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布士(今译霍布斯) ,名脱摩斯,与父同名。英国威德遐省之玛姆斯佩烈人,时称“玛姆斯佩烈先生”。父脱摩斯为牧师于蔡尔顿及惠斯脱波德,性躁易怒,传言尝与人斗,为所辱,遂远遁不知所终云。其叔名法朗西者,以制手套为业,官市长,脱摩斯亡失后,袭惠斯脱波德牧师之职。法朗西无子,钟爱小脱摩斯,抚育之如己出,惊其资禀颖异,叹曰:“是儿他日必为名儒,宜善教之。”小脱摩斯之母,系出农家,其性行传者不详,一千五百八十八年四月五日,或言五月五日,生小脱摩斯。时西班牙方率海军攻英,英败,全国大乱,其母惊愕,故早产。霍布士自传有曰:“予母实孪生,予与恐怖是也。”故霍布士生平,遇事多恐,恶闻征伐之事,畏死。尝自言曰:“脱世界为予所属,而有延予一日之命,以易予之世界者,予宁舍世界而求生。”

霍布士幼慧,四岁既能读书、作文字、解算术。六岁,习拉丁、希腊文,初学于教会学校。八岁时,从拉其玛游。拉其玛精希腊语,奇霍之才,特聚二三俊秀之儿,开夜塾以教之。霍年十四,[既](即)能以奥理毕德之诗译为拉丁韵文,见者称叹,不能辨为童年之作也。明年,其叔供资斧,俾学于鄂克斯福大学(今译牛津大学) 。时烦琐派哲学甚盛,心焉慊之,既有矫正学风之志。一千六百八年卒业,受文学士学位。以学长威克孙之荐,获知于贵族嘉文第希,礼致其家,俾督教长子威廉。嘉文第希者即后年之第冯夏尔伯爵也,笃信霍之为人,始终无间言,会计之事亦使主持之。霍于威廉,谊则师弟,情则朋友,以和蔼相处,不严持礼节,虽讲学亦必在乐趣盎然之余。霍居嘉文第希之邸二十年,后虽暂去复归,而终身亲交如故。自言其生平之幸运,莫此二十年间若。盖事务闲暇,得自研究学术,且嘉文第希家富藏书,可资流览。霍此时最嗜读古文学及历史,每言政治之与历史至有关系,欲谙政治,必通晓古今盛衰兴亡之故。其持论如是。盖隐受感化于嘉文第希者多矣。逮其数游欧陆,与大陆学者交游,而思想为之屡变。一千六百十年,伴威廉初游法、德、义(按,指意大利) 诸国。当时习尚,谓贵家子弟非从名人游历,不足增拓知识。嘉文第希故以是托之。及其归也,仍为嘉氏执事。一千六百二十八年,嘉文第希伯爵殇。无何,其子亦相继殇。伯爵遗嘱,岁赠八十镑酬之。旋有克里弗敦者亦贵族,耳其名,聘霍为师,偕其子游巴黎,居一年有半,始归。是为再游欧陆。

一日,得欧几里得之几何而读之,投卷叹曰:“研究学术之法,莫正确于几何学者。”自是始研究数学,欲移其法以攻法政之理,务在阐真去伪。几何学之于霍,实与物动说相并。而为其学说之根柢者也。

嘉文第希有幼子,年十三,自霍去,其夫人改延他人课读之,见不胜任,追忆霍不置。一千六百三十一年,复招霍主其家。居三年,伴嘉氏幼子游历法、义等国。是为三游欧陆。此行获与格里辽(今译伽利略) 、额生地(今译伽桑狄,1592—1655,法国哲学家) 、美尔生奈(今译梅森,1588—1648,法国数学家、哲学家) 之徒相知,益动嗜好自然科学之念。其初谒格里辽也,叩之曰:“仆欲移几何学之研究法,以攻政治道德之说,能有效否?”格深赞之。美尔生奈语人曰:“霍布士可畏,当代第一之哲学家也。”一千六百三十六年冬,归国。嘉氏幼子以继产事,与母有违言。或谮于其母,实霍唆之。霍不得已讼诸有司,以白无他。霍既去嘉文第希家,而师弟之间情谊不解。是时年五十有余矣。以置身闲暇,弥得研钻学术,时与美尔生奈之徒驰书辩议。从友人纽迦斯尔之请,欲为一书,公其哲学思想于世。会有内乱,不果。且身被嫌疑,不得已去之巴黎。是为四游欧陆。居巴黎日,续著前书,以自娱遣。其书分三部:一、物体论,二、人类论,三、国家论。中以知觉说视觉说,为其思想之中坚,而物动说则其基础也。物动说者,谓若外物皆静,或有动无变,则亦不能有感觉。感觉者由物体之运动而生,辨别之因,必求之于运动之差异。传言,先是嘉文第希在日,尝与客讲学,偶问及感觉,座客莫能确答者。霍以为世人自命哲学家,而于切身之感觉不知为何物,耻莫过焉。由是一意思索,自言其游历法、义时,车辙马迹之间,未尝一日不冥想此事者。其所以攻究数学、自然科学,亦欲阐明物动之理也。

一千六百四十七年,皇子查尔斯第二召为侍讲。或言霍之著书立说,有害宗教及国家,王怒,黜之。一千六百六十六年,下议院有谗霍为倡导无神论者,将加以罪。幸有持正之士排解而免,实则霍之一生固笃信国教者也。

一千六百七十九年,罹中风症,卒于嘉文第希家,年九十二岁,终身不娶。

其全集,后至一千八百四十五年,由莫烈斯俄校订上梓,都十六卷,计英文十一卷,拉丁文五卷。霍布士与柏庚(今译培根) 齐名,二人交最莫逆。世故谓霍氏之说多受感化于柏庚。夫霍布士以柏庚用于格物学之研究法,用之于伦理学、政治学,其为学也诚相近。然柏庚长于归纳,霍布士长于演绎;柏庚长于思虑大事,而性卞急,未底于成,辄弃去之;霍布士性和缓而善忍耐,其思想狭,常欲以一主义贯彻万端:其性情相异如是,必谓霍布士之思想皆导自柏庚,未尽信之说也。

* * *

[1] 本篇刊于1906年2月《教育世界》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