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僧孺

王僧孺
  • 姓名:王僧孺
  • 别名:字僧孺
  • 性别:
  • 朝代:南北朝
  • 出生地:东海郯(山东郯城)人
  • 出生日期:465
  • 逝世日期:522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王僧孺(465~522),南朝梁诗文作家。字僧孺。东海郯(山东郯城)人。祖上为魏晋宋显贵,至王僧孺已家道中落。 王僧孺幼而聪慧机敏,5岁读《孝经》,便有所通。6岁能属文。既长好学,笃爱典籍。家贫,常佣书以养母,所写既毕,讽诵亦通,由是博览群书,以学识渊博和文才出众见称。仕齐为王国左常侍、太学博士。尚书仆射王晏深相赏好,曾以为丹阳郡功曹,使撰《东宫新记》。永明中齐竟陵王萧子良开西邸,招收文学之士,王僧孺亦参与其列。文惠太子闻其名,又召入东宫。齐明帝建武初年除尚书仪曹郎,迁治书侍御史,出为钱塘令。与任昉同游竟陵王西邸,深为任昉所推重。入梁,除临川王前军记室参军,不久出为南海太守。后征拜中书郎,领著作,撰《中表簿》及《起居注》。累迁尚书左丞、御史中丞。后任南康王长史,因受典签汤道愍谤谗,被免官。入梁以后仕途颇不得意。 王僧孺学问渊博,家藏图书达万余卷,率多珍本异版,与沈约、任昉家书并称丰富。多识古事,于书无所不睹。工诗能文。梁武帝曾作《春景明志诗》500首,诏沈约以下辞人同作,以王僧孺诗最工,今存作品以乐府诗较好。《白马篇》、《古意》诸诗,吐露早年报国立功的宏大志向,颇为豪壮。还有一些即景言情之作,也不乏佳句可诵。其诗风在齐梁文坛上可以说是比较健康的。 王僧孺的骈文也较有成就,《与何炯书》、《答江琰书》等书信,发抒失意的悲愤,富有真情实感。明人张溥称“致书何炯,自明己意,忧患之余,文辞危恻”(《王左丞集题辞》)。《梁书·王僧孺传》说他的文风“丽逸”,“多用新事,人所未见者,世重其富”。喜好逞博的倾向,使他的诗文用典较多,不少还是生冷之典,所以不免有艰涩之病。 据《梁书·王僧孺传》载,王僧孺著述颇丰,有《东宫新记》、《十八州谱》、《百家谱集》、《东南谱集抄》等多种著作,并有文集30卷,并行于世,今皆散佚。明人张溥辑有《王左丞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