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桢

谢国桢
  • 姓名:谢国桢
  • 别名:字刚主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河南安阳人
  • 出生日期:1901年5月27日
  • 逝世日期:1982年9月4日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谢国桢(1901年5月27日-1982年9月4日),字刚主,晚号瓜蒂庵主,历史学家。河南安阳人。生前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史研究会顾问。少年时代在家读私塾。十八、九岁时受“五四运动”新思潮影响,渴望学到新知识,便到北京报考北京大学。但由于从未接触过英文、数学、物理等课程,故一连三年都未被录取。后抓紧复习古文知识,终于在1925年考上了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靠在校外教私馆,持持就学深造。当时,受业于梁启超先生,受到很大教育。以梁启超为榜样,逐渐养成不耻下问、心勤、手勤、笔勤的自学精神。1926年毕业,论文为《顾亭林学谱》,受到梁启超的好评。后被邀到梁家当家庭教师,并参加梁启超主编的《中国图书大辞典》的编纂工作。和梁朝夕相处中,对梁所讲的话,总是用心地听、仔细地记,点点滴滴积累知识。并认真阅读梁的著作《清代学术概论》、《近三百年学术思想史》等。梁的言论和著作对他的志趣影响很大。1928年到北京图书馆任编纂及负责金石部的工作,着重研究明末清初历史。工作中受鲁迅先生谈正史不如说野史的思想的启发,认为明末清初,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这些史料不易从正史中找到,故特别注意收集野史、笔记、碑刻等书物。利用图书馆工作之便,一条一条地摘记正史中没有的有关史料。并先后到南京、扬州、苏州、杭州等地图书馆、及沈阳故宫的满文存档资料中查找资料。终于在30年代相继写成《晚明史籍考》、《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清开国史料》、《明末奴变考》等著作,提出的一些见解和论断在当时学术界产生一定影响。鲁迅读《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后,称赞该书“钩索文籍,用力甚勤”;当代诗人柳亚子认为《晚明史籍考》“是研究南明史料的一把钥匙”。他除治史著述外,还投身教学。1932年为南京中央大学史学系专任讲师,1934年任河南大学史学系教授,兼《河南通志》主编。1948年任云南大学文史系教授。次年到南开大学历史系任教授,兼中国历史教研室主任。1957年调到北京,任历史所研究员至今。解放后30年来,他继续潜心钻研,广为收集明清以来的野史、笔记等古籍,对明末清初历史研究极为留心探讨,还对早年写的《晚明史籍考》一书增订修改。他一生喜爱野史、笔记一类的书籍,现家中藏书达两千种以上,其中有不少海内孤本,另外藏有汉魏以来的碑刻砖瓦拓片凡六、七百种。他对两汉历史也深有研究。十年动乱期间,下放劳动,仍然利用一切可能搜集资料,写了厚厚的六本文稿。有论学小扎、读书笔记、金石跋文等。再次阅读《鲁迅全集》、《史记》、《汉书》。相信总有一天还能用自己的学问为祖国服务。1976年后已完成《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两汉社会生活概述》。前者是一部有关明代社会经济情况的大型史料汇编,广泛引录了明代野史、笔记以及清代笔记中涉及明代史事及农业、手工业生产和文化、科学技术发明的资料,并兼及明清时代的诗文集、地方志和档册,分门别类,细心编排,从各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填补了正史的不足。后者是根据鲁迅先生想做而未完成的工作,继承鲁迅遗志,专门研究汉代社会生活及民间风俗的情况。近几年,发表论文近50篇。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明末清初的学风——论文集》一书。他的专著有《顾宁人先生学谱》(1930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56年改名《顾亭林学谱》再版)、《清开国史料考》(1931年,北京图书馆出版)、《黄黎洲学谱》(193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1956年再版)、《孙夏峰李二曲学谱》(1932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明末奴变考》(1932年,北平清华学报单行本)、《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1933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晚明史籍考》(1933年,北平图书馆铅印本,1964年上海中华书局用《晚明史籍考》增订本出版,内部发行,1981年出版,公开发行)、《北京图书馆善本丛书》(明代边疆丛书)(1936年,上海商务影印本)、《清初史料四种》(1936年,北京图书馆出版)、《吴大徽(愙斋)尺牍》(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明朝史略》(195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清初农民起义资料辑录》(1956年,上海新知识出版社出版)、《明清笔记谈丛》(1960年,中华书局出版)、《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上、中册,1980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两汉社会生活概述》(1981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明末清初的学风》(论文集,人民出版社出版)、《江浙访书记》(附书影,三联书店出版)、《西汉碑刻砧瓦拓本集录(纪念徐森玉先生)》(人民美术出版社将出影印本)、《明代农民起义史料选编》(二册,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史料目录学》(1961—196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讲义,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整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