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菴 [1]先生所定古文孝經句解

朱申

仲尼閒居,孔子,名丘,字仲尼。閒居,謂閒暇居處之時。曾子侍坐。曾子,孔子弟子,名參,字子輿。侍孔子坐。子曰:孔子言曰。「參,呼曾子之名而語之。先王有至德要道孝者,德之至,道之要也。言先代聖王有此至德要道。以順天下,孝者,人心自然之理,故先王用此德此道以順天下人心。民用和睦,天下之民用此至德要道,皆相和睦。上下無怨。上之爲人君,下之爲臣民,皆相無怨。女知之乎?汝曾參知此至德要道乎?」曾子避席,曾子敬孔子之問,避席而起。曰:答孔子言。「參不敏,曾子自稱其名,言參性不敏達。何足以知之?何足以知此至德要道也。」子曰:孔子再告之曰。「夫孝,夫孝順父母之道。德之本,人之行莫大於孝,故爲德之本。教之所由生。教化從此而生。復坐,命曾子還席而坐。吾語女[2]。我將以孝之道告汝。身體髮膚,人之一身四體與毛髮及皮膚。受之父母,皆是父母所生。不敢毀傷,父母全而生之,子當全而歸之,不敢有所毀傷。孝之始也;此爲孝道之始。立身行道,自立其身,行此孝道。揚名於後世,播揚名聲於其後世。以顯父母,足以光顯父母之美。孝之終也。此爲孝道之終。夫孝,總而言之。始於事親,始於孝以事親。中於事君,中則移其忠以事君。終於立身。忠孝兩全廼能揚名顯親,故終於立身也。大雅云:詩大雅文王篇有云。『無念爾祖,無念,念也。當常念其先祖。聿修厥德。聿,述也,謂述修先祖之德。』」〇凡添者皆是後人增加之文,晦菴之所删去,後皆倣此。〇閒,閑。參,森。女,汝,下同。夫,扶。髮,發。膚,夫。聿,以律。[3]

右今文以爲「開宗明義」章。

子曰:「愛親者,不敢惡於人;天子愛其父母者,必能推此心以愛百姓,不敢惡也。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天子敬其父母者,必能推此心以敬百姓,不敢慢也。愛敬盡於事親,愛敬之心盡於事父母之時。而德教加於百姓,則德教加被於百姓,皆不敢慢惡其親也。刑於四海,四海之内,皆視之以爲法則也。蓋天子之孝。上文所云,廼是天子之孝。甫刑云:周書吕刑篇有云。『一人有慶,天子有善。兆民賴之。』十萬爲億,十億爲兆。謂天子行孝,兆民皆賴其善也。〇惡,去聲。刑,形同。

右今文以爲「天子」章。

在上不驕,諸侯貴在人上,而不驕縱。高而不危;則其位雖尊高,而不至於危險。制節謹度,諸侯裁制其節約,謹守其法度。滿而不溢。則其勢雖盛滿,而不至於泛溢。高而不危,惟其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則可以長保其爲君之貴。滿而不溢,惟其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則可以長保其一國之富。富貴不離其身,富與貴常在其一身。然後能保其社稷然後可以長爲社稷之主而祭其神。而和其民人,而人心亦自和平也。蓋諸侯之孝。上文所云,廼是諸侯之孝。詩云:詩小雅小旻篇。『戰戰兢兢,戰戰,恐懼貌。兢兢,戒謹貌。如臨深淵,如臨至深之淵而將墜也。如履薄冰。如履至薄之冰而將陷也。』〇溢,逸。離,去聲。兢,矜。

右今文以爲「諸侯」章。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不是先王法度之服,則卿大夫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道,言也。不是先王法度之言,則卿大夫不敢言。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不是先王道德之行,則卿大夫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所以卿大夫非法度則不言。非道不行;非道德則不行。口無擇言,言皆法度,故口無可擇之言。身無擇行;行皆道德,故身無可擇之行。言滿天下無口過,法度之言,雖滿天下而無失言之過。行滿天下無怨惡。道德之行,雖滿天下而無怨惡之者。三者備矣,卿大夫能備全服、言、行三者之善。然後能守其宗廟,然後可以長保祖宗之廟而爲祭主。蓋卿大夫之孝也。上文所云廼是卿大夫之孝。詩云:詩大雅烝民篇有云。『夙夜匪懈,自早至夜,無有懈怠。以事一人。以奉事其君也。』〇德行,去聲,下「擇行」「行滿」並同。惡,去聲。懈,居賣。

右今文以爲「卿大夫」章。

資於事父以事母,資,取也。取於事父之道,推之以事其母。而愛同;愛其母如愛其父也。資於事父以事君,取於事父之道,推之以事其君。而敬同。敬其君如敬其父。故母取其愛,事母之道取其能愛。而君取其敬,事君之道取其能敬。兼之者父也。事父之道則兼愛與敬也。故以孝事君則忠,移事父之孝以事君,則爲忠矣。以敬事長則順。移事兄之敬以事其長,則爲順矣。忠順不失盡忠順而無失。以事其上,用之以事君長。然後能保其爵禄然後可以保其官爵與其俸禄。而守其祭祀,而長守其祖先之祭祀。蓋士之孝也。上文所云廼是爲士之孝。詩云:詩小雅小宛篇。『夙興夜寐,早而起,夜而卧。無忝爾所生。無辱其所生父母也。』」〇長,上聲。夙,宿。寐,密二。忝,他點。

右今文以爲「士」章。

子曰:「用天之道,謂春生、夏長、秋斂、冬藏,各順天之時。因地之利,因地勢之高下,以辨種植之宜。謹身節用,謹修其身己,節約其用度。以養父母,以奉養其父母。此庶人之孝也。上文所云廼是庶人之孝。故自天子已下,至於庶人,上自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以下,至於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貴賤雖殊,孝道則一,而謂有始無終而以不及爲患者。未之有也。天下必無此理。」〇養,去聲。

右古文爲二章,今文爲「庶人」章。

晦菴先生曰:「此一節,夫子、曾子問答之言,而曾氏門人所記也。疑所謂孝經者,其本文止如此,其下則或者雜引傳記以釋經文,廼孝經之傳也。竊嘗考之,傳文固多傅會,而經文亦不免有離析增加之失。顧自漢以來,諸儒傳誦,莫覺其非。至或以爲孔子之所自著,則又可笑之尤者。蓋經之首統論孝之終始,中廼敷陳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人之孝,而其末結之曰:『故自天子已下,至於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其首尾相應,次第相承,文勢連屬,脈絡貫通,同是一時之言,無可疑者。而後人妄分以爲六、七章,今文作六章,古文作七章。又增『子曰』,及引詩、書之文以雜乎其閒,使其文意分斷閒隔,而讀書者有不復得見聖言全體大義,爲害不細。故今定此六、七章者合爲一章,而删去『子曰』者二,引書者一,引詩者四,凡六十一字,以復經文之舊。其傳文之失,又别論之如左方。」[4]〇傅,附。析,錫。傳,平聲。屬,燭。絡,洛。閒,去聲。復,扶又。删,師干。去,去聲。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曾子言甚矣,孝道之大也。子曰:「夫孝,孔子答言夫孝之爲道。天之經,在天爲經常之理。地之義,在地爲利物之義。民之行。在民爲百行之首。天地之經,天有常明,地有常利。而民是則之。人法則於天地,以孝爲常行也。則天之明,聖人法天明以爲常。因地之義,因地利以行義。以順天下,順此以施政教於天下。是以其教不肅而成,所以聖人之教不待整肅而自成。其政不嚴而治。聖人之教不待嚴厲而自治。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先王見得孝之爲教可以化民。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所以先推愛親之心以博愛其民,而民無有遺其親者。陳之以德義而民興行,陳説德義之美,而民皆興起於所行。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先以恭敬遜讓率民,而民無有相爭鬭者。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導,引也。導民以禮而防其僞,導民以樂而防其情,而民自然和睦。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示之以好使民趨之,示之以惡使民避之,則民知有禁令不敢犯也。詩云:詩小雅節南山篇有云。「赫赫師尹,言尹氏爲太師,其位赫赫然盛明也。民具爾瞻。民皆以師尹爲觀瞻也。」〇行,去聲。治,去聲。惡,烏路。赫,許格。

右今文爲「三才」章。

晦菴先生曰:「此以下皆傳文。而此一節蓋釋『以順天下』之意,當爲傳之三章,而今失其次矣。但自其章首以至『因地之義』,皆是春秋左氏傳所載子太叔爲趙簡子道子産之言,唯易『禮』字爲『孝』字,而文勢反不若彼之通貫,條目反不若彼之完備。明此襲彼,非彼取此,無疑也。子産曰:「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5]民之行也。天地之經,民實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性。」其下便陳天明、地性之目,與其所以則之、因之之實。然後簡子贊之曰:「甚哉!禮之大也。」首尾通貫,節目詳備,與此不同。其曰『聖人[6]見教之可以化民』,又與上文不相屬,故溫公改『教』爲『孝』,廼得粗通。而下文所謂『德義』『敬讓』『禮樂』『好惡』者,却不相應,疑亦裂取他書之成文,而强加粧[7]綴以爲孔子、曾子之問答,但未見其所出耳。然其前段,文雖非是,而理猶可通,存之無害。至於後段,則文既可疑,而謂聖人見孝之可以化民而後以身先之,於理又已悖矣。况『先之以博愛』亦非立愛惟親之序,若之何而能使民不遺其親邪?其所引詩亦不親切。今定『先王見教』以下凡六十七字並删去。」〇爲,去聲。襲,習。粗,祚。强,去聲。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古者明德之王,其以孝道治天下也。不敢遺小國之臣,雖小國之臣猶不敢遺棄之。而况於公侯伯子男乎?何况公、侯、伯、子、男,廼五等之諸侯,而敢遺棄之乎?故得萬國之懽心,所以能得萬國諸侯懽悦之心。以事其先王。諸侯各以其職來助祭於先王。治國者不敢侮於鰥寡,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古者諸侯以孝道治一國也,雖鰥寡猶不敢侮慢之。而况於士民乎?何况其國之士與民,而敢侮慢之乎?故得百姓之懽心,所以能得一國百姓懽悦之心。以事其先君。百姓皆恭事以助祭於先君。治家者不敢侮於臣妾,臣,家臣也。妾,女僕也。古者卿大夫以孝道治一家也,雖臣妾之賤猶不敢侮慢之。而况於妻子乎?何况其家之妻與子,而敢侮慢之乎?故得人之懽心,所以能得其家人懽悦之心。以事其親。家人皆相助奉養其親也。夫然,故總結上文三節之意。生則親安之,天子、諸侯、卿大夫皆得懽心,則父母生而安其榮養。祭則鬼享之,父母死而爲鬼,則享其祭祀。是以天下和平,所以天下人心和睦以致太平。灾害不生,灾害謂饑饉疾疫之類,天下和則灾害無由而生。禍亂不作,禍亂,謂兵戈盜賊之類。天下平則禍亂無由而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如此。明王以孝道治天下,其效有如上文所云。詩云:詩大雅抑之篇有云。『有覺德行,覺,大也。天子有大德行。四國順之。則四方之國順而行之。』」〇鰥,古頑。妾,十接。行,去聲。

右今文以爲「孝治」章。

晦菴先生曰:「此一節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之意,爲傳之四章。其言雖善,而亦非經文之正意。蓋經以孝而和,此以和而孝也。引詩亦無甚失,且其下文語已更端,無所隔礙,故今得且仍舊耳。後不言合删改者放此。」〇更,庚。礙,牛代。

曾子曰:「敢問聖人之德,其無以加於孝乎?」曾子問,聖人之德教,更有大於孝否?子曰:「天地之性人爲貴。孔子答云,人、物皆稟天地之理以爲性,人獨得其秀而爲萬物之靈。人之行莫大於孝,人之百行以孝爲本。孝莫大於嚴父,孝行之大莫過尊嚴其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嚴父之道,莫大於以父配享於天。則周公其人也。以父配天之禮始於周公。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后稷,周之始祖也。昔者周公攝政,因行郊天之祭,以始祖配享之。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文王,周公之父也。明堂,天子布政之宫也。周公因祀上帝於明堂,廼尊其父以配享之。此周公嚴父以配天也。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職來助祭。君行嚴父之禮,則德教刑於四海,諸侯各修其職而來助祭也。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然則聖人之德教,豈更有大於孝者乎?故親生之膝下,膝下,謂孩幼在父母膝下時。言人子愛親之心生於孩幼也。以養父母日嚴。及年長時,漸識義方則日加尊嚴,能敬養於父母也。聖人因嚴以教敬,聖人因人嚴敬父母之心,而教之以推廣其敬。因親以教愛。因人親愛父母之心,而教之以推廣其愛。聖人之教不肅而成,故聖人之教不待整肅而自成。其政不嚴而治,聖人之政不待嚴厲而自治。其所因者本也。蓋由政教之所因者本於孝也。」〇行,去聲。養,去聲。治,去聲。

晦菴先生曰:「此一節釋『孝,德之本』之意,傳之五章也。但嚴父配天,本因論武王、周公之事而贊美其孝之詞,非謂凡爲孝者皆欲如此也。又况孝之所以爲大者,本自有親切處,而非此之謂乎?若必如此而後爲孝,則是使爲人臣子者皆有今將之心,而反陷於大不孝矣。作傳者但見其論孝之大,即以附此,而不知非所以爲天下之通訓。讀者詳之,不以文害意焉可也。其曰『故親生之膝下』以下,意却親切,但與上文不屬,而與下章相近,故今文連下二章爲一章。但下章之首語已更端,意已重複,不當通爲一章。此語當依古文,且附上章,或自别爲一章可也。」〇處,去聲。

子曰:「父子之道孔子言,父子之爲道。天性,廼是人所稟於天之常性。君臣之義。父有君之義,子有臣之義。父母生之,父母之生子也。續莫大焉;傳體相續,人倫莫大於此。君親臨之,父爲君以臨於己。厚莫重焉。恩義之厚莫重於此。」子故[8]曰:「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言當推愛親之心以愛人。苟不愛其親而愛他人,則是悖逆於德也。不敬其親而敬佗[9]人者,謂之悖禮。言當推敬親之心以敬人。苟不敬其親而敬他人,則是悖逆於禮也。以順則逆,人君教愛、教敬,當由親而及人,然後爲順,今廼逆而施之。民無則焉。則民將何所取法也?不在於善此身不在於愛親、敬親之善。而皆在於凶德,而皆在於悖德、悖禮之凶德。雖得之,雖得志於人上。君子所不貴。非君子之所貴。君子則不然,君子所貴者,則不悖德禮也。言斯可道,道,言也。思可道而後言,則人必信。行斯可樂,思可樂而後行,則人必悦。德義可尊,立德行義,不違正道,故可尊也。作事可法,制事修業,動得物宜,故可法也。容止可觀,容止威儀必合規矩,則可觀也。進退可度,進退動靜不越禮法,則可度也。以臨其民。人君行此六者,以臨下民。是以其民畏而愛之,所以其民畏君之威,愛君之德。則而象之,皆以君爲法則而倣象之。故能成其德教所以德教無不成者。而行其政令。政令無不行者。詩云:詩曹國風鳲鳩篇有云。『淑人君子,善人君子。其儀不忒。其威儀不差忒,爲人所法則也。』」〇佗,他。行,去聲。忒,他得。

右今文以爲「聖治」章。

晦菴先生曰:「此一節釋『教之所由生』之意,傳之六章也。古文首章有『子曰』字,而今文無之。古文析『不愛其親』以下冠之以『子曰』而别爲一章,今文則通上兩章爲一章,無『子曰』而有『故』字。[10]今詳此章之首,語實更端,當以古文爲正。『不愛其親』語意正與上文相續,當以今文爲正。至『君臣之義』之下,則又當有斷簡焉,而今不能知其爲何字也。『悖禮』以上皆格言,但『以順則逆』以下,則又雜取左傳所載季文子、北宫文子之言,與此上文既不相應,而彼此得失又如前章所論子産之語,今删去凡九十二字。季文子曰:『以訓則昏,民無則焉,不度於善而皆在於凶德,是以去之。』北宫文子曰,『君子在位可畏,施舍可愛,進退可度,周旋可則,容止可觀,作事可法』云云,以臨其民。」

子曰:「孝子之事親,孔子言孝子事父母之道。居則致其敬,平居則盡其恭敬。養則致其樂,奉養則盡其懽樂。病則致其憂,父母疾病則盡其憂慮。喪則致其哀,父母死喪則盡其哀慼。祭則致其嚴。歲時祭祀則盡其嚴肅。五者備矣,敬、樂、憂、哀、嚴五者皆全備。然後能事親。然後能盡事親之道。事親者人子之事親者。居上不驕,居人之上不可驕縱。爲下不亂,爲人之下不可悖亂。在醜不爭。醜,類也。處於儔類不可鬭爭。居上而驕則亡,居上而驕則致滅亡。爲下而亂則刑,爲下而亂則被刑戮。在醜而爭則兵。在醜而爭則起兵戈。此三者不除,驕、亂、爭三者,有一不除去。雖日用三牲之養,雖日日以牛、羊、豕三牲奉養其親。猶爲不孝也。猶不足爲孝也。」〇養,漾,下同。樂,洛。醜,齒九。

右今文爲「紀孝行」章。

晦菴先生曰:「此一節釋『始於事親』及『不敢毀傷』之意,廼傳之七章,亦格言也。」

子曰:「五刑之屬三千,屬,猶條也。墨罰之屬千,劓罰之屬千,剕罰之屬五百,宫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其屬二百,五刑之條共有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罪之大者莫過不孝。要君者無上,君者臣之所稟命,而敢要索之,是無上也。非聖人者無法,聖人制作禮法,而敢非毀之,是無法也。非孝者無親,善事父母爲孝,而敢非毀之,是無親也。此大亂之道也。言有人有此三罪,非止不孝,廼是大亂之道。」〇要,平聲。

右今文以爲「五刑」章。

晦菴先生曰:「此一節因上文『不孝』之云而繫於此,廼傳之八章,亦格言也。」

子曰:「教民親愛,莫善於孝;孔子言孝於父母,廼親愛之本,故教民親愛,莫加於孝也。教民禮順,莫善於弟;弟於兄長,廼禮順之本,故教民禮順,莫加於弟也。移風易俗,莫善於樂;樂所以在治忽而和民聲,故移風易俗,莫加於樂也。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禮所以辨上下、定民志,故安上治民,莫加於禮也。禮者,敬而已矣。禮有本有文,而敬爲禮之本。故敬其父則子悦,敬重人之父,則其子懽悦。敬其兄則弟悦,敬重人之兄,則其弟懽悦。敬其君則臣悦,敬重人之君,則其臣懽悦。敬一人而千萬人悦。敬重天子,則天下人懽悦。所敬者寡謂敬父、敬兄、敬君、敬一人,所敬者甚寡也。而悦者眾,謂子悦、弟悦、臣悦、千萬人悦,所悦甚眾者也。此之謂要道。上文所云廼先王之要道。」〇弟,悌。

右今文以爲「廣要道」章。

晦菴先生曰:「此一節釋『要道』之意,當爲傳之二章。但經所謂『要道』,當自己而推之,與此亦不同也。」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孔子言君子之教人以孝道者。非家至而日見之也。言不必家到戶至,日見而語之。教以孝,君子教人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爲人父者;所以使天下之人皆敬重於其父。教以弟[11],君子以弟教人。所以敬天下之爲人兄者;所以使天下之人皆敬重於其兄。教以臣,君子教人以爲臣之道。所以敬天下之爲人君者。所以使天下之人皆敬重於其君。詩云:詩大雅泂酌篇有云。『愷悌君子,愷,樂也。悌,易也。言人君以樂易之道化人。民之父母。則可以爲斯民之父母也。』非至德,其孰能順民如此其大者乎?釋詩之義,謂設非先王之至德,安能以順天下有如此之大者。」

右今文以爲「廣至德」章。

晦菴先生曰:「此一節釋『至德』『以順天下』之意,當爲傳之首章。然所論『至德』,語意亦疏,如上章之失云。」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孔子言古者明德之王能孝於事父。故事天明;父,天道也。故事父孝則明於事天之道矣。事母孝,明王能孝於事母。故事地察;母,地道也。故事母孝則察於事地之道矣。長幼順,明王能順長幼之序。故上下治。長有上之道,幼有下之道,故長幼順而上下治也。天地明察,事天明,事地察。神明彰矣。則天地神明之理甚彰著矣。故雖天子必有尊也,雖以天子之貴,猶有尊於天子者。言有父也;謂天子有伯、叔、父,廼尊於天子者也。必有先也,雖以天子之貴,猶有先於天子者。言有兄也。謂天子有諸兄,廼先於天子者也。宗廟致敬,致其誠敬以事祖宗之廟。不忘親也;不敢忘祖宗之親也。修身謹[12]行,修持其身,謹慎其行。恐辱親[13]也。恐耻辱先祖而毀盛業也。宗廟致敬,能致敬於宗廟。鬼神著矣。則宗廟鬼神之理甚彰著矣。孝弟之至,孝弟之道,極其所至。通於神明。幽則可以役也,此即治可移於官也。」〇閨,圭。

右今文無此一節。[14]

晦菴先生曰:「此一章因上章三『可移』而言,傳之十二章也。嚴父,孝也;嚴兄,弟也;妻子臣妾,官也。或云:宜爲十章。」〇弟,悌。

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曾子問,若夫慈愛以事其親,恭敬以事其長。安親揚名,安父母之心,揚後世之名。參聞命矣。曾子稱名,謂上文所云已聞教訓之命矣。敢問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又問父有命令無不順從,若此者可以爲孝乎。」子曰:「是何言與!孔子答云,此是何等言語與。言不得爲孝也。是何言與!理所不可,故再言之。言之不通也。[15]其言不達於理。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言古者天子置諫爭之臣七人。雖無道則雖天子無道。不失其天下;賴有爭臣諫之,故不亡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古者諸侯置諫爭之臣五人。雖無道則雖諸侯無道。不失其國;賴有爭臣以諫之,故不亡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古者大夫置諫爭之臣三人。雖無道則雖大夫無道。不失其家。賴有爭臣以諫之,故不亡其家。士有爭友,爲士者有諫爭之朋友。則身不離於令名;則此身不失其令善之名。父有爭子,爲父者有諫爭之子。則身不陷於不義。則此身不至陷没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弗爭於父,當其父有不義,則爲子者不可不諫其父。臣不可以弗爭於君。當其君有不義,則爲臣者不可不諫其君。故當不義則爭之,人子當其父有不義,則當速諫爭之。從父之令焉[16]得爲孝乎?豈有從父之命令,而陷父於不義,而可以爲孝乎。」〇夫,扶。與,余。爭,諍,下同。離,去聲。焉,於虔。

右今文以爲「諫爭」章。

晦菴先生曰:「此章不解經而别發一義,宜爲傳之十三章。」

子曰:「君子事上,孔子言君子之事其君。進思盡忠,進而見君則思盡忠節。退思補過,退而在家則思補其過。將順其美,將,行也。君有美善,則順而行之。匡救其惡,匡,正也。救,止也。君有過惡,則正而止之。故上下能相親。如此則君臣同德,故能相親。詩云[17]:詩小雅隰桑之篇云。『心乎愛矣,人臣之心,存乎愛君。遐不謂矣。遐,遠也。雖離君左右,而心不謂遠也。中心藏之,愛君之念,藏於中心。何日忘之。何日而能忘也。』」

右今文以爲「事君」章。

晦菴先生曰:「此一節釋『中於事君』之意,當爲傳之九章,或云宜爲十一章。因上章『爭臣』而誤屬於此耳。『進思盡忠,退思補過』,亦左傳所載士貞子語。然於文理無害,引詩亦足以發明移孝事君之意,今並存之。」

子曰:「孝子之喪親,孔子言,孝子父母死而居其喪也。哭不偯,偯,哭餘聲也。謂氣竭而息,聲不委屈。禮無容,不修飾容貌以爲禮。言不文,不修文辭以爲言。服美不安,不安美飾,故服衰麻。聞樂不樂,悲哀在心,故聞樂而言不爲之樂。食旨不甘,不甘美味,故疏食水飲。此哀慼之情。言上文六者,廼是孝子哀慼之真情廼自不能已者。三日而食,親始死三日不食,三日而後廼食粥。教民無以死傷生,此聖人教人不以死者而害生者也。毀不滅性,雖毀瘠其形,而不使滅性而死。此聖人之政。此聖人制爲喪禮之政,不使人至於殞滅也。喪不過三年,父母之喪,無貴無賤,皆不過三年而終。示民有終。使民知有終喪之期,賢者俯而從之,不肖者企而及之也。爲之棺椁衣衾周尸曰棺,周棺曰椁[18]。衣,斂也。衾,被也。而舉之,棺、椁、衣、衾既備,廼舉尸於棺也。陳其簠簋圓曰簠,方曰簋,祭器也。而哀慼之,陳奠素器而不見親,故哀慼也。擗踴哭泣,擗,拊心也。踴,足躍也。男踴女擗,哭泣則同。哀以送之。致其哀慼以送葬也。卜其宅兆宅,墓穴也。兆,塋域也。卜其地之吉者。而安措之,既得吉地,廼安葬之。爲之宗廟三年喪畢,廼立廟而附於其祖。以鬼享之。人死曰鬼,故以鬼神之禮而享祀之。春秋祭祀,春雨露既濡,秋霜露既降,皆舉祭祀之禮。以時思之。寒暑變移,展其孝思也。生事愛敬,父母之生,則事之以愛敬。死事哀慼,父母之死,則事之以哀慼。生民之本盡矣,父母者,生民之本,事之之道盡於此矣。生死之義備矣,憂敬者,事生之義;哀慼者,事死之義。備於此矣。孝子之事親終矣。孝子事親之道,至送死而終矣。」〇喪,桑。偯,於豈。聞樂,岳。不樂,洛。棺,官。椁,郭。衾,欽。簠,甫。簋,鬼。擗,毗亦。踴,勇。措,醋。

右今文以爲「喪親」章。

晦菴先生曰:「傳之十四章,亦不解經而别發一義,其語尤精妙也。熹舊見衡山胡侍郎論語説,疑孝經引詩非詩本文,後讀之每覺其言之有味,且又覺其所可疑者不但此也。因以書告沙隨程可久丈,程答書曰,頃見玉山汪端明亦以此書多出後人傅會,廼知前輩讀書精審,其論固已及。此而區區進越之罪,亦庶乎可幸免矣。因悉數所疑而記二公之言以爲質云。」一本幸免矣。下云:「因欲剟取他書之言可發此經之旨者,别爲外傳,如冬溫夏凊、昏定晨省之類,即附始於事親之傳,顧未敢耳。」[19]

 

* * *

[1] 菴,續四庫本作「庵」。下同。

[2] 女,孝經刊誤原作「汝」。

[3] 孝經句解中的注音格式使用大字與小字區分被注音字與注音文字,大字與經文字號大小同,特此説明,下同。

[4] 孝經句解中凡朱子的説明文字使用與經文相同的字號,而以非頂格的方式書寫以示與經文相區分。特此説明,下同。

[5] 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孝經刊誤原無兩「也」字。

[6] 聖人,孝經刊誤原作「先王」。

[7] 粧,孝經刊誤原作「裝」。

[8] 故,孝經刊誤原無此字。

[9] 佗,孝經刊誤原作「他」。

[10] 自「古文首章」至「而有故字」,與孝經刊誤原文出入較大。

[11] 弟,孝經刊誤原作「悌」。

[12] 謹,孝經刊誤原作「慎」。

[13] 親,孝經刊誤原作「先」。

[14] 無此一節當指「閨門」章,下文「上章三可移」亦不可見。疑此處脱兩節內容,具體可參考孝經刊誤原文。

[15] 言之不通也,孝經刊誤原無此文。

[16] 孝經刊誤「焉」字前原有「又」字。

[17] 云,孝經刊誤原作「曰」。

[18] 椁,孝經刊誤原作「槨」。下同。

[19] 此段與孝經刊誤原文出入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