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思,姓孔,名伋,字子思,孔子的嫡孙、孔子之子孔鲤的儿子。大约生于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享年82岁。曲阜人。战国初年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子思虽是孔子的孙子,但并没有亲受孔子的教诲,在他少年时期孔子就去世了。他跟孔子的学生曾参学习,颇得孔子思想的真传,后收徒授业。孟子曾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形成“思孟学派”。
子思,很受孟子推崇,在《孟子》七篇中,引子思者六处。“子思唱之,孟轲和之” (《荀子·非十二指》),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相传《礼记》中的《中庸》、《表记》、《访论》为子思所作。孔子之后,儒分八家,其中有子思之儒,孟氏之儒,二者又融合为思孟学派。子思以“中庸”为其学说的中心,把本来是道德范畴的“诚” ,作为世界的本体,万物的创造者,鼓吹“诚者,天之道也”。“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 。“故至诚如神” ,并把人的修养和德行看成决定一切的东西,使他的学说具有一层浓厚的道德色彩。子思对孔子伦理思想的发展,突出了内心省察的修养方法,努力把孔子所说的“内省”修养方法发展为“慎独”的修养方法,专门研究人的心如何不为外物所引诱。他在《中庸》篇中,把智仁勇三者,作为“天下之达德” ,把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者,视为天下之达道,而且还把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白工、柔远人、怀诸侯九者,作为治理“天下国家” 之“九经”。他认为要达到 “中庸”境界,必须走“道问学”的修养途径,即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承认了教育和学习对良好道德品质的作用。子思的政治思想也具有浓重的道德色彩,他把“仁”和 “义” 即作为政治学的范畴,又作为伦理学的概念。子思的伦理思想对孟子以及宗明理学和我国中世纪的政治、思想和文化教育都有很大影响,后被封建统治者尊为“述圣” ; 《中庸》也被列为“四书” 之一,抬到千古不刊的 “经书”地位,在中国伦理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