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秉文

赵秉文
  • 姓名:赵秉文
  • 别名:字周臣,号闲闲
  • 性别:
  • 朝代:
  • 出生地: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
  • 出生日期:公元1159
  • 逝世日期:公元1232年6月2日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赵秉文(公元1159~公元1232年6月2日),字周臣,号闲闲,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幼颖悟,读书若夙习。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1185)进士。为应奉翰林文字,上书论宰相胥持国当罢,宗室守贞可大用;又言狱讼征伐,国之大政,自古未有君以为可大臣以为不可而不行者。坐讥讪免官。未几起为同知岢岚军州事,转北京路转运司度支判官。承安五年(1200),章宗谓宰相日:“赵秉文曩以言事降授,闻其人有才藻,工书翰,又且敢言,朕非弃不用,以北边军兴,姑试之耳。”泰和二年(1202),改户部主事,翰林修撰。出为宁边州刺史;在任二年,改平定州,治化清净,所去人思之。贞祐初,中原累年被兵,秉文建言三事:一迁都,二导河,三封建。朝廷略施行之。四年,除翰林侍讲学士,明年转侍读。兴定中,拜礼部尚书,兼侍读同修国史,知集贤院。人言秉文主盟文坛三十年,未尝以大名自居。仕五朝,官六卿,自奉养如寒士,不知富贵为何物。自幼至老,未尝一日废书不观。元好问云:“若夫不溺于时俗,不汨于利禄,慨然以道德、仁义、性命、祸福之学自任,沉潜乎六经,从容乎百家,幼而壮,壮而老,怡然涣然,之死而后已者,惟我闲闲公一人。”“大概公之文出于义理之学,故长于辨析,极所欲言而止,不以绳墨自拘。七言长诗,笔势纵放,不拘一律。律诗壮丽,小诗精绝,多以近体为之。至五言,则沉郁顿挫似阮嗣宗,真淳古淡似陶渊明,以它文较之,或不近也。字画则有魏晋以来风调,而草书尤惊绝,殆天机所到,非学能至。”(《闲闲公墓铭》,《遗山先生文集》卷一七)刘祁云:“明昌、承安间,作诗者尚尖新”,“其诗大抵皆浮艳语”。“南渡后,文风一变,文多学奇古,诗多学风雅,以赵闲闲、李屏山倡之”。“赵闲闲晚年,诗多法唐人李、杜诸公,然未尝语于人。已而麻知几、李长源、元裕之辈鼎出,故后进作诗者争以唐人为法也。”(《归潜志》卷八)《金史》传赞则称其为“金士巨擘,其文墨议论以及政事皆有足传。”《金诗选》选其诗十三首,云:“金诗未脱宋习,以槎枒生硬为工,爱使议论,锋芒太露,涵蓄浑厚者少。此数首意调欲跻太白古风、子昂感遇之间。”又言:“闲闲绝句,清新有别致。”评其《庐州城下》:“起得警拔,在唐人中亦是高调。结处兜裹,有法有力。”(卷一)有《滏水集》三十卷,分内、外集,外集不传,内集二十卷,今有《四库全书》本、《畿辅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四部丛刊》本等,又有《闲闲老人诗集》十卷,有《陶庐丛刻》本。民国孙德谦辑有《滏水集补遗》一卷,载《金源七家文集补遗》。《删集孟子解》十卷,《删存论语解》十卷,《扬子发微》一卷,《太玄笺赞》六卷,《文中子类说》六卷,《中庸说》二卷,《易丛说》十卷,《象数杂说》,《资暇录》十五卷,《道德真经集解》四卷,《南华略释》一卷,《列子解》(一作《列子补注》)一卷,《申鉴》,又有与杨云翼等同编《龟镜万年录》,《君臣政要》。今存《道德真经集解》四卷,有《道藏》本、《道藏举要》本、《小万卷楼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其他均不传。《中州集》卷三录其诗六十三首,《全金诗》据《滏水集》补诗五卷(卷一〇至一四),《金文最》收其文一百六十一篇,《中州乐府》录其词六首,《全金元词》据《滏水集》、《遗山乐府》、《永乐大典》辑得四首。生平事迹见《金史》卷一一〇、《大金国志》卷二九、元好问《闲闲公墓铭》(《遗山先生文集》卷一七)、《中州集》卷三、《归潜志》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