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

竺可桢
  • 姓名:竺可桢
  • 别名:绍荣,字藕舫
  • 性别:
  • 朝代:
  • 出生地:绍兴县人
  • 出生日期:1890年3月7日
  • 逝世日期:1974年2月7日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又名绍荣,字藕舫。绍兴县人。1890年3月7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1905年入上海澄衷学校就读。1909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土木工程系。1910年考取公费赴美留学,在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学习。1913年毕业后考入哈佛大学地学系学习气象学。1915年成为中国科学社的首批成员,并开始参与《科学》杂志的编辑工作。1918年以题为《远东台风的新分类》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后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今武汉大学)教授。1920年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改为东南大学)教授。1921年在东南大学筹建并主持了中国第一个地理系,是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开创者。1925年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及南开大学教授。1927年任南京中央大学地学系主任。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是中国现代气象事业的主要奠基人。1935年6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评议员。1936年4月起出任浙江大学校长。以“求是”为浙大校训,将造就“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领导人”作为培养目标。为因应抗战形势,于1937年8月起率领浙大全体师生西迁,历时两年半,途经江南六省,行程2600公里,至1940年2月定居贵州湄潭,并延揽了诸多名师,使浙江大学迅速崛起成为一流大学。在其领导下,1946年秋学校迁返杭州,至1948年3月底发展为拥有文、理、工、农、师范、法、医7个学院、25个系、9个研究所、1个研究室的综合性大学。比就任时的3个学院16个学系扩大了一倍多,其论文发表数居于全国大学首位。1948年当选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4月30日离开浙江大学;10月16日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随后兼任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生物学地学部主任。发起筹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1954年9月任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并曾长期担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及全国人大常委等职。1974年2月7日在北京去世。一生著述留存至今共约1300万字,已由后人编成《竺可桢全集》22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