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承祯

司马承祯
  • 姓名:司马承祯
  • 别名:字子微,又号白云子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
  • 出生日期:639
  • 逝世日期:735年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司马承祯(639-735年),字子微,又号白云子,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唐代道士、道教学者、书画家。他是北周晋州刺史、琅琊公司马裔的玄孙。他自幼好学,不屑于做官,于是当了道士。他侍奉潘师正,得到他传授的符箓及辟谷导引服饵之术。潘师正特别欣赏他,对他说:“我跟着陶弘景学习道教法术,到你已经是第四代了。”司马承祯曾经遍游名山,最后留在天台山,隐居于天台山玉霄峰,自号“天台白云子。”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并称“仙宗十友”。武则天听说他的名声,将他召到京城,亲手下敕书褒奖他。他将要返回时,又敕令麟台监李峤在洛桥之东为他饯行。


景云二年(711),睿宗下令他的哥哥司马承祎到天台山,将他追召到京城,并向他问询阴阳术数等事。司马承祯回答说:“道经的主旨是‘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睿宗问:“治理自身直至无为,就会清高,治理国家而无为,会怎样呢?”司马承祯回答说:“国家就如同身体。《老子》说:‘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私焉,而天下理。’《易经》上说:‘圣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以此知道天不说话而有信,不为而有所成。无为就是治国之道。”睿宗感叹说:“广成子的话,就是这个意思啊!”司马承祯坚持要告辞返回山中,睿宗于是赐给他宝琴一张和霞纹帔,放他回去,朝中词人赠诗给他的有一百多人。


开元九年(721),玄宗又派人将他请进京城,厚加赏赐。次年,玄宗到达西都,司马承祯又请求返回天台山,玄宗赋诗给他送行。开元十五年,又召他到京城。玄宗命令司马承祯在王屋山自己选择一处好地方,置建坛室来居住。司马承祯上奏说:“现在五岳的神祠,都是山林之神,并非真正的神。五岳都有洞府,各有上清真人降任其职,山川风雨阴阳气序由此得到治理。请求为他们另立斋祠之所。”玄宗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敕令在五岳各山建筑一座真君祠,祠庙的形象制度,都由司马承祯按照道经创意而成。


司马承祯十分擅长篆隶书法,玄宗令他用三种字体抄写《老子经》,他于是订正文句,抄写后进献给玄宗。玄宗将司马承祯在王屋山的住所命名为阳台观,亲自题写匾额,派使者送给他。又赏赐给他绢三百匹,作为补充药饵的费用。


这一年,司马承祯在王屋山去世,终年时年九十六岁。他的弟子上奏说;“他去世的那天,有双鹤绕坛飞翔,还有白云从坛中涌出,缭绕上升直至与天相接,而师傅的面色就和活着的时候一模一样。”玄宗甚为感叹,于是下诏说:“已故王屋山道士司马子微,内心依从高超之道,理解玄妙悠远之事,遍游名山和各个神仙洞府。他在世时逍遥得意,死后返回其根本,长眠在空无所有的地方。他高尚坚贞,应给予褒奖,以光耀道教名册。特追赠他为银青光禄大夫,号真一先生。”并为他亲自书写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