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奎纳

阿奎纳
  • 姓名:=阿奎纳
  • 全名:托马斯·阿奎纳
  • 性别:
  • 国籍:意大利
  • 出生地:意大利
  • 出生日期:约1225年
  • 逝世日期:1274年3月7日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托马斯·阿奎纳(Thomas Aquinas,约1225年-1274年3月7日),欧洲中世纪著名的经院哲学家。出身在意大利一个贵族家庭。6岁被送进修道院受教育,14岁进入那坡里大学。20岁来到科伦,跟阿尔伯特学习。后在科伦、巴黎、罗马和波伦亚等地教授神学和哲学。他力图在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系统的神学体系。罗马教皇认他为“圣徒”,在思想界被称为“圣哲”。重要的著作有《亚里士多德著作注释》、《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等。其伦理思想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的仿效和作神学的改造;二是对奥古斯丁和安瑟伦的伦理思想的继承、修正和发展,他根据亚里士多德关于形式和质料的学说,认为可见的物质形式不能离开个别具体事物,但纯粹形式可以脱离个别。纯粹形式也有等级之分,最高级的是神,其次是天使,最低级的是人类的灵魂。人的灵魂在纯粹形式等级中虽处于最低级的地位,但具有灵魂形式的人在物质世界中却处于最好的地位。这样,人成了物质世界和非物质世界(即神的世界)、自然界和超自然界的纽带,具有了双重性,即既有人性,又有神性。从而使人既有现世的生活、现世的幸福,又可能有来世的生活和天国的幸福;既有现世的德性,又可能有神学的德性。人在现实道德生活中有自行选择的自由意志,但能否具有神学德性又是由神的意志决定的;人在现实活动中受理性支配,但要获得救援则要靠信仰。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人有理性,能够主动地决定自己的行为。当一个人有了作善的准备,并且付诸行动和产生效果,多次重复成为一种习惯,就是德性。他还从人的灵魂具有意欲的能力(意志)和思维能力(理性)出发,仿效亚里士多德把德性分为道德的德性与理智的德性两大类,并认为这两者能依人类本性的能力而使理智与意欲达到完善。但这两种德性都是尘世的德性,还不完善,必须有神性的德性才能达到最后的目的。所谓神学的德性,是指人靠上帝的指引和恩赐,使人的理智能力和意志活动转向超自然的目的,使人与上帝无限接近以达到超自然的幸福与至善。他并不否认尘世的幸福,也承认尘世的幸福需要适当的物质福利作为手段。但认为这决不是人生的最终目的,也不是最高幸福,它只是达到来世天堂幸福的手段和阶梯。与来世的幸福相比,尘世的幸福是微不足道的。由于人类始祖亚当犯了原罪,所以人是根本没有能力获得来世幸福的,必须依靠上帝的恩赐才能获得。因此,托马斯·阿奎那要求人们把人生只看作是到达来世幸福的一个旅途,人应当摆脱尘世的财富、荣誉及一切物质享受的纷扰。他认为,只有过修道院禁欲的生活,依靠人的神秘直观,在圣灵的启示下沉思上帝,才能达到与神接近的境界,得到上帝的恩赐,获得来世的幸福。这是人们进行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托马斯·阿奎那的伦理思想,克服了奥古斯丁过于强调人在道德生活中消极等待的一面,他承认人有尘世的德性,在现实生活中有作恶或从善的自由意志,有尘世的幸福;但这一切都是为来世幸福、为获得神学德性作准备的,人最终要靠上帝的拯救,也就是靠教会的指导才有来世的幸福。因此,它是一种更精致、更有欺骗性的为封建统治服务的伦理思想。