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导读

感应,指上天、神灵与人之间的互相呼应。本章从汉代流行的“天人感应”思想出发,说明天子诚心行孝,便能与天、地、神灵和祖先互相感化和呼应。本章认为,圣明之君主能事父母以“孝”,故必定可以尽心诚意地祭祀天地。同时,天地神明洞察明主的孝心,所以便会降下福佑。接着,作者再次重申,虽然天子有无上的权威,但必须敬天祭祖,不忘先人的恩情;亦要修身慎行,免得有辱先人的名声。若天子能履行孝悌,定可感动神明,感化天下。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1] ;事母孝,故事地察[2] ;长幼顺,故上下治[3] 。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着矣[4] 。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5] ,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6] 。」』

1 “明王事父孝”二句:明王能够孝顺地侍奉父亲,也就能够虔敬地侍奉天帝,祭祀天帝,天帝能够感受,能够明了孝子的敬爱之心。

2 “事母孝”二句:明王能够孝顺地侍奉母亲,也就能够虔敬地侍奉地神,祭祀地神,地神能够感受,能够清楚孝子的敬爱之心。

3 上下治:指社会上尊卑上下的关系都处理得很好。

4 着:一说昭著之意(zhù),指神灵显著彰明。一说,就位、附着之意(zhuó)。指鬼魂归附宗庙,不为凶厉,从而佑护后人。

5 光:通“横”,充满,塞满的意思。

6 “自西自东”两句:语出《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思,语气词,无义。不服,不服从。

译文

孔子说:“从前,圣明的天子,侍奉父亲非常孝顺,所以也能虔敬地奉祀天帝,而天帝也能明了他的孝敬之心;他侍奉母亲非常孝顺,所以也能虔敬地奉祀地神,而地神也能洞察他的孝敬之心;他能够使长辈与晚辈的关系和顺融洽,所以上上下下太平无事。天地之神明察天子的孝行,就会显现神灵,降下福佑。虽然天子地位尊贵,但是必定还有尊于他的人,那就是他的父辈;必定还有长于他的人,那就是他的兄辈。在宗庙举行祭祀,充分地表达对先祖的崇高敬意,这是表示永不忘记先人的恩情。重视修养道德,行为谨慎小心,这是害怕自己出现过错,玷辱先祖的荣誉。在宗庙祭祀时充分地表达出对先人的至诚敬意,先祖的灵魂就会来到庙堂,享用祭奠,显灵赐福。真正能够把孝敬父母、顺从兄长之道做得尽善尽美,就会感动天地之神;这伟大的孝道,将充塞于天下,磅礴于四海,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它不能达到,没有任何一个问题它不能解决。《诗经》里说:‘从西、从东、从南、从北,东南西北,四面八方,没有人不肯归顺、服从!’”

赏析与点评

本章从“天人感应”和“政治效益”的关系出发,劝说君主要谨慎修德,恪守孝悌之道,遵行以“孝治天下”的理念。如前章而言,“孝治天下”不仅要求在下位者对上位者的“敬顺”,同时上位者也要心存“爱”与“敬”来治国理民。然而,在君主专制的时代,一国之君身居权力之顶峰,我们很难要求君主必须履行以“孝治天下”。所以汉代的儒家就利用“天人感应”之说,企图限制无上的君主权力。今天,我们已经可以通过宪法、议会和选举制度制约施政者。“天人感应”之说看似无稽,甚至已经成为“笑话”。其实,“天人感应”之说乃是缘自先秦时代“同类相应”的思想。《周易·中孚》说:“鸣鹤在荫,其子和之。”意思是鹤在林荫深处鸣叫,它的儿子听到叫声便会和应。古人相信“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周易·干》)所以,“天人感应”之所以成立,是因为“天”(包括上天、下地、宇宙万物)和“人”是“同类”。在中国医学的理论里,特别注意季节变化与身体健康的关系,那就是“同类相应”思想的体现。如今,我们当然不会把大雨、冰雹、风暴、地震,与人的行为挂钩,但我们要明白,在“天人感应”的背后,既包含“同类相应”思想,而在“同类相应”里,则蕴含天与人“血脉相连”的“情”。所以“天人感应”的意义,不再是灾难和异常事件对人类的警惕,而是让我们重新体味“天”和“人”的“血脉之情”。

“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孝行”时常会得到褒扬,而“孝感动天”更是最高的荣誉。若撇开迷信的一面,“孝感动天”实际上是赋予“孝行”神圣的意义。“孝行”之所以神圣,是因为个人在实践孝道至极的同时,亦是把人性光辉的一面作最大的发挥,那样儒家的理想人格便得以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