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范,字东溟,辽东人。明朝末年总兵、叛臣。陈洪范早为明臣,降清叛变,祸乱南明。回江南充当内奸,散布清军势大难敌,劝人及早投降,被人称为“活秦桧”。
万历四十六年(1618)武举。天启初年(1621),授高台游击,历任红水河参将、陕西行都司掌印。因事获罪被降职为庆云参将,历任开原参将,因为胆小怕事被罢免。陈洪范很会钻营,很快又当上了居庸关总兵。崇祯元年(1628),任南京右都督府佥事,提督大教场。崇祯二年(1629),后金入关,陈洪范请求入援,因为他是辽东人,没被同意,转任右都督,镇守浙江。崇祯四年(1631),驻守昌平。崇祯五年(1632),孔有德在山东叛乱,陈洪范领兵三千人参与平叛。崇祯六年(1633)二月,登州被收复,孔有德投降后金,陈洪范因平叛功劳被加封为太子少师。崇祯七年(1634),镇守登州、莱州,清军入关进攻宣府、大同时,陈洪范回守居庸关、昌平。崇祯十年(1637),朝鲜告急,陈洪范挂平虏将军印,领兵八千救援。清军攻皮岛,陈洪范逃到广鹿岛,因此被革职。崇祯十一年(1638),陈洪范结交宦官得到重新任用,投身到熊文灿麾下,同左良玉一起大败张献忠于郧西。最初,张献忠是总兵王威的部将,因参加兵变犯法当斩,身为延绥参将的陈洪范观其状貌奇异,为之求情于总兵王威,张献忠被重打一百军棍除名。张献忠很感念陈洪范的恩情,专门在军中刻陈洪范像,称之父母。至是,屡败,知道对面是陈洪范,大喜,就带着金银珠宝前去联系陈洪范,由他牵线搭桥“就抚”,以图东山再起。张献忠很快又再次叛乱,陈洪范因此被降职,转任左都督。崇祯十二年(1639),陈洪范剿寇多次不利,在襄阳差点被农民军俘虏,因为疾病被解职,后又复起镇守登州、莱州。
甲申之变后,黄得功相约勤王,被陈洪范拒绝。福王在南京即位,陈洪范得到马士英推荐,任提督沿海五镇水师。弘光朝廷要“联虏平寇”,派出使团同清廷勾结就成了当务之急。陈洪范自告奋勇,奏请北使,加太子太傅,命来京陛见。左懋第、马绍愉、陈洪范组成了北使团。七月二十一日,使团由南京出发,携带“大明皇帝致书北国可汗”的御书、赐“蓟国公”吴三桂等人的诰敕,白银十万两、黄金一千两、绸缎一万匹;“前往北京谒陵,祭告先帝;通谢清王,并酬谢剿寇文武劳勋”。弘光朝廷派陈洪范为北使重臣,本意是考虑到他久历戎行,同吴三桂等人有交情,便于联络,却没有料到陈洪范的主动请行包藏祸心。清廷派出已降清的明朝参将唐虞时之子唐起龙(陈洪范的女婿)勾连陈洪范。很快陈洪范就成了弘光北使团中的清方奸细。 师团北上,清方态度强硬,毫无和谈之意,倒是把所带金银绸缎全部留下,派员领兵三百名押送使团南返。十一月初一日行至天津,陈洪范“于途次具密启请留同行左懋第、马绍愉,自愿率兵归顺,并招徕南中诸将”。多尔衮得报大喜,立即派人带兵四五十骑于初四日在沧州南十里处将左、马二人拘回北京,面谕陈洪范“加意筹画,成功之日,以世爵酎之”。 [2] 只释放陈洪范难返,就这样,陈洪范成为明廷内部最大的内奸。左懋第被拘禁于北京,清廷曾多次劝降。左懋第坚贞不屈,后被清廷所杀。
陈洪范马上开始了他卖国内奸的工作,途中特地进入高杰军营,“杰留与饮。洪范具言清势方张,二刘(指刘良佐、刘泽清)已款附状。杰曰:‘彼欲得河南耶?请以北京与我互易之。’洪范见语不合,方持杯在手,即伪为中风状,坠杯于地,曰:‘痼疾发矣!’舆归,夜遁去”。陈洪范回到南京,一面散布“和平”气氛,麻痹弘光君臣;一面一面密奏“黄得功、刘良佐皆阴与鞑虏通”,意在挑起朝廷对黄得功、刘良佐的猜疑,以便自己乘机行事,拉拢黄、刘叛变投清。弘光朝廷见只有他一人返回,事有可疑,只把陈洪范打发回籍。 他回到江南以后写了一篇名为《北使纪略》的文章恬不知耻地宣扬自己效忠于明朝廷,背后却到处散布清军势大难敌,劝人及早投降,被人称为“活秦桧”。 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南下,南京陷落,黄得功兵败自杀,弘光帝被俘。六月初八日,潞王朱常淓在杭州被拥戴监国。朱常淓就任监国后派“和平使者”陈洪范去同清军讲和。“活秦桧”陈洪范这次又乘坐悬挂着“奉使清朝”旗帜的船只,去同清方密商卖国事宜了。他与清军统帅博洛勾结妥当,回到杭州同兵部尚书张秉贞一道劝朱常淓投降。朱常淓贪生怕死,决定奉表降清。清军不费吹灰之力占领杭州,头号内奸陈洪范完成了他的任务,正式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