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雪(1681~1770),清医学家。字生白,号一瓢,晚年自号牧牛老朽。吴县(今属江苏)人。乾隆初两征鸿博不就。善诗,工画,尤精于医,与叶天士齐名,皆为温病大家,学术上各有心得,或因歧见而不相下。传薛氏自名居处曰“扫叶庄”,然每见叶氏处方善者,亦称赏之。临诊多奇验。治学不拘成说。指出《素问》、《灵枢》,虽多繁辞,“实万古不磨之作”。于张景岳串二书为《类经》之举甚为赞赏。尝选辑《内经》原文,成《医经原旨》六卷(1754年),广集诸家之说,亦颇多阐发。擅治温热病,于湿热病传变及辨治尤多新见。谓“湿热乃太阴、阳明同病”,“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明确脾胃乃湿热病变中心,治当明湿与热孰轻孰重,细察人体正气盛衰,决定立法用方。此说见于所著《湿热条辨》(即《湿热论》),后世多宗其说。章虚谷曾加注辑入《医门棒喝》;王孟英加按增补,名《薛生白湿热病篇》,成为《温热经纬》中五大论之一。另有《薛生白医案》、《扫叶庄医案》四卷,多录时病、内科杂病及外、妇、儿科诸证验案,述症简明。唐大烈《吴医汇讲》录薛氏《日讲杂记》八则,阐医理及用药等。另有《膏丸档子》、《伤科方》等,据考亦为薛氏撰。后世多业医者,族孙承基,以医鸣世。门生有邵登瀛、吴坤安、金锦、王丹山等,皆有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