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

马致远
  • 姓名:马致远
  • 别名:号东篱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大都(北京)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马致远,元曲家。号东篱。大都(北京)人。生卒年不详。他的年辈晚于著名杂剧作家庾吉甫、白朴关汉卿、而声名与之相埒。马致远虽然没有直接经历过金末元初的大动乱,也不可能有遗民思想,但是他却不断地思索着兴亡演变的历史。他既是一个感情丰富的诗人,又是一个冥思苦想的哲人。与元初其他一些有才华的作家一样,在没有出路的情况下,他把自己的艺术才能贡献给了杂剧创作事业,成为“梨园”中一个知名人物。他度过“二十年漂泊生涯”(〔大石调·青杏子〕《悟迷》套)。元贞时期,他参加了书会,并与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以及李时中合撰《黄粱梦》。这时马致远对历史上的兴亡、人世间的荣辱,日益看破,他向往着归隐的生活。此后他到杭州,曾任“江浙行省务官”(《录鬼簿》),后来退隐田园,过着寄情山水的生活。他的〔中吕·粉蝶儿〕《至治华夷》套曲,可能写于元英宗至治改元(1321)时,周德清在泰定元年(1324)写的《中原音韵自序》中,说马致远已去世,推知马致远卒年约在至治年间。


马致远的杂剧,现存有《半夜雷轰荐福碑》、《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开坛阐教黄粱梦》、《马丹阳三度任风子》、《西华山陈抟高卧》等7种。此外,还有《刘阮误入桃源洞》第四折残曲。散曲现存辑本《东篱乐府》,计有小令104首(《全元散曲》所收略多于此),套数17套,是前期保存作品较多、影响最大的作家。


《汉宫秋》是在长期流传的“昭君出塞”故事的基础上,经过加工再创作而成的。故事内容有很大变动首先,历史上的王昭君本是汉元帝的宫女,当时匈奴王呼韩邪单于来汉求婚,王昭君因不满汉宫生活,自愿请行。西汉元帝竟宁元年,昭君出塞。入匈奴后,与呼韩邪单于生一子。呼韩邪单于死后,根据当时匈奴习俗。她又嫁给新立的单于(呼韩邪单于前妻大阏氏的儿)子),又生2女。马致远不拘泥于史实,将昭君出塞放在匈奴武力胁迫下进行,把王昭君改为汉元帝的爱妃。为了汉室江山,昭君不得不出塞和番,最后在汉匈交界处,投江而死。从而塑造了一个热爱祖国,并在民族矛盾中保持崇高气节的光辉动人的妇女形象。次,马致远将毛延寿写成一个叛国的逆贼,作为戏剧中被谴责的主要对象。最早把毛延寿与昭君出塞故事联系起来的记载见于《西京杂记》,但只是说毛延寿是当时被杀的画工之一,并没有明确说明向昭君索贿的就是毛延寿,更没有毛延寿将昭君画像献给匈奴单于,并唆使单于攻汉的记载。马致远经过加工创作,把矛头指向毛延寿和不能保卫国家的文臣武将,从而寄寓了作者对历史上亡国之臣的批判。


《青衫泪》通过妓女、士子、商人间三角关系的爱情纠葛,反映了元代社会中妓女的生活及其悲惨遭遇《荐福碑》通过剧中主人公的坎坷遭遇,抨击了现实社会中是非颠倒,贤愚不分的黑暗现象,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反映了元代知识阶层的愤懑不平。《岳阳楼》写吕洞宾在岳阳楼度脱柳树精的故事。它和《汉宫秋》都颇为流行。


《黄粱梦》是马致远的重要作品。《黄粱梦》故事。唐代有沈既济所著传奇小说《枕中记》,写吕翁与事,至金元则附会为钟离权度脱吕洞宾教教祖的神圣事迹,流传很广。马致远等梦》与《枕中记》相比较,《枕中记》只是表现“富贵如眼烟云”的虚幻思想,而《黄粱梦》则揭示了统治阶级的丑恶,表现出作者对现实的否定。


陈抟高卧》、《任风子》也是作者晚年时所写的作品。《任风子》写马丹阳度任屠事,进一步表现了作者与现实生活的决绝态度。


他的散曲表现了愤世厌世的思想,但曲词老健疏放、宏丽,成为豪放派的代表。〔双调·夜行船〕《秋思》和〔越调·天净沙〕《秋思》都是元散曲中最著名的篇章。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说:“〔天净沙〕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


元人周德清《中原音韵·自序》斋丛说》均称马致远为“元曲四大家”之一。和正音谱》将其“列群英之上”,称“其词典雅清丽人王世贞称其《秋思》套“放逸宏丽,而不离本色国维以其比诗中李商隐,词中欧阳修,“白篱,高华雄浑,情深文明”(《宋元戏曲史》)以为元杂剧中王实甫、关汉卿、马致远“三家鼎立”(《曲学通论》),“东篱又以清俊开宗”。总之,马致远是以其艺术风格领袖一种流派的作家,对明清戏曲有着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