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仁玕

洪仁玕
  • 姓名:洪仁玕
  • 别名: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广东花县人
  • 出生日期:1822年
  • 逝世日期:1864年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洪仁玕(1822年—1864年),广东花县人,是太平天囯天王洪秀全的族弟,曾在香港居住多年,1859年到天京(即南京),获封为军师、干王,一度总理朝政,1864年在江西被清朝江西巡抚沈葆桢捕杀。洪仁玕是太平天囯领导层中对西方见识较广的一位,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具有发展资本主义主张的政治纲领,在当时的中国算是相当先进的思想。


洪仁玕,生于清道光二年(1822年),字益谦,号吉甫,广东花县官禄怖村的洪氏族人。洪族生活简朴,饶有古风,生长于此的洪仁玕养成了质朴刚直的性格。洪氏都为客家,客家人强毅坚忍、勇敢善战、特立独行的气概对洪仁玕也颇有影响。洪仁玕八岁时入私塾读书,接受系统的儒学训练。根据洪仁玕“老天王是我堂兄···我少时从他受学一年”的自述,他少时跟随洪秀全受学一年。洪仁玕分别于15岁、18岁、21岁三次到广州参加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第三次科考失败后在家乡任私塾老师。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被迫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洪仁玕对外国侵略者深恶痛绝。1843年,洪秀全给洪仁玕讲述了自己从《劝世良言》中感悟的道理。洪仁玕接受了洪秀全的教道与洗礼,成为洪秀全自行领悟的上帝真道的最早信从者之一。科考的失败,洪秀全的启迪加上身处广州对外国侵略者行径的愤慨是洪仁玕走上“拜上教”之路的重要缘由。1844年,洪秀全在花县传教,冯云山、洪仁玕受洗礼,创立拜上帝会。


洪秀全于1845年撰写《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1846年撰写《原道觉世训》,常与洪仁玕讨论国家形势和“诛妖”反满的思想。《原道觉世训》中说道“皇上帝乃是帝也”,“阎罗妖乃是老蛇妖鬼也,最作怪多变,迷惑缠捉人灵魂。天下凡间我们兄弟姊妹所当共击灭之,惟恐不速者也”。洪仁玕赞同洪秀全的理念,认为应“恢复祖国”,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地上天国”。(注1)1848年,洪仁玕与冯云山编撰《天平天日》,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二部分为洪秀全“升天受命”的神话故事,这部分也是核心部分和政治目的所在;第三部分记述洪秀全与李敬芳、冯云山、洪仁玕等皈依上帝创立拜上帝教后到1848年洪秀全因毁甘王庙去贵县赐谷村的事。这本书神化了洪秀全的天王地位和推翻清王朝的使命。1850年,洪仁玕再参加科举,依然以失败收场,自此不再应考。1851年,洪秀全38岁诞辰,拜上帝会众在金田村建立太平军,建号太平天国。此后,洪秀全开始向各地会众发起团营起义的号令,起义军多地与清军交战。洪仁玕因在广州的起义流产后开始逃亡,藏至香港后又潜回内地。1853年,洪仁玕寻访到韩山文牧师,受洗入教,成为巴色会的一名教徒。韩山文帮助其在香港安顿下来,并替他找了份教传教士中文的差事。之后洪仁玕曾尝试由上海借道赴天京,希望能再次投效太平天国,却未能如愿,再次流亡香港。


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促使中国人开眼看世界。林则徐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在林则徐所提供材料的基础上编写《海国图志》。西方文化的传入,除了先进的中国人主动学习,也有传教士的输入。这一时期还涌现出《海国四说》《瀛寰志略》《康纪略》等著作,介绍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达到西学东渐的高峰时期。除书籍外,《遐迩贯珍》等一些刊物也刊载了大量新知识。洪仁玕在香港任基督教会牧师直到1858年秋。这些书刊启迪、影响了洪仁玕的思想。他也利用任何机会接触、学习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科学,同时也结识了不少朋友,极大地开阔了其眼界,也是在这一阶段完成《资政新篇》的编写。《资政新篇》里开首“兹谨将所见所闻者,条陈于后,以广圣闻,以备圣裁,以资国政”表明了他希望学以致用,日后辅佐天王的目的。而这一时期的太平天国经历了1856年的“天京变乱”,洪秀全杀杨秀清、韦昌辉,逼走石达开,面临人心涣散、形势严峻的局面。


洪仁玕心中一直挂念效忠太平军。1858年,他辗转多地,于1859年抵达天京(今南京)。洪秀全大喜,5月11日封洪仁玕为“开朝精忠军师殿右军干王”,总理朝政。登台后不久,洪仁玕即呈献《资政新篇》,洪秀全批准后正式颁行。人才培养方面,为健全中枢机制,洪仁玕恳奏,天王封陈玉成为英王。随后,又加封李秀成为忠王,李世贤为侍王。至此,太平天国第二代领导中枢正式成立。这一年,洪仁玕还提出改革法制,主持天京会试。他一登台便展现出超群的政治才能。


洪仁玕成为后期太平天国军事的主要策划者。登台后便与李秀成三次面商解救京围之策,洪秀全采纳了他的策略,认为“此时京围难以力解攻,必向湖、杭虚处,力攻其背。彼必反救湖、杭,俟其撤兵远去,即行返旆自救,必获捷报也”。李秀成用此计,与李世贤分攻杭州、湖州,大破江南大营,破解了天京之围。天京解围后洪仁玕又主张“合取湖北”,以解安庆之围(注4),乘胜先取长江下游,然后再争上游。初期占领了苏州、常州,进展顺利,但后期李秀成、陈玉成决心不足,打到武汉外围后先后自动撤退,西征功败垂成。1861年,安庆失守,洪仁玕的职务和爵位因此被革除。1862年1月,洪仁玕与英国“狐狸先生”军舰舰长宾汉进行谈判,拒绝了宾汉递送的极其无理的照会导致会谈破裂,拉开英国武装干涉太平天国的序幕。这年上半年,洪仁玕“掌处外交之事”的权力也移交给章王(林绍璋),权力大不如前。1864年,清方“借师助剿”,天朝属地个个失陷。6月1日,洪秀全病逝。7月19日,南京陷落,幼天王出城南走,随洪仁玕辗转多地。10月到江西被清军席宝田部追袭,洪仁玕被捕,写下3000字的亲笔自述,拒绝出卖幼主,“非欲沽名,惟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嫁二夫,国存与存,国亡与亡而已……”,舍生取义,坦然面对死亡。11月23日,洪仁玕就义于南昌。生前留诗“我国祚虽斩,有日必复生”。洪仁玕新政虽然失败了,但是他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满腔热情和革新精神激励着“后贤”们去完成其未竟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