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埃修斯(Anicius Manlius Severinus Boethius,约公元480年—公元524年),后期罗马哲学家、政治家。出身于罗马豪门望族,其父担任过罗马执政官。幼年双亲离世,得罗马上层社会人物培养,早年在雅典和亚历山大里亚等地受教育,精通希腊文。曾任统治意大利的东哥特王狄奥多里克的宫廷顾问,510年出任执政官,520年升任首席执政官。522年因被怀疑与东罗马勾结被判通敌叛国罪入狱,家产被没收。在囚禁期间写成《哲学的慰籍》,矢口否认对自己的指控。524年被处死。据史料记载国王对他的冤案异常懊恼,不久也抱恨而终。波埃修斯在哲学、逻辑学、数学、音乐理论等方面都留有著作、译著,他对古代科技非常熟悉,自己也有一些发明创造,例如他曾制造水钟、天象仪等。比较重要的著作还有为波苏立《亚里士多德“范畴篇”引论》所做的注释,神学作品《论三位一体》等。
波埃修斯的观点是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影响下形成的。虽然他没有摆脱唯心主义和神学倾向,但不同于正统基督教教义,其中有唯物主义思想因素。他承认上帝存在,上帝是万物的根源,但认为上帝不是从虚无中创造世界,世界与上帝同在,宇宙在时间上是无限的。他承认天命,认为天命是安排万物的神意,但反对基督教关于神意可以随意制造奇迹的说法。他认为,一切事物都处于因果链条中,宇宙有其常型,使一切变化有条不紊。
波埃修斯是中世纪唯名论的前驱。他认为,一般即种和属,是许多个别事物
所共同具有的性质,其本身不可能是实体,不可能独立存在,它们与感性事物相联系而存在于可感事物之中。人心把它们分开加以思考。他认为,种和属只是人心中的概念,现实中没有任何东西与我们关于种和属的概念相符合。这种否认一般的客观存在的观点,为唯名论开了先河。
波埃修斯认为,自然和社会中的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地生灭变化之中,认为万物有生有死乃是一条铁的规律。他还明确认为,万物相辅相成是一条永恒的规律,支配宇宙万物的是一种矛盾的和谐,他称之为“爱”,“联合”。
波埃修斯的社会伦理观具有泛神论倾向。认为人人都可能有神性,人得到神性即可成神。世上人类都有同一来源,只要自己不作卑鄙的事,谁也不低下可耻。他主张国家权力不能落入阴险的坏人手里,而应由研究智慧的人来掌握,否则将有无穷的灾难。如果国家由哲学家治理,则国家就会幸福。当然他说的哲学家是象他这样的新兴封建阶级的代表人物。
波埃修斯的哲学思想,把古希腊罗马哲学与中世纪经院哲学联接起来,在哲学史上起到桥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