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穆齐尔(Robert Musil,1880年11月6日—1942年4月15日)奥地利作家、戏剧评论家。生于奥地利克恩滕州克拉根福,卒于瑞士日内瓦。父亲是工程师兼大学教授,外祖父是欧洲铁路先驱。穆齐尔初中和高中都在军校就读。高中毕业后在维也纳的奥匈帝国军事技术学院接受了三个月的炮兵训练,之后在父亲的支持下结束了军官职业生涯,并于1898年开始在布尔诺的德意志理工大学学习机械工程。1901年,通过国家考试,成为一名工程师。1902年,经由父亲的推荐在斯图加特工业大学担任学术助理。1903年,前往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实验心理学和数学。1908年,以一篇研究哲学家、物理学家E.马赫认识论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
穆齐尔在斯图加特工业大学担任学术助理时期开始文学创作。处女作《学生特尔莱斯的困惑》(1906)取得的成功促使他在博士毕业后拒绝了实验心理学助理职位,开始专心从事文学创作。但《学生特尔莱斯的困惑》的成功未能延续下去,这之后创作的两个短篇作品反响平平,因此穆齐尔在1910年返回奥地利,再次通过父亲的介绍在维也纳理工大学谋得了一个图书馆管理员的职位,不过很快他就称病辞去了这个工作。1913年起,穆齐尔担任《自由鸟》《行动》《白色小报》《新评论报》等报刊的自由撰稿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穆齐尔以预备役军官身份赴意大利前线参战,多次获得军事嘉奖并晋升上尉军衔。1916年,因患病转到蒂罗尔的《士兵报》编辑部工作。1918~1922年期间,主要从事戏剧评论和政论写作,并开始写作长篇小说《没有个性的人》。纳粹在德国上台后,穆齐尔和他的犹太裔妻子离开柏林迁回维也纳。纳粹统治时期,他的作品被列为禁书。1938年,穆齐尔从维也纳流亡苏黎世。1939年,迁居日内瓦直至病逝。
穆齐尔的家庭和教育背景以及早年的生活经历对他的文学创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他作品中的人物经常带有自身生活和情感经历的影子,《学生特尔莱斯的困惑》是以他在麦里施-魏斯基尔岑军事高中的经历为素材创作的,《没有个性的人》主人公乌尔里希的职业生涯(军官-工程师-数学家)也明显带有穆齐尔自身生活和教育经历的痕迹。理工科教育背景和自然科学思维方式深刻影响了他的思想和艺术风格,促使他形成一种以理性方式认识心灵问题的文学旨趣和以精确性为准则的创作思想。他认为“智识和情感之间的中间地带是文学描述的目标和对象,情感认识和思想震动是这个内在心理世界的驱动原因,夸张个例的例外道德是对道德惯例的批判,对前语言的意识状态加以严谨和精确的语言化并以此实现对其的占领是美学准则”,这种文学纲领促使他逐渐形成一种将哲学运思糅合进文学虚构之中的写作风格,但其严苛要求也导致了他写作上的困难。
穆齐尔作品的一个贯穿性的基本主题是日常理性世界与一个仅凭理性反思和日常言说无法把握的非理性世界(“另一种状态”)之间的关系。其整个创作生涯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他的创作不太关心具体的社会现实,侧重于人的内心生活,作品呈现的主要是一种审美式的世界体验。代表作品《学生特尔莱斯的困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开始思考、探究和分析德国乃至欧洲的精神崩塌的原因和后果,社会理论和现实政治方面的思考在作品中所占的比重显著增加,并与个体的内心感受共同构成作品的根本主题。代表作品《没有个性的人》。
长篇小说《学生特尔莱斯的困惑》(1906)以穆齐尔自己的高中生活为素材,主要表现青春期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困惑,出版后取得的巨大成功与当时社会对青少年问题的普遍关注有很大关系。小说在情节层面上讲述的是一起发生在奥匈帝国某寄宿制军事中学里的校园凌虐事件,主人公特尔莱斯和他的两个同学抓住另一位同学巴喜尼偷窃行为的把柄,对他实施了身体上的、性方面的和心理上的折磨。在这个过程中,特尔莱斯的情欲、情感和思想都被卷入一个激荡的旋涡。他在日常世界的表层之下窥见了另一个世界,但这个世界却无法用理性来理解,也无法用语言来诉说,这正是小说标题所言的特尔莱斯的困惑所在。这部小说客观上反映了奥匈帝国的威权主义社会结构以及当时社会存在的青少年教育问题。
长篇小说《没有个性的人》(1930/1933)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德语长篇小说之一。从20世纪20年代初期开始,穆齐尔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在写作这部小说,直到1942年病逝时仍未完成。除了1930/1933年分别出版的小说第一卷和第二卷的一部分外,在穆齐尔的遗稿中还有他生前已经交给出版社后又撤回修改的20章内容和大量不完整的章节草稿以及关于小说后续发展构思的笔记。小说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的奥匈帝国,穆齐尔在小说中称之为“卡卡尼”。主人公乌尔里希是一个具有知识分子特征的32岁男子,他没有正式职业,被父亲推荐到一个名为“平行行动委员会”的非官方组织去工作。平行行动是由维也纳贵族发起的为迎接1918年奥皇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登基70周年而展开的一系列筹备活动,之所以被叫作“平行”行动,是因为它与1918年德皇威廉二世登基30周年庆典的筹备活动同时展开,与其构成竞争关系。小说没有特别显著的情节,主人公乌尔里希担任平行行动委员会的秘书以后,在工作和私人领域直接或间接地与维也纳社会各阶层各色人等的接触和交往、对他们的观察和思考构成了小说的绝大部分内容,中间还穿插了大量叙述者层面的议论。小说的主导问题正如穆齐尔所言:“一个精神性的人应该如何对待现实?”穆齐尔从其写作初期就开始关注的“双重现实”之间的关系问题仍是这部小说的核心主题:第一层现实是被乌尔里希称为“如出一辙”的日常理性世界,亦即卡卡尼社会的日常现实,小说中出场的各色人物、围绕平行行动展开的各项活动以及它引发的各种后果都在这个现实的层面上运行。这个现实充斥着各种虚假的观念和僵化的道德,其主要媒介就是日常理性语言。在第一层现实之下运行着另一层现实,被乌尔里希称为“另一种状态”,这是一种无法用语言和理性来把握的另一种真实状态。在小说第三部分“进入千年王国”中,对如出一辙的日常现实深感厌恶的乌尔里希遇到了失散多年的妹妹阿加特,由于两人之间具有一种超乎寻常的精神默契,乌尔里希得以在与阿加特共同经历的神秘主义体验中实现对“另一种状态”的切实体会。但这是一种不可能真正获得长久实在性的状态,因为它所代表的“绝对的善”只能导致停滞,而日常理性层面的现实虽然充斥着种种恶,但恶却推动着世界,因此按照穆齐尔的构思,小说最终仍要回到日常现实的层面上继续展开,并结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作为小说题目所说的“没有个性的人”,乌尔里希并非真的没有个性,而是无法通过这些个性获得真正的自我认同,因为这些所谓的个性正是在“如出一辙”的日常理性世界这个现实层面上运行的,它们无法触及乌尔里希的深层自我感知。
《没有个性的人》在20世纪德语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一部“时代小说”,它广泛而准确地描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维也纳社会的种种社会思潮和文化症候,为理解奥地利和德国在20世纪初期所面对的全面的现代性危机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观察窗口;作为一部“思想小说”,它在实现穆齐尔“对世界进行精神把握”这一创作理想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显著区别于传统长篇小说的独树一帜的形式风格,因此也成为德语现代主义小说的一部重要代表作品。
穆齐尔的其他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统一》(1911)、剧本《醉心的人们》(1921)、短篇小说集《三个女人》(1924)、自选文集《在世遗作》(1936)以及一些戏剧评论、政论文章等。穆齐尔生前在德语文坛并未受到很多关注,虽然他的处女作《学生特尔莱斯的困惑》(1906)和代表作《没有个性的人》第1卷(1931)刚出版时都曾引起较大反响,但这些影响很短暂。穆齐尔在生命后期几乎彻底被遗忘。直到20世纪50年代,穆齐尔的遗孀和作家A.弗里泽整理了穆齐尔的遗稿,由弗里泽重新编辑出版了《没有个性的人》的新版本,他才开始重新进入文学界的视野,并迅速获得极高的评价,与作家托马斯·曼、F.卡夫卡、H.布罗赫一起被视为德语现代派小说的开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