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旦(1899年8月13日—1967年6月10日),现代作家、学者。字仲昂。江苏宝山县人。1913年入清华学校学习。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学生社团活动,为“五四”运动积极参加者。1922年毕业后赴美留学。先后在多德蒙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等学习、研究生物学、遗传学等,获硕士学位。在美时担任纽约中国留美学生季刊(中文)总编辑、月报(英文)编辑。1925—1926年,与罗隆基、闻一多等组织大江学会,为理事,并为会刊《大江季刊》撰稿。1926年回国,先后在吴淞政治大学、东吴大学、光华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执教,讲授遗传学、心理学、优生学等,并担任过教务长等职务。参加主要由留学归国学生组织的学术团体平社。为《新月》杂志撰稿甚勤,并创办新月书店,为新月派主要成员。还主编过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及《书报春秋》、《优生月刊》、《华年周刊》。参与编辑《中国评论周报》(英文)。1934年到清华大学任教。抗战后在西南联大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1946年后随清华大学返回北平,历任社会学系主任、教务长、图书馆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等。1936年曾加入张君劢领导的国家社会党。1941年参加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担任过民盟中央委员、中央常委兼民盟昆明支部委员、主任,后任民盟华北总支部委员。创办并编辑昆明《自由论坛》月刊、周刊。自40年代初起,由自由主义、改良主义转向激进,抨击政府政弊,呼吁民主与成立联合政府。新中国成立后热情工作,曾在清华大学开设马列主义课程。1952年调任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第三室主任,从事少数民族史研究。1957年被错划右派,“文化大革命”后平反。平生著述甚多,主要有《人文生物学论丛》(1928年)、《中国之家庭问题》(1929年)、《冯小青》(1929年)、《日本德意志民族性之比较的研究》(1930年)、《优生学》(1933年)、《读书问题》(1933年)、《人文史观》(1937年)、《民族特性与民族卫生》(1937年)、《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1941年)、《自由之路》(1946年)、《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1947年)、《政学罪言》(1948年)等。译著有达尔文《人类之由来》,《赫胥黎自由教育论》、美国罕丁顿的《淘汰与中华民族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