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希特·贝托尔特(Bertolt Brecht,1898年2月10日—1956年8月14日),德国剧作家、诗人和戏剧活动家。出生在奥格斯堡一个工厂主家庭,1917年入慕尼黑大学攻读医学,不久应征参加战地医疗工作。1918~1919年德国革命期间积极参加斗争,被选为奥格斯堡士兵委员会委员。布莱希特早在1914年就在刊物上发表诗歌,20年代初开始从事戏剧创作。1922年发表剧本《夜半鼓声》,获得克莱斯特奖金。1923年任慕尼黑剧院导演和艺术顾问,1924年任柏林德国剧院艺术顾问。布莱希特于20年代中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参加了德国共产党的宣传工作。法西斯上台以后,布莱希特流亡国外,先后留居丹麦(1933~1939)、瑞典(1940)和美国(1941~1947)。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他受到美国当局的迫害,于1948年返回民主德国。1949年与夫人海伦娜·韦格尔一起创建柏林剧团,并且领导该团的活动,先后到欧洲许多国家去演出。布莱希特于1951年获得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家奖金,1954年获得“加强国际和平”奖金。
布莱希特的早期创作(剧本《巴阿尔》,1918;《半夜鼓声》,1922;《在城市的丛林里》,1924;诗集《家庭必读》,1927)受到毕希内尔,斯特林堡、兰波等人多方面的影响,同时充满表现派的人道主义精神。从20年代中期起,布莱希特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对待现实,使自己的创作获得了科学的认识论作基础,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病。他在剧本《三分钱歌剧》(1928)以及后来改写的《三分钱小说》(1934)中用夸张的形式揭示了刑事犯罪与“诚实”交易之间的血缘关系。话剧《屠宰场的圣约翰娜》(1930)嘲讽了企图靠着道德说教来改造现实的天真幻想。 《措施》(1930)以及根据高尔基的著名小说《母亲》改编的剧本(1932)首次直接表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国外流亡的年代是布莱希特创作的鼎盛时期。他在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斗争的同时,创作了大量剧本,形成了完整的戏剧体系。独幕组剧《第三帝国的恐怖和灾难》(1935~1938)以尖锐的戏剧冲突和深刻的社会心理分析,表现了鲜明的反法西斯的主题。《伽利略传》(1938~1939)一剧以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因支持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而遭受教会迫害的史实为题材,反映了真理与谬误、科学与愚昧的斗争。《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1939)一剧取材于格里闵豪生的小说《女骗子和流浪者大胆妈妈》,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问世,提醒普通人莫要寄幻想于法西斯军国主义,防止上当受骗。《四川的好人》(1940)、《蓬蒂拉老爷和他的仆人马狄》(1940)、《阿图罗·魏的有限发迹》(1941)、《高加索灰阑记》(1945)等剧本也都是布莱希特的名著,充分体现了他那独特的艺术风格。
布莱希特在战后又写了反映巴黎公社革命斗争的《公社的日子》(1948~1949)等剧本,同时总结了自己多年戏剧实践的经验和理论探索,写成了《戏剧小工具篇》(1948)等理论著作。他那种独特的戏剧理论和表演方法,不同于通常的戏剧体系,被称之为“叙事剧”,在20世纪戏剧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布莱希特把戏剧看成是一种讲述的方法,使观众处于旁观者的地位,积极运用理智,对剧中人物、事件进行分析和判断,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演员不必完全化入角色,而要时时注意自己是在演戏;观众要同舞台保持一定的“距离”,超脱剧情,时时注意自己是在看戏。布莱希特把这叫作“间离”效果,就是企图引导观众站在时代先进思想的高度,对剧情进行积极思考,得出合理的判断,从而提高观众分析和辨别复杂社会现象的能力。他并且为此创造了一系列新的表演方法。
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是他的文艺观的集中体现,也丰富了他的诗歌和小说创作。他的诗歌也不以感情取胜,而直接诉诸读者的理性,启发读者积极思考,具有革命启蒙教诲的特点。主要诗集有《歌集》(1934)、《斯文堡诗集》(1939)、《诗百首》(1955)等。小说有长篇《尤利乌斯·凯撒》(40年代开始写作,没有完成)、短篇《历书里的故事》(1948)等。
布莱希特一生的创作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关系。他非常推崇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在《矛盾论》的启发下称自己的叙事剧为“辩证剧”。他的一些剧作和诗歌取材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或借鉴它的表现手法;他的戏剧理论也受到中国京剧表演体系的某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