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

宋濂
  • 姓名:宋濂
  • 别名:字景濂,号潜溪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浙江金华潜溪
  • 出生日期:1310年11月4日
  • 逝世日期:1381年6月20日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20日)明哲学家。字景濂,号潜溪。先祖世居浙江金华潜溪,至宋濂时迁浙江浦江。初从梦吉受《春秋》,继从吴莱柳贯黄溍学古文词。元至正中,荐授翰林院编修,以亲老辞,隐居龙门山著书10余年。明初,太祖聘为五经师,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曾主修《元史》,傅太子先后10余年,深得太祖宠信。虽白首侍从,而一代礼乐典章,多由他裁定。被推为开国文臣之首。68岁诏以年老还家。后因长孙慎坐胡惟庸案,全家谪茂州,中途病死于夔州。正德中,谥文宪。


曾召讲《春秋左氏传》,认为“《春秋》乃孔子褒善贬恶之书,苟能遵行,则赏罚适中,天下可定也”(《明史本传》)。他否认灾祥之说,认为“受命不于天,于其人;休符不于祥,于其仁”(同上)。哲学上崇奉程朱,但已越出了理学的“规矩”。他认为“天地之心”(又称为“天地之道”,或太极)通过元气产生万物和运动,元气是“天地之心”的意志和作用的体现者,又称为“气母”。“我心”即“天地之心”,本具一切,认识主体包含认识客体,所以天下之物“心为大”(《凝道记》)。求道问学,修养道德的目的就在于体悟“天地之心”,达到与天地浑然一体的境界,即识心明心。其主要方法是“向内冥悟”,使心回到“常寂”粹然的状态,显出“至灵”、“真知”。具体方法是取“佛化空寂之义”,从“不二之门”入手,用“名相”(即荡除事物的名称、概念与形象)的方法,排除万物,使人心虚空以归于寂静。在名实观上,他认为概念不能代表物的形象,物的形象也不能用概念来表达,物的形象本来就不真实不可靠。在儒佛关系上,他认为二者“本一”、“同一”,佛教有补治化,佛教徒“身居桑门,心存孝道”(《宋文宪公全集》卷二)。而“礼乐刑政……实与诸佛同一”(同上书,卷二十二)。儒学不过是“化民成俗”的“制治之具”,而佛教能“觉悟群迷”,“入人之心”,才是“入道之要”(同上书,卷十三)。学者应相资为用,在儒学中探其义理,即世俗的人伦,在佛教中吸取“名相”,即识心明心的方法。全祖望称他为朱学在金华三变之后的“佞佛者流”。著作有《潜溪集》、《翰苑集》、《芝园集》、《蘿山集》、《龙门子》、《浦阳人物记》、合一百四十余卷。后人编有《宋文宪公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