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天地篇》并非执着于探究天地乾坤的深奥与玄妙,而是以天地自然之道为发端,以圣贤之教为纽带,将个人的高下贤愚之别与社会的治乱兴衰之变有机地联结在了一起。圣贤之教,上合天道,下顺民心,在人则为立德修身之法,在国则为治世安邦之策。在王通看来,人的德行修养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天地篇》中有较多章节是对其门生、权臣、名士,乃至历史人物德行品性的评鉴,意在阐明个人德行修明与否,与时代治乱存在重要联系。这也从根本上回答了汉末以来,世道为何长久陷入离乱动荡。因此,王通上承天地大道,祖述周公之政,谨遵孔子之教,希望借此以重振三纲五常之法、两汉七制之政,而这一切,仍要回到立德修身上来。《天地篇》中的立德修身之法,秉承儒家正道,除潜心研习经典之外,亦注重日常德行的修习与身心的砥砺。细读其文不难发现,凡于政事日用、农桑耕稼、岁时祭祀、婚丧典礼,王通皆秉持仁义之心、贯穿忠恕之道、合乎礼仪之制、明达权变之法。其次,《天地篇》由修身之法延及治国之道。修身当师圣贤之法,治国当遵圣王之道。圣王之道的根本,在于参悟天地自然,践行古圣先王之政,将立德修身与治国安邦相结合,以仁义公恕治天下,更以礼乐教化安天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太平康乐。最后,《天地篇》中还透射出王通富有儒家正统思想的文道观。王通认为,著述当弘扬正道、传承文教、褒善贬恶,而不应流于空疏烦琐的说解、立场暧昧的缀编、华丽文辞的堆砌。因此,王通的《续六经》堪称践行这一理念的典范之作。

2.1 子曰:“圆者动,方者静,其见天地之心乎①?”

【注释】

①“圆者动”三句:阮逸注云:“天圆动,地方静,人动静之中也。中也者,心可见矣。”天地之心,天地间最为本质的规律,即自然大道。

【译文】

文中子说:“圆形的物体运动,方形的物体沉静,这其中体现的是天地自然的大道吧?”

2.2 子曰:“智者乐,其存物之所为乎?仁者寿,其忘我之所为乎①?”

【注释】

①“智者乐”四句:实模仿《论语·雍也》:“知者乐,仁者寿。”并对此做深入阐释。存物,胸怀万物。物,此指天下万物。

【译文】

文中子说:“智慧的人快乐,是因为他胸怀万物吧?仁爱的人长寿,是因为他忘记自我吧?”

2.3 子曰:“义也清而庄①,靖也惠而断②,威也和而博③,收也旷而肃④,琼也明而毅⑤,淹也诚而厉⑥,玄龄志而密⑦,徵也直而遂⑧,大雅深而弘⑨,叔达简而正⑩。若逢其时,不减卿相⑪,然礼乐则未备。”

【注释】

①义:姚义,生卒年不详,王通门生。与薛收一起编纂《中说》。阮逸《文中子〈中说〉序》:“《中说》者,子之门人对问之书也。薛收、姚义集而名之。”

②靖:李靖(571—649),本名药师,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人。善用兵,有谋略。初仕隋朝,拜马邑郡丞。晋阳起兵后,效力唐朝,从李世民平王世充和窦建德,后南平萧铣和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战功显赫。历任检校中书令、兵部尚书,拜尚书右仆射,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贞观二十三年(649)病逝,谥号“景武”。《旧唐书》卷六十七有传。

③威:窦威,字文蔚,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隋朝太傅窦炽之子,太穆皇后从父兄。初仕隋朝,历任秘书郎、蜀王杨秀府记室、内史舍人、考功郎中,后坐事免职。晋阳起兵后,补任大丞相府司录参军,参与制定朝廷典制。唐朝建立后,窦威担任内史令,同年病逝追赠同州刺史、延安郡公,谥号“靖”。《旧唐书》卷六十一有传。

④收:即薛收。见1.3条注。

⑤琼:即贾琼。见1.13条注。

⑥淹:杜淹(?—628),字执礼,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隋朝河内太守杜徵之子,唐初宰相,贞观名相杜如晦之叔父。初仕隋朝,任御史中丞,后效力于王世充,任吏部尚书。降唐后任天策府兵曹参军、文学馆学士。杨文幹事件中受到牵连,被流放巂州。唐太宗继位后,授御史大夫,封安吉郡公。贞观二年(628)病逝,追赠尚书右仆射,谥号“襄”。《旧唐书·杜如晦传》有载录。

⑦玄龄:即房玄龄。见1.23条注。

⑧徵:魏徵(580—643),字玄成,先世为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西)人。年少孤贫,为人豁达,胸怀大志。大业十三年(617)参加瓦岗军,为李密所重。武德元年(618)随李密降唐。李建成闻其名,特封为太子洗马,屡劝防范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即位后,不计前嫌,重其才干,升为谏议大夫,推诚相待,后相继任给事中、尚书右丞,封郑国公。魏徵性情刚直,敢于犯颜进谏,屡以隋亡为鉴,常以居安思危、去奢恭俭、轻徭薄赋、选贤任能等直谏,为成就“贞观之治”起到重要作用,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贞观十七年(643)病逝,谥号“文贞”。《旧唐书》卷七十一有传。

⑨大雅:温大雅(572—629),字彦宏,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北齐文林馆学士温君悠长子。隋时任东宫学士、长安县尉,以父忧去职,退居乡里。晋阳起兵后,任大将军府记室参军,专掌文翰。武德元年(618)任黄门侍郎。太宗即位,任礼部尚书,封黎国公,编纂《创业起居注》。贞观三年(629)病逝,谥号“孝”。《旧唐书》卷六十一有传。

⑩叔达:陈叔达(?—635),字子聪,陈宣帝第十六子。隋大业中,任内史舍人,出为绛郡通守。李渊义兵至绛郡,陈叔达响应,任丞相府主簿,封汉东郡公,与记室温大雅同掌机密,军书、赦令及禅代文诰多出其手。武德元年(618)任黄门侍郎,贞观年间任礼部尚书,贞观九年(635)病逝,谥号“忠”。《旧唐书》卷六十一有传。

⑪不减:不低于,不亚于。

【译文】

文中子说:“姚义,清洁而庄重;李靖,惠物而勇断;窦威,和容而博识;薛收,体旷而志肃;贾琼,通明而果毅;杜淹,诚悫而威厉;房玄龄,志虑而用密;魏徵,直道而遂行;温大雅,量深而宽宏;陈叔达,简静而中正。这些人如果能遇到时机,官职都不会低于卿相,然而在推行礼乐方面却都有所欠缺。”

2.4 或曰:“董常何人也?”子曰:“其动也权①,其静也至②。其颜氏之流乎③!”

【注释】

①权:阮逸注云:“权变,才也。”此指处事随机应变。

②至:阮逸注云:“至极,性也。”此指达到修养身心的最高境界,即守护好自己的本心本性。

③颜氏:即颜回,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弟子中德行最高者,位列七十二贤之首。孔子对颜回称赞有加,不幸早卒。

【译文】

有人问:“董常是什么样的人呢?”文中子说:“他行事时能够随机应变,无事时能够坚守本心。应该是颜回一类的人啊!”

2.5 叔恬曰:“山涛为吏部①,拔贤进善,时无知者②。身殁之后,天子出其奏于朝,然后知群才皆涛所进。如何?”子曰:“密矣。”曰:“仁乎?”子曰:“吾不知也。”

【注释】

①山涛(205—283):字巨源,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人。“竹林七贤”之一。早年孤贫,喜好老庄学说,与嵇康阮籍等交游。西晋建立后,历任侍中、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等职,封新沓伯。他每选用官吏,皆秉承晋武帝之意,并亲做评论,时人称之为“山公启事”。屡次以老病辞官,皆不准。太康三年(282),升为司徒,以老病归家,次年去世,谥号“康”。《晋书》卷四十三有传。

②无知:此指无人知晓,没人知道。

【译文】

叔恬说:“山涛担任吏部尚书,选贤任能屡进良言,当时没有人知道。离世之后,天子向朝臣出示了他的奏表,然后人们才知道这些人才都是山涛举荐的。这该如何评价呢?”文中子说:“行事缜密。”问:“这就是仁吗?”文中子说:“这我就不知道了。”

2.6 李密见子而论兵①。子曰:“礼信仁义,则吾论之;孤虚诈力②,吾不与也。”

【注释】

①李密(582—619):字玄邃,小字法主,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人。西魏名将李弼的曾孙。少好读书,常乘黄牛,以《汉书》挂牛角,读书不辍。大业九年(613),与杨玄感起兵反隋,后因杨玄感不能采纳其建议,兵败被捕,后逃脱。参加瓦岗义军,大破荥阳。大业十三年(617),称“魏公”,因瓦岗军领袖翟让之兄翟宽排挤而杀掉翟让、翟宽兄弟,后为王世充所败归顺李唐,拜光禄卿,封邢国公。不久之后叛唐,为盛彦师斩杀。《隋书》卷七十、《旧唐书》卷五十三有传。

②孤虚:此指谋略和诡计。阮逸注云:“兵家之术。”考《太白阴经》卷一《人谋》:“天时为敌国有水旱、灾害、虫蝗、霜雹、荒乱之天时,非孤虚向背之天时也。”及《兵录》卷十四《天时总说》之“论孤虚法”,可知“孤虚”即古代围绕作战的天时、地利等相关因素进行占卜、推演的一种数术之法。

【译文】

李密拜见文中子谈论统兵作战之事。文中子说:“礼仪、诚信、仁爱、道义,这些我可以和你谈论;谋略、诡计、欺骗、勇力,这些我就不和你谈论了。”

2.7 李伯药见子而论诗①,子不答。伯药退,谓薛收曰:“吾上陈应、刘②,下述沈、谢③,分四声八病④,刚柔清浊⑤,各有端序⑥,音若埙篪⑦,而夫子不应我,其未达欤?”薛收曰:“吾尝闻夫子之论诗矣,上明三纲,下达五常,于是征存亡,辩得失。故小人歌之以贡其俗⑧,君子赋之以见其志,圣人采之以观其变⑨。今子营营驰骋乎末流⑩,是夫子之所痛也。不答则有由矣。”

【注释】

①李伯药(564—648):即李百药,字重规,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人。隋内史令、安平公李德林之子。初仕隋朝,拜太子舍人,辅佐太子杨勇。隋炀帝杨广即位,贬为桂州司马,迁建安郡丞,参加农民起义。武德年间,归顺唐朝,遭人陷害,流放泾州。贞观元年(627),任中书舍人,参与修订《五礼》及律令、编纂《北齐书》。贞观二年(628)迁礼部侍郎,转太子右庶子,辅佐太子李承乾。以修史之功,任散骑常侍、太子右庶子、宗正卿。贞观二十二年(648)卒,谥号“康”。《旧唐书》卷七十二有传。

②应、刘:当指同为“建安七子”之应玚刘桢,阮逸注云:“魏应璩、刘公幹。”当作“魏应玚、刘桢”。应玚(177—217),字德琏,汝南南顿(今河南平舆)人。应劭从子。与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刘桢合称“建安七子”。刘桢(179—217),字公幹,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人。东汉名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

③沈、谢:沈约谢朓。沈约(441—513),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南朝梁开国功臣。学识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开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诗文中平、上、去、入四声应当相互协调,避免八病。其诗作皆注重声律、对仗,时称“永明体”,是体式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沈约与萧衍、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八人号为“竟陵八友”。《梁书》卷一十三有传。谢朓(tiǎo, 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南齐杰出的山水诗人。与沈约等共同开创“永明体”,诗文平仄协调,对仗工整,开唐代律绝之先河。《南齐书》卷四十七有传。沈约、谢朓实为同时代、同体式诗文的开创者,故阮逸注云:“梁沈约、谢灵运。”当为“梁沈约、谢朓”,且下文有“分四声八病,刚柔清浊”,可知当就开创“永明体”之人而言。

④四声八病:周颙发现汉字有平、上、去、入者四种声调。沈约根据汉字四声和双声叠韵的特点,研究诗句中声、韵、调的配合,指出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这八种五言诗应该避免的弊病,是为“八病”。

⑤刚柔清浊:阮逸注云:“语见为刚,旨婉为柔;飘逸则清,质实则浊。”语见,即诗文直抒胸臆。旨婉,即诗文委婉含蓄。清,指文风清新飘逸。浊,指文风质朴无华。刚、柔、清、浊,皆就诗文创作中的审美旨趣而言。

⑥端序:头绪,条理。

⑦埙(xūn)篪(chí):阮逸注云:“埙,土音,刚而浊;篪,竹音,柔而清。”埙,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亦称“陶埙”。篪,古代一种用竹管制成像笛子一样的乐器,开孔数不一,通常有八孔。“埙”“篪”二者常常合奏,故多表示声音和谐,此处借“埙”“篪”意在强调自己上文论述“四声八病”和“刚柔清浊”时就好像埙篪合奏般周全与完美。

⑧贡:阮逸注云:“告也。”即呈现,展示。

⑨采之:采诗官。《汉书·艺文志》:“《书》曰:‘诗言志,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⑩营营:汲汲之貌。驰骋:此指纵论。末流:阮逸注云:“齐、梁文,弊之末也。”即在文中子看来,与《诗经》相比,齐、梁诗文皆为末流。

【译文】

李百药拜见文中子并讨论诗文,文中子却不回答。李百药告退,对薛收说:“我上述应玚、刘桢,下谈沈约、谢朓,梳理诗文写作中的四声八病,文章旨趣上的刚柔清浊,皆有条理,论述完美,然而先生却没有回应,是我说得不够明白吗?”薛收说:“我曾听老师谈论诗,指出诗的功用上要明三纲,下要达五常,进而能够成为国家存亡的表征,让人能够明辨是非得失。所以普通百姓唱诗是向为政者展示民风民俗,为政者唱诗是向人昭示个人志向,圣人命官采诗用来观察时代和民风的变化。您现在汲汲于纵论齐、梁这些末流诗文,这正是老师所痛心的。老师不回答是有原因的。”

2.8 子曰:“学者,博诵云乎哉①?必也贯乎道②。文者,苟作云乎哉③?必也济乎义。”

【注释】

①博诵云乎哉:实模仿《论语·阳货》:“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博诵,博览群书。

②必也贯乎道:实模仿《论语·卫灵公》:“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及《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③苟作:见1.14条及注。

【译文】

文中子说:“治学,只是博览群书吗?切记一定要贯彻大道。作文,只是堆砌辞藻吗?切记一定要有补于道义。”

2.9 内史薛公见子于长安①,退谓子收曰:“《河图》《洛书》尽在是矣,汝往事之,无失也。”

【注释】

①内史薛公:王通门生薛收之父薛道衡(540—609),字玄卿,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人。专精好学,与卢思道、李德林齐名。初仕北齐,再仕北周,任内史舍人。隋朝建立后,拜内史侍郎。隋炀帝即位后,出为番州刺史,迁司隶大夫,因触怒隋炀帝而被害。《隋书》卷五十七有传。文中“内史”,即就内史侍郎而言。

②《河图》《洛书》:《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相传伏羲时,有龙马出于黄河,背负“河图”;有神龟出于洛水,背负“洛书”。伏羲据此画成八卦。此指圣人从天地自然中学习的大道。

【译文】

内史薛道衡在长安拜见文中子,回来对儿子薛收说:“《河图》《洛书》等天地大道都在先生那里,你去拜他为师,不会有错的。”

2.10 子曰:“士有靡衣鲜食而乐道者①,吾未之见也。”

【注释】

①靡(mǐ)衣鲜食:又作“靡衣玉食”,指穿华丽的衣服,吃精美的食物。形容生活豪华奢侈。

【译文】

文中子说:“士人中有锦衣玉食仍乐于大道的,我还没有见过。”

2.11 子谓魏徵曰:“汝与凝皆天之直人也①。徵也遂②,凝也挺③,若并行于时,有用舍焉④。”

【注释】

①凝:王凝。见1.10条注。直人:正直之人。

②遂:此指通达。

③挺:此指直率、耿直。

④用舍:又作“用行舍藏”,或得重用为官,或不得重用而归隐。《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译文】

文中子对魏徵说:“你和王凝都是生性正直之人。你通达,王凝耿直,若你们同时出仕为官,那么其中一人或得重用为官,另一人将不得重用归隐田园。”

2.12 子谓李靖曰:“凝也若容于时,则王法不挠矣①。”

【注释】

①挠:阮逸注云:“挠曲。”即弯曲、枉曲。此指法律不公正。

【译文】

文中子对李靖说:“王凝如果得以重用,那么国家法律就不会不公正。”

2.13 李靖问任智如何①。子曰:“仁以为己任②。小人任智而背仁为贼③,君子任智而背仁为乱。”

【注释】

①任:此指使用。

②仁以为己任:《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任,此指责任,职责。

③任:专任。下同。

【译文】

李靖问使用机智怎么样。文中子说:“应当以仁德为己任。小人专任机智而背弃仁德就会危害社会,君子专任机智而背弃仁德就会祸乱国家。”

2.14 薛收问:“仲长子光何人也①?”子曰:“天人也②。”收曰:“何谓天人?”子曰:“眇然小乎!所以属于人;旷哉大乎!独能成其天③。”

【注释】

①仲长子光:阮逸注云:“子光,字不曜,游于河东,人问者,书‘老’‘易’二字为对,王绩有《仲长先生传》。”考《新唐书·隐逸传》“王绩”条相关载录,可知为当时隐士,与王绩交游。另阮逸所云《仲长先生传》,当为王绩《祭处士仲长子光文》。

②天人:即洞悉天地大道之人。《庄子·天下》:“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北宋王雱南华真经新传》释云:“宗者,道之原本也。道之原本出于天,故曰:‘不离于宗,谓之天人。’”

③“眇(miǎo)然小乎”四句:实化用《庄子·德充符》:“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眇乎小哉!所以属于人也;謷乎大哉!独成其天。”眇,微小,渺小。此处就人的身躯而言。旷,光明,开朗。此处就光明、伟大的德行与修为而言。

【译文】

薛收问:“仲长子光是怎样的人?”文中子说:“是天人。”薛收问:“什么是天人?”文中子说:“他的身躯渺小,所以与常人无异!他的修为广大,唯此方能成就他的光明与伟岸!”

2.15 贾琼问君子之道。子曰:“必先恕乎!”曰:“敢问恕之说。”子曰:“为人子者,以其父之心为心;为人弟者,以其兄之心为心。推而达于天下,斯可矣。”

【译文】

贾琼问什么是君子之道。文中子说:“一定是‘恕’吧!”问:“请问‘恕’是什么?”文中子说:“做儿子的,要站在父母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做弟弟的,要站在兄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由此类推以至于全天下,这就可以了。”

2.16 子曰:“君子之学进于道,小人之学进于利。”

【译文】

文中子说:“君子学习是为了钻研大道,小人学习是为了追逐利益。”

2.17 楚难作①,使使召子,子不往,谓使者曰:“为我谢楚公②,天下崩乱,非至公血诚不能安③。苟非其道,无为祸先。”

【注释】

①楚难:隋大业九年(613),杨玄感于黎阳起兵反隋。

②楚公:杨玄感袭爵楚国公,故称“楚公”。杨玄感(?—613),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司徒楚国公杨素长子。以父军功位至柱国,任郢、宋二州刺史,迁鸿胪卿、礼部尚书,袭封楚国公。受到隋炀帝猜忌,大业九年(613),隋炀帝二次出征高句丽时,趁机反叛,屯兵于黎阳,为大将军宇文述所败。《隋书》卷七十有传。

③血诚:赤诚。《三国志·魏书·仓慈传》:“及西域诸胡闻慈死,悉共会聚于戊己校尉及长吏治下发哀,或有以刀画面,以明血诚。”

【译文】

杨玄感起兵,派遣使者征召文中子,文中子不去,对使者说:“替我谢谢楚公,天下大乱,只有怀着至公赤诚之心才能使天下安定,如果不遵循这个道理,就不要再为害天下了。”

2.18 李密问王霸之略。子曰:“不以天下易一民之命①。”李密出,子谓贾琼曰:“乱天下者必是夫也。幸灾而念祸,爱强而愿胜,神明不与也。”

【注释】

①不以天下易一民之命:阮逸注云:“易,为‘轻易’之‘易’。一民,至细也,不可以天下之大轻小民之命。”即不要因为天下之大就轻视一个百姓的性命。此句意在告诫李密当以天下苍生为念。

【译文】

李密问实现王霸之业的方略。文中子说:“不要因为天下之大就轻视一个百姓的性命。”李密走后,文中子对贾琼说:“将来祸乱天下的必是此人。此人幸灾乐祸,争强好胜,神明是不会保佑他的。”

2.19 子居家,虽孩孺必狎①。其使人也,虽童仆必敛容②。

【注释】

①孩孺:孩童,小孩子。狎:亲近,亲昵。

②敛容:端正容貌,表示严肃庄重。《汉书·霍光传》:“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

【译文】

先生日常居家,即便对小孩子也很亲昵。先生差遣人做事,即便对年幼的仆人也很严肃。

2.20 子曰:“我未见知命者也①。”

【注释】

①知命:《论语·尧曰》:“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西汉孔安国注云:“命,谓穷达之分也。”即知晓人生穷达、祸福之天命。

【译文】

文中子说:“我还没有见过知天命之人。”

2.21 子曰:“不就利①,不违害②,不强交,不苟绝,惟有道者能之。”

【注释】

①就:趋,追求。

②违:避,躲避。《尚书·太甲中》:“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西汉孔安国注云:“言天灾可避,自作灾不可逃。”

【译文】

文中子说:“不趋利,不避害,不勉强交往,不随便断绝,只有有道之人才能做到。”

2.22 子躬耕①。或问曰:“不亦劳乎?”子曰:“一夫不耕,或受其饥②,且庶人之职也。亡职者,罪无所逃天地之间③,吾得逃乎?”

【注释】

①躬耕:亲自耕种。《礼记·月令》:“天子亲载耒耜,……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

②一夫不耕,或受其饥:实化用西汉贾谊新书·无蓄》:“古人曰:‘一夫不耕,或为之饥;一妇不织,或为之寒。’”

③罪无所逃天地之间:实化用《庄子·人间世》:“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

【译文】

文中子亲自耕种。有人问:“这不是很辛苦吗?”文中子说:“一人不耕种,就会有人挨饿,并且这是普通人职责。不履行职责的人,在天地间是无法逃避罪责的,我难道能逃避得了吗?”

2.23 子艺黍登场①,岁不过数石②,以供祭祀、冠婚、宾客之酒也③,成礼则止。子之室,酒不绝。

【注释】

①艺黍:种植黍稷。《尚书·酒诰》:“小子惟一妹土,嗣尔股肱,纯其艺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长。”西汉孔安国注云:“其当勤种黍稷,奔走事其父兄。”登场:收割粮食并运到打谷场。

②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西汉晁错《论贵粟疏》:“百亩之收,不过百石。”

③冠婚:冠礼和婚礼。冠礼,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之礼,表示成人。《礼记·冠义》:“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

【译文】

先生种植庄稼收获粮食,每年收获不过数石,用以酿造供给祭祀、冠礼、婚礼、招待宾客所用之酒,礼仪完成后就不再饮用。所以先生家的酒才不会用尽。

2.24 薛方士问葬①。子曰:“贫者敛手足②,富者具棺椁③。封域之制无广也,不居良田。古者不以死伤生,不以厚为礼。”

【注释】

①薛方士:其人不详。考本书《关朗篇》:“门人窦威、贾琼、姚义受《礼》,温彦博、杜如晦、陈叔达受《乐》,杜淹、房乔、魏徵受《书》,李靖、薛方士、裴晞、王珪受《诗》。”可知其从文中子受学。

②敛手足:又作“敛手足形”,意指遮蔽身体。《礼记·檀弓下》:“敛手足形,还葬而无椁,称其财,斯之谓礼。”唐孔颖达疏云:“敛手足形者,亲亡但以衣棺敛其头首及足,形体不露,还速葬而无椁材,称其家之财物所有以送终。”《释名·释丧制》:“衣尸棺曰敛。敛者,敛也。敛藏不复见也。”手足,即手足形,指手足身体。

③具:齐备,皆备。棺椁:棺材及套在棺材外面的外棺。内曰棺,外曰椁。

【译文】

薛方士问葬礼。文中子说:“穷人遮蔽身体,富人棺椁齐备。墓地规模不要太大,不要侵占良田。古人不以死去的人而伤害活着的人,不把厚葬看做是符合礼制的行为。”

2.25 陈叔达问事鬼神之道。子曰:“敬而远之①。”问祭。子曰:“何独祭也,亦有祀焉,有祭焉,有享焉。三者不同,古先圣人所以接三才之奥也②。达兹三者之说,则无不至矣。”叔达俯其首。

【注释】

①敬而远之:实模仿《论语·雍也》:“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②三才:天、地、人。见1.1条注。

【译文】

陈叔达问侍奉鬼神之法。文中子说:“恭敬对待且要远离它。”问祭祀。文中子说:“不只有祭天之礼,还有祀地之礼,有祭天,有享先人宗庙。三者是不同的,这就是古代圣人沟通天、地、人之间的奥秘所在。认识到这三者的真谛,那么一切问题就都明白了。”陈叔达俯首称是。

2.26 子曰:“王猛有君子之德三焉①:其事上也密,其接下也温,其临事也断。”或问苏绰②。子曰:“俊人也。”曰:“其道何如③?”子曰:“行于战国可以强,行于太平则乱矣。”问牛弘④。子曰:“厚人也。”

【注释】

①王猛(325—375):字景略,北海剧(今山东潍坊)人。出身贫寒,隐居山中,博学而好读兵书,善于谋略和用兵。苻坚即位,任中书侍郎,官至尚书令、太子太傅、司徒、录尚书事,封清河郡侯,为苻坚重要谋臣。综合儒法,选贤任能,抵制氐、羌权贵,整肃吏治,强化中央集权,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建元十一年(375)去世,谥号“武”。临终力劝苻坚勿图晋,苻坚不听,终有淝水惨败。《晋书》卷一百十四《苻坚载记》有载录。

②苏绰(498—546):字令绰,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南北朝西魏名臣。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及申韩之学,拜为大行台左丞,参与机密,大力推举改革。曾创制计账、户籍等法,精简冗员,设置屯田、乡官,增加国家赋税收入,累升大行台度支尚书兼司农卿,封美阳伯。大统十二年(546)病逝。《周书》卷二十三、《北史》卷六十三有传。

③道:此指施行的政略。

④牛弘(545—610):本姓尞,字里仁,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袭封临泾公。少好学,博览群书。北周时,专掌文书,修起居注。隋文帝即位后,任散骑常侍、秘书监,晋爵奇章郡公。开皇三年(583),拜礼部尚书,请修明堂,定礼乐制度。选贤任能,宽仁待下,不善言谈而恪尽职守。大业六年(610)离世。《北史》卷七十二、《隋书》卷四十九有传。

【译文】

文中子说:“王猛有三种君子之德:他对待君主细密,对待下属温和,处理事情果断。”有人问苏绰。文中子说:“是有才干之人。”问:“他施行的政略如何?”文中子说:“推行于战国之时可以富国强兵,推行于太平之世则会祸乱天下。”问牛弘。文中子说:“是敦厚之人。”

2.27 子观田,魏徵、杜淹、董常至。子曰:“各言志乎①?”徵曰:“愿事明王,进思尽忠,退思补过②。”淹曰:“愿执明王之法,使天下无冤人。”常曰:“愿圣人之道行于时,常也无事于出处③。”子曰:“大哉!吾与常也。”

【注释】

①各言志乎:实模仿《论语·公冶长》:“子曰:‘盍各言尔志?’”即文中子模仿孔子,通过让弟子谈论各自志向,来考察他们思想所达到的境界。

②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孝经·事君》:“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③出处:出仕和归隐。《周易·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

【译文】

文中子察看农事,魏徵、杜淹、董常来了。文中子说:“大家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吧?”魏徵说:“我愿奉侍有道明君,在朝为官则竭诚尽忠,居家归隐则迁善改过。”杜淹说:“我愿为有道明君掌管法令,使天下没有蒙冤之人。”董常说:“我愿圣人王道推行于世,自己出仕为官还是隐居乡野都不重要。”文中子说:“这志向真是伟大啊!我赞赏董常。”

2.28 子在长安①,曰:“归来乎!今之好异轻进者②,率然而作③,无所取焉。”

【注释】

①子在长安:阮逸注云:“仁寿四年,在长安谒文帝,见公卿异端轻率,文辞不根道义,苟媚其主,使无所取治焉,遂归。”即文中子拜谒隋文帝,目睹朝臣不务重本立道,反而争相媚上,以标榜异端为能事,于是心灰意冷而离开长安。

②轻进:此指向君主进言而态度轻率。

③率然:草率、轻率之貌。

【译文】

文中子在长安,说:“回去吧!现在喜好标新立异及轻率进言之人,他们的种种草率行径,没什么可取之处。”

2.29 子在绛①,程元者因薛收而来②。子与之言《六经》。元退,谓收曰:“夫子载造彝伦③,一匡皇极④。微夫子,吾其失道左见矣⑤。”

【注释】

①绛:绛州(治今山西运城新绛)。

②程元:王通门生,南阳(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

③彝伦:常道,伦常。见1.27条注。

④皇极:皇权得以建立的制度与规范。见1.8条注。

⑤微夫子,吾其失道左见矣:实模仿《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也。”左,偏差,错误。

【译文】

文中子在绛州,程元通过薛收引见前来拜访。文中子和他谈论《续六经》。程元回来后,对薛收说:“先生承载伦常大道,匡正国家制度。没有先生的话,我应该就错失大道误入歧途了。”

2.30 子曰:“盖有慕名而作者,吾不为也①。”

【注释】

①盖有慕名而作者,吾不为也:实模仿《论语·述而》:“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东汉包咸注云:“时人多有穿凿妄作篇籍者,故云然也。”意在说明文中子之作实为“载造彝伦,一匡皇极”,亦与“无苟作”呼应。

【译文】

文中子说:“大概有追慕虚名而著书立说的,我是不会这样做的。”

2.31 叔恬曰:“文中子之教兴,其当隋之季世、皇家之未造乎①!将败者,吾伤其不得用;将兴者,吾惜其不得见。其志勤,其言征,其事以苍生为心乎?”

【注释】

①季世:末世,末代。皇家:阮逸注云:“谓唐室。”即唐王朝。造:建立,成立。

【译文】

叔恬说:“文中子的教化兴起,正值隋朝末世、唐朝尚未建立之时!令我悲伤的是,将要衰败的王朝无法重用他;令我惋惜的是,将要兴起的王朝他却见不到。他心志勤勉,言出有据,他的事业是以天下苍生为念吧?”

2.32 文中子曰:“二帝、三王①,吾不得而见也,舍两汉将安之乎?大哉!七制之主②。其以仁义公恕统天下乎!其役简,其刑清,君子乐其道,小人怀其生③。四百年间,天下无二志,其有以结人心乎?终之以礼乐,则三王之举也。”

【注释】

①二帝、三王:指上古圣明帝王。

②七制之主:见1.32条注。

③君子乐其道,小人怀其生:实模仿《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

文中子说:“二帝、三王,我无法见到,除去两汉哪里还有圣明的君主呢?七制之主真是伟大啊!他们以仁义公恕统治天下!他们徭役少,刑罚明,君子乐于他们的治世之道,百姓感念他们的好生之德。四百年间,天下人没有二心,应该是有能够凝聚人心的方法吧?如果最后能加以礼乐教化,就会实现上古三王的伟大成就了。”

2.33 子曰:“王道之驳久矣①,礼乐可以不正乎?大义之芜甚矣②,《诗》《书》可以不续乎?”

【注释】

①王道之驳久矣:实模仿《论语·八佾》:“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驳,驳杂,淆乱。

②芜:荒废。

【译文】

文中子说:“王道淆乱已经很久了,难道不应该匡正礼乐吗?大义荒废已经很严重了,难道不应该续修《诗》《书》吗?”

2.34 子曰:“唐、虞之道直以大①,故以揖让终焉②。必也有圣人承之,何必定法?其道甚阔,不可格于后③。夏商之道直以简,故以放弑终焉④。必也有圣人扶之,何必在我?其道亦旷,不可制于下。如有用我者,吾其为周公所为乎⑤!”

【注释】

①唐、虞:即唐尧、虞舜。

②揖让:让贤。此处特指禅让。见1.13条注。

③格:规范,准则。

④放弑:流放和杀戮。放,流放。《尚书·仲虺之诰》:“成汤放桀于南巢。”弑,杀。《尚书·洪范》:“武王胜殷,杀受(纣),立武庚,以箕子归。”

⑤周公:姬姓,名旦,周文王之子。辅佐周武王伐纣建立周王朝。武王离世之后,周公摄政,辅佐武王之子成王,平定管叔、蔡叔叛乱,制礼作乐,完善分封制、宗法制,为西周王朝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史记·周本纪》《史记·鲁周公世家》有载录。

【译文】

文中子说:“尧、舜之道方正而伟大,因此以禅让终结。一定会有圣人来传承它,何必制定法则?尧、舜之道宏阔宽广,不能作为后世的准则。禹、汤之道方正而简省,因此以流放和杀戮终结。一定会有圣人扶助它,何必由我来担当?禹、汤之道过于疏旷,不能作为统治天下的办法。如果有君主重用我,我会像周公那样做一番事业!”

2.35 子燕居①,董常、窦威侍。子曰:“吾视千载已上,圣人在上者,未有若周公焉。其道则一②,而经制大备③,后之为政,有所持循④。吾视千载而下,未有若仲尼焉。其道则一,而述作大明,后之修文者⑤,有所折中矣⑥。千载而下,有申周公之事者,吾不得而见也;千载而下,有绍宣尼之业者,吾不得而让也。”

【注释】

①燕居:闲居。《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卷第四云:“燕居,闲暇无事之时。”

②其道则一:阮逸注云:“一,谓尧、舜、汤、武一归于道也。”即周公秉承着尧、舜、汤、武一脉相承的为政之道。

③经制:国家的典章制度。西汉贾谊《治安策》:“岂如今定经制,令君君臣臣上下有差,父子六亲各得其宜,奸人亡所几幸,而群臣众信,是不疑惑!”大备:阮逸注云:“谓设官分职、制礼作乐也。”即官制、礼乐等皆详细完备。

④持循:遵循。西汉贾谊《治安策》:“此业一定,世世常安,而后有所持循矣。”

⑤修文:修明文教。《尚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

⑥折中:取法,参照。《史记·孔子世家》:“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译文】

文中子闲居,董常、窦威侍立于旁。文中子说:“在我看来千年之前,圣贤在位之人,没有谁能比肩周公。周公秉承圣君之道,使国家典章制度详尽完备,使后世为政之人有所遵循。在我看来千年以来,没有谁能比肩孔子。孔子秉承圣君之道,使文章著述大道昌明,使后世修明文教之人有所取法。千年以来,发扬周公事业的人,我没有见到;千年以来,传承孔子事业的人,我当仁不让。”

2.36 子曰:“常也其殆坐忘乎①?静不证理而足用焉②,思则或妙③。”

【注释】

①殆:几乎,近乎。坐忘:《庄子·大宗师》:“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西晋郭象注云:“夫坐忘者,奚所不忘哉?既忘其迹,又忘其所以迹者,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然后旷然与变化为体而无不通也。”即摆脱身体和精神的束缚,进而达到洞悉世间大道的过程。

②证理:求取至理。证,同“征”,求。理,天地自然间的大道至理。

③妙:阮逸注云:“谓几微也。”《老子》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三国王弼注云:“妙者,微之极也。”

【译文】

文中子说:“董常几乎能够坐忘了吧?内心平静虽不能求取至理,但已足够用了,若能加以深思或许能洞悉其中的玄妙。”

2.37 李靖问圣人之道。子曰:“无所由,亦不至于彼①。”门人曰:“徵也至。”或曰:“未也。”门人惑。子曰:“徵也去此矣,而未至于彼②。”或问彼之说。子曰:“彼,道之方也③。必也无至乎!”董常闻之悦,门人不达。董常曰:“夫子之道,与物而来,与物而去。来无所从,去无所视。”薛收曰:“大哉!夫子之道。一而已矣。”

【注释】

①彼:此指去处、去向。与上文“由”相对。

②徵也去此矣,而未至于彼:阮逸注云:“已离中贤之见,然未至上哲之性。”即已然超越当下普通之人,然而尚未达到上哲之最高境界。

③方:相并,并列。《国语·齐语》:“至于西河,方舟设泭,乘桴济河。”三国韦昭注云:“方,并也。编木曰泭,小泭曰桴。”

【译文】

李靖问圣人之道。文中子说:“不知从何而来,亦不知向何而去。”门生说:“魏徵达到了这种境界。”有人说:“没有达到。”门生感到困惑。文中子说:“魏徵超越了常人,但未达到最高境界。”有人问什么是最高境界。文中子说:“所谓最高境界,是与大道并行的。必定是永远无法达到的!”董常听后非常喜悦,其他门生则没有听懂。董常说:“先生的大道,与万物俱来,与万物俱去。即不知来于何处,又不见去向何方。”薛收说:“先生的大道真是伟大啊!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

2.38 子谓程元曰:“汝与董常何如?”①程元曰:“不敢企常。常也遗道德②,元也志仁义③。”子曰:“常则然矣,而汝于仁义,未数数然也④,其于彼有所至乎?”

【注释】

①子谓程元曰:“汝与董常何如”:实模仿《论语·公冶长》:“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②遗道德:阮逸注云“遗,犹忘也。道大而无所道,德高而无所德,是忘也。”即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待人接物无不符合道与德的要求,因而不再刻意追求乃至忘却。

③志:目标,努力的方向。《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④数数(shuò):《庄子·逍遥游》:“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西晋司马彪注云:“犹汲汲也。”即急切、迫切。

【译文】

文中子对程元说:“你与董常相比如何?”程元说:“不敢与董常相比。董常已经达到了忘却道与德的境界,而我仍停留在以仁和义为目标的层次上。”文中子说:“董常是这样,而你对于仁和义也不再那么迫切地追求了,应该也达到了修为的新境界了吧?”

2.39 子曰:“董常时有虑焉,其余则动静虑矣①。”

【注释】

①董常时有虑焉,其余则动静虑矣:实模仿《论语·雍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时,阮逸注云:“谓时中也。”《礼记·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即适当,合乎时宜。意在说明董常修为境界甚高,日常行事皆不违礼数,只在适当之时,即当慎思之时,进行思考。其余,阮逸注云:“其余,程、薛、房、魏辈。”指其他门生。动静,或动或静。此指随时随地。

【译文】

文中子说:“董常只在当思之时思考,其他学生随时随地都要思考。”

2.40 子曰:“孝哉!薛收。行无负于幽明①。”

【注释】

①行无负于幽明:阮逸注云:“收父道衡,非辜见戮,收遁于首阳山以免,此行全幽明矣。”考《旧唐书·薛收传》:“薛收字伯褒,蒲州汾阴人,隋内史侍郎道衡子也。事继从父孺以孝闻。年十二,解属文。以父在隋非命,乃洁志不仕。大业末,郡举秀才,固辞不应。义旗起,遁于首阳山,将协义举。蒲州通守尧君素潜知收谋,乃遣人迎收所生母王氏置城内,收乃还城。”幽明,鬼神。此指死者和生者。

【译文】

文中子说:“薛收真是孝子啊!他的作为无愧于死者和生者。”

2.41 子于是日吊祭,则终日不笑①。

【注释】

①子于是日吊祭,则终日不笑:实模仿《论语·述而》:“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于是日哭,则不歌。”

【译文】

文中子前去吊唁的那天,终日没有笑容。

2.42 或问王隐①。子曰:“敏人也。其器明②,其才富,其学赡。”或问其道。子曰:“述作多而经制浅,其道不足称也。”

【注释】

①王隐:字处叔,陈郡陈县(今河南淮阳)人。东晋大臣。博学多闻,受父遗业,留心晋代史事。太兴初,晋元帝召王隐为著作郎,令撰晋史,以平王敦之乱有功,赐爵平陵乡侯。后免官归家,年七十余卒。其所著述,文体混漫,义不可解。《晋书》卷八十二有传。

②器:阮逸注云:“谓才学而已。”此指才具、心志。

【译文】

有人问王隐。文中子说:“他是机敏之人。他心志明达,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人问及他的思想。文中子说:“著述很多,但在典章制度上失之浅陋,他的思想不足称道。”

2.43 子谓陈寿有志于史①,依大义而削异端。谓范甯有志于《春秋》②,征圣经而诘众传③。子曰:“使陈寿不美于史,迁、固之罪也。使范甯不尽美于《春秋》,歆、向之罪也④。”裴晞曰⑤:“何谓也?”子曰:“史之失,自迁、固始也,记繁而志寡⑥。《春秋》之失,自歆、向始也,弃经而任传⑦。”

【注释】

①陈寿(233—297):字承祚,巴郡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三国西晋时著名史学家。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曾任观阁令史、治书侍御史等职。晚年多次被贬,元康七年(297)病逝。著有《三国志》。《晋书》卷八十二有传。

②范甯(约339—约401):字武子,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人。徐、兖二州刺史范汪之子、《后汉书》作者范晔之祖父。东晋大儒、经学家。官至临淮太守,封阳遂乡侯。反对何晏、王弼之玄学,推崇儒学,著有《春秋穀梁传集解》。《晋书》卷七十五有传。

③诘(jié):考证,考查。

④歆、向:刘歆刘向。刘歆(约前53—23),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刘向之子。少时诵习《诗》《书》,以通经学、善属文为汉成帝召见,待诏宦者署,为黄门郎。汉成帝河平三年(前26),受诏与其父刘向领校内府藏书。刘向死后,继承父业。哀帝时,刘歆负责总校群书,在刘向《别录》基础上,修订编纂而成《七略》。《七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有载录。刘向(前77—前6),字子政,本名更生,祖籍沛郡丰县(今江苏沛县),汉高祖刘邦异母弟楚元王刘交五世孙,刘歆之父。汉宣帝时,为郎中、给事黄门,迁散骑、谏大夫、给事中。汉元帝时,任宗正。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官至中垒校尉。奉命领校秘书,编撰《别录》。《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有载录。

⑤裴晞(xī):见1.18条注。

⑥记繁而志寡:阮逸注云:“但务广记,而不原圣人教化之志。”即忽视了史书传承圣人教化的功用。

⑦弃经而任传:阮逸注云:“但争众传而不原圣人权衡之法。”圣人权衡之法,指《春秋》经文中蕴含的“春秋笔法”,即所谓“一字褒贬”,裁量史料秉笔直书背后体现的是“春秋大义”。传,传注,后人对经典原文的注解和说明。

【译文】

文中子说陈寿有志于编纂史书,遵循正统思想削除异端之论。说范甯有志于撰述《春秋》,广征经典考察各家之论。说:“陈寿编纂的史书不完美,是司马迁班固的罪过。范甯撰述的《春秋》不完美,是刘歆、刘向的罪过。”裴晞问:“为何这样说?”文中子说:“史书编纂中出现的问题,是从司马迁、班固开始的,问题在于记录的材料过多而忽视了圣人之教。《春秋》流传中出现的问题,是从刘歆、刘向开始的,问题在于背弃原文经典而过分注重后人传注。”

2.44 子曰:“盖九师兴而《易》道微①,三《传》作而《春秋》散。”贾琼曰:“何谓也?”子曰:“白黑相渝,能无微乎?是非相扰,能无散乎?故齐、韩、毛、郑②,《诗》之末也;大戴、小戴③,《礼》之衰。《书》残于古、今④,《论》失于齐、鲁⑤。汝知之乎?”贾琼曰:“然则无师无传可乎⑥?”子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⑦。苟非其人,道不虚行⑧。必也传,又不可废也。”

【注释】

①九师:阮逸注云:“淮南王聘九人明《易》者,撰《道训》二十篇,号《九师易》。”

②齐、韩、毛、郑:指汉代传习《诗经》的“齐诗”“韩诗”“毛诗”及东汉郑玄。《齐诗》出于齐人辕固,《韩诗》出于燕人韩婴,《毛诗》则出于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齐”“韩”二家为今文经学,西汉时皆立于学官,置博士,魏晋以后亡佚。《毛诗》是古文经学,较晚出,盛于东汉。魏晋以后,通行的《诗经》即为《毛诗》。东汉郑玄“遍注诸经”,郑玄对《毛诗》所作注解即“郑笺”。

③大戴、小戴:又作“大、小戴”,指西汉梁国人戴德戴圣叔侄二人,戴德称“大戴”,戴圣称“小戴”,叔侄二人及庆普皆出于西汉经学博士后仓门下,潜心钻研,由是《礼》有大戴、小戴、庆氏之学。

④古、今:指汉代经学分为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两派。今文经学,指汉初由师徒口耳相传的经文与解释,诵习的文献典籍用当时的隶书记录。古文经学,指河间献王以重金在民间征集所得古文经书,及武帝时鲁恭王拆孔子故宅发现的古文典籍,其记录文字为古文字“蝌蚪文”,且篇目、内容上与今文经学文献存在差异。

⑤齐、鲁:汉代传习《论语》主要有《古论语》《齐论语》《鲁论语》三家。《论语注疏解经序》:“汉兴,传者则有三家,《鲁论语》者,鲁人所传,即今所行篇次是也。常山都尉龚奋、长信少府夏侯胜、丞相韦贤及子玄成、鲁扶卿、太子太傅夏侯建、前将军萧望之并传之,各自名家。《齐论语》者,齐人所传,别有《问王》《知道》二篇,凡二十一篇,其二十篇中,章句颇多于《鲁论》。昌邑中尉王吉、少府朱畸、琅邪王卿、御史大夫贡禹、尚书令五鹿充宗、胶东庸生并传之,唯王吉名家。《古论语》者,出自孔氏壁中,凡二十一篇,有两《子张》,篇次不与《齐》《鲁论》同,孔安国为传,后汉马融亦注之。”

⑥师:师法。

⑦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周易·系辞上》:“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唐孔颖达疏云:“言人能神此《易》道而显明之者,存在于其人。若其人圣则能神而明之,若其人愚则不能神而明之,故存于其人,不在《易》象也。”

⑧苟非其人,道不虚行:《周易·系辞下》:“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唐孔颖达疏云:“言若圣人,则能循其文辞,揆其义理,知其典常,是《易》道得行也。若苟非通圣之人,则不晓达《易》之道理,则《易》之道不虚空得行也。言有人则《易》道行,若无人则《易》道不行。无人而行是虚行也,必不如此。”

【译文】

文中子说:“九师《易》之学兴起后,《易》中的大道就衰微了;《春秋三传》之学兴起后,《春秋》中的大义就离散了。”贾琼问:“为何这样说?”文中子说:“黑白颠倒,大道能不衰微吗?是非混淆,大义能不离散吗?所以齐、韩、毛、郑,是《诗经》之学没落的标志;大戴、小戴,是《礼》学衰败的表现。《尚书》之学因古、今两派而残缺,《论语》之学因齐、鲁两家而丢失。这些你都知道吗?”贾琼说:“那么没有师法、没有传注可以吗?”文中子说:“能否洞悉大道的玄妙,关键在于人的贤愚。若非至圣至贤之人,大道是不会化行于世的。传注是一定要有的,更不可将其荒废。”

2.45 子谓叔恬曰:“汝不为《续诗》乎?则其视七代损益,终懑然也①。”

【注释】

①“汝不为《续诗》乎”三句:实模仿《论语·阳货》:“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七代,由汉至隋的七个朝代,即汉、晋、宋、北魏、北齐、北周、隋。损益,此指得失。懑,阮逸注云:“昏也。”即不明。

【译文】

文中子对叔恬说:“你不研读《续诗》吗?那么由汉至隋这七代的得失,终究还是看不明白。”

2.46 子谓:“《续诗》可以讽①,可以达②,可以荡③,可以独处④;出则悌,入则孝⑤;多见治乱之情⑥。”

【注释】

①讽:阮逸注云:“讽时政。”用含蓄的语言规劝告诫。此指有补于时政。“《续诗》可以讽”以下七句,实模仿《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②达:阮逸注云:“达下情。”使在上位者知晓民情民风。此指昭示民情。

③荡:阮逸注云:“荡涤郁结。”意谓消除愁苦郁结之情。

④独处:阮逸注云:“独处无邪。”即儒家思想中的“慎独”。《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⑤出则悌,入则孝:《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⑥治乱之情:阮逸注云:“治之情乐,乱之情哀。”《礼记·乐记》:“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译文】

文中子说:“《续诗》可以有补时政,可以昭示民情,可以排解愁苦,可以明道慎独;使人在外能尊敬兄长,在家能孝顺父母;能够充分了解盛世与乱世的民风民情。”

2.47 文中子曰:“吾师也,词达而已矣①。”

【注释】

①词达而已矣:阮逸注云:“圣人不繁文,惟达意而已。”《论语·卫灵公》:“子曰:‘辞达而已矣。’”西汉孔安国注云:“凡事莫过于实,辞达则足矣,不烦文艳之辞。”

【译文】

文中子说:“我所学习的,词能达意即可。”

2.48 或问扬雄张衡①。子曰:“古之振奇人也,其思苦,其言艰。”曰:“其道何如?”子曰:“靖矣②。”

【注释】

①扬雄(前53—18):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西汉辞赋大家。少好学,口吃不善言谈,博览群书,长于辞赋,游历都城长安。成帝时,得同乡杨庄推荐,入奏《甘泉》《河东》等赋,授给事黄门侍郎,修书于天禄阁。仿《论语》作《法言》、仿《周易》作《太玄》,继承并发扬了道家的玄学思想,另有《方言》传世。天凤五年(18)离世。《汉书》卷八十七有传。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人。“南阳五圣”之一,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等职。张衡学识广博,天文历法方面著有《灵宪》《浑仪图注》等,算学方面著作有《算罔论》,文学辞赋方面以十年心血写就《二京赋》。发明浑天仪、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晚年因病入朝任尚书,于永和四年(139)离世。《后汉书》卷五十九有传。

②靖:安静,平和。

【译文】

有人问扬雄、张衡。文中子说:“此二人皆是超凡之人,他们构思谋篇冥思苦想,遣词属文绞尽脑汁。”问:“他们的思想如何?”文中子说:“安静平和。”

2.49 子曰:“过而不文①,犯而不校②,有功而不伐③,君子人哉!”

【注释】

①文:掩饰。《论语·子张》:“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西汉孔安国注云:“文饰其过,不言其情实也。”

②犯而不校:《论语·泰伯》:“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东汉包咸注云:“校,报也。言见侵犯不报。”

③伐:夸耀。《论语·公冶长》:“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西汉孔安国注云:“不自称己之善。”

【译文】

文中子说:“犯了错误却不掩饰,遭受冒犯却不计较,有了功劳却不夸耀,这才是君子啊!”

2.50 子曰:“我未见见谤而喜、闻誉而惧者①。”

【注释】

①我未见见谤而喜、闻誉而惧者:实模仿《论语·公冶长》:“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见谤,受到批评。

【译文】

文中子说:“我还没有见到因受到批评而高兴、听到赞誉而恐惧的人。”

2.51 子曰:“富观其所与,贫观其所取,达观其所好,穷观其所为①,可也。”

【注释】

①“富观其所与”四句:实模仿《史记·魏世家》:“李克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与,阮逸注云:“与贫则仁,与奸则贼。”取,阮逸注云:“取于义则安,取于利则危。”好,阮逸注云:“好(hào)贤则治,好(hào)佞则乱。”为,阮逸注云:“为善则生,为恶则死。”

【译文】

文中子说:“辨别一个人,要看他富贵时的施与之人,贫穷时的求取之道,显达时的交游之好,困顿时的所为之事,就可以了。”

2.52 或问魏孝文①。子曰:“可与兴化。”

【注释】

①魏孝文: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499),汉名元宏,献文帝拓跋弘之长子,北魏第七位皇帝。五岁即位,由祖母文明太后临朝执政,进行强化中央集权改革。太和十四年(490)亲政,大力推进改革,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服饰、语言、姓氏乃至朝廷典章制度一律采用中原汉制,自己也改姓“元”。这些改革极大地推动了北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方面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史称“太和改制”。《北史》卷三有《魏高祖孝文皇帝本纪》。

【译文】

有人问北魏孝文帝。文中子说:“可以和他一起振兴教化。”

2.53 铜川夫人好药①,子始述方②。芮城府君重阴阳③,子始著历日。且曰:“吾惧览者或费日也。”

【注释】

①铜川夫人:文中子之母。

②方:医方,方剂。

③芮城府君:阮逸注云:“子之兄也,为芮城令,陕州县名。”

【译文】

文中子之母喜好医药方剂,文中子便着手编写医方。文中子之兄喜好阴阳之术,文中子便着手编修历书。并且还说:“我担心看这些东西会浪费时间。”

2.54 子谓薛知仁善处俗,以芮城之子妻之①。

【注释】

①子谓薛知仁善处俗,以芮城之子妻之:实模仿《论语·公冶长》:“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薛知仁,生卒行年不详。处俗,阮逸注云:“谓能随俗而处。”即待人接物,应对世情交往。芮城,指芮城府君。

【译文】

文中子说薛知仁善于待人处世,把兄长的女儿嫁给了他。

2.55 子曰:“内难而能正其志,同州府君以之①。”

【注释】

①内难而能正其志,同州府君以之:实模仿《周易·明夷》彖曰:“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唐孔颖达疏云:“内有险难,殷祚将倾,而能自正其志,不为邪干,惟箕子能用之,故云:‘箕子以之。’”同州府君,王通三世祖王彦。见1.1条注。以,依照,遵循。

【译文】

文中子说:“国家内部发生变乱仍能端正志行,同州府君就是这样做的。”

2.56 子曰:“吾于天下,无去也,无就也,惟道之从①。”

【注释】

①“吾于天下”四句:实模仿《论语·里仁》:“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也。’”惟道之从,阮逸注云:“从中道。”

【译文】

文中子说:“我对于天下之事,即不置身事外,也不投身其中,唯有从道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