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韠[bì](1569年-1612年),字汝章,号石州,古代朝鲜诗人。生于安东一个传统的文人家庭,祖父权祺曾任承政院承旨,父亲权擘也是一位文官。父兄都是知名诗人,其父权擘曾两次以书记官的身份出使明朝。他从小就喜爱诗歌,9岁时写出长篇古诗《驱车儿》。权韠19岁时参加司马试的初试和复试并高中状元,但由于“一字误书”而被取消状元资格。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以布衣身份度过。壬辰倭乱期间,权韠赴前线抗敌,写下一些爱国诗篇。在父亲的影响下,权韠与当时的名家许筠、李安讷、车天辂等均都有交往。权韠曾入郑澈门下。1601年明朝使臣顾天俊出使朝鲜时,权韠在李廷龟的推荐下担任制述官,并因其文才而名声大振。之后经多位文官推荐担任童蒙教官。壬辰倭乱(中国称为“万历朝鲜战争”)爆发后退出朝野,在江华府开设石洲草堂培养后辈儒生。权韠生性自由奔放,爱饮酒吟诗,一生不与统治者妥协,倭乱时期因作《宫柳诗》嘲讽当权者而被放逐。告老还乡之后,在东大门被同情其遭遇的路人劝酒痛饮,次日离世。1623年仁祖反正后,被追封为“司宪府持平”(正五品官职)。权韠在诗歌、汉文小说创作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和李安讷并称为“穆陵盛世”两大名家。有诗集《石洲集》和汉文小说《周生传》《郭索传》《韦敬天传》等传世。其中,《周生传》和《韦敬天传》均以壬辰倭乱时期为背景,将战争体验融入作品中,刻画了因战争的阻挠无法与爱人团圆而痛苦万分的周生和韦生的形象。两部小说均以中国为背景,对研究当时朝鲜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及朝鲜人的华夷观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