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千帆(1913年9月21日—2000年6月3日),当代古典文学研究家。湖南宁乡人。年幼时期接受了较为严格的、传统的家庭教育,系统学习经、史并广泛阅读古代典籍。1932年考入金陵大学中文系,从师于黄侃、吴梅、胡俊、汪辟疆、胡小石、刘国钧等,在朴学、诗学、文学史和目录学方面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毕业后留校任教。其后曾在武汉大学执教多年,讲授中国文学史等课程。1978年回到母校南京大学任教授。并担负起培养研究生的任务,为南京大学和山东大学的研究生,系统讲授涉及版本、校勘、目录、藏弆各方面内容的校雠学。1981年起,首先在国内培养文学博士,并担任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程千帆治学范围广泛,涉及史学、文学史、文学批评、校雠学等许多领域,尤其在诗歌研究方面的成就最为引人注目。1954年,他和沈祖棻合著的《古典诗歌论丛》出版。受陈寅恪的影响,收录在该书中的论文“尝试着一种将批评建立在考据基础上的方法”(《后记》),体现出批评与考据相结合的特点。出版于1984年的《古诗考索》上辑,汇集了他在建国后所作有关诗学方面的16篇文章,在继承原来治学长处的同时,更多地运用现代文学理论知识,视野更加开阔。他的《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一书,对唐代行卷之风的由来,行卷之风的具体内容,举子与显人对待行卷的态度及其对文学发展的影响等问题,作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考订,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和赞扬。
程千帆的思想有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和家学渊源,学术成就卓著。在史学方面,其《史通笺记》能纠旧注之疏失,补前人之未备。在目录学方面,其《校雠广义》(与徐有富合作)合目录、版本、校勘、典藏之学为一,所论通达,切近研究实践。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尤其是诗学研究方面,成就突出。他早年即曾结为诗社,晚年编成《闲堂诗存》,含英咀华,自道哀乐,成一家之诗。其诗学代表作《古诗考索》《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被开拓的诗世界》(与莫砺锋、张宏生合作)等。所撰《两宋文学史》(与吴新雷合作)和《程氏汉语文学通史》(与程章灿合作),视野精审,颇富个性。在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上,他提出应涵括古代的文学理论和古代文学的理论两个方面。研究古代的文学理论,早年即有《文论十笺》,涉及文学的本质特征、文学创作内部的规律和外部影响等;研究古代文学的理论,撰有《古典诗歌描写与结构中的一与多》等文,从古代文学作品中抽绎出理论和方法,为古代文论研究开辟了一方沃土。提出把文艺学与文献学结合,在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