詮解名義分

心學者何?禪學也,定學也。然禪名局于靜慮(靜慮只色界義,無色界及欲界定非靜慮故。禪只局于有心定,二無心定非禪故),定名不能賅慧(有定無慧乃同木石,故定慧不相離)。《解深密經》一心為止,多心為觀,止觀皆從心詮。奘師譯《大論》、《攝論》等,三學名皆為戒、心、慧。茲從其例名為心學,不循通例名為定學。

敷演因緣分

曷為而說心學耶?機已動故,示行軌故,防邪修故。且述其說。道無定則,貴在當機。邇來承學之士,多有以如何修持乃能入其所悟之理為問者,是宜可及時而開示心學矣﹗吾為茲喜。

多聞熏習,如理作意,吾所揭以自啟啟人者也。人亦有言︰知者知所行,行者行所知。舍教而冥行,其為唐勞,固無論矣﹗倘徒博觀經論,而不圖切實証會,則空持名相,以興諍論,煩惱仍存,執障不破,為益于實際者幾何?吾為是憂。

院中同人,或以課余修觀,或以養 習定,是則是矣;然心學學也,不先講究而遽從事,寧不虞其為邪道之歸乎?吾為此懼。

綜上三故,特講斯門。本意原在總合《般若》、《華嚴》、《瑜伽》、《舍利弗毗曇》、《顯揚》、《雜集》、《法蘊足論》、《解脫道論》、《俱舍論》、《成實論》等外,更合《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華嚴?十定品》)、《如幻三昧經》(《寶積?善住意天子會》)、《菩薩念佛三昧經》(《大集經?念佛三昧分》)、《般若三昧經》、《月燈三昧經》、《首楞嚴三昧經》、《慧印三昧經》(三乘)、《力莊嚴三昧經》、《無極寶三昧經》(似《維摩詰經》演說眾多三昧)、《金剛三昧不壞不滅經》、《寂照神變三摩 地經》、《超日明三昧經》、《成具光明定意經》、《如來獨証自誓三昧經》、《佛印三昧經》、《法華三昧經》、《金剛三昧經》、《四童子三昧經》、《集一切0福德三昧經》(以上大乘經)、《雜阿含經》(阿練若雜事)、《正法念處經》、《大安般守意經》、《禪秘要法經》、《治禪病秘要法》、《有部毗奈耶雜事》、《陰持入經》、《身毛喜豎經》(九次第定、十力、四無畏)、《治意經》(說安般守意)、《身觀經》(身不淨無可愛)、《禪行三十七品經》(少時修三十七品)、《禪行法想經》、《法律三昧經》、《五門禪經

要用 法 》、《坐禪三昧經》、《禪法要解》、《思維略要法》、《菩薩呵色欲法經》、《禪要經》、《小道地經》、《修行道地經》(僧伽羅剎集)、《道地經》、《達磨多羅禪經》、《內身觀章句經》、《法觀經》(數息)、《修禪要訣》(以上小乘經律等),四十五種至教,類別部居,觀同較異,詳加檢擇,勒為一書,俾言定者有所法守。以成就需時,先舉體要焉。

料簡余宗分

定之為事,內外之所共有也,而宗旨途徑殊焉。古之外道不必譚,今之外道不屑譚,姑先舉中土所有諸宗,關于心學部分與印土交歧者略論之。

(一)天台宗。此宗精華在于止觀,其要籍為《六妙門》、《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摩訶止觀》三書。顧《六妙門》說安般守意(數息),誠便于初學矣,而未詳十六事(身、受、心、法四法各具四事,異生至無學皆修,是為十六事)。似此乃為有頭無腦,準之而行,不見果利之所在也。《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說世間禪、非世非出世禪,詮九次第定(色界四、無色界四、加滅盡定一,為九)。只具大意,而不說出世禪,師子奮迅三昧亦未道及,蓋傷缺矣。至《摩訶止觀》,于此宗最為要典,其中心在于本般若宗龍樹《中觀論》"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偈之緣生勝義,而立三止三觀(見甲圖)。初則止觀雙運,更進則融三為一而即空即假即中,于一剎那打成一片,圓通之義于焉葉矣。特以瑜伽宗圓成實義格之。圓則圓矣,而未實也。彼三止三觀者,僅具總相通相,分柝以求其實在則彼為無,是尚有待于商量者歟?

(表一)

空─────┐

三觀

 假─────┼┐

中─────┼┼┐

體真────┘││

三止

 方便隨緣───┘│

息二邊分別───┘

(二)賢首宗。此宗宗《華嚴》,即無殊宗《瑜伽》。應講各各無量三昧,而彼用法界觀,亦僅言總相通相。其謂一攝一切、一即一切,而發揮四無礙、四攝、四即之理,固為精到,然于各各無量三昧亦未有明;故從之者多以宕然無藉之玄譚自困,而于禪學卒亦無由而入也。

(三)羅什派。什公言定之書,如《集禪秘要法》等,皆從小乘。小乘以涅 為總相,以對治貪等為別相,而以不淨為勝定。蓋以淫為生死之本,所宗在了生死,故首之也。按︰什公本宗般若,其言小乘定不足以盡所學。蓋中國禪學,源于安世高等,所譯有《安般守意經》等。睿法師不了所學,適什公在關中,時從質疑焉。什公乃順機集此以應其求,非修禪扼要之典則也。

標示正旨分

印土正宗有二︰一、般若宗;二、瑜伽宗。就心學言,般若主空、無相、無愿三三昧,推而廣之則為百八三昧。此百八三昧攝入三三昧中,皆用無所得,于《大品?(第二分)問乘品》具明之,可核按也。

瑜伽宗主大乘光(智)、集福王(悲)、賢守(一切善法守而不失)、健行(強健之行菩薩不及)四三昧見乙圖),推而廣之,則為百三三昧。此百三三昧,入一切佛自在堅固,善現決定無相,于晉譯《華嚴》四十五卷具明之,可詳覽也。此三三昧、四三昧高矣遠矣,吾之宗旨于是乎在。

(表二)

┌大乘光──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修此。一部分說,如《寶積》等,謂之小總。

 一法王所說,相續、盡未來際作功德之法,謂之大總。無量佛所說謂之

四 │

 無量總。鳩一部分或數部分總;鳩一部分或數部分總法,光弘于世界,

三─┤

 名大乘光。

昧 │集福王──五地、六地、七地修此。菩薩修十王大業, 成佛時稱兩足尊,未成佛時得大其用。

│賢 守──八地、九地、十地修此。大總無量總任持不失,稱賢善守法。九地能以陀羅尼說法。

└健 行──佛地修此。號決定行,說法亦稱獅吼。

(此四名義,見《攝論?增上心學分》,《唯識述記》五十六,及《佛地經論》卷五。)

三三昧空後事,四三昧地上事,眾生何由而及之乎?曰,事有其序,安可驟企。登高自卑,則當由小乘世間出世間禪,而入于出世間無上之禪也。眾生煩惱所縛,頓超直入,談何容易?譬于定亂,對治為先。貪觀不淨,嗔觀慈愍,痴觀緣起,慢觀根界,疑則數息。此五停心實為初步(見丙圖)。此觀稍得相應,即可改修世間一切不可樂觀,欣上厭下而入初禪。漸入九次第定,引生五通。此小乘世間有漏禪一路也。其出世間無漏禪不必由五停心入,直捷由四諦入。

(表三)

 ┌

 ┌貪

觀不淨┐

 │

 │

│小乘詳

 │

 │嗔

觀慈愍┘

 

小乘─┤

 │五停心──┤痴

觀緣起 ──大乘瑜伽詳

│有漏─┤

 │慢

觀根界

 ┐

 │

 │

 │小乘詳

 │

 └疑

數息以求心住┘

 └九次第定

└無漏──四諦

複次,當知佛法住于二緣,一教,二証。教則十二部三藏,証則三十七菩提分法。就小乘言,非由《六足》、《婆沙》、《俱舍》、《成實》、《舍利弗毗曇》、《解脫道論》以入于《瑜伽?聲聞地》,則教不得通。非由四念住(三十七菩提分以四念住為主。《大智度論》慧多名念處,精進多名正勤,定多名如意足,十二法鈍根人名根,利根人名力,力則疾趨辦事,事未辦名道,正思辦名覺,故三十七菩提以四念住為主。《瑜伽?聲聞地》析心為三十六,受為二十一,身為二十,法為二十)以通五停心(如數息十六事),則証無從冀。明夫四念住十六事,則由五停心歷四禪、而加行、而見道,入四三昧、得百三三昧可也,由四諦觀入空三昧,得百八三昧可也。或根利障輕,不從五停四諦,而直從大乘光下手亦可也。惟是行依于法,法依于教,修心學人不務明教,師心自用而無失者,匪我攸聞。

條申體義分

止故能定,觀故能慧,定慧交長,止觀不離,此為大小乘通義。故《解深密?分別瑜伽品》十八門分別中,其同異門主張止與觀非有異(以觀所緣境為所緣故),非無異(一心為止,多心為觀),其雙單門主張一向修和合修,此為大乘止觀不離之証。若小乘之言止觀不離者,莫詳于《成實?止觀品》三能十五喻。三能者,止能遮結,觀能斷惑;止能舍樂,觀能離苦;止能斷貪,觀能離痴;皆是共作一事,止以始之,觀以成之也。十五喻者,止如捉草,觀如鐮刈等十五也。(表四)

(表四) 

┌捉草

│掃地

│揩垢

│水浸

│附癰

│起脈

│調心

止如────┤洒金

│牽繩

│鑷鑷刺

│器鉀

│平立

│服膩

│調泥

└調金

┌鐮刈

│除糞

│水洗

│火熟

│刀決

│刺血

│沒心

觀如────┤火炙

│用鏟

│剪刀剪發

│兵杖

│發箭

│投藥

│印印

└造器

上來既總標綱要已,茲更條申體義以窮幽致。佛法所詮,盡于因果,定為佛事,自莫能外,述因果第一。一行之立,有名有數,有體有相,是名物相,述法相第二。一行之立,不能無待,內外處所,緣具理彰,述觀行第三。藥至病騰,道高魔奮,攻守有道,乃克奏功,述護持第四。

因果第一

果之發起為因,因之圓滿為果,因果相即,二者循環。先且明因。言因則有二。有以所求為因者,智其首也。有以資糧為因者,戒其首也。(如表五、表六)。

(表五)

(表六)

┌得通(內外)

┌戒

所求為因┤除障(世、出世)

資糧為因┤聞思

│涅 (大小)

└善知識──教理

└菩提(大)

若為求得通而修定,則與外道同,外道有五通有定。若為求除障而修定,則與世間同,界系由下障除,乃能升上而得上定。若為求涅 而修定,則與小乘同,小乘極果入無余涅 ,由四諦出世定而得。是故大乘所為獨求而修定者,乃在無上菩提也。

菩薩地雲智是悲之等流,吾謂因智求定,定亦是智之等流。觀苦自起悲,聞法乃知苦,有慧乃聞法,得定乃有慧。故定可謂之道,亦可謂之修。《雜集》說定皆攝屬修道,職是故也。定非恰到好處不能得,得定則一切洞然,無掛無礙。習之既久,行往坐臥乃至夢中無不定時,如是乃可稱定。世途以兀坐如槁為定。此死定,非智定也。

(表七)

┌貪命──────────────────死想

│定散──────────────────滅想

│味定──────────────────離欲想

┌強沉思 ┐

│馳見聞 │

│好起諍 │

│驚滅怖空│

│掉

 │

 ┌十一種定患,一光明想即可治之。修此想者須

十障十治 │定患┤潛利養 ├光明想┤知唯識托質自變影像相分而緣之義,或外托日

│身心疲 │

 └月之光為質,或內托教典法義為質。

│睡蔽心 │

│身粗重 │

│疑業果 │

└大劣退 ┘

│戲論──────────────────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段食──────────────────厭食想

│身見──────────────────苦無我想

│懶惰──────────────────無常苦想

│身行──────────────────無常想

└母邑──────────────────不淨想

戒為馬埒,定如馬行。循循而行,固雲是定,超速而行,亦可雲定,如奮迅三昧、如超禪皆是。《深密》雲︰以尸羅為因,淨慧為果。《瑜伽?聲聞地》初持詳戒,四持詳慧。《解脫道論》、《婆沙》、《成實》等,莫不以戒為始,五通、四諦為究竟。定資于戒,無戒不定,大小共信,此其徵矣。

複次,所求因以慧為首者,更徵諸《深密?分別瑜伽品》十八門而益明白。初依住門言,以法假安立(十二部經模仿法爾道理,假施設以資人),及不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依為住。三能求門,謂由聞思起身心輕安(于所聞法了然明白,輕安自生),如是獲得止觀。九依法依人門,謂隨法行、隨信行,從他聞法憶念所從聞法。會而觀之,義具見矣。于此而談,定是修事,必從聞思得來。故學定,一要師,二要教。然教為勝,一以師難尋教具在故,二以隨法根利隨信根鈍故。

複次,更陳十障十治(如庚表),並略發之。(《大論?三摩 多地》、《舍利弗毗曇》、《俱舍》、《成實》皆有修光明想法。)

(法相第二)

法相有四︰名、數、體、相。凡學一法,凡作一事,先須了別其名,次須略了容積區別多少,次須了其性質,次須了其作業,四者備而法相得矣。《雜集》雲︰初地無量三昧,除佛菩薩,余尚不知其名,況複能入?《婆沙》六十二雲︰佛涅 入不動明等至,舍利弗入師子奮迅三昧,目犍連入香象 呻三昧,阿難入旋風等至;舍利弗等所入定,除舍利弗等,余不能知;佛所入定,余聲聞人舍利弗等不能知。據大小乘教欲習定學須講名數,不可以其名數而遂忽之也。

先審名。

名有總別,第一總名。定名等引,亦名等持,又名等至,名靜慮,名心一境性,名止,名現法樂住。(如表八)

(表八)

┌──────┬───────┬────────────┬──────────┐

│新譯梵文

│ 舊譯梵文

 新譯義

 │

差別

├──────┼───────┼────────────┼──────────┤

│三摩 多

│等引(一平等能引、

 │心通有無,位唯在定,│

│(大論分品)│ 三摩提

│二能引平等三平等所引發)│就功德言就總概言。 │

├──────┼───────┼────────────┼──────────┤

│三摩地

│ 三昧

│等持(《大論》前後

 │心唯其有,位唯在定。│

 │

│同影,平等任持)

 │

├──────┼───────┼────────────┼──────────┤

│三摩缽底

│ 三摩跋提

│等至(平等至極)

 │心通有無,位唯在定。│

 │就體性言,就勝盛言。│

├──────┼───────┼────────────┼──────────┤

│馱衍那

│ 禪那

│靜慮(《大論》系心

 │義同等持,唯局色界。│

 │持阿那

│內緣,不外流散)

 │

├──────┼───────┼────────────┼──────────┤

│質多翳迦

│───

│心一境性(定不定地

 │位通定散,心唯其有。│

│阿羯羅多

│系心于定)

 │

├──────┼───────┼────────────┼──────────┤

│奢摩他

│───

│止(大論寂靜安止)

 │───

├──────┼───────┼────────────┼──────────┤

│───

│───

│現法

 │

└──────┴───────┬────────────┴──────────┘

從基師義,七名一法是為總名,名之為定。然有分別,等持等至四句料簡,大小不同。(如表九)

(表九)

┌(大乘如《大論》十三有四句

《大論》又四句

等持非等至

是三三昧,

--善知名句文差別,

非勝處遍處滅盡。

--非入諸行狀相。

等至非等持

是勝處遍處滅盡,

--隨一能入諸行狀相,

非三三昧。

--而不知文句差別。

俱非俱句可知

--同

│?小乘如《婆沙》一百六十三有四句

等持非等至不定心相應等持。

《婆沙》又二義差別,等持一物為

等至非等持二無心定。

體,等至五蘊為體;等持一剎

俱非俱句可知

那間,等至相續

第二別名,如空、無相、無愿之類,繁多不舉,但括其數,詳在數中。

次審數。

小乘有定數,大乘初地即有無量三昧,即不能舉數。凡諸經論所舉者,猶是略舉總數為言也。(如表十)

(表十)

大乘三昧數

《攝論》、《唯識》│四三昧

《佛地經論》

 │

《華嚴》

 │百三三昧(散見者菩薩十,六地十,七地十一,十地十

一,菩薩正受十等。)

《般若》

 │百八三昧

《大論》

 │三摩四多地五十八三昧,聲聞地二十三昧。

小乘三昧數

《身子毗曇》

 │二百六十三三昧

《法蘊足論》

 │十六三昧

《解脫道論》

 │九十八三昧

《俱舍論》

 │十六三昧

《成實論》

 │十二三昧

《婆沙》

 │十九十六三昧

 ┌未中四本─各百六十四  共九百八十四

《且明七法》

 │空處───五十二

├合一千又九十六

 │識處───三十六

├共一百一十二

 └無所有處─二十四

次審體。

一切定以九次第為體。超出三界此其路故,欲界有定無定猶未決故,然言九次第定則無欲界定故,其勝處遍處等定則屬四空故,體又有總別,總以別境心所念定慧為體,別則大立十,小立十一。(如表十一)

(表十一)

│(《大論》十(《婆沙》、《雜心》、《俱舍》十一

│尋───────尋

初禪

│伺───────伺

│喜樂──────喜

│ └──────樂

│定───────定

二禪

│內淨──────內淨

│念───────念

│舍───────舍

三禪

│正智──────正智

│樂───────樂

四禪

│不苦不樂────不苦不樂

前已明克實支數,茲更陳綺互配合支數。(如表十二)

(表十二)

《大論》六十八支

 ┌根本十八(初二等五,後二齊四)

四禪三十六┤

 

 └近分十六(同根本)

 ┌根本十六

四空三十二┤

 └近分十六

《身子對法》四十支

四禪三十六 中四(觀喜樂心) 四空不立支分

上座部十一支

正量部十一支

初定五

二定三(除尋伺)三定二(樂定)

四定一(一心)

《大集經》十七支

《本業經》三十八支

四禪十八(同《大論》)

四空五支(想念止觀一心)

據《成實》言,則欲界亦有定,即所謂如電三昧,以一剎那五停心依心一境性為體者是也(《舍利弗毗曇》亦有此說)。欲界身亦可入色無色界定,蓋身觸雖系于欲界,而所緣影像相分則色無色界也。

後審行相。

行相入觀行第三中講,可考行相之書有四十五種,應善理之而匯其通。

觀行第三

先述三圓滿。蓋事必待緣,緣具而事始順成也。

(一)處所圓滿。言夫地,則以息諸紛擾離諸憒鬧為急,故應處阿練若林間空室嚴穴。而修不淨觀者,更宜棲處塚間,以便攝取尸骸壞脹朽惡之狀。若不得其處,則繪畫其相懸于坐臥之處,俾自識得托以為質變現影像相分以為所緣,使所作成辦也。言夫事,則以取求悉給掛礙都無為要。故須無怖、無毒、無匱、無牽,而又有善知識調護扶掖于其間也。

(二)威儀圓滿。行則分散行、經行、大眾行。住則分直立、翹足立等。坐則須坐具綿軟,衣服輕松,腎囊須空,谷道勿遏(道家行氣,腎囊谷道中間而過,《倫記》基師謂無道可通。《舍利弗毗曇》氣入即散,出則一尺以外即散,故修定者須保護尺地,目視亦以尺地為限,不拘開閉),眼視一尺以內,手放臍輪之間,全跏(右上左下)、半跏(左上右下)各隨其便(按密宗剛日或修金剛界則右壓左,柔日或修胎藏界則左壓右),而尤當注意者,口則閉七留三,鼻則正對于臍,坐之前後頸部腰部均數數揉之,揉七八反,剛合其度乘勢勿移,良以禪病之生往往由此也。臥則右脅而臥,以學師子王反耽欲故。

(三)遠離圓滿。內則屏絕一切惡見,外則杜絕一切惡友,由此正行無阻,正覺隨生也。

次述七作意。定即作意,蓋必策心警心念念相續乃能得定故,作意實引發定之根本也。作意有七︰(一)了相作意,于對治方便之能所二相,仗聞思力明了無疑故。(二)勝解作意,起粗細觀,由觀至禪,欣淨妙離厭苦粗障,此為六行伏惑,修以是為初步故。(三)遠離作意,遠離上品惑故。(四)攝樂作意,得靜妙斷中惑故。(五)觀察作意,審察煩惱斷未,靜妙得未,進修對治故。(六)加行作意,欲界一切煩惱不行故。(七)果作意,証初靜慮根本故。能觀七作意為瑜伽師,凡修瑜伽者,皆稱瑜伽師。攝初修、已習、已度三位,于修習善法欲至決擇分未起修前四作意者(自凡至資糧滿已觸未觸心一境性),名初修業位。于前六作意(四加行),名已習行位。于証入正性離生之果作意(二見道),名已度行位。七作意配三位,則見瑜伽行人深淺差別。若配眾多法相為四十作意,則彼彼法門,深淺差別,咸得其概。(如表十三)

(表十三)

一緣法───────初一┐

二緣義───────後六┴─────────────以七配教義

三身┐

四受├───────攝七──────────────以七配四念住

五心│

六法┘

┌─────觀───────┐

七勝解───────解勝真乃起───了、勝、果

│以七配假實

┌───────┘

八真實───────惑斷真乃現───遠、攝、加───┘

九有學───────────────七───────┐

十無學───────────────淨了果

│以上配三學

十一非學非無學───────────────────┘

十二遍知────────── 了、勝、觀──────┐

十三正斷────────── 遠、攝、加

  │以上配知斷

十四已斷────────── 果──────────┘

十五有分別────影像相分─ 觀

十六無分別────體相相分─ 除觀余六 ───────┐

十七事邊際────────────────七

│以上配所緣

十八所作成辦───────────────果────┘

十九思擇─────由止而觀─ 七┐

二十寂靜─────由觀而止─ 七┴──────────┐

廿一一分─────單止單觀─ 前六

 

廿二具分─────止觀雙運─ 果(蓋中得解)

 │以上配修証離染

┌廿三無間────正住定┐

 

└廿四殷重────遠得通┴───七(結中得解) ───┘

廿五隨順─────加行道── 了、勝 ────────┐

廿六對治─────無間道┐

 解脫道┴─────遠、加、果、攝

│以七配四道

廿七順淨──────────────攝

├──────勝進道

廿八順觀──────────────觀───────┘

廿九力勵────────七不攝───────────┐

三十有間┐

 │

卅一有功┘

了、勝、遠、攝

│以七配四位

卅二自然────────加、果───────────┘

卅三思擇────慧────了────────────┐

卅四內攝────定────勝

卅五淨障────害漏種──遠、攝、加

│以七配慧定離障自在

卅六依淨行───離粗身──果────────────┘

卅七他立────聲聞從他悟 ┐ ──────────┐

卅八內取────獨覺菩薩自悟┘七

 │

卅九廣大────菩薩無住涅 ──七不攝(非自利)

│以七配三乘因果

四十 行────佛一切智菩薩諸善巧─佛果、菩薩七──┘

若以四十作意之例,更推而配于一切法,則直可貫通三藏。故心學行相,作意而已。止事在九心,而所用作意乃在所配四位。觀事在四慧,而所用作意乃在所配四所緣。當次第說之。

次述止九心。(一)內住,令心住內不使向外馳逸也。(二)等住,挫心令微細也。(上二為力勵運轉)(三)安住,安置內境也。(四)近住,近于念住不令馳外也。(五)調順,挫心令不流散也。(六)寂靜,無五蓋也。(七)最極寂靜,視前更進也。(以上為有間運轉)(八)專注(以上為無間運轉)。(九)等持(以上為無功用運轉)。初學習止,但能使心不外馳,挫令微細,七作意行望塵莫及,唯是力勵運轉而已。牛若嚼青,紐轉其鼻,除余無法。然此力勵,又非都無方便一味逞強所能辦得,當知有六種力,能成九心︰一、聽聞力;二、思惟力;三、憶念力;四、正知力;五、精神力;六、串習力。惟此六力,一、二為力勵運轉所攝;三、四為有間運轉所攝,五為無間運轉所攝,六為無功用運轉所攝。是則欲習奢摩他者,始于力勵,力勵之始,仍不外乎多聞熏習,如理作意已也。

次述觀四慧,而及于三門六事。其就觀位淺深而言,則有三門。三門者︰一、隨相行,于教授未思推也;二、隨尋行,于教授推察也;三、隨伺行,于教授審觀也。若就能觀正務而言,則有四慧。四慧者︰一、正思擇,于淨行善巧淨惑三所緣思擇盡所有性也;二、最極思擇,即于三所緣思擇如所有性也;三、周遍尋思,取彼相狀也;四、周遍伺察,審諦于求也。亦就所觀而言,則有六事。六事者(五停心皆有六事)︰一、觀義(語必有義);二、觀事(內外二事);三、觀相(自共二相);四、觀品(黑白功過);五、觀時(事在三世);六、觀理(觀待証成作用法爾四道理)。本其四慧,運行乎六事,修觀業用于焉庶幾。

上來匯萃群言,于觀行之義,略已周盡,然僅明大綱,未及詳釋,樂尋繹其義者,應循斯目,更求之也。

(護持第四

修定過患,曰魔與病。魔有四魔、八魔之稱,病則為數無量,略言之有七十二治禪病法。四魔者︰蘊魔,煩惱魔,死魔,天魔也。八魔者︰一、出離善法退善耽欲也;二、密護根門樂趣相好也;三、于食知量樂趣美味也;四、 寤瑜伽妙趣睡眠也;五、妙女妙事多作眾處也;六、疑三寶四諦也;七、怖畏人至也;八、心樂利譽慳 也。祛彼魔病,禪乃無妨,所事護持,為數非簡,容俟他日委細條陳也。說大意竟。

民國十三年(1924)五月內院第六次研究會講演記錄

(韓孟鈞記)

(選自《內學》第一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