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公彦

贾公彦
  • 姓名:贾公彦
  • 别名: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洺州永年(今河北永年)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贾公彦,生卒年不详,活动期为公元7世纪中叶唐经学家。洺州永年(今河北永年)人。永徽(650—655)中,官至太常博士。他继承了汉代古文学派的观点,认为“《周礼》、《仪礼》发源是一,理有终始,分为二部,并是周公摄政太平之书。”(《仪礼注疏序》)但“《周礼》言周不言仪,《仪礼》言仪不言周,既同周公摄政6年所制,题号不同者,《周礼》取别夏、殷,故言周。《仪礼》不言周者,欲见兼有异代之法。”(《仪礼疏》)“三礼”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文物制度及礼治和儒家学说及政治理想的重要儒家经典。据他分析:《周礼》取别夏、殷,应是一部政治断代史。而《仪礼》兼有异代之法,应是一部政治通史。所以他认为:“《周礼》为末,《仪礼》为本。”(《仪礼注疏序》)他就过去对二书的研究情况,作了概括:“本则难明,末便易晓。是以《周礼》注者,则有多门。《仪礼》所注,后郑而已。”(同上)且为《仪礼·郑玄注》作章疏的也只有北齐的黄庆和隋的李孟悊二家。黄的经注多举大略小,如“登山远望而近不知”(同上)。李的经注则多举小略大,“似入室近观而远不察。二家之疏互有修短。”(同上)但李的注疏在当时较为通行。他通过对古代社会制度、官制文物等研究,形成了系统的古代社会发展史观。他说,“天育蒸民,无主则乱。立君治乱,事资贤辅。”(《周礼正义序》)古代君主虽始于三皇,但直到人皇燧人氏时,方设辅臣。因此“政教君臣,起自人皇之世。”(同上)而直至五帝时期,“黄帝受地形、象天文以制官,……名位乃具。”(同上)但这时虽有了官和官位,“但无文字以知其官号也。”(同上)所以,在少皞金天氏以前,国家以其“德”为名号,而百官以其图腾为名号。自颛顼氏以后,国家以其地域为名号,而百官以其职掌为名号。至于封建社会长期实行的三公九卿制,在商代是三公各兼二卿之职,而到周代则改为三公各兼一卿之职。“所以象天立官,而官益备。”(同上)总之,礼仪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与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是同步的。古代官制经长期的变化沿革,到周代逐渐完善定形。贾公彦的主要著作有《周礼义疏》50卷,《仪礼义疏》40卷,均收入《十三经注疏》。他的注疏均“以诸家为本,择善而从,兼增己意”(《仪礼注疏序》),注意“去瑕取玖”(同上),采纳前人的研究成果。《全唐文》辑有其著作《周礼正义序》和《仪礼注疏序》。事迹见《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九《贾公彦传》、《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八《张士衡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