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椿

邓椿
  • 姓名:邓椿
  • 别名:字公寿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双流(今四川双流县)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画继》

邓椿,南宋画论家。字公寿。双流(今四川双流县)人。活动于宋高宗建炎元年至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28-1189年)之间。曾作过通判等官。出身于世代显宦,其父邓雍在任侍郎及提举官时,曾得郭熙旧画不少,他家收藏其他画迹也很丰富。祖父邓洵武,政和中知枢密院事,颇重画学,家富书画收藏。所以邓椿对于绘画名迹,多所见闻,为其写作《画继》,提供了有利条件。椿有感于自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后近百年来无人续著画史,遂稽考文献,参以家藏闻见,辑录了219位画家小传,撰成《画继》10卷,开创了综合利用前人诗文、笔记等多方面资料撰写。《画继》是继《历代名画记》和《图画见闻志》而作,以《图画见闻志》成书的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为起点,至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止,共九十四年间有关绘画的见闻,“上而王侯,下而工技,凡二百一十九人,或在或亡,悉数毕见。又列所见人家奇迹,爱而不能忘者,为铭心绝品,及凡绘事可传可载者,裒成此书,分为十卷,目为画继”(《画继》自序)。《画继》中提出“画者,文之极也”的观点,认为“其为人也多文,虽有不晓画者寡矣,其为人也无文,虽有晓画者寡矣”,表现出文人画与画工逐渐分道的倾向,把绘画看作是文人之能事。此外,邓椿还提倡“高雅”的画风,反对宋徽宗赵佶的偏重法度,也反对石恪的纵逸风格,这对南宋以后的绘画发展趋向,发生了深刻的影响。《画继》保存了我国北宋、南宋之间的宝贵画史资料。


其绘画美学思想,认为绘画是文人之能事,是纯艺术的表现:“画者,文之极也。”(《画继》卷九《杂说·论远》)重视绘画反映客观现实的功能及其认识作用:“画之为用大矣,盈天地之间者万物,悉皆含毫运思,曲尽其态。”强调绘画的抒情寓意作用,指出李营邱所作寒林,“多在岩穴中,裁箚俱露,以兴君子之在野也。”(同上)针对当时院画注重形似、格法、师承的倾向,提出重“传神”的主张。认为绘画要曲尽万物之态,止有一法,“传神而已矣”,批评“止能传其形,不能传其神”(同上)的作品。指出气韵生动不仅是传物之神,而且要表现出画家的人格美。认为人品高“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画继序》)。批评画院画家因人品所限,所作多泥绳墨,未脱卑凡。推崇苏轼画竹“运思清拔,其英风劲气逼人”;范正夫水墨画“标格高秀”,李石山水画“风调远俗,盖其人品既已高,虽游戏者,而心画形矣”。提出评介绘画的审美范畴“高雅”,自称为《画继》“独推高、雅二门”。赞赏“自成一家”的独特审美个性,重视艺术创作中天赋的才能及艺术构思、创作激情的作用,强调师法造化自然。其重传神的美学思想,注意到艺术“再现”与“表现”之间的关系,强调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结合,对于推动文人画的理论有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