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

蔡襄
  • 姓名:蔡襄
  • 别名:字君谟
  • 性别:
  • 朝代:北宋
  • 出生地:兴化仙游(今属福建省)人
  • 出生日期:1012年3月7日
  • 逝世日期:1067年9月27日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北宋书法家。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省)人。迁莆田。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授漳州军事判官。景祐元年(1034)任西京留守推宫。仁宗庆历三年(1043),知谏院、直史馆兼修起居注,多次上疏陈说朝廷弊政。次年,出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襄益任职论事,帝遇之愈厚,赐其母冠帔,又亲书“君谟”两字予之以示宠。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英宗时拜端明殿学士。卒谥曰忠惠。


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仅24岁的欧阳修(字永叔)考中进士,同一年,蔡襄(字君漠)也名列科甲。作为同年,欧、蔡在政治立场、政治见解及从政方式等方面的诸多共性使得他们在长期的交往中结为挚友,成为名副其实的政坛朋伴。在仕宦生涯的早期,二人共同追随北宋前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范仲淹,支持他反对庸政及倡行革新的行为。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他们共同参与了发生于北宋中期的“景佑党争”及稍后的“庆历新政”。在共同的政治活动中,欧阳修与蔡襄之间建立了深厚的交谊,这种密切的私人关系反过来对当时的政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新政失败后,同为谏官的欧阳修与蔡襄分别出为地方官,此后二人长期天各一方,直接交往较少,直至嘉佑六年(1061)蔡襄自知泉州人京任权三司使,才再次与任枢密副使的欧阳修同朝为官,而关系较异日更见密切。治平二年(1065),蔡襄受英宗皇帝的猜忌,欧阳修屡上章为之辩而未果,蔡襄罢三司使,出知杭州,欧、蔡之间的直接交往至此结束。


蔡襄,工正、行、草、隶书,又能飞白书,时称第一。曾以散笔作草书,谓之“散草”或“飞草”。学虞世南颜真卿,兼取晋人法。正楷端重沉着,行、草温淳秀丽,草书参用飞白法,自成一体,甚为精妙。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宋欧阳修谓苏子美兄弟后,君谟书独步当世。宋苏轼云:“君谟书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宋朱长文谓其真行草皆入妙品。元郑杓衍极》云:“五代而宋,奔驰崩溃,靡所底止,蔡襄毅然独起,可谓世间豪杰之士也。”置其于古今能书者13人之列。米芾《海岳名言》评其书“如少年女子体态娇娆,行步缓慢,多饰铅华。”明项穆书法雅言》云:“宋之名家,君谟为首,齐范唐贤,天水之朝,书流砥柱。”传世墨迹有《蔡襄自书诗帖》、《洛阳桥记》、《吐谷浑词》、《蒙惠帖》、《陶生帖》、《昼锦堂记》、《荔枝谱》、《韩魏公祠堂记》、《秋署帖》等。后人辑有《蔡忠惠集》,又以汉碑刻画完好者,纂为14卷,曰《隶纂》14卷。又有书论《论书》、《评书》、《自论飞白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