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无言

余无言
  • 姓名:余无言
  • 别名:字择明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江苏阜宁县人
  • 出生日期:1900
  • 逝世日期:1963年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余无言(1900~1963年),现代中医学家。原名愚,字择明,别署不平。江苏阜宁县人,因原籍附近有射阳湖,故在论著中常署“射水余无言”。幼读经史,后随父(奉仙)习医,勤读医经,深研仲景学说,十八岁起即在本县益林镇应诊。当时西方医学东渐,中医界衷中参西派较为活跃,余氏受此影响,于1920年赴沪,先从俞凤宾博士攻读西医内科,复向德医维都富尔学习西医外科,后又去旧陆军某部任军医官二年。1929年起定居上海执业,初与《医界春秋》社负责人张赞臣合组诊所,合创《世界医报》,以改进中医为素志,并在当时数种医刊不时发表医学论著。1934年膺聘任旧中央国医馆名誉理事兼编审委员。还先后在上海中国医学院、中国医学专修馆、苏州国医研究院、上海新中国医学院等中医院校任教。1937年与张赞臣再度合作,另立上海中医专科学校,余氏分管教务,负责主讲《伤寒论》、《金匮要略》及《外科学》等课目。该校后因受到国民党反动政权的限制和摧残,被迫于1942年停办。在此前后,为捍卫中医合法权益,与余云岫消灭中医的主张相辩论,他还多次奋笔疾书、仗义执言。


余氏一生著述颇勤,诊余常为医报、医刊撰稿,其中有学术论述,有治验报道,有医事评论,还有医学小说等。据了解,从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余氏先后编写出版了《实用混合外科学总论》、《实用混合外科学各论》、《伤寒论新义》、《金匮要略新义》、《湿温伤寒病篇》及《斑疹伤寒病篇》共六种医著。另有《翼经经验录》(医案著作)尚未梓行。其中《伤寒论新义》、《金匮要略新义》堪称他的代表作,颇得谢观、丁福保等前辈医家的好评,对传播仲景学说具有一定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余氏在党的中医政策鼓舞下,在1954年召开的华东及上海市中医代表会议上,积极提出改进中医工作的提案。1956年膺聘赴京,先后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和北京中医学院工作。在中医研究院主持编审工作期间,曾为第一届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主讲过部分课程,还参与“九种教材”的编写与审订。


在学术上,余氏主张“中医科学化,西医中国化”。他说:“医分中西,系以国界限之。其实医为仁术,不应有所谓中西之分,宜取长补短,熔冶一炉,以为人民司命,久而久之,使其学说……成为世界医学。”又说:“……中国医学之骨干及精髓端在医经。”他尤为推崇仲景论著,指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主方“均有颠扑不破之价值,药味少而配合齐,分量重而效力专。认症用药,大法俱在,为后世模范,盖其处方精纯,不似后世时方之芜杂,对症用药有立竿见影之功,深合科学原理与原则”(见《金匮要略新义·自序》)。余氏博学多识,精医之外,猎涉诸子百家,尤爱即兴赋诗,尝自印《愚盫诗集》多册。还遍读《庄子》、《左传》、《史记》、《汉书》等古典名著,并著《读庄随笔》、《史汉新解》等,惜稿本已佚失不传。余氏临证善于融化经方、时方于一炉,辨证细致,断证明确,方治颇有胆识;对患者能不分贫富贵贱,向为同道和患者所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