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霭春

郭霭春
  • 姓名:郭霭春
  • 别名:郭瑞生
  • 性别:
  • 朝代:
  • 出生地:天津
  • 出生日期:1912
  • 逝世日期:2001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郭霭春(1912~2001),又名郭瑞生,世居天津,我国著名医史文献学家、中医学家、史学家、诗人,天津中医学院(现天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


民国二年生于天津,七岁入塾,及长,先后从朴学大师长洲章钰先生、史学大师沔阳卢弼先生研习小学(即文字、音韵、训诂之学)、经学、史学等。年近弱冠,又于天津崇化学会历史专修科深造经史之学。他才思敏捷,聪颖过人,三年后毕业即任教于该学会,与津门殷墟文字专家王襄,训诂学专家裴学海等人交游,切磋学术。二十四岁完成《颜习斋学谱》,二十六岁著《补〈北周书·艺文志〉》,而立之年编写的《续资治通鉴目录》更是由著名历史学家卢弼、郭绍虞先生分别为该书作序。著述期间,郭霭春又拜宝坻儒医赵镕轩为师学歧黄之术四年。而这些,都是在天津沦陷的乱世之中完成的。


抗战胜利,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郭霭春主持崇化学会、崇化中学工作,为津门培养人才。教务余暇,为人诊病省疾,从未间断,医术日进。后转入中医学校(天津中医药大学前身)任教,历任多职。


先生热爱中医事业,认为欲继承发扬中医,“非致力于中医文献不能收功”。于是尽瘁精力于文献整理,历近二十年的时间,著成《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一书,其间虽历十年动乱亦未中辍。学术界普遍认为,该书是我国目前整理研究《素问》成就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著作。后又完成《中国医史年表》、《灵枢经校释》、《黄帝内经素问校注》、《黄帝内经素问语译》诸书,为中医文献整理和阐释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分省医籍考》则是奠定郭霭春先生文献大家地位的又一部力作。一直以来,中医医籍书目只有日人丹波元胤撰成于道光六年(1826)的《中国医籍考》和民国期间日人冈西为人著《宋以前医籍考》比较完善——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郭霭春涉足中医文献研究之初,就注意到这个问题,对此深感不安并引以为耻——此两部书广泛利用了中国的正史、类书,甚至稗官野史即文人笔记中的史料。郭霭春以其出入文史的大史料观,独辟蹊径,决心利用地方志这一外人不曾涉及的乡邦文献,从中钩稽医籍书目资料。自1958年始,二十七年间足迹遍及全国各省市图书馆,共查阅了四千余种地方志,历尽艰辛,饱尝困苦,终于在1984年完成独树一帜的《中国分省医籍考》,全书近两百万字。巧合的是,“搜罗百氏,采访四方”的《本草纲目》也用了李时珍二十七年的光阴,两书字数亦相差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