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序经(1903年9月1日~1967年2月16日),字怀民,著名学者。1903年9月出生于文昌县清澜镇瑶岛村。在乡村私塾启蒙,10岁随父亲往新加坡,就读于新加坡7年制的育英学校。他父亲祖国意识、民族观念较强,不愿儿子继续接受殖民教育,安排陈序经小学毕业后返国学习。
1920年,17岁的陈序经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岭南中学,因为他考试成绩突出,学校破格录取他读初三。上高中后,还没毕业,他又于1922年以同等学力考进上海沪江大学生物系就读。由于宗教原因,两年后他转入复旦大学,改学社会学。从小学到大学所应受的教育,陈序经只用11年时间已全部完成。在1925年至1928年间,陈序经又获得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并于1928年受聘任岭南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
陈序经遵其父“一不做官,二不做生意”的家训,潜心研究学问。他认为,各国的政治和社会学知识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只有到各国实地学习考察,才能较深刻理解该国的政治和社会情况,在他婚后不久又自费赴德国柏林大学研究政治学社会学,1923年学成归国继续任岭南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1934年, 他受聘于天津南开大学, 担任经济研究所教授兼该所主任。在这期间,他全面规划该所的研究课题和发展思路, 对该所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南开大学一度遭到日军炮轰,遂迁往湖南长沙,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共同建立临时大学,后又因日机轰炸,三校再迁往云南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在搬迁过程中,陈序经和广大师生一起,艰苦跋涉,爬山越岭,过江渡河, 筹划建校, 组织上课等等, 在艰苦的环境中做了许多重要工作。
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合大学也分开重建,陈序经于1946年出任南开大学教务长、政治经济学院院长和经济研究所所长等重要职务。在这期间,他曾多次到越南、柬埔寨、泰国、新加坡和马来亚等地作实地调查研究,写下多篇有关东南亚方面的学术论文。其中《扶南史初探》一文发表后, 曾引起柬埔寨有关人士的重视。50年代, 当时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访问中国时,他的秘书曾提出要会见陈序经。西哈努克亲王的秘书告诉陈序经, 书中所载的史实, 有些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1948年至1952年,陈序经出任岭南大学校长。在任期间,适值广州解放前夕,有人唆使陈序经到台湾或香港,陈序经婉言拒绝,并出面挽留了一批暂时滞留在广州的著名专家学者在岭南大学任教, 为解放后祖国文教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还反对将岭南大学迁往香港的议论, 表现了一个炎黄子孙对祖国的强烈感情和他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建国后,陈序经先后担任过中山大学副校长、暨南大学校长和天津南开大学副校长等重要职务。自1956年他在中山大学历史系开设 “东南亚古史”课程以来,至1964年他调离中山大学之前,8年间,他黎明即起,笔耕不辍,几年间每年完成一部东南亚国家的古史著述。他的一生刻苦勤奋、在学术上成就卓著,著有东南亚各国古代史等20多种,是我国著名的社会经济学专家。他晚年写的最后一部著作为 《泐史漫笔——西双版纳历史释补》。这是他在1964年访问西双版纳搜集到有关历史(即西双版纳的历史)的书籍和材料后,研究认为这些材料有某些矛盾与错误之处, 才动手写成这一颇具学术价值的学术著作。
陈序经于1967年因心脏病突发逝世,终年64岁。他的遗著由于得到海内外各界友好鼎力支持和资助,已于1991年在香港九龙文化出版服务公司主持下,分别由商务印书馆和海天出版社正式出版取名为《东南亚史研究合集》,全书共120万字。端木正教授在此合集的序言中指出:“当时陈氏行政工作繁忙,又经历各次政治运动,而仍有如许科学研究成果, 其专心致志, 献心学术之精诚, 堪为后学楷模。”
陈序经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 由于贡献较大,被选为全国二、三、四届政协委员,广东省一、二、三届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