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

寒山
  • 姓名:寒山
  • 别名:寒山子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寒山,唐代释子、通俗诗人。又称“寒山子”。生卒年不详,据闾丘胤《寒山子诗集序》,当生活于贞观年间(627—649)前后。宋人陈耆卿嘉定赤城志·秩官表》记载,闾丘胤于贞观十六年(642)至二十年任台州刺史,曾访寻过寒山。胡适据《太平广记》所引《仙传拾遗》,以为闾序是神话传说,不可信,寒山生卒年当为公元700年—780年。王运熙《寒山子诗歌的创作年代》,考证为大历时(766—779)人,活了百余岁。


寒山曾隐居天台唐兴县(浙江天台县)西70里的翠屏山。其山高寒,当暑有雪,又名寒岩,故自号“寒山子”。从其诗大略可知,他出身富贵,住咸阳附近,少年“学文兼学武”,自称“书剑客”。正当他“文武各自备”,“梦去游金阙”时,忽遭变故,“缘遭他辈责,剩被自妻疏”,30岁即隐居天台,成为“长伴白云闲”的隐士。据闾丘胤《序》,他“桦皮为冠,布裘破敝,木屐履地”,“在国清寺库院走使,厨中著火”,以寺庙中“残余菜滓”维生。据其诗句“老病残年百有余,面黄头白好山居”,当寿逾百岁,山居到老。生平与僧人丰干、拾得友善。


寒山平日写诗,书于竹木石壁和村野厅壁,自称“五言五百篇,七字七十九,三字二十一,都来六百首,一例书岩石”。诗的内容有些劝人弃恶从善,近于佛偈;有些描写服食求仙,似道家语;也有讥讽时世、同情民生之作,并有探求自然和人生奥秘之什。语言通俗,如同口语,形式自由,全无题目。自道“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不恨会人稀,只为知音寡”。“忽遇明眼人,即自流天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有工语,有率语,有庄语,有谐语。至云‘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又似儒生语。大抵佛语、菩萨语也。今观所作,皆信手拈弄,全作禅门偈语,不可复以诗格绳之。而机趣横溢,多足以资劝戒。”


寒山诗对后世有重大影响,被称为“寒山体”。宋人王安石和明人陈献章等都有仿效之作。寒山诗早已传至朝鲜、日本诸国,有日、英、法等文译本。近年有法国汉学家卡瑞所译《寒山诗集》,畅销一时。本世纪50至70年代,西方国家曾出现“寒山热”,一些青年人把他作为精神崇拜的偶像。其诗现存300余首,《全唐诗》卷806编为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