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不害

申不害
  • 姓名:申不害
  • 别名:
  • 性别:
  • 朝代:春秋
  • 出生地:郑国京地(今河南荥阳市京襄城村)人
  • 出生日期:公元前385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337年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申子》

申不害 (公元前385年~公元前337年),郑国京地(今河南荥阳市京襄城村)人。是战国前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他的著作《申子》一书,《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说有两篇,《汉书·艺文志》说有六篇,但都早已失传。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多是一些零章断句,比较完整的就只有唐朝魏征辑录的《群书治要》卷三十六所引的 《大体篇》 了。


申不害的主要政治活动在韩国,三晋中的韩国,地处黄河中游,西与强秦为邻,北边和东北与魏接壤,南面是强大的楚国,夹在三个大国之间,无力向外扩张,防守之力亦不足,不时挨打,特别是西边的秦国,屡屡出兵进犯,攻城掠地。


到韩国第六代国君韩昭侯(前362—前333年在位)时,决心变法图强,振兴韩国。


国君虽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但他一个人是难以处理繁杂的国务的,特别是变法,更需有人辅佐,出谋划策,废旧立新。韩昭侯相中的助手姓申名不害。


申不害其人,史籍记载阙如,司马迁把他附在《老子韩非列传》,写他的仅有区区69字!从司马迁简单的记载中,我们知道:申不害是郑国京邑(今河南荥阳)人,出身比较低微,做过郑国的低级官吏,后来弃官研究学术,游说韩昭侯,被拜为国相,在韩国主持变法,前后凡15年。著书两篇,名曰《申子》,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申子》六篇。遗憾的是,《申子》一书后来佚亡,今天我们仅能从《韩非子》、《吕氏春秋》、《战国策》、《群书治要》及《太平御览》等书中见到片言只语。后人从这些古籍中辑录的《申子》,已非原来的《申子》了。


从残存的《申子》中,我们可以窥见申不害的思想倾向,以及他在韩国变法的政治主张、措施。


申不害是个法家,特别重视“法”和“术”,故有人称他为“法术士”。“法”,即法治;“术”,即君主所执的权术。他在辅佐韩昭侯时,曾努力把他的法治付诸实践。他认为君主治国,务要明法察令,有了法,才能够约束臣下的行为;有了法,就要依法办事,任何人都不得例外。不依法办事,随心所欲,就会把国家搞乱。在强调法治的同时,他也特别重视“术”的作用,用术去推行改革,贯彻法治。他主张君主集权于一身,把官吏的设置、任免、考核、赏罚以及生杀大权都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君主要深藏不露,不要让臣下看出自己的心思和弱点;臣下猜不透君主的意图,就不会投君主所好,弄虚作假,只有尽力去做好自己的事情。


在经济上,申不害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他特别注重农业生产,认为要想达到国富民安,就必须有充足的粮食。重农,是他经济改革的特色。


韩昭侯八年(前355),任用申不害为相,主持变法。申不害的思想主张在他相韩的15年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贯彻执行,韩国因此而有所发展,国力有所增强,诸侯不敢加兵。


但是,申不害颁行了一些新法,却没有废止旧的制度,这不仅使新、旧之间有抵牾,且让官民无所适从。另一方面,韩国的旧势力较大,新法难以推行,就连韩昭侯本人也信心不足,无可奈何地对申不害说:“新法难以推行啊!”因此,申不害的改革收效不大,远不如楚、魏、齐、秦等国的改革。


申不害在韩国做了15年丞相,病死于韩国。


这大约是周显王三十年(前339)的事。


申不害在韩国的改革虽然不很成功,但他的思想却对后世有巨大的影响,他的“法”、“术”理论成为法家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法家集大成人物韩非即以“法”、“术”和“势”(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为其思想的主要构成。因此,申不害是法家的先驱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