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莱

雪莱
  • 姓名:雪莱
  • 全名:珀西·比希·雪莱
  • 性别:
  • 国籍:英国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公元1792年8月4日
  • 逝世日期:公元1822年7月8日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珀西·比希·雪莱(英文原名:Percy Bysshe Shelley,公元1792年8月4日—公元1822年7月8日),19世纪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青年时代接受启蒙思想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并形成无神论观点,因为写作论文《无神论的必然性》(1811)而被牛津大学开除。1813年创作了第一首长诗《麦布女王》,描写仙后麦布女王向少女伊昂珊展示人类的三个阶段:过去是暴君,僧侣和政客统治的王国,是战争摧残后的荒墟,现在是金钱统治的世界,但未来则是理性、和平、幸福的社会。长诗《伊斯兰的起义》(1818年)以“黄金城”的革命来暗示法国革命。主人公莱昂和茜丝娜是一对恋人、革命的领导者,和人民一起推翻了专制制度。莱昂宽恕了暴君,后来暴君在外国联盟的支持下复辟,大肆屠杀,他们也被处火刑,但最后死而复苏,精神永生。在统治阶级的仇恨和迫害下,雪莱于1818年离开英国,移居意大利,1822年遇难身死。在意大利写出了杰出的作品《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1819),这部诗剧取材于古希腊神话和悲剧,通过不屈不挠的普罗米修斯形象表现了对封建复辟势力决不屈服、坚决斗争的精神,并表达了对历史必然进步的乐观信念和对未来平等、自由、繁荣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历史剧《钱起》(1819)描写贝雅特里齐反抗暴虐的父亲钱起伯爵,暗杀了他,最后被教皇处死的意大利史实,肯定了她反抗行动的正义性,但又主张以爱和感化来代替报复和暴力行为。此外,还创作了《专制暴君的化装舞剧》(1819)、《自由颂》(1820)等优秀政治诗和《西风颂》(1819)、《致云雀》(1820)等著名抒情诗。 其诗歌的主题是对充满剥削压迫的黑暗社会和专制暴政的揭露和反抗,对历史变革必然性的信念和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展望,但他把抽象的“爱”和理性视为改造社会的动力,则是带有空想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