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竞生

张竞生
  • 姓名:张竞生
  • 别名:字公室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饶平县
  • 出生日期:1888年2月20日
  • 逝世日期:1970年6月18日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张竞生(1888年2月20日—1970年6月18日),字公室,中国社会学家、美学家,中国现代性教育先驱,与艺术家刘海粟、音乐家黎锦晖并称旧上海“三大文妖”。


张竞生,原名张公室,广东省饶平县浮滨镇大榕埔人,因受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论思想影响,自己改名张竞生。1904年就读于近代抗日先驱、爱国学者丘逢甲创办的汕头同文学堂。1907年起先后就读于广州黄埔陆军小学、上海震旦学校及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被孙中山委任为南北议和南方代表团秘书。1912年,与宋子文、杨杏佛等25人作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选派的第一批官费生出洋留学。张竞生前往法国。1915年毕业于巴黎大学并获文学士学位。1916年至1919年到里昂大学攻读博士。1919年以《关于卢梭古代教育起源理论之探讨》通过论文答辩,获里昂大学哲学博士。是饶平,乃至潮汕地区的第一个博士。 张竞生被誉为民国三大博士之一,曾经与胡适并列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最年轻的两个教授。在中国,他第一个把卢梭的《忏悔录》译成中文,第一个提出逻辑学的概念,第一个提出计划生育,第一个在中国展开了爱情大讨论,并编撰《性史》。但由于时代的极限性和人们认识的差异性,他超前的思想和言论受到世人强烈指责,“文妖、性博士”等不雅头衔均落在他身上,晚年更遭受迫害,在家乡贫病交迫而死。著有《美的人生观》、《美的社会组织法》、《记意与意识》、《普通的逻辑》等,译有《忏悔录》、《梦与放逐》、《歌德自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