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1905年9月17日—1993年2月22日),中国作家、诗人、翻译家。原名冯承植,字君培。河北涿县(今涿州)人。卒于北京。幼年在家乡读小学。1917年考入北京第四中学。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同年开始写诗。192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本科德文系。同年夏参加林如稷等在上海主办的文学团体浅草社。1925年浅草社停止活动,与杨晦、陈翔鹤、陈炜谟在北京成立沉钟社,先后编印《沉钟》周刊、半月刊和《沉钟丛刊》。1927年4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问世,奠定了冯至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同年北京大学毕业,先后在哈尔滨和北平任教。1929年8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出版。1930年10月至1935年6月留学德国,学习文学和哲学。以极大兴趣阅读德国后期印象派诗人R.M.里尔克的诗歌。1935年在德国海德堡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上海任教。1939年春到达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德语教授。1942年5月,诗集《十四行集》出版。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返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1946、1947年分别出版中篇小说《伍子胥》和散文集《山水》。1949年后任北京大学西语系主任。1964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1983年改任名誉所长。这一时期陆续出版有散文集《东欧杂记》(1951)、传记《杜甫传》(1952)、译作集《海涅诗选》(1956)、诗集《西郊集》(1958)及《十年诗抄》(1959)、论文集《诗与遗产》(1963)、译H.海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1978)等,另有诗选、诗文选集数种。
冯至曾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诗歌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的诗作结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中的作品多为抒情短诗,受到中国晚唐诗、宋词和德国浪漫派诗人的影响,风格幽婉、意象新颖。鲁迅曾评价冯至所隶属的沉钟社作者群:“那时觉醒起来的智识青年的心情,是大抵热烈,然而悲凉的。”“热烈”而“悲凉”也正构成了冯至诗歌《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抒情风格的二重奏。第二时期的诗作以《十四行集》为代表,《十四行集》被文学史家称为现代中国最佳诗集。思想更加深沉,艺术亦更趋成熟。他采用现代白话口语,对外来诗体运用自如,达到了内在的诗情、哲思和外在形式的和谐。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转化为关于个体与人类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命的形而上的思考。风格庄严、单纯、从容。这时期的冯至擅于从普通意象中生发深刻的哲理,冯至也成为如李广田所说的“沉思的诗人”:“他默察,他体认,他把他在宇宙人生中所体验出来的印证于日常印象,他看出那真实的诗或哲学于我们所看不到的地方。”冯至的十四行诗,遵从里尔克“诗是经验”的理念,把诗人的人生经验内化为生命的血肉的结晶,是诗人个体生命的“小我”通过沉思与体认的方式与宇宙万物的“大我”内在契合的产物。第三时期诗作写于20世纪50年代,结集为《十年诗抄》,其中的叙事诗《韩波砍柴》和《人皮鼓》保留了作者早期叙事诗的某些长处,而又写得更加精练。
中篇小说《伍子胥》借古讽今,受到鲁迅《故事新编》的启发。取材于历史而又不拘泥于历史。艺术上从容不迫,舒展自如,语言充满哲理的诗意,在思想性方面受到西方存在主义的深刻影响,也有诗人里尔克的影子。《山水》与《十四行集》、《伍子胥》并称为冯至40年代的“三绝”,显示了作者散文创作的成就,文字疏朗、清澈,富有情致,有“沉思的诗”特点,富有哲理,读后令人回味深思。
冯至又是研究杜甫的专家。《杜甫传》在详尽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对杜甫的生平和作品作了清晰的论述,其中多有创见,获得了学术界较高的评价。1962年为纪念杜甫诞辰1250周年撰写的论文和以杜甫为题材的小说《白发生黑丝》亦是颇具功力之作。
冯至在研究J.W.von歌德、译介海涅作品方面也作出了重大成就。为此,1983年3月获联邦德国慕尼黑歌德学院颁发的歌德奖章。1999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冯至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