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篇旨在解释一年四时的祭祀:祠、杓、尝、蒸,董仲舒认为这是孝道的表现,是法则天地之经。全篇共两段,第一段解释四祭之义,但第二段与篇义不合,并与原《郊祀篇》首段重复(原《郊祀篇》首段乃是《郊祭篇》错简,现已移入《郊祭篇》,可参见《郊祭篇》)。

古者岁四祭(1)。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2)。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此言不失其时以奉祭先祖也。过时不祭,则失为人子之道也。祠者,以正月始食韭也(3);礿者,以四月食麦也;尝者,以七月尝黍稷也(4);蒸者,以十月进初稻也。此天之经也,地之义也(5)。孝子孝妇缘天之时,因地之利(6),地之菜茹瓜果(7),艺之稻麦黍稷(8);菜生谷熟,永思吉日(9),供具祭物,斋戒沐浴,洁清致敬(10),祀其先祖父母。孝子孝妇不使时过,己处之以爱敬,行之以恭让(11),亦殆免于罪矣(12)。

【注释】

(1) 岁四祭:《公羊传》桓公八年:“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烝……士不及兹四者,则冬不裘,夏不葛。”这是指的天子一年四时四祭。

(2) 孰:通“熟”,成熟。

(3) 韭(jiǔ):即韭菜,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细长而扁,夏秋间开小花,叶和花嫩时可供蔬食。

(4) 黍稷(shǔ jì):黍子和谷子,二者皆为谷类,有一定的区别,黍粘而稷不粘。刘师培援引《说苑·修文篇》及本书《祭义篇》之相关记载而判定“稷”字为衍文,可备一说。

(5) “此天之经也”二句:《孝经·三才章》:“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郑玄注:“春夏秋冬,物有死生,天之经也。山川高下,水泉流涌,地之义也。”

(6) “孝子孝妇缘天之时”二句:缘天之时,根据天时,指春夏秋冬。因地之利,按照地力所生长的物品。此即下文所说“地之菜茹瓜果,艺之稻麦黍稷”之类。不同季节不同地方所产的东西用于祭祀,这是切实可行的。只要表达出内心的敬意就行了,不必贡献稀罕珍贵的东西。

(7) 茹:蔬菜的总称。

(8) 艺:种植。

(9) 永思:常想。

(10) 洁清致敬:身体洁净而心里崇敬。

(11) 恭让:恭敬谦让。

(12) 殆:或许。

【译文】

古人每年举行四次祭祀。所谓四次祭祀,是根据四季中所生长的农作物,在其成熟后用来祭祀祖先和父母。所以春天的祭祀叫做祠,夏天的祭祀叫做礿,秋天的祭祀叫做尝,冬天的祭祀叫做蒸,这是说按照季节去祭祀祖先。如果错过时机不祭祀,那就不符合作为儿子的道理。祠,是在正月开始的时候供奉韭菜;礿,是在四月供奉麦子;尝,是在七月供奉黍稷给祖先品尝;蒸,是在十月进奉刚成熟的稻米。这是天的常道,地的义理。孝子和孝妇根据天运行的季节,按照土地的生产能力,种植蔬菜瓜果,种植稻麦黍稷;蔬菜长成和五谷成熟以后,心中常想选择一个吉利的日子,准备好祭品,斋戒沐浴,使身体清洁以表达内心的恭敬,然后祭祀自己的祖先和父母。孝子孝妇不会错过祭祀的时节,自己主动用爱敬之心来对待祭祀,用恭敬谦让的态度来举行祭祀,这样或许可以免除不孝的罪过吧。

已受命而王,必先祭天,乃行王事,文王之伐崇是也。《诗》曰:“济济辟王,左右奉璋。奉璋峨峨,髦士攸宜。”此文王之郊也。其下之辞曰:“淠彼泾舟,烝徒檝之。周王于迈,六师及之。”此文王之伐崇也。上言奉璋,下言伐崇,以是见文王之先郊而后伐也。文王受命则郊,郊乃伐崇,崇国之民方困于暴乱之君(1),未得被圣人德泽(2),而文王已郊矣。安在德泽未洽者不可以郊乎(3)?

【注释】

(1) 方:正在。

(2) 被:蒙受,领受。

(3) 洽:广博,普遍。

【译文】

在已经接受天命而统治天下之后,一定要先祭祀上天,然后才能做天子的事,周文王征伐崇国就是这样的。《诗经》上说:“恭敬的诸侯王,在天子的左右捧着玉璋。捧着玉璋的人仪容端庄盛美,这是俊秀之士所适宜做的。”这是描述周文王举行郊祭时的情形。下面的诗接着说:“船只在泾水上行驶,众多的船夫滑动着船桨。周文王出兵征伐,六师军队跟随着他。”这是叙述的周文王征伐崇国时的情形。上文说捧着玉璋进行郊祭,下文说征伐崇国,由此可见周文王是先举行郊祭然后才出兵征伐的。周文王接受了天命之后就举行郊祭,郊祭结束后才去征伐崇国,崇国的百姓正在被暴虐的君主所统治,还没有领受圣人的恩德,而周文王已经举行了郊祭。可见在恩德没有普及的时候怎么就不可以举行郊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