他,而且说道:“公子若回到晋国,用什么东西来谢我?”公子回答说:“人民、宝玉和钱币,是你有的,至于飞鸟的羽毛,走兽的齿革,是你国土上产的。凡是能够在晋国的,那全是你所余剩的,叫我用什么报答你呢?”成王道:“话虽如此,你到底如何报答我呢?”公子回答说:“若靠你的威灵,能够回到晋国,倘使将来晋、楚二国有战事,在中原之地相遇,那么我们晋兵必定退避九十里,来报答你的恩德。若楚人仍旧进攻,那么只有左手执鞭和弓套,右手拿了甲衣与弓袋,与你相追逐了。”子玉请成王杀死他。楚王说:“晋公子志愿虽大,但生活很节俭。温文而有礼貌。他的随从皆敬肃而宽大,对于晋公子有忠心且有能力。晋惠公没有亲人,诸侯臣民都厌恶他。我听说姬姓是唐叔的后代,他的衰是最迟的。恐怕要从晋公子兴起来呢!天意将使他兴起,谁又能废除他?违背了天意,必定有大灾祸的。”便送他到秦国去。秦穆公将五个女儿嫁给他,怀嬴也在其中。一天怀嬴捧了脸盆侍候公子洗脸,后来却拿水洒溅重耳,怒道:“秦、晋是对等的国家,为什么看轻我?”公子害怕,便去了上身的衣服而自己以囚犯自待。有一天,秦穆公享宴公子重耳。子犯说:“我不如赵衰的文雅,请使赵衰随从你罢。”公子赋《河水》一章诗,穆公赋《六月》一章诗;赵衰说:“重耳!拜受秦赐罢!”公子便走下阶去拜谢,行叩首礼。穆公走下一层阶辞谢。赵衰说:“你把帮助天子的事吩咐重耳,重耳怎敢不拜呢?”

僖公二十四年(公元前六三六年)

经 二十有四年春王正月。

传 二十四年春王正月,秦伯纳之1,不书不告入也2。及河,子犯以璧授公子曰:“臣负羁绁3从君,巡于天下,臣之罪甚多矣!臣犹知之,而况君乎?请由此亡4。”公子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5。”投其璧于河6。济河,围令狐7,入桑泉8,取臼衰9。二月甲午,晋师军于庐柳10。秦伯使公子絷如晋师。师退,军于郇11。辛丑,狐偃及秦、晋之大夫盟于郇12。壬寅,公子入于晋师,丙午,入于曲沃。丁未,朝于武宫13。戊申,使杀怀公于高梁14,不书亦不告也,吕郤畏偪15,将焚公宫而弑晋侯16,寺人披请见17,公使让之,且辞焉18,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19。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20,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21,虽有君命,何其速也22?夫袪犹在,女其行乎23!”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24!若犹未也,又将及难25,君命无二,古之制也26。除君之恶,唯力是视27。蒲人、狄人,余何有焉28。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29!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30,君若易之,何辱命焉31?行者甚众,岂唯刑臣32。”公见之,以难告33。三月,晋侯潜会34秦伯于王城。己丑晦,公宫火,瑕甥、郤芮不获公,乃如河上35。秦伯诱而杀之。晋侯逆36夫人嬴氏37以归。秦伯送卫于晋三千人,实纪纲之仆38。初,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39,其出也,窃藏以逃40,尽用以求纳之41。及入,求见。公辞焉以沐42,谓仆人43曰:“沐则心覆,心覆则图反,宜吾不得见也44。居者为社稷之守,行者为羁绁之仆45,其亦可也,何必罪居者?国君而仇匹夫,惧者其众矣46。”仆人以告,公遽见之47。狄人归季隗于晋而请其二子48。文公妻赵衰,生原同、屏括、楼婴49。赵姬请逆盾与其母50。子余辞。姬曰:“得宠而忘旧,何以使人,必逆之51。”固请,许之52。来,以盾为才53,固请于公,以为嫡子,而使其三子下之54,以叔隗为内子,而己下之55。

今注

1 秦伯纳之:秦穆公派兵护送重耳入晋国。

2 不书不告入也:《春秋》不书此事,因为晋国也没有告诉鲁国说重耳返晋国。

3 臣负羁绁:羁音鸡,马络头,绁是马缰的意思。我背着牵马的工具。

4 请由此亡:请你自己回到晋国,我就从此逃去。

5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舅氏指狐偃,此句是重耳的誓词。我若与你不同心,就等于这白水一样。

6 投其璧于河:就把他那块玉石扔到河水里。

7 令狐:在今山西省猗氏县西十五里。

8 桑泉:在今山西省临晋县东十三里。

9 臼衰:在今山西省解县西北二十五里有臼城。

10 庐柳:在今山西省猗氏县西北。

11 郇:旧为姬姓国,文王子所封,后灭于晋。在今山西省猗氏县西南。

12 狐偃及秦、晋之大夫盟于郇:狐偃同秦国、晋国的大夫全在郇参加盟誓。

13 丁未,朝于武宫:王引之以为应当做“丁未入于绛,朝于武宫”。因为武宫在绛,不在曲沃,必先入于绛,而后朝于武宫。武宫是文公之祖武公的庙。

14 高梁:晋地,在今山西省洪洞县南临汾县东北。

15 吕郤畏偪:吕郤是指吕甥,与郤芮皆晋惠公的旧臣。畏偪是恐怕公子重耳对他们压迫。

16 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将烧晋文公的宫室,并且把晋文公杀掉。

17 寺人披请见:寺人是太监,名字叫披。请见是请求见晋文公。

18 公使让之,且辞焉:晋侯让仆人责备他,并且辞谢不见。

19 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在晋献公派人伐公子重耳于蒲城的时候,当时命你第二天来,而你当天就来到。

20 以田渭滨:在渭水河边上打猎。

21 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女音同汝。你当时被晋惠公派来,来求狄国的君来杀我,命你经过三天来到,而你中间那天就来。

22 虽有君命,何其速也:虽然这是奉了君的命令,但是为何有这等的快?

23 夫袪犹在,女其行乎:袪音驱,即袖口。这个衣袖仍旧存在,那么你还是去吧!

24 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我以为你回到晋国以后,必定已经能知道为君的道理。

25 若犹未也,又将及难:你要尚未能知道,又将遇上祸难。

26 君命无二,古之制也:君的命令不能改变,这是古来的制度。

27 除君之恶,唯力是视:去除君的不满意的人,只有尽力。

28 蒲人、狄人,余何有焉:蒲人及狄人,对我有什么意义?

29 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现在你即了君位,难道就没有什么蒲人、狄人了。

30 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齐桓公忘记射带钩的羞辱,而使管仲任宰相。

31 君若易之,何辱命焉:你要改变齐桓公的行为,那又何必你下命令?

32 行者甚众,岂唯刑臣:因此出走的人恐怕很多,岂止是我这种受刑的人。因为寺人披是太监,故以刑臣自称。

33 公见之,以难告:晋文公就见了他,他就以吕、郤将烧毁公的宫室告诉他。

34 潜会:暗中会见。

35 乃如河上:就到河边上去。

36 逆:迎接。

37 夫人嬴氏:就是秦穆公之女文嬴。

38 秦伯送卫于晋三千人,实纪纲之仆:秦穆公派兵共三千人保卫晋侯,实际上是路上管理各种事的人。

39 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头须是人名,竖是小吏。晋文公的小吏名叫头须,是替他看守库藏的。

40 其出也,窃藏以逃:在晋文公出奔的时候,他就把库藏偷盗走了。

41 尽用以求纳之:他完全用这批财货,以求诸侯,使文公回晋国。

42 公辞焉以沐:晋文公辞谢他说正在洗头。

43 谓仆人:头须就对晋文公的仆人说。

44 沐则心覆,心覆则图反,宜吾不得见也:洗澡则心正翻过来,心翻过来则图谋必是反过来,所以这时间我来求见而见不到这是合理的。

45 居者为社稷之守,行者为羁绁之仆:住到国内的人是为社稷而守,出奔在外边的人是为背着牵马工具的仆人。

46 其亦可也,何必罪居者?国君而雠匹夫,惧者其众矣:这就可以了,何必以居住国内的为罪犯。一国的君而反对一个无权的人,那么因此畏惧你的人就很多了。

47 公遽见之:晋文公马上就见他。

48 请其二子:请留着他所生的两个儿子伯鯈、叔刘。

49 文公妻赵衰,生原同、屏括、楼婴:晋文公以女儿嫁给赵衰,生三个儿子,名字是赵同、赵括、赵婴。而原、屏、楼是他们的封邑。

50 赵姬请逆盾与其母:赵姬是文公的女儿,请求迎接赵盾和他的母亲。

51 得宠而忘旧,何以使人,必逆之:新得了宠幸而忘了旧人,怎么样能够使用旁人,必定要去迎接他。

52 固请,许之:坚持邀请,赵盾就允许了。

53 来,以盾为才:来了以后,赵姬以赵盾为有才干。

54 以为嫡子,而使其三子下之:以赵盾为赵氏的嫡子,而使她所生的三个儿子次于他。

55 以叔隗为内子,而己下之:内子等于嫡夫人。以叔隗为嫡夫人,而赵姬自己请求次于她。

今译

二十四年春天,秦穆公将晋文公送到晋国去。不写在《春秋》上,因为晋国没来通知鲁国,说晋文公回到晋国。到了黄河边上,狐偃拿玉璧交给公子说:“我背着各种牵马的缰绳随着你在天下走,我的罪状已经很多,我还知道,何况你呢?请就由此离开你。”公子说:“我若与舅舅不同心,就等于这白水一样。”他把玉璧投在黄河里。过了黄河就围了令狐,进了桑泉,拿下臼衰。二月甲午,晋怀公所派的抵抗的军队在庐柳屯居。秦穆公叫公子挚到晋国军队里去。晋军就退下来,一直到郇城。辛丑这天,狐偃同秦、晋两国的大夫在郇盟誓。壬寅,公子重耳进到晋国的军队中。丙午这天,进到曲沃。丁未这天,到文公的祖父武公的庙中朝见。戊申,派人在高梁这地方把怀公杀掉。不写在《春秋》上,也因为晋国没有通知鲁国。吕甥、郤芮恐怕文公迫害他们,想把他的宫殿烧掉,同时杀掉晋文公。寺人披请求见晋文公,公派人责备他,并且辞谢不见,说:“蒲城那件事,君叫你第二天到,你当天就来了。后来我跟着狄君到渭水边上打猎,你奉惠公命来杀我,命你三天后来,你中间那天就来了,虽然有君的命令,但是来得怎么那么快呢?被你斩断的衣服袖子仍旧存在,你可以走了。”回答说:“臣以为你已经回国了,必定知道为君的道理,要是还没有知道,你恐怕又将遇着祸难。君的命令必须服从,是自古以来的制度。除掉君所痛恨的人,只有尽着力量来做。蒲人同狄人我又何必管,现在你即位以后难道就没有蒲狄了?齐桓公不管射钩的事情,而任命管仲做宰相,你要改变齐桓公的做法,何必你下命令呢?要走的人很多,岂止我刑臣一个人。”文公见了他,他把吕甥、郤芮的计谋告诉文公。三月,晋文公偷着在王城这地方与秦穆公相会。己丑傍晚,公宫着火,吕甥、郤芮没有得到文公,就到了黄河边上。秦穆公引诱他们将他们杀掉。晋文公就迎接夫人嬴氏回来。秦穆公派三千人送他回晋国,纪纲之仆,实际上是管理各种事务的人。当初,晋文公有一个小吏叫头须,是给他看管钱财的,等到文公出国的时候,他把那些钱财全带着逃走了。后来他就用这笔钱来请求别的国人来使文公回国。文公回来以后,他要求见。文公辞他说正在洗头,他就对仆人说:“洗头时心翻覆了,心翻覆所想的正相反,所以我不能见。住在这里的是看守着国家,跟着出亡的就是拿着马缰绳的仆人,这都是可以的。何必以住的人为罪犯呢?国君而拿匹夫做仇人,害怕的人恐怕很多了。”仆人告诉晋文公,公赶紧见他。狄人把季隗送到晋国,而请留下他的两个儿子。晋文公把女儿嫁给赵衰,生了原同、屏括、楼婴。赵姬请把赵盾同他母亲接来。赵衰辞谢。赵姬说:“得到新的宠爱而忘掉旧人怎样来用人呢?非要迎接他不可。”坚持邀请,赵盾就允许了。来了以后,以赵盾有才干,屡次要求晋文公,使他做嫡子,而使她的三个儿子在他底下,以叔隗为嫡妻,而自己在底下。

传 晋侯赏从亡者1,介之推不言禄2,禄亦弗及3。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4!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5,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6,而二三子7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8?下义其罪,上赏其奸9,上下相蒙,难与处矣10!”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11?”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12!且出怨言,不食其食13。”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14?”对曰:“言,身之文也15。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16。”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17。”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18,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19。”

今注

1 晋侯赏从亡者:晋文公赏赐追随他出晋国的人。

2 不言禄:不说到禄位。

3 禄亦弗及:所以禄位也轮不到他。

4 唯君在矣:只有你还存在。

5 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上天如果不想使晋国断绝,必将有为君的人。

6 天实置之:这件事实在是上天所安置的。

7 二三子:是第三位指定代名词。指的是从晋文公出亡在外的人。

8 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何况贪求上天的功劳,变成自己的力量吗?

9 下义其罪,上赏其奸:在下者有罪,却自以为义,在上者不但不罚他的罪,反而赏他。

10 上下相蒙,难与处矣:蒙是欺骗。上下互相欺骗,这种人很难与他相处。

11 盍亦求之,以死谁怼:怼音对,怨恨的意思。为何不去求他,假设死了,那怨谁呢?

12 尤而效之,罪又甚焉:责备而又仿效他,则岂不又加重罪状。

13 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并且我说过怨望的话,不愿意吃他的食。怨言指“上下相蒙,难与处矣”这句话。

14 亦使知之若何:也让他知道怎么样。

15 言,身之文也:说话是代表身体的文章。

16 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身体将要隐遁,何必还用文章来表明志向,这是要求显赫的意思。

17 能如是乎,与女偕隐:能这样子吗?我将与你一同隐遁。

18 以绵上为之田:用绵上为他的封田。绵上是告地,在今山西省介休县西。

19 以志吾过,且旌善人:这为的记住我的过错,且用以旌表有美德的人。

今译

晋文公将赏赐同他出亡的人,介之推不要求禄位,所以俸禄也到不了他身上。介之推说:“献公的儿子九个人,只有你还存在,惠公、怀公没有亲属,国外同国内全都反对他们,天要不会使晋国绝后,必将有主人,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你又是谁呢?这是天安排的,而他们以为是自己的力量,不也是胡说吗?偷到旁人的财物,尚且称他为盗贼,况且贪图天的功劳以为自己的功劳吗?下边以他的罪过为有义,在上的不但不罚他的罪,反而赏他,上下互相欺骗,这种人很难同他们相处在一块。”他母亲说:“何不去求他,假设你死了,还会怨恨谁?”介之推回答说:“说他们不对而又仿效他,岂不更加厉害吗?并且我已经说了怨望的话,不吃他的饭。”他母亲说:“也让他知道为什么?”介之推说:“言语就是身上的文章,身体将要隐藏,何必再用文章来表明态度,这岂不是要求显赫吗?”他母亲说:“能这样办吗?我同你一同隐居吧!”就隐居到死了。晋文公去寻找他们得不到,把绵上的田地封给他说:“这为的是记住我的过错,并且旌表一个好人。”

传 郑之入滑也1,滑人听命。师还,又即卫2。郑公子士、洩堵俞弥3帅师伐滑。王使伯服、游孙伯4如郑请滑5。郑伯怨惠王之入而不与厉公爵也6,又怨襄王之与卫、滑也7,故不听王命,而执二子8。王怒,将以狄伐郑。富辰9谏曰:“不可。臣闻之,大上以德抚民10,其次亲亲以相及11也。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12,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13。管14、蔡、郕、霍、鲁、卫、毛15、聃16、郜、雍17、曹、滕、毕18、原、酆19、郇,文之昭也20。邘21、晋、应22、韩23,武之穆也24。凡、蒋25、邢、茅26、胙27、祭28,周公之胤也29。召穆公思周德之不类30,故纠合宗族于成周而作诗31曰:‘常棣之华,鄂不 32,凡今之人,莫如兄弟33。’其四章曰:‘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34。’如是,则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35。今天子不忍小忿以弃郑亲36,其若之何37?庸勋,亲亲,昵近,尊贤,德之大者也38;即聋,从昧,与顽,用嚚,奸之大者也39。弃德,崇奸,祸之大者也40。郑有平、惠之勋41,又有厉、宣之亲42,弃嬖宠而用三良43,于诸姬为近44。四德具矣。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45,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46,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47,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48,狄皆则之,四奸具矣。周之有懿德也,犹曰莫如兄弟,故封建之。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49。扞御侮者莫如亲亲50,故以亲屏周。召穆公亦云51。今周德既衰,于是乎又渝周、召以从诸奸52,无乃不可乎?民未忘祸,王又兴之,其若文、武何53?”王弗听,使颓叔、桃子出狄师54。

今注

1 郑之入滑也:滑是姬姓国,在今河南偃师县南二十里。郑国军队占领滑国。

2 师还,又即卫:等到军队回去,滑人又同卫人联合。

3 洩堵俞弥:洩是姓,堵俞弥为郑大夫。洩堵俞弥即洩堵寇,亦称堵俞弥。

4 伯服、游孙伯:皆周大夫。

5 如郑请滑:到郑国去请求免除对滑国的讨伐。

6 郑伯怨惠王之入而不与厉公爵也:郑伯指郑文公。郑文公怨望周惠王到成周而不给郑厉公爵杯。此事在鲁庄公二十一年。

7 又怨襄王之与卫、滑也:又怨望周襄王助卫国和滑国。

8 执二子:就是拘捕伯服与游孙伯。

9 富辰:周大夫。

10 大上以德抚民:以德抚民指着无亲疏远近。

11 其次亲亲以相及:再次等先讲最亲近的,然后及于疏远。

12 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二叔指着夏同殷的末世。有人以为二叔是指着蔡叔与管叔者非,因为管、蔡也在文王十六国之内,而封在前。此句谓从前周公哀伤夏同殷的末世与其亲戚不能和善。

13 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所以广封他的兄弟以为周室的屏藩。

14 管:姬姓国,在今河南省郑县县治。

15 毛:姬姓国,在今河南省宜阳县境。

16 聃:姬姓国,在今河南省新郑县东。

17 雍:姬姓国,在今河南省修武县西。

18 毕:姬姓国,在今陕西省咸阳县北五里。

19 酆:姬姓国,在今陕西省户县东五里。

20 文之昭也:文王的后而属于昭级。古人由于初民的传统,分为昭、穆两级,所以为定婚姻的制度,《中国古代社会新研》这部书中说:中国古代的昭、穆等于现在初民社会的婚级。

21 邘:姬姓国,在今河南省沁阳县西北三十里。

22 应:姬姓国,在今河南省鲁山县东三十里。

23 韩:姬姓国,在今陕西省韩城县南十八里。

24 武之穆也:四国皆是武王的后人,而属于穆级。《周书·酒诰》:“乃穆考文王,肇国在西土。”《诗·载见》:“率见昭考,以孝以享。”《毛传》:“昭考武王也。”于是:“昭生穆,穆生昭。”循环不已。

25 蒋:姬姓国,在今河南省固始县西北七十里。

26 茅:姬姓国,在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北四十里。

27 胙:姬姓国,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二十五里。

28 祭:姬姓国,在今河北省长垣县东北。

29 周公之胤也:周公的后代。

30 召穆公思周德之不类:召穆公即召虎,他想到周的后人不能和洽。

31 故纠合宗族于成周而作诗:这篇属于《毛诗·小雅·鹿鸣之什》。

32 常棣之华,鄂不 : 音韦。 是光明貌。常棣是棣树。此句意思是常棣树的花,没有不发光的。

33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凡是现在的人,没有比兄弟再好的。

34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兄弟在墙内可以相争夺,但是在墙外则要一起抵抗外人的侮辱。

35 不废懿亲:但是不忘记他们美的亲属。

36 今天子不忍小忿,以弃郑亲:现在天子不能忍让小的争执,以至于放弃郑国的亲属。

37 其若之何:这怎么可以?

38 庸勋,亲亲,昵近,尊贤,德之大者也:用勋劳,亲敬亲属,亲近近人,尊重贤者,皆是最大的德行。

39 即聋,从昧,与顽,用嚚,奸之大者也:接近聋人,随从眼睛看不清楚者,心中不明道义者,口中不能说忠信话的人,这类皆是祸乱之最大的。

40 弃德,崇奸,祸之大者也:舍德行聚集奸邪,祸是最大的。

41 郑有平、惠之勋:郑国在周平王惠王时皆有功劳,《左传》记载“我周之东迁晋郑是依”。周惠王出奔,郑厉公又纳王,皆见《左传》。

42 又有厉、宣之亲:郑国始封的桓公友是周厉王的儿子,周宣王的母弟,所以说郑国又与周厉王、宣王皆极亲近。

43 弃嬖宠而用三良:僖公七年郑杀嬖臣申侯,十六年又杀宠子子华,用三良臣是指的叔詹、堵叔、师叔。

44 于诸姬为近:在各姬同姓国中距离王都最近。

45 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耳不能分辨宫、商、角、徵、羽的调和名为聋。

46 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眼睛不能辨别青、黄、蓝、白、黑五种颜色为昧。

47 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心不听从德及义的准绳名为顽。

48 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口中不能说忠及信的言辞名为嚚。

49 犹惧有外侮:尚且怕有外来的侮辱。

50 扞御侮者莫如亲亲:能抵抗外侮的以亲近亲属为最。

51 召穆公亦云:按《国语·周语·常棣》这篇实是周公所作,召穆公重新赋所以说亦云。

52 于是乎又渝周、召以从诸奸:渝等于变,又变乱周公召公亲近兄弟的道理,而从奸乱的方式。

53 其若文、武何:那如何对得起文王、武王吗?

54 使颓叔、桃子出狄师:颓叔、桃子皆周大夫,桃子作姚子。使他们令狄人出军队。

今译

郑国的攻入滑国,滑人就听从命令。等到郑国军队班师以后他又同卫国联合。郑国的公子士、洩堵俞弥率领军队来讨滑国。王就派伯服、游孙伯到郑国请求不要攻滑国。郑厉公很恨惠王到都城而又不给郑厉公爵杯,又恨襄王帮助卫国和滑国,所以不听王的命令就把两人全逮起来。周襄王也恼怒,将用狄国军队伐郑国。富辰就进谏说:“不可以。我听说过,最好的办法是以德来抚慰人民,第二种就是先亲而后疏。从前周公因为夏、殷两末世不尊重王的命令,所以大封亲戚为周室的屏藩。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这是文王的后人而列入昭级的。邘、晋、应、韩是武王的后人列入穆级的。凡、蒋、邢、茅、胙、祭全是周公的后人。从前召穆公想到周之后人会不和洽,所以联合宗族在成周都城做了一首诗说:‘常棣的花没有不光辉的,现在的人没有兄弟不亲爱的。’第四章又说:‘兄弟在墙内可以互相争夺,可是对外要共同抵抗侮辱。’如此兄弟虽有小的不高兴但不会废掉美的亲戚。现在天子不忍小愤怒,而弃掉郑的亲戚,这怎么可以?庸勋、亲亲、昵近、尊贤,这是德行最大的;即聋、从昧、与顽、用嚚,这是最大的奸行。弃德崇拜奸行这是祸害最大的。郑国对平王、惠王有功,与厉王、宣王亲近,放弃喜爱的人而用三良,在诸姬姓中为最近。四种德行全都完具了。耳听不到五声的和谐叫作聋,眼睛不能看到五色叫作昧,心里不能听从德义的经叫作顽,嘴里不说忠信的话叫作嚚,狄人全以为准则,这四种奸行全都完具了。周最好的时候,尚且说,没有比兄弟再好的,所以大事封建。这是为的安定天下,尚且怕有外边的侮辱,可以抵抗外侮的,没有再比亲戚更好的,所以拿亲戚来屏藩周。召穆公也这么说。现在周的德行已经衰弱,又变了周、召亲近兄弟的道理来随从各奸乱的办法,这大约是不可以的。人民没有忘了祸乱,王又兴起他,这怎么对得起文王、武王呢?”王不听这些话,叫周大夫颓叔、桃子使狄国的军队出动。

经 夏,狄伐郑。

传 夏,狄伐郑,取栎1。王德狄人2,将以其女为后。富辰谏曰:“不可。臣闻之曰,报者倦矣,施者未厌3。狄固贪惏4,王又启之5。女德无极,妇怨无终6,狄必为患。”王又弗听。初,甘昭公7有宠于惠后8,惠后将立之,未及而卒。昭公奔齐9,王复之10。又通于隗氏11。王替12隗氏。颓叔、桃子曰:“我实使狄,狄其怨我13。”遂奉大叔以狄师攻王14。王御士15将御之。王曰:“先后其谓我何16,宁使诸侯图之17。”王遂出。及坎欿18,国人纳之19。秋,颓叔、桃子奉大叔以狄师伐周。大败周师,获周公忌父、原伯、毛伯20、富辰。王出适郑,处于氾21。大叔以隗氏居于温22。

今注

1 栎:郑地,在今河南省禹县。

2 王德狄人:周襄王感谢狄人。

3 报者倦矣,施者未厌:报答的人已经很疲倦,施舍的人不能满足。

4 狄固贪惏:惏音同婪。狄人固然很贪心,好杀人取财。

5 王又启之:而王又开启他的贪心。

6 女德无极,妇怨无终:妇女的心愿永远没有完,而妇女的愤怨也永远没有停止。

7 甘昭公:就是王子带。食邑在甘邑。甘在今河南省洛阳县西二十五里。

8 有宠于惠后:为周惠王皇后所宠爱。惠后是周襄王及叔带的母亲。

9 昭公奔齐:即叔带奔齐,在鲁僖公十二年。

10 王复之:王又召他回周的都城,在鲁僖公二十二年。

11 又通于隗氏:又私通于周襄王所立的狄后。

12 王替:王废掉皇后隗氏。

13 我实使狄,狄其怨我:是我出使迎隗氏来,如今隗氏被废,狄人将怨恨我。

14 遂奉大叔以狄师攻王:于是奉着叔带用狄人的军队攻击周王的军队。

15 王御士:据《周礼》说:“王之御士十二人。”

16 先后其谓我何:先后是周惠王的皇后。此句意思为诛大叔带,恐违背先后的志愿。

17 宁使诸侯图之:宁可让诸侯来计谋他。

18 坎欿:周邑,在今河南省巩县东。

19 国人纳之:春秋的时候,所谓国人,全都是指贵族而言。纳之是说迎接他回周都。

20 周公忌父、原伯、毛伯:皆是襄王的党羽。

21 氾:郑地,在今河南省襄城县南一里。

22 温:周地,在今河南省温县西南三十里。

今译

夏天,狄国人侵伐郑国,占据了栎这地方。周襄王感谢狄人,将以他的女儿做王后。富辰就进谏说:“不可以,我听见有人说过,报答的人已经疲倦,施舍的人没有满足,狄国人本来就很贪心,王你又开启他。女人的心愿没有完的,妇人的怨望也没有完,狄人必定为患难。”周襄王又不听。最早的时候,王子带很得惠后宠爱。惠后想立他为王,没有成功,惠后就死了,王子带就逃奔到齐国,后来王又叫他回来。他又同周襄王所定的狄后隗氏通奸。王废掉隗氏。颓叔、桃子说:“是我出使迎隗氏来,如今隗氏被废,狄人一定很怨恨我们。”就同王子带用狄人的军队攻打周襄王,王的左右军队将抵抗。周襄王说:“先王太后会怎样批评我呢?宁可叫诸侯来管。”周襄王就出去。到了坎欿这地方,国里贵族全叫他回来。秋天,颓叔、桃子,侍奉王子带用狄国军队来伐周国,大败周国军队,捕获周公忌父、原伯、毛伯、富辰。王到郑国去,住到氾这地方。王子带同隗氏住到温这地方。

传 郑子华之弟子臧出奔宋1,好聚鹬冠2,郑伯闻而恶之3,使盗诱之4。八月,盗杀之于陈、宋之间,君子曰:“服之不衷,身之灾也5,《诗》曰:‘彼己之子,不称其服6。’子臧之服,不称也夫7。《诗》曰:‘自诒伊戚8。’其子臧之谓矣!《夏书》9曰:‘地平天成称也10!’”

今注

1 郑子华之弟子臧出奔宋:因为郑子华在鲁僖公十六年被杀,所以他的弟弟子臧出奔到宋国。

2 好聚鹬冠:鹬音玉,水鸟名,嘴长,背灰色,常栖田泽,捕食小鱼及昆虫。此句意思是喜欢将水鸟的羽毛,做成一顶帽子。

3 郑伯闻而恶之:郑伯听说后不喜欢他。

4 使盗诱之:用强盗来引诱他。

5 服之不衷,身之灾也:穿衣服不合适,这是对身体很有灾害的。

6 彼己之子,不称其服:他这个人对于他穿的衣服很不合适。

7 子臧之服,不称也夫:子臧的衣服,是很不合适的。

8 自诒伊戚:自己找到忧虑。这是《小雅》诗篇。

9 《夏书》:是逸书。

10 地平天成称也:地平了他的教化,天也成了他的施为,上下相称为宜。

今译

郑国子华的弟弟子臧逃到宋国去,喜欢用鹬鸟的羽毛做的帽子,郑伯听说后很不高兴,用强盗来引诱他。八月,强盗将子臧杀在陈、宋的中间。君子说:“衣服的不合适是身体的灾害。《诗经·曹风》说:‘这个人穿的衣服不合适。’子臧的衣服是很不合适的。《诗经·小雅》说:‘自己找的麻烦。’这是指着子臧说的。《夏书》说:‘地平同天成这全是因为相称的关系。’”

传 宋及楚平1,宋成公如楚。还,入于郑2。郑伯将享之3,问礼于皇武子4。对曰:“宋,先代之后也5,于周为客,天子有事,膰焉6,有丧,拜焉7。丰厚可也8。”郑伯从之,享宋公有加9,礼也。

今注

1 宋及楚平:宋同楚国和谈。

2 还,入于郑:回来的时候,进入郑国首都。

3 郑伯将享之:郑伯将用宴享礼来待他。

4 皇武子:是郑国的卿。

5 宋先代之后也:宋国是先代殷王的后人。

6 于周为客,天子有事,膰焉:膰音烦,祭祀所用的熟肉。对于周朝等于客人,周王祭祖庙,送祭肉给他。

7 有丧,拜焉:如果周朝有丧事,宋国来吊,王特别拜谢他。

8 丰厚可也:对于各种礼节全加以丰满富厚。

9 享宋公有加:对于宋公的享宴特别加丰。

今译

宋国同楚国和谈,宋成公到楚国去。回来路过郑国。郑伯将享宴他,问礼于皇武子。回答说:“宋国是先代殷王的后人,对于周朝等于客人,天子有事要祭宗庙就送给他祭肉,有丧事国王就拜谢他。丰厚就可以了。”郑伯就听从他的话,享宴宋成公特别加丰,这很合于礼节的。

经 冬,天王出居于郑。

传 冬,王使来告难1,曰:“不穀不德2,得罪于母之宠子带3,鄙在郑地氾4,敢告叔父5。”臧文仲对曰:“天子蒙尘于外6,敢不奔问官守7。”王使简师父告于晋,使左鄢父告于秦8,天子无出9,书曰:“天王出居于郑10。”辟母弟之难也11。天子凶服降名12,礼也。郑伯与孔将 、石甲父、侯宣多13,省视官具于氾,而后听其私政14,礼也。

今注

1 王使来告难:周王派人来告诉他的祸难。

2 不穀不德:我没有德行。

3 得罪于母之宠子带:宋本于母字后有弟者非,《考文提要》:“据僖五年,《正义》弟作氏,是也。”开罪于母亲最喜欢的弟弟子带。

4 鄙在郑地氾:我现在处在郑国的地方氾。

5 敢告叔父:《曲礼》说:“天子谓同姓诸侯曰伯父。”按伯父、叔父的分别,皆看当时始封的诸侯与彼时天子的亲疏关系而定。比如鲁国最初始封者是周公,而周公是武王的弟弟,所以对于鲁国天子永远称他为叔父。

6 蒙尘于外:蒙尘意思说为尘土所骚扰。于外,是指在都城以外。

7 敢不奔问官守:不敢不跑去问候周王的各官。

8 使简师父告于晋,使左鄢父告于秦:派遣简师父与左鄢父分告于晋、秦。

9 天子无出:天子没有出奔。

10 天王出居于郑:天王出来到郑国居住。

11 辟母弟之难也:这是躲避母弟的患难。

12 天子凶服降名:天子穿着素衣服,并自称不穀。

13 孔将 、石甲父、侯宣多:皆是郑大夫。

14 省视官具于氾,而后听其私政:先来看所供给周王用的器具在氾的地方,然后再听他郑国的政治。

今译

冬天,周襄王派人来告诉他的困难说:“我没有德行,得罪了王子带,现住在氾的地方,我派人敬告于叔父。”臧文仲回答说:“天子在外边蒙尘,敢不去问候他的官守。”周襄王并派简师父到晋国告诉,左鄢父到秦国告诉。天子没有出奔,《春秋》上写道:“天王到郑国去住。”这是躲避母弟的祸难。天子穿着素服自称不穀,这是合于礼节的。郑伯同孔将 、石甲父、侯宣多,先到氾去看供周王用的器具,而后再听郑国的私政,这是合于礼的。

传 卫人将伐邢,礼至1曰:“不得其守,国不可得也2。我请昆弟仕焉3。”乃往得仕4。

今注

1 礼至:卫大夫。

2 不得其守,国不可得也:守是指着邢国政权,此句指若得不到邢国的政权,邢国就无法得到。

3 我请昆弟仕焉:我请我的兄弟去出仕。

4 乃往得仕:去到邢国就得到官做。

今译

卫国人将伐邢国,礼至说:“没有掌握邢国的政权,没法得到他的国家,我请派我的兄弟去做官。”就去了,得到官做。

经 晋侯夷吾卒1。

今注

1 晋惠公定了君位,而后告诉鲁国,与鲁国没有同盟过,例外地将他的名字写在《春秋》上。此经无传。

今译

晋惠公夷吾死了。

僖公二十五年(公元前六三五年)

经 二十有五年春王正月,丙午,卫侯燬灭邢。

传 二十五年春,卫人伐邢,二礼从国子巡城1,掖以赴外杀之2。正月丙午,卫侯燬灭邢,同姓也,故名3。礼至以为铭4曰:“余掖杀国子,莫余敢止5。”

今注

1 二礼从国子巡城:二礼指礼至与他的弟弟。从国子巡城是说随从邢国的执政巡视都城。

2 掖以赴外杀之:掖音夜,以手扶人臂也,见《说文》;后通用作扶持的意思。此句谓扶持他到外面,把他杀掉。

3 同姓也,故名:因为邢同卫都是姬姓,所以在《春秋》上写卫侯的名字。

4 铭:是在器物上刻了他立功勋的词句。

5 余掖杀国子,莫余敢止:我扶持国子去杀掉,没有人敢阻挡我。

今译

二十五年春天,卫国人攻伐邢国,礼至与他的弟弟随从邢国的执政巡视都城,扶持他到外面,就把他杀掉。正月丙午,卫侯燬灭了邢国,因全都是姬姓,故竹简上写卫侯的名字。礼至自己做了个器物,上刻了他立功勋的词句:“我扶持国子去杀掉,没有人敢阻挡我。”

传 秦伯师于河上1,将纳王2。狐偃言于晋侯曰:“求诸侯莫如勤王3,诸侯信之,且大义也4。继文之业,而信宣于诸侯,今为可矣5。”使卜偃卜之,曰:“吉,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6。”公曰:“吾不堪也。7”对曰:“周礼未改,今之王,古之帝也8。”公曰:“筮之。”筮之,遇大有 之暌 9,曰:“吉。遇公用享于天子之卦10。战克而王飨11,吉孰大焉12?且是卦也,天为泽以当日13,天子降心以逆公14,不亦可乎?大有去睽而复,亦其所也15。”晋侯辞秦师而下16。三月甲辰,次于阳樊17。右师围温,左师逆王18。

今注

1 秦伯师于河上:秦穆公驻军队在黄河边上。

2 将纳王:将派军队送王回到都城。

3 求诸侯莫如勤王:想得到诸侯来听从你,没有再高过勤劳于王室的了。

4 诸侯信之,且大义也:诸侯因此就会信服你,并且这是大的义气。

5 继文之业,而信宣于诸侯,今为可矣:接续晋文侯辅佐周平王的事业,而大信宣告于诸侯,现在是可以的。

6 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遇见黄帝跟神农在阪泉的地方打胜仗的龟兆。

7 吾不堪也:我实在不能相配。

8 周礼未改,今之王,古之帝也:周礼尚没有改过,现在的周王等于古代的皇帝。

9 遇大有 之睽 :由大有卦变到睽卦。

10 遇公用享于天子之卦:这是大有九三的爻辞。

11 战克而王飨:打仗战胜而王来享宴他。

12 吉孰大焉:没有再比这个吉祥的。

13 天为泽以当日:上天用水泽以对付太阳。

14 天子降心以逆公:天子降下心来以迎接你。

15 大有去睽而复,亦其所也:大有去掉睽卦,而仍旧讨论大有,这仍旧有天子降心的现象。

16 晋侯辞秦师而下:晋侯就辞谢秦国的军队,就顺着黄河向东下。

17 次于阳樊:晋国军队停止在阳樊。阳樊即樊,在河南省济源县东南三十里。

18 左师逆王:当时晋国仍同晋献公时代的制度,分为左右二军。左师就去迎接周王。

今译

秦穆公驻军队在黄河边上,将派军队送王回到都城。狐偃就对晋侯说:“想得到诸侯来听从你,没有再高过勤劳于王室的了。诸侯因此就会信服你,并且这是大的义气。接续晋文侯辅佐周平王的事业,而大信宣告于诸侯,现在是可以的。”差卜偃去占卜,他说:“是吉祥的,遇见黄帝跟神农在阪泉的地方打胜仗的龟兆。”晋侯说:“我实在不能相配。”回答道:“周礼尚没有改过,现在的周王等于古代的皇帝。”公又说:“再用筮占。”由大有卦变到睽卦,说道:“大吉。这是大有九三的爻辞。打仗战胜而受到的享宴。没有再比这个吉祥的。并且这个卦,是上天用水泽以对付太阳,天子降下心来以迎接你,这不也是可以的吗?大有去掉睽卦,而仍旧讨论大有,这仍旧有天子降心的现象。”晋文公就辞谢秦国的军队,顺着黄河向东下。三月甲辰,晋国军队停止在阳樊。右师去包围温地,左师去迎接周王。

经 夏四月,癸酉,卫侯燬卒1。

今注

1 卫侯燬卒:卫侯五次与鲁同盟,所以写上他的名字。此经无传。

今译

夏天四月,癸酉,卫侯燬死了。

传 夏四月丁巳,王入于王城。取大叔于温,杀之于隰城1。戊午,晋侯朝王。王享醴命之宥2。请隧弗许3,曰:“王章也4,未有代德而有二王5,亦叔父之所恶也。”与之阳樊、温、原、 茅6之田。晋于是始启南阳7。阳樊不服,围之,苍葛8呼曰:“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9,宜吾不敢服也。此谁非王之亲姻,其俘之也10。”乃出其民11。

今注

1 隰城:周地,在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南十五里。

2 王享醴命之宥:宥音又,帮助的意思。在宴席以后,加上币帛以助欢乐。

3 请隧弗许:普通的葬礼皆用悬柩而下,但是王的葬礼,是用一个斜坡逐渐地将柩木下去,这种斜坡就叫作隧。

4 王章也:这是王的制度。

5 未有代德而有二王:所谓代德是说用新德替代旧德而有两个王,因为有了隧道,就等于另有一个王。

6 茅:杜注以 茅为一邑,《括地志》及《一统志》,以 茅为二邑,姑存两说。 为周地,在今河南省修武县西北二十里。茅亦周地,在今河南省获嘉县东北二十里。

7 南阳:南阳在晋国太行山脉以南,黄河以北,所以名为南阳。

8 苍葛:是阳樊人。

9 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德行是为的安抚中国,刑是为的威震四夷。

10 此谁非王之亲姻,其俘之也:这里的人谁不是王的亲戚,为何将他们做俘虏看待。

11 乃出其民:就把他的人民放出城。

今译

夏天四月丁巳,周王回到都城。捕获大叔于温地,把他在隰城杀了。戊午,晋侯朝觐周王。在宴会以后,加上币帛以助欢乐。请用王的葬礼,王不允许,就说:“这是王的制度,从来没有用新德替代旧德后,会有两个王,这也是叔父所不喜欢的。”给了他阳樊、温、原、 茅的田地,于是晋国才开发了南阳地方。阳樊人不服气,就包围他。有名苍葛高呼:“德行是为的安抚中国,刑是为的威震四夷。以夷狄待我,故我不降服。这里的人谁不是王的亲戚,为何将他们做俘虏看待呢?”就把他的人民放出城,只让晋侯得到土地。

经 宋杀其大夫1。

今注

1 因为大夫无罪,所以照例不称他的名字。此经无传。

今译

宋国杀其大夫。

经 秋,楚人围陈,纳顿子于顿。

传 秋,秦晋伐鄀1,楚鬬克2、屈御寇3,以申息之师戍商密4。秦人过析5,隈入而系舆人以围商密6,昏而傅焉7。宵坎血加书8,伪与子仪子边盟者。商密人惧曰:“秦取析矣,戍人反矣9。”乃降秦师。秦师囚申公子仪,息公子边以归。楚令尹子玉追秦师弗及,遂围陈,纳顿子于顿10。

今注

1 鄀:鄀音若,是古国名,在今河南省内乡县西南一百二十里。

2 鬬克:即申公子仪。

3 屈御寇:即息公子边。

4 以申息之师戍商密:用申邑及息邑的军队戍守商密。商密为鄀地,在今河南省内乡县。

5 秦人过析:秦国军队经过析的地方。析为楚邑,在今河南省内乡县,析亦名曰羽。

6 隈入而系舆人以围商密:隐藏着进去并系缚众人诈为克析所得俘虏,包围商密。

7 昏而傅焉:到夜晚就去爬城。傅是爬城。

8 坎血加书:把地下挖了坑,埋上盟誓所用的血,再加上盟书。

9 秦取析矣,戍人反矣:秦国把析地占领,看守的人造反了。

10 纳顿子于顿:于是把顿子送归顿国。顿是姬姓国,在今河南省商水县东南。

今译

秋天,秦、晋两国同伐鄀国,楚申公子仪、息公子边用申邑及息邑的军队戍守商密。秦国军队经过析的地方,隐藏着进去并系缚众人诈为克析所得俘虏,包围商密,到傍晚就去爬城。深夜就把地下挖了坑,埋上盟誓所用的血,再加上盟书,伪装是与子仪、子边同盟的人。商密人很害怕,说道:“秦国把析地占领了,看守的人造反了。”于是投降秦军。秦军囚禁申公子仪、息公子边后撤军。楚国令尹子玉追击秦师未追上,便包围陈,于是把顿子送归顿国。

经 葬卫文公1。

今注

1 卫文公:即卫侯燬。此经无传。

今译

埋葬卫文公。

传 冬,晋侯围原,命三日之粮1。原不降,命去之2。谍出3,曰:“原将降矣!”军吏4曰:“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5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6。”退一舍而原降,迁原伯贯7于冀8。赵衰为原大夫,狐溱9为温大夫。

今注

1 命三日之粮:命令军队预备下三天的粮食。

2 命去之:命令军队离开原地。

3 谍出:间谍出来了。

4 军吏:是军队中的小官。

5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诚信是国家的宝贝,人民所得以被保护的。

6 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得到原地而失了诚信,人民如何得到保护,所失去的必然很多。

7 原伯贯:是周守原的大夫。

8 冀:是国名,在今山西省河津县东北五里。

9 狐溱:溱音珍,是狐毛的儿子。

今译

冬天,晋侯包围原地,命令军队预备下三天的粮食。原人不投降,命令军队离开原地。间谍出来了,报说:“原人将投降了!”军中小官吏又说:“请等待。”晋文公说:“诚信是国家的宝贝,人民所得以被保护的。得到原地而失去了诚信,人民将如何得到保护,所失去的必然很多。”退后三十里而原人投降,迁原伯贯到冀国。赵衰做了原的大夫,狐溱做了温大夫。

经 冬十有二月癸亥,公会卫子莒庆盟于洮。

传 卫人平莒于我1,十二月盟于洮2,修卫文公之好,且及莒平也3。

今注

1 卫人平莒于我:卫国人使鲁人与莒国修好,莒国因为僖公元年郦之役怨恨鲁国。

2 洮:鲁地,在今山东省泗水县。

3 修卫文公之好,且莒平也:这是重修卫文公与鲁国的相好,并且与莒国和平,因为卫成公称为卫子,是他自己要求降低名分,以完成他父亲的志向。

今译

卫国人使鲁人与莒国修好,十二月会盟于洮地,这是重修卫文公与鲁国的相好,并且与莒国和平。

传 晋侯问原守于寺人勃鞮1,对曰:“昔赵衰以壶飧从径,馁而弗食2。”

今注

1 寺人勃鞮:《后汉书·宦者传》曰:“其能者则勃貂管苏,有功于楚晋。”注云:“勃貂即寺人披,一名勃鞮,字伯楚。”

2 昔赵衰以壶飧从径,馁而弗食:从前赵衰带着食物跟着晋文公,他自己饿了而不敢吃。

今译

晋侯向太监勃鞮问谁可做原的大夫,回答说:“从前赵衰带着食物跟着你,他自己饿了而不敢吃。”所以叫他做守原的大夫。

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六三四年)

经 二十有六年春王正月己未,公会莒子、卫甯速盟于向。

传 二十六年春王正月,公会莒兹 公1、甯庄子盟于向2,寻洮之盟也3。

今注

1 莒兹 公:莒国君的号,因为莒国是夷人,所以没有谥号,以号称呼。

2 甯庄子盟于向:甯庄子是卫大夫,即甯速。向是鲁地,在今山东省临沂县西南一百二十里。

3 寻洮之盟也:洮盟在鲁僖公二十五年。

今译

二十六年春,王正月,鲁僖公同莒兹 公、卫国的甯速,在向这个地方会盟,重申洮的盟誓。

经 齐人侵我西鄙,公追齐师至酅弗及。

传 齐师侵我西鄙,讨是二盟也1。

今注

1 讨是二盟也:为的是讨伐向同洮的盟誓。又经中的酅,音希,为齐地,在今山东省东阿县西南。

今译

齐国军队先侵犯我们的西鄙,就是为这两个盟誓。

经 夏,齐人伐我北鄙。卫人伐齐。

传 夏,齐孝公1伐我北鄙,卫人伐齐,洮之盟故也2。公使展喜3犒师,使受命于展禽4,齐侯未入竟5,展喜从之6,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7,将辱于敝邑8,使下臣犒执事9。”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10。”齐侯曰:“室如县罄,野无青草11,何恃而不恐12?”对曰:“恃先王之命13。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14,成王劳之,而赐之盟15,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16载在盟府,大师职之17。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18。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19,昭旧职也20。及君即位,诸侯之望21,曰其率桓之功22。我敝邑用不敢保聚23,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24,其若先君何25?君必不然,恃此以不恐。”齐侯乃还。

今注

1 齐孝公:齐桓公的儿子,名昭。

2 洮之盟故也:这由于与卫国和鲁国在洮地的盟誓。

3 展喜:鲁大夫,为公子展的后代。

4 使受命于展禽:使他受犒师的言辞于展禽。展禽名获字禽,柳下是其所食的封邑,谥曰惠,所以我们又称他为柳下惠。

5 齐侯未入竟:竟同境,此言齐孝公尚未进到鲁国的领土上来。

6 展喜从之:展喜去迎接他。

7 亲举玉趾:亲自来到我们鲁国。

8 将辱于敝邑:将来到我们国家。

9 使下臣犒执事:下臣是展喜谦称,使我犒劳你的执事的人。

10 小人恐矣,君子则否:小人会害怕,至于贵族的君子则不然。

11 室如县罄,野无青草:县同悬垂也。罄,尽也,县罄就是垂尽的意思。又阮元《校勘记》说:“罄有房室中空之象,室无资粮,故曰如县罄也。”野无青草是说现在正是夏四月,即殷历的二月,野地里连青草也没有。

12 何恃而不恐:仗着什么而不害怕。

13 恃先王之命:这是仗着周先王的命令。

14 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大音泰。从前周公、太公为周王室的股肱,两边夹辅着成王。

15 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成王看见他们很辛苦,而赏给他们盟誓。

16 世世子孙,无相害也:历代的子孙,互相不得侵害。

17 载在盟府,大师职之:大音泰。这个盟誓的书,存在周朝的盟府里,太师则是管理司盟的官,就职掌盟书。

18 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齐桓公因此聚合诸侯,而化解他们的不和。

19 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凡是他的缺漏的地方,就想法补救。

20 昭旧职也:这是为的昭明他的旧职务。

21 及君即位,诸侯之望:等到你即位以后,诸侯的希望。

22 其率桓之功:希望你一定要尊重桓公的功劳。

23 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所以我们国家也不敢保守聚众。

24 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岂能刚接着做了九年的君,就丢掉了从前的命令,废弃了职务。

25 其若先君何:那怎么样对得起先君桓公。

今译

夏天,齐孝公侵伐我的北鄙,卫国人也伐齐国,这是为了洮的盟誓的关系。鲁僖公使展喜去犒劳齐国军队,使他受犒劳的言词于展禽,齐孝公没有到鲁境内,展喜就找到他,说:“我们的鲁君听见你要亲自到鄙国来,派下臣来犒劳你的官吏。”齐孝公说:“鲁国人害怕了吗?”回答说:“小人就害怕,君子没有。”齐孝公又说:“屋里没有吃食,野外也没有青草,仗着什么还不害怕呢!”回答说:“仗着先王的命令。从前周公同姜太公为周室的辅佐,互相两面辅助成王,成王看见他们的功劳而赏给他们的盟誓说:‘辈辈的子孙不要相侵害。’盟誓的书藏在盟府里,太师管理他。桓公所以联合诸侯,化解他们的不和,弥缝他们的阙失,匡救他们的灾害,这是昭明他的旧职务。等到你即位以后,成了诸侯的希望,说你可以遵行桓公的功业。我们国家也不敢聚众保守城郭,就说岂能即位九年的工夫,就废除了命令,弃掉职守,这怎么样对得起先君?你一定不是这样,就仗着这个而不害怕。”齐孝公就回去了。

经 公子遂如楚乞师。

传 东门襄仲1、臧文仲如楚乞师2。臧孙见子玉而道之伐齐宋3,以其不臣也4。

今注

1 东门襄仲:就是鲁国公子遂,因住在鲁都城的东门,故以东门为氏。

2 乞师:要求军队帮助。

3 而道之伐齐宋:道音导。想领着他去伐齐、宋两国。

4 以其不臣也:因为他对于周王室不太礼貌。

今译

东门襄仲公子遂同臧文仲到楚国去求援军,臧文仲见着子玉就劝他伐齐国同宋国,因为他们对于周室不礼貌。

经 秋,楚人灭夔,以夔子归。

传 夔子不祀祝融与鬻熊1,楚人让之2,对曰:“我先王熊挚有疾3,鬼神弗赦而自窜于夔4,吾是以失楚,又何祀焉5?”秋,楚成得臣6、鬬宜申7帅师灭夔,以夔子归。

今注

1 夔子不祀祝融与鬻熊:夔音葵。芊姓国,在今四川省巫山县南。祝融是火正,鬻熊是祝融的后人。夔子不祭祀他的祖先祝融与鬻熊。

2 让之:责备他。

3 先王熊挚有疾:挚音志。先王熊挚有病了。

4 鬼神弗赦而自窜于夔:鬼神不赦免我的疾病,所以自己逃到夔这地方。按:熊挚是楚国的嫡子,但是因为有病,所以封到夔的地方。

5 吾是以失楚,又何祀焉:我所以失掉楚国的君位,那又何必祀奉祖先?

6 成得臣:即令尹子玉。

7 鬬宜申:即司马子西。

今译

夔国的国君不祭祀祝融同鬻熊,楚国人责备他,他回答说:“我们的先王熊挚有病,鬼神全不赦免他,只能自己跑到夔的地方,我因此丢掉楚国的君位,那又何必祭祀呢?”秋天,楚国令尹子玉、鬬宜申率着军队灭了夔,把夔的君带到楚国去。

经 冬,楚人伐宋围缗,公以楚师伐齐取穀。

传 宋以其善于晋侯也1,叛楚即晋2。冬,楚令尹子玉、司马子西帅师伐宋围缗3。公以楚师伐齐,取穀4。凡师能左右之曰以5,置桓公子雍于穀,易牙奉之以为鲁援6,楚申公叔侯戍之7,桓公之子七人,为七大夫于楚8。

今注

1 宋以其善于晋侯也:因为从前晋文公出亡的时候,宋襄公曾送给他马二十乘,见鲁僖公二十三年《左传》。

2 叛楚即晋:跟楚国反叛,而与晋国亲近。

3 缗:宋地,在今山东省金乡县东北二十里。

4 穀:齐地,在今山东省东阿县县治。

5 凡师能左右之曰以:凡是出兵,能够随意指挥别国军队,就叫作“以”。

6 易牙奉之以为鲁援:易牙是齐国的寺人(太监),奉着公子雍以为鲁国的援助。

7 楚申公叔侯戍之:楚国的申公,名叫叔侯的率军队来戍守。

8 桓公之子七人,为七大夫于楚:桓公的儿子有七个人,皆在楚国做大夫。

今译

宋国因为对晋文公很好,叛离了楚国,而与晋国和睦。冬天,楚令尹子玉、司马子西率领军队讨伐宋国,围了缗的地方。鲁僖公指挥楚国军队去伐齐国,占领了穀这地方。凡是出兵,能够指挥别人的军队叫作“以”。把齐桓公的儿子雍摆到穀这地方,齐国的太监易牙侍奉他,以援救鲁国,楚国的申公叔侯领着军队来戍守,齐桓公的儿子七个人在楚国全做了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