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唐(1896.09.24~1960.11.16) 学者、金石学家、现代考古学家。名琯,以字行,号凤笙,日照人。毕业于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校,1929年任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兼山东通志局筹备主任,齐鲁大学讲师。1937年抗战爆发后去四川,任山东大学教授、中央国史馆副总纂修、国史馆筹备委员会顾问。1948年返鲁,复任省立图书馆馆长、兼国史馆纂修。1949年后,任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主省立图书馆期间,为搜集、保护山东文物、图书,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搜集整理郝懿行、许瀚等山左学者已散佚的部分手稿,汇编成《山东先哲丛书》出版。通过他的努力,聊城海源阁一批宋元古籍珍本,吴式芬、陈介祺的藏器及拓本。黄县丁家的大量青铜器,马国翰的千余枚古泉精品、熹平石经和大量的玺印、封泥、汉画像石等珍贵文物,得为省立图书馆金石保存所所收藏。抗战爆发后,为免遭日本人劫掠,亲自将图书馆的珍贵文物古籍辗转运往四川乐山,使一大批齐鲁文萃完整无缺地保存下来。王氏对于现代考古学在山东的产生与发展作出了不懈努力。抗日战争爆发前,他参与山东古迹研究会的组织领导工作,积极促成城子崖、两城镇、安上村的田野考古发掘及山东西南部和东南沿海地区的考古调查。王氏长于金石、音韵及版本目录之学。一生勤于著述,学术观点大胆新颖,论证说理细密周详,身后遗稿数百万言,早年刊行的有《公孙龙子悬解》(1925)、《两汉印帚》(1933)、《邹滕古陶文字》(1934)、《临淄封泥文字》(1936)、《黄县㠱器》(1960)等。其大部分遗著,由齐鲁书社辑为《王献唐遗书》陆续出版。其中已出版的有《中国古代货币通考》《古文字中所见之火烛》《那罗延室稽古文字》《五灯精舍印话》《山东古国考》《春秋邾分三国考、三邾疆邑图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