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炎南

沈炎南
  • 姓名:沈炎南
  • 别名:
  • 性别:
  • 朝代:
  • 出生地:浙江省慈溪县人
  • 出生日期:1920
  • 逝世日期:1992年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沈炎南(1920—1992年),浙江省慈溪县人。广东省名老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共产党党员。1940年毕业于中央国医馆,后悬壶重庆,以其精湛医术名噪一时。1945—1948年兼任中央国医馆编审委员,创办《新中华医药月刊》,亲任社长,为捍卫中医事业奔走呼号。1948年秋受聘为香港中国国医学院教授。1956年调至广州中医学院任教,历任广州中医学院中医文献教研室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广州中医学院教授等职。沈炎南对经典著作研究颇深,尤其对《黄帝内经》《难经》的研究有独特的见解,强调要将经典理论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去。他根据五脏之间的生理、病理联系,创立了包括清金保肺、培土生金、补肾固精、平肝养阴、养心安神、滋阴降火、宁络止血的治肺结核七法,在临床上获得佳效。他精读东垣著作,崇尚脾胃学说,深刻体悟脏腑学说,擅治奇难杂病,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尤有独到之处。沈炎南一生著作颇丰,承担卫生部部级科研课题“《脉经》整理研究”。历时8年,完成《脉经校注》《脉经语译》两书的编纂工作,又选辑宋代至今伤寒医案800多件,写成《伤寒论医案选评》,结合本人的体会,分类加以评述,通过对正治、误治医案的分析,使人进一步领会《伤寒论》辨证论治的法则。1988年再主编《温病名著精华选析》,从明、清时期温病名家的著作中,选取精华部分进行系统整理,加以注释、分析,以阐明其理论观点与临床价值。除此之外,尚有《肺病临床实验录》《中医学的整体观》《名老中医沈炎南补土经验》等专著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