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朴初

赵朴初
  • 姓名:赵朴初
  • 别名:
  • 性别:
  • 朝代:
  • 出生地:安徽太湖县人
  • 出生日期:1907年11月5日
  • 逝世日期:2000年5月21日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赵朴初(1907年11月5日—2000年5月21日),中国现代社会活动家、居士、学者。安徽太湖县人。幼承家学,勤于文、史、哲的研习。肄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文科。1928年后历任上海江浙佛教联合会秘书、上海佛教会秘书、“佛教净业社”社长、四明银行行长等。20世纪30年代初任中国佛教会秘书、主任秘书,致力于佛教及社会救济事业。


1931年8月13日起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抗日战争期间,负责上海战区难民收容工作,救济各地灾区和逃荒来沪的灾民,任中国佛教会主任秘书,参加上海慈善团体联合救灾会,任常务委员。账济与日寇浴血奋战的伤病员。任“救济战区难民委员会”收容股主任,从1937年8月14日夜在宁波同乡会设立第一座难民收容所开始,以后三、四年内, “慈联会”共收容难民50多万人次,除供应衣、食、药外,着重对难胞进行抗日救亡教育和文化教育。动员青壮年参加新四军。抗日战线西移后, “慈善会”收容所经过上海通温州的船线,输送成船的青壮年难民到达抗日游击根据地。


1939年下半年,吴耀宗、许广平、赵朴初等公开在上海发起宪政促进运动。响应重庆的一些进步人士发起的宪政促进运动,与重庆相呼应。他们在“星期二聚餐会”上提出这种主张。却遭到国民党在上海的心腹,秉承重庆当局的旨意,胡说“星期二聚餐会”是少数“灰色的附逆分子”所为。赵朴初在华格镍路在月笙家质问约他的中学好友,国民党员吴绍澍: “吴耀宗和我这样的宗教界人士,爱国抗日的言论行动路人皆知,我们倡议宪政促进运动, 目的也是为了在中国更切实地实行民主政治,更加团结一致打日本,何以诬我们是‘灰色的附逆分子’?请问我们附的是什么逆?”并声言男子汉光明正大,为国家、为民族,个人的得失算不了什么。吴绍澍拍着赵朴初的肩膀说: “老同学,我落后了,你进步了。”


1904年,赵朴初转到麦伦中学,从事教学工作。帮助皖南事变中被俘后又逃出虎口的新四军战士朱诚基找到了关系,并亲自带他与关系人见面,朱诚基登上轮船,直驶苏北,重新投入党的怀抱, 走上了抗日前线。


在麦伦中学任教不久,赵朴初接任了关绚之佛教居士净业孤儿教养院,任副院长。主持全面工作。收容孤儿、并收容、教养对社会危害性很大的小流氓、少年犯。赵朴初邀请了一批有志于此的教育家、社会学家,犯罪心理学家来教养院任教、兼课、做研究工作。


赵朴初每年几次向佛教界、慈善界及有钱而又可能资助的人家登门拜访,为净业教养院化缘募经费。赵朴初为教育院付出心血和辛劳,使一批少年儿童转变成长,走向社会,成了有用之材,有些人后来甚至作出突出的贡献。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赵朴初为解决一些知名学者的生活困难奔波,以佛教居士身份找到富有大财主的佛教徒,陶希泉等提供翻译出版印度、钖兰(今斯里兰卡)版本大藏经的全部费用,赵朴初亲自主持翻译大藏经的工作。夏丐尊、楼适夷等知名学者都来参加,它既是佛门的一项壮举,又解决了一大批知名学者的生活困难,受到社会上一致赞扬。


净业教养院在抗战胜利后,得到宋庆龄的支持,搬迁到上海郊区大场、扩大规模,改名“少年村”,赵朴初任村长。少年村教养,培养出来的最后一批优秀人材,解放后输送到部队,投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行列之中。


1945年参加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民政部副部长,华东生产救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常务理事、第六届、七届民进中央副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名誉会长等职,是第一届、二届、三届、四届、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二届、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届、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六届、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82年日本佛教大学授予名誉博士,获日本佛教传道协会传道功劳奖。1985年日本庭野和平财团授予“和平奖”。擅长诗、词、曲、书法。著有《佛教常识答问》、《滴水集》、《片石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