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

施琅
  • 姓名:施琅
  • 别名:字尊侯,号琢玉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晋江(今福建泉州)人
  • 出生日期:1621年
  • 逝世日期:1696年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施琅(1621年—1696年),清初将领。字尊侯,号琢玉,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初为明总兵郑芝龙部大左冲锋,顺治三年(1646)随芝龙降清,隶属汉军镶黄旗,后为郑成功所俘,以计得脱。康熙元年(1662)任福建水师提督,后封为左都督,靖海将军,封靖海侯。他治军严整,通阵法,善水战,熟悉海情和风候。力主收复台湾。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政府商讨对待台湾郑氏政权的方略,他不顾一些朝臣的反对,陈述了进取台湾的意见,并具体提出了先取澎湖、直捣台湾的作战计划。得到康熙帝的支持。随即训练水师,进行准备。翌年率战船三百艘,水师二万人自厦门出发,舍身忘死,身先士卒,攻占澎湖。接着对台湾发动强大的招抚攻势,释放俘虏,表示虽然其父和弟弟是被郑氏杀害的,但为了国事,不计私仇,促使郑氏政权顺应历史潮流,决定“请求内助”。于是他率水师于鹿耳门(今台湾台南西北)登陆,击败郑克爽,统一台湾。他祭祀“开台烈祖”郑成功,发布《谕台湾以安民生计》和《严禁犒师示》等告示,博取台湾民众之心。又以“台湾弃取,所关甚大”,力排李光地等人“迁其人而弃其地”的放弃台湾的主张,向康熙帝上疏指出:“台湾在我国海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经济上亦有无限发展前途。荷兰殖民者(“红毛”)对台湾“无时不在垂涎,乘隙复踞,必窃窥内地”,成为中国百年大患。因此“断断乎其不可弃”,“弃之必酿大祸,留之永固边疆”。建议在台湾驻兵屯守,以备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并建议清廷加强对台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建设。清廷采纳其建议,设置台湾府,派兵一万驻守台湾,使台湾完全统一于清朝统治之下。著有《靖海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