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长统(180—220年)东汉末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姓仲长,名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今山东省邹县西南)人。少年好学,年二十余,曾游学青、徐、并、冀之间。官至
尚书郎,后参丞相
曹操军事。敢于直言,不矜小节,对当时外戚和宦官专权十分不满。“每论说古今及时俗行事,恒发愤叹息。因著论名曰《
昌言》,凡三十四篇,十余万言”(《后
汉书·仲长统传》)。其历史观有两个有价值的见解:一是提出“人事为本,天道为末”。认为政治斗争的胜负、历史发展的起伏决定于人事,而不决定于天道(指“天命”、“三统”、“五运”之类迷信)。但主张对于天文历法方面的“天道”要加以了解应用。二是关于夺权、守权、亡权的历史兴亡三步曲思想。认为各朝创业的皇帝是经过“角知”、“角力”的斗争才夺得政权的。继承者稳坐江山,安享太平。后来,“富贵生不仁,沈溺致愚疾”(同上),导致政权的危亡。然后别人又夺权、守权、亡权,“存亡以之迭代,政乱从此周复,天道常然之大数也”(同上)。其认识论思想在于重视人的“智”、“能”,主张言与行、名与实的统一和是非的客观性,指出:“
知言而不能行谓之疾,此疾虽有天医莫能治也”。政治上主张德政教化。由于对现实愤叹而思“隐世”、“入仙”,思想趋于消沉。
范晔《
后汉书》把他与
王充、
王符合传,并称:“数子之言当世失得皆究矣,然多谬通方之训,好申一隅之说”(《后汉书·王充王符仲长统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