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祯卿(1479-1511年)明代诗文作家。字昌榖,一作昌国。吴县(今属江苏)人。少与唐寅、祝允明、文徵明齐名,号“吴中四才子”。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除大理寺左寺副,与李梦阳等人倡导夏古,人称“前七子”。因失囚,降为国子监博士。卒于京师,年仅33岁。
他的《谈艺录》论诗,颇多精警之见。他认为“情无定位,触感而兴”。并进一步认为:“夫情既异其形,故辞当异其势。譬如写物绘色,倩盼各以其状;随规逐矩,圆方巧获其则。此乃因情立格,持守圜环之大略也。”他反对过分雕琢的华藻,认为“陈采以眩目,裁虚以荡心,抑又末矣”,但也反对毫无情韵的“直戆之词”,认为“譬之无音之弦耳,何所取闻于人哉”。对这种较为辩证、通达的诗歌观,清人王士禛有“更怜谈艺是吾师”之叹。其创作虽然格局稍小,但能情文并茂。
徐祯卿早年沉酣六朝。《迪功五集》里的《拟萧子显春别曲》、《拟谢朓邯郸才人嫁为厮卒妇》、《效庾信作》、《效何逊咏倡家》等正是这种刻意学习的必然产物。这时期,他的不少诗作词采毕艳、情韵缠绵。登弟后,与李梦阳相交,悔其少作,改而趋宗汉魏盛唐,诗风为之一变。这时期诗作,已能突破前期着重抒写个人情怀的限制,如《猛虎行》述说“饥民”在猛虎怒号、娇女被搏、又进而欲食我和孤儿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痛苦,《苦寒行》描写了身处漠野的“游子”在朔风又起时的悲哀。他的友朋赠答诗,生活视野也稍见开阔,如《赠王渊之》、《答顾郎中华玉》。这时期的诗歌古朴成分有所增强,但并不十分粗豪,仍具有标格清妍、措词婉约的基本特色。所以李梦阳有时讥其“蹊径未化”。他的近体诗较优。五律《在武昌作》错杂地名,历落有致,颇能烘托出不愿长途跋的涉飘泊者的思绪,很有别趣。七绝《偶见》写得自然流畅,诗人从心理感受的变化中,拓展了诗境,含意也颇隽永。
他亦善文,颇多笔记。《翦胜野闻》记述了关于朱元璋的一些传闻故事,如其多疑个性、与马皇后的恩爱。《新倩籍》记述其友唐寅、文徵明等人的个性、嗜好,富有文学色彩。他还著有《迪功集》、《迪功五集》、《迪功外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