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导读

所谓“谏诤”,就是在下位者对在上位者的规劝。与其他篇章不同,《谏诤章》不从对父母的“敬爱”和“顺从”讲,反之,孔子曾参的答问中,借天子、诸侯、大夫的必须有“争臣”,以及士必须有“争友”,说明“父有争子”的重要。原来“行孝”就是对父母慈爱和恭敬,使父母活得安心,并为父母扬名。但当儿子陷于“孝”与“义”的两难的时候,儿子应该如何自处?孔子告诉我们,当儿子碰到父亲提出“不义”的要求,儿子一定要竭力劝谏,并且拒绝盲从。因为做儿子的晓得为父亲着想才称得上是“孝”。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1] ,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子曰:『是何言与[2] !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3] ,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4] ;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1 若夫:句首语气词,用于引起下文。

2 是何言与:“是”,指示代词,指“子从父令可谓孝”。

3 争臣:敢于直言规劝的臣僚。“争”通“诤”。

4 令名:好名声。令,善,美好。

译文

曾子说:“诸如爱亲、敬亲、安亲、扬名于后世等等,已听过了老师的教诲,现在我想请教的是,做儿子的能够听从父亲的命令,这可不可以称为孝呢?”

孔子说:“这算是什么话呢!这算是什么话呢!从前,天子身边有敢于直言劝谏的大臣七人,天子虽然无道,还是不至于失去天下;诸侯身边有敢于直言劝谏的大臣五人,诸侯虽然无道,还是不至于亡国;大夫身边有敢于直言劝谏的家臣三人,大夫虽然无道,还是不至于丢掉封邑;士身边有敢于直言劝谏的朋友,那么他就能保持美好的名声;父亲身边有敢于直言劝谏的儿子,那么他就不会陷入错误之中,干出不义的事情。所以,如果父亲有不义的行为,做儿子的不能够不去劝谏;如果君王有不义的行为,做臣僚的不能够不去劝谏;面对不义的行为,一定要劝谏。做儿子的能够听从父亲的命令,又哪里能算得上是孝呢!”

赏析与点评

本章主旨是“争”。“争”,就是“诤”的意思。在古时候的中国,“谏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西汉刘向在《说苑·臣术》说:“有能谏言于君,用则留之,不用则去之,谓之谏;用则可生,不用则死,谓之诤。”由此可见,臣下劝谏君主随时会丢官,甚或会丧命。今天,我们不用面对专权的君主,不用怕丢官丧命,但当面对上司抑或父母做一些“不义之事”时,又能否做一位敢于“争”的人?一直以来,中国社会都是讲关系和讲人情的,不要说是父母和上司,就是对朋友提出规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忠言逆耳”,一旦“忠言”出口,弄得不好便会破坏大家的“关系”。若大家处于“平行”的位置还好,但如果双方处于“从属关系”就更令人为难了。然而,孔子强调“故当不义则争之”,一方面,要我们明白“义”比“情”重要;另一方面,要说明坚守“道德责任”,是我们行孝时不可或缺的一环。

“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有时候,中国人总爱子女对自己唯唯诺诺,但我们也要明白子女的“不从父令”,未必一定是坏事。特别是被子女进“忠言”的时候,父母也想一想自己是否真的出了问题。当然,子女规劝父母的态度也必须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